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贻贝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磷脂含量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贮藏在20℃、5℃、- 10℃和- 18℃温度下的鲜活紫贻贝做了磷脂总量变化的研究,运用高压液相和比色法检测了贻贝在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下的磷脂组分及其含量。发现在- 18℃贮藏20d,磷脂总量损失了24.64% ,而在20℃放置1d,就损失21.84% 。说明磷脂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温度、盐度和光照条件对翡翠贻贝滤水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研究照度、温度、盐度对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滤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16 ̄31℃)和盐度(16 ̄32)范围内,滤水率与温度、盐度呈正相关关系。但温度和盐度的交互作用不明显。开始时翡翠贻贝的滤水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当温度达到26℃以上时,滤水率的变化趋缓或不再增加。翡翠贻贝的滤水率随盐度的长高而增大,特别是在低温的条件下,滤水率随盐度的变化更为明显。此  相似文献   

3.
申望  叶茂  王日昕  石戈  赵淑江 《台湾海峡》2011,30(2):250-256
以筛选的2个可鉴别的地中海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厚壳贻贝(M.coruscus)及其杂交后代的PCR标记(扩增核基因Glu-5’特异片段PCR标记Me14/Me17和延伸因子1α第一个内含子区段PCR标记引物EFbisF/EFbisR),对舟山海域3个贻贝主产区(马鞍列岛海域、浪岗山列岛海域、中街山列岛海域)采集的贻贝样本的种类进行鉴别.研究结果显示:100个马鞍列岛海域贻贝个体和30个中街山列岛海域贻贝个体均为厚壳贻贝;而54个浪岗山列岛海域贻贝样本中,16个个体(29.6%)为厚壳贻贝,38个个体(70.4%)为地中海贻贝;3个群体中均未检测到2种贻贝的杂交个体.因此,推测舟山海域地中海贻贝自然分布仅局限于局部海区,但在适宜的海区地中海贻贝可取代厚壳贻贝成为贻贝床的优势物种,舟山海域贻贝床的动态变化值得进一步关注;贻贝样本中没有检测到地中海贻贝与厚壳贻贝的杂交个体,表明调查海域可能没有杂交贻贝分布或数量极少,地中海贻贝通过杂交、基因渐渗污染厚壳贻贝基因组的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翡翠贻贝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不同的温度下对翡翠贻贝的摄食、耗氧、排氨、同化效率及能量收支等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翡翠贻贝的摄食率、耗氧率、排氨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而效率则没有显著变化。在低温时,摄入的能量中分配于生长的比例较小,而代谢耗能和排泄耗能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因而翡翠贻贝的生长较慢甚至出现负生长;而在高温时,翡翠贻贝由于用于生长的能量比例增加,而损失于代谢消耗和排泄的能量比例减少,因而生长预算和生长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5.
于 2 0 0 2年 1 1月— 2 0 0 3年 4月 ,采用Winkle滴定法和次溴酸盐氧化法对硬壳蛤呼吸排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 5— 35℃温度范围内 ,温度和体重对硬壳蛤 (壳长 0 5— 6cm ,软体部干重 0 0 0 34— 0 5 9g)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其单位体重耗氧率在2 0— 30℃之间达到最大值 ,且随着硬壳蛤个体的增大而下降 ;不同温度下硬壳蛤个体耗氧率OR[mgO2 /(ind·h) ]与软体部干重W(gDFW)之间的关系可用方程OR =aWb 表示 ,其中a值在0 0 4— 0 70之间 ,b值在 0 45— 0 65之间。硬壳蛤的排氨率 温度曲线呈单峰型 ,其单位体重排氨率在 2 5℃附近达到最大值 ,且随着硬壳蛤个体的增大而下降。不同温度下硬壳蛤个体排氨率NR[μgNH4 N/(ind·h) ]与软体部干重W(gDFW)之间的关系可用方程NR =aWb 表示 ,其中a值在 1— 2 7之间 ,b值在 0 40— 0 75之间。硬壳蛤呼吸排泄的氧、氮比在 5℃时最大 ,随后有下降趋势 ,其比值在 1 0— 80之间。  相似文献   

6.
