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79年我国面临地震和地磁资料要进行国际交换的任务,需要全面地提高我国地震和地磁台站的观测资料的质量.由于"文革"的影响,台站观测质量全面下降,于是当时的地球所九室主任曲克信同志,创办了这个刊物,他任主编.成立了编辑部.成员有詹贤軻等人.特聘秦馨菱院士为名誉主编.顾功叙先生写了发刊词,李善邦先生题写了刊名.该刊的宗旨是面向基层,面向台站.企图通过此刊全面提高台站工作人员和基层工作同志的业务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北京(白家疃)地磁台(以下简称北京台)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行设计建立的永久性标准地磁台之一,它创建于1953年,1957年正式投入观测工作。三十余年来,北京台已积累了大量的连续完整、准确可靠的地磁变化记录,到目前为止,《地磁观测报告》已出版28卷(1984年),截止1986年底,已记录到五级以上的磁暴585个。这些资料,在地球物理、高空物理、地震预报、无线电通讯以及高等院校等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经上级批准,1979年起地磁资料参加国际资料交换。1979年以来,北京台每年参加由国家地震局召开的地震、地磁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三河—平谷地震区的地震目录、GPS测量和周边台站的地电、地磁、地下水、水温及钻孔形变观测资料,绘制了相应的图件,对该区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夏垫—三河附近小震活动频繁,震源深度较浅,地震活动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周边台站的电、磁、水、温和形变在地震发生前后大部分有前兆异常现象,且特征各异,其特征和异常与三河—平谷地震区的构造运动及该区的地震活动有着密切关系,这些地球物理场特征可为今后的台站观测提供基础,将各方面的特征综合考虑,会对地震前兆信息的观测和识别具有一定的意义,进而为该区的地质构造运动特征、地震监测预测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地质和地球物理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编辑的专业科技刊物,由地震出版社出版.主要刊登地震地磁观测分析、解释、资料汇编,仪器设备、观测操作、技术革新和专题研究方面的报告、总结和论文,亦刊登对地震地磁工作有指导意义或有参考价值的设想建议等.该刊读者对象主要是直接从事国际地震地磁资料交换的观测、分析、资料汇编与解释的广大科技人员和从事地球物理专业、从事观测工作的  相似文献   

5.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于 1979年创刊 ,1980年正式出版。是从事地震、地磁、空间物理观测和研究的地球物理专业工作者及地震台站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科研的重要参考文献。《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是国家科委高技术联合情报中心 12 17种核心期刊之一 ,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全国高等院校图书馆核心科技期刊之一。主要刊载地震学、地磁学、重力学、地球物理观测技术和研究的最新成果 ;地震仪器设计原理 ;实验方法 ;地震台网布局 ;台站综合管理 ;仪器标定 ;台站技术革新 …  相似文献   

6.
对 LaCoste-Romberg G147加反馈系统重力仪在白家疃地震台进行的台站固体潮记录作调和分析,通过与其它型号重力仪观测资料对比。发现 LaCoste-Romberg G147重力仪台站固体潮观测的结果优于 GS15重力仪,并与 GEO 重力仪观测精度在同一个量级,因此得出白家疃地震台的潮汐因子。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白家疃地区的水文地质概况。利用二阶差分法处理了白家疃地震台地热观测井7年的地热观测资料,在时间域中提取出较为可信的地震前兆信息。探讨了地热异常变化对地震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980年和1992年分别在昆明和北京白家疃台架设了IDA观测仪器,1985年开始又陆续在北京,兰州,海拉尔等地布设和完善了CDSN数字化地震观测台网,为开展长周期面波研究提供了方便。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论述了超长周期地震观测在地球自由振荡,震源物理面波理论地震图合成及非均匀地球介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同时结合1989年5月6日发生在秘鲁的Ms7.0地震,介绍了利用简正振型资料开发地震矩张量反演  相似文献   

9.
2008年6月25日, 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举办的"纪念顾功叙先生百年诞辰座谈会" 在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原白家疃地震台)召开.  相似文献   

