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四川省会理县小青山铜(金)矿床是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床,据矿体赋存层位,控矿构造,矿体产状、形态、规模,成矿物质来源等诸多因素分析,它是一种典型的火山沉积—热液富集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2.
四川会理小青山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青山铜矿床产于中元古界会理群小青山组中,主矿体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通过对主要类型岩矿石(矿物)的常量、微量元素、矿物包裹体成分、稀土元素分析及不同矿物的硫、铅同位素和矿物包裹体氢氧、碳同位素测试研究,认为该矿床具有沉积、变质作用,尤其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作用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四川会理小青山铜(金)矿钠长石英板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奖臻  陆彦 《地质论评》1999,45(3):323-327
四川会理小青山铜(金)矿区的钠长石英板岩主要由钠长石及石英组成。钠长石英板岩的化学成分中富有SiO2,Al2O3及Na2O,贫K2O,FeO及MgO;稀土元素特征为:ΣREE=3013-42.11,ΣCe/ΣY=1.80-1.98,δEu=0.23-0.34,δCe=0.48-0.59。  相似文献   

4.
刘洪微 《地质与勘探》2018,54(4):856-866
KOLWEZI铜钴矿位于刚果(金)-赞比亚铜钴矿带,卢菲利弧外部褶皱推覆构造带西北缘,KOLWEZI复式推覆体上。该矿床主要受Mines亚群及卢菲利造山运动D1阶段褶皱、逆冲推覆、断层及层间断裂控制。矿体呈层状,矿石主要为它形粒状结构,层状、浸染状构造,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按生成序次可以分为四个组合。结合毗邻KOLWEZI的类似矿床的地球化学研究及中非铜矿带的研究成果,认为KOLWEZI铜钴矿