以新鲜贻贝(Mytilussp.)为原料,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 利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程序设计, 对影响冷熏调理贻贝生产加工工艺的4个关键参数即盐水浓度、烟熏温度、烟熏时间和成熟时间进行优化, 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贻贝加工成品感官评分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 冷熏调理贻贝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腌制用盐水浓度17.0° Be、烟 熏 温 度25℃、烟熏时间1h、成熟时间2.5h。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冷熏贻贝肉色泽呈金黄色, 滋味鲜美独特, 并具有贻贝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 4 种经济贝类--泥蚶 Tegillarca granosa、长牡蛎 Crassostrea gigas、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和贻贝 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 Larmark 的临界热最大值(CTMax)进行了室内热效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自然起始水温为 28.0 ℃时, 泥蚶、长牡蛎、缢蛏和贻贝的 48-h CTMax 分别为 39.3 ℃,38.8 ℃,38.3 ℃和 32.2 ℃.泥蚶、长牡蛎、缢蛏和贻贝的热忍受能力分别为泥蚶>长牡蛎>缢蛏>贻贝.  相似文献   

8.
燃料油在紫贻贝体内的积累及其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耀  林庆礼  于宏  杨琴芳 《海洋学报》1995,17(1):105-110
采用室内实验模拟的方式研究和讨论了紫贻贝软组织对10#船用柴油的积累及其特征。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含油海水中,石油烃在贻贝体内的积累量呈负指数增长形式,且在高浓度含油海水中较之在低浓度含油海水中其更容易达到积累平衡。贻贝体内石油烃积累量随海水中含油浓度升高和其个体增大而增加,且呈线性关系。海水中的石油烃经贻贝积累后,其荧光光谱显示,四、五环芳烃在其体内积累较少,而芳烃的色谱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其对芳烃的积累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贻贝对芳烃的积累明显高于脂肪烃;而在脂肪烃之间,对可分辨支链烃和不可分辨脂肪烃的积累则明显高于正构烷烃,但其对正构烷烃的积累无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近距离照射联合贻贝提取物对荷瘤鼠治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近距离照射联合贻贝提取物对U14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探讨贻贝提取物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贻贝提取物使荷瘤鼠因近距离照射而下降的免疫指标明显回升,包括脾脏NK细胞杀伤活性,丝裂原诱发的淋巴细胞转化强度和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脾指数,亦有效增强放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石油对紫贻贝早期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贻贝(Mytilus edulis L.)不同发育阶段,对海洋石油污染的敏感性差异很大。本文初步研究了20号轻柴油,对胚胎和早期面盘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污染(1.25、2.50mg·L~(-1)),对早期生长率的影响较小;中等浓度(5.00mg·L~(-1))对生长率的影响显著(P<0.05);高浓度污染(10.00mg·L~(-1)),影响极显著(P<0.01)。油污染对早期发育死亡率影响较明显,随着浓度梯度的增加,早期发育阶段死亡率也随之增加。实验过程中发现,石油污染,对紫贻贝担轮幼虫阶段,有较强的致畸效应,而对面盘幼虫阶段的致畸效应,有所下降。随着胚胎不断发育,畸形个体大量死亡,畸形率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嵊泗列岛海域三种贻贝贝体框架性状对壳重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嵊泗列岛海域2+龄厚壳贻贝同生群养殖个体、同域生长的1+龄紫贻贝同生群养殖个体以及混于厚壳贻贝和紫贻贝养殖筏架中的"杂交贻贝"为实验对象,以壳宽SW、壳长SL、壳高SH(BD)、OA(壳顶至韧带末端的直线距离)、OB(壳顶至壳背面最高点的直线距离)、OC(壳顶至壳后端最远点的直线距离)、OD(壳顶至壳高性状在腹缘的落点的直线距离)、AB(韧带末端至壳背缘最高点的直线距离)、BC(壳背缘最高点至壳后端最远点的直线距离)、CD(壳后端最远点至壳高性状在腹缘的落点的直线距离)为贝体框架变量,采用多元分析方法系统比较了三者贝体框架性状对壳重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3种实验贝壳重的变异系数均大于各贝体框架性状,"杂交贻贝"各测定性状的变异系数均为最大,而厚壳贻贝和紫贻贝间则均接近;(2)3种实验贝各贝体框架性状与壳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三者中仅"杂交贻贝"各贝体框架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经通径分析,厚壳贻贝被保留的3个贝体框架性状与壳重的复相关指数为0.868,它们对壳重的直接作用呈OCSHSW,紫贻贝被保留的2个贝体框架性状与壳重的复相关指数为0.700,它们对壳重的直接作用呈OCSW,"杂交贻贝"被保留的3个贝体框架性状与壳重的复相关指数为0.931,它们对壳重的直接作用呈SLSHOA;(4)经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了用于估算厚壳贻贝、紫贻贝和"杂交贻贝"壳重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2.