10.
7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及其国际机构的合法席位,国际交流,特别是科技交流愈来愈为国际同行所呼吁.为回应国际机构IUGGISC,WDC,IAGA等的请求,本着平等互利,资源共享的原则,中国科学院决定"恢复国际资料交换".中国国家地震局于1978年以(78)震发地字第222号文下达"对外提供地震地磁资料任务",责成地球物理研究所牵头实施,有关省区(市)地震工作领导部门及相关台站(网)组成"三结合"一条龙责任网络并狠抓资料的形成全过程,把"完整、准确、及时、连续、可靠"总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分类技术标准与规程措施,组成又一个"三结合",即观测环境与条件-观测标准与技术-成果的形成与审编出版.力求交换资料的共享可用性和深入的研究需要,确保其资料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1.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白家疃台)在“十五”改造后,布设了一台gPhone重力仪(原PET031)记录重力固体潮,该仪器自2008年起持续稳定工作:台站原有大地动力TRG-1型潮汐记录重力仪(#804),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稳定工作,具有稳定良好的重力固体潮观测记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日本在国际上积极参加国际地球观测年、国际地球内部开发计划、地球大气开发计划、世界磁测等各种国际合作观测工作,在国内大力开展地球物理、地震地质、地球化学、大地测量、日地空间物理等方面综合性研究,重视观测技术、观测和观测资料收集处理系统的研究,因此,日本地震学研究在观测手段、测定方法、观测精度,以及在理论上应用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日本地震学中的研究课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国际地震学及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在1977年8月大会上通过决议:“鉴于全球台站记录到的地震图是研究地震和地球构造的基础,而早期的地震图由于战争,灾害及变质多有损失;因此,有必要在各台系统地搜集并照像复制重要地震的地震图,以保存并可通过世界资料中心(WDC)取得。IASPEI 强烈要求全球地震台站与复制计划合作,在台站现场提供历史地震图及有关资料,以便照像复制。”随后,IASPEI 所属资料交换委员会建立了复制地震图工作组。  相似文献   

14.
为丰富新疆地震监测台站及灾害现场等区域对气象数据的需要,弥补新疆地球物理观测有人或无人值守台站以及GNSS台站缺少辅助观测手段的现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嵌入式的气象辅助观测系统。该系统集成雨量、温度、气压、湿度等测项,具有低功耗、低成本,易操作、便携且可扩展性强等优点,能够大幅降低气象辅助观测台网式布局成本,填补新疆区域地震监测台站气象辅助观测资料空区,较好满足地震监测工作对气象数据的需求,为地震监测预报人员以及其他科研人员提供连续可靠的近点气象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一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是从事地震、地磁、空间物理观测和研究的地球物理专业工作者及地震台站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科研的重要参考文献。《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之一,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全国高等院校图书馆核心科技期刊之一。主要刊载地震学、地磁学、重力学、地球物理观测技术和研究的最新成果;地震仪器设计原理;实验方法;地震台网布局;台站综合管理;仪器标定;台站技术革新;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和各种技术在地震学、地磁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OHP数据中心     
海洋半球计划(OHP)台网是一个覆盖以前观测密度低的西太平洋区域的地球物理观测台网。该台网是集地震、GPS、地磁和超导重力观测于一体的台网。联合使用该台网与以前所建台网的资料,我们可得到全球台站更均匀分布的台站资料。为了使用户充分受益,数据交换应是首先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主要论述了北京地震台的观测实践与观测结果,这些观测,为地震监测预报和地球物理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连续可靠的资料,地磁观测资料连续12年获得全国地震台站资料质量评比第1名,测震观测资料自1986年以来,评比名次不断提高,大地震速报多年来获得2名,1990年获第1名。  相似文献   

18.
地震图和磁照图是地震事件部分地球物理场的真实反映。它是地震、地磁学研究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先辈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记载和仪器记录,为开展地震予报,地震研究和国际资料交换创造了条件。 1874年,我国已经安装了地震、地磁记录仪,1957年已有相当规模(具备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的地震台12个、地磁台4个到1980年投入工作的地震台415个,地磁台201个),  相似文献   

19.
整理蓟县地震台小辛庄山洞定点形变观测资料,分析强降雨、气压变化、机井抽水、爆破、仪器故障和标定、人为干扰等因素对观测数据的影响,强化认识干扰特征和一般规律,为地震前地球物理异常判定提供准确可靠依据,为同类型地震观测台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蓟县地震台小辛庄山洞定点形变观测干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整理蓟县地震台小辛庄山洞定点形变观测资料,分析强降雨、气压变化、机井抽水、爆破、仪器故障和标定、人为干扰等因素对观测数据的影响,强化认识干扰特征和一般规律,为地震前地球物理异常判定提供准确可靠依据,为同类型地震观测台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