紫贻贝(Mytilus edulis)对4种重金属的生物富集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室内模拟了紫贻贝对 4种重金属 (As、Hg、Cd、Pb)的生物富集实验 ,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了紫贻贝富集重金属的吸收速率常数k1 、排出速率常数k2 、生物富集因子BCF、生物学半衰期B1 / 2 等动力学参数。实验海水盐度为 32、温度分别为( 1 2 .34± 2 .2 8)℃和 ( 6.63± 3.1 2 )℃、溶氧量 >6.5mg/L。得到的Hg、Cd、Pb的动力学参数k1为 8.71 2— 30 1 .5 ;k2 为 0 .0 0 942 5— 0 .0 30 64;BCF为 783.4— 1 1 75 4 ;B1 / 2 为 2 2 .62— 73.5 4。比较结果得出 :吸收速率常数k1 及生物富集因子BCF均随着外部水体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平衡状态下生物体内金属含量CAmax随着外部水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且基本呈正相关 ,说明紫贻贝是比较理想的重金属Hg、Cd、Pb污染的指示生物。紫贻贝排出Cd的生物学半衰期要长于金属Hg、Pb、As。  相似文献   

13.
2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12月 ,对青岛太平角养殖海区的贻贝寄生中华豆蟹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以肥满指数为指标 ,通过对感染和未感染贻贝的比较 ,分析了中华豆蟹对贻贝的危害程度。结果表明 ,中华豆蟹对贻贝的感染率为 2 .0 %~ 2 0 .4 %。2 0 0 0年 11月和 2 0 0 1年 11月出现 2次感染高峰 ,分别为 9.7%和 2 0 .4 % ;最低感染率出现于 2 0 0 1年 1月和 3月 (均为 2 .0 % )。感染强度为 1~ 5 ,多数为 1(占感染个体的 83.2 % )。贻贝所感染的豆蟹的性别及感染强度与宿主的大小有关。小个体贻贝仅见雄豆蟹感染 ,绝大多数雌豆蟹见于壳长大于 2 cm的贻贝。未发现同一宿主体内同时感染 2只或以上的雌豆蟹。在调查的 15个月中 ,有 11个月被感染贻贝的肥满度显著低于未感染的贻贝 ,且雌豆蟹对宿主肥满度的影响大于雄豆蟹  相似文献   

14.
温度、盐度及体重对条石鲷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及体重对条石鲷幼鱼的呼吸、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盐度和体重对条石鲷幼鱼耗氧率、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0-30℃时,条石鲷幼鱼随着温度的升高,排氨率明显升高;S为5-45时,耗氧率先下降再升高,然后再下降,差异显著(P〈0.05),排氨率先下降再升高;条石鲷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随体重的增加而下降。O∶N比也随着温度升高和体重增加而升高,不同温度下条石鲷幼鱼平均O∶N比为95.437,呼吸Q10平均值是1.274,排泄Q10平均值是1.585;S为5-45时,O∶N比的范围是41.662-107.736;不同体重的条石鲷幼鱼平均O∶N比为72.083。10-35℃时条石鲷幼鱼主要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能源,蛋白质其次。  相似文献   

15.
翡翠贻贝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摄食及毒素积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塔玛亚历山大藻是一种可产生PSP毒素的海洋微藻,通过室内摄食实验,初步研究了厦门港水产养殖动物翡翠贻贝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滤食率与光照度、温度、藻液浓度等因素的关系,并对比了翡翠贻贝对其它饵料微藻的摄食压力.同时对比了不同细胞密度的塔玛亚历山大藻浓度对翡翠贻贝毒素累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几种理化因子对厚壳贻贝精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盐度、pH值及海水主要离子对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精子的激活效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盐度为5~35的溶液对厚壳贻贝精子都可激活,但精子激活率和运动时间均存在差异,在盐度为20的溶液中,精子激活率最高,为63.7%,精子运动时间最长,为37.5 min;高盐度环境下的精子运动时间和激活率长于、高于低盐度环境下的精子运动时间和激活率。不同pH值的海水对厚壳贻贝精子运动时间和激活率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在pH值为7.0~8.5的海水中,厚壳贻贝精子的激活率和运动时间随着pH值的增加而上升;在pH值为8.5~9.5的海水中,精子激活率和运动时间随着pH值的增加而下降;在pH值为8.5的海水中,精子运动时间最长,为54 min左右,精子激活率最高,为67.4%;高pH值海水中精子激活率和运动时间均比低pH值海水中的高。质量分数为1%~5%的NH4Cl和CaCl2溶液对厚壳贻贝精子没有激活作用。质量分数为1%和2%的KNO3溶液不能激活厚壳贻贝精子,质量分数为3%~5%的KNO3溶液对精子能起到激活作用,且激活作用随着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质量分数为1%~4%的MgCl2溶液对厚壳贻贝精子的激活作用不明显,只有在质量分数为5%时该溶液才能激活少许精子。除质量分数为1%和5%的KCl溶液不能激活厚壳贻贝精子外,质量分数为2%~4%的该溶液均能激活厚壳贻贝精子,质量分数为3%时该溶液对厚壳贻贝精子的激活率最高。质量分数为1%~3%的NaCl溶液能激活厚壳贻贝精子,而质量分数为4%和5%的NaCl溶液不能激活厚壳贻贝精子。Na+、K+和Mg2+溶液均能改变厚壳贻贝精子细胞膜的通透性,对该精子起到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实验检测了一株分离于中国海南岛海域的太平洋冈比亚藻Gambierdiscus pacificus在5种温度下的生长状况、光合活性以及多糖产量。太平洋冈比亚藻的生长温度耐受范围在20~35℃之间,15℃时细胞没有生长并在较短时间内死亡,25℃时达到最大生长速率,为0.40d–1,30℃时细胞密度最大,达到5625个?m L–1。在不同温度下太平洋冈比亚藻的生长周期不同,25℃、30℃和35℃时生长周期分别是34、34和25天,而在20℃时生长周期长达55天。该藻在25℃时光合活性最强,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值达到0.75,而在其生长受限温度15℃时连续下降。通过测定太平洋冈比亚藻在其各耐受温度之下的稳定期和衰亡期产生的粘连多糖和非粘连多糖含量,发现20℃和35℃时单位细胞的多糖产量要高于25℃和30℃,衰亡期一般高于稳定期,各温度下同一时期细胞产生的非粘连多糖含量高于粘连多糖含量。温度是一个重要生态因子,通过研究太平洋冈比亚藻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光合活性以及多糖产量对了解它的生长特性并获知其大致分布范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强俊  杨弘  王辉  徐跑  何杰 《海洋与湖沼》2012,43(5):943-953
采用温度应激的方法,将尼罗罗非鱼在26℃下驯养3周后,直接放入16℃、21℃、26℃(对照)、31℃和35℃水环境中,在不同温度应激后(0—24h)对鱼体血液和肝脏生化指标及其肝脏HSP70mRNA表达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实验组(除对照组外)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上升(P<0.05)。16℃组血清葡萄糖水平在24h时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血清总蛋白水平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溶菌酶、碱性磷酸酶活力和肝脏HSP70mRNA表达量在0—24h内基本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24h后,16℃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上升,而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16℃和35℃组肝脏丙二醛含量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温度应激可显著改变罗非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抗氧化能力以及肝脏HSP70mRNA的表达水平。在实际养殖生产中,应密切关注温度的变化,降低温度胁迫对鱼体免疫机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分析对我国沿海6个紫贻贝群体124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在紫贻贝6个群体中共发现13个单倍型和33个核苷酸多态位点.青岛群体单倍型数目是最多的,温州群体、丹东群体和宁德群体次之.6个紫贻贝群体的基因多样性为0.569~0.821,核苷酸多样性为0.015 5~0.051...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描述了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 Gould)在四种重金属离子(Cu~(2+)、Hg~(2+)、Cd~(2+)、Pb~(2+))不同浓度中早期胚胎发育的状况。每种重金属离子对厚壳贻贝卵子的受精及早期发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重金属离子的浓度不同,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Pb~(2+)、Cd~(2+)的浓度在2ppm以下时,对贻贝的早期孵化影响不大,而Cu~(2+)和Hg~(2+)则对其有严重影响,当它们浓度仅为20ppb时,大多数受精卵不能孵化,即使能孵化也将发育成畸形而不能继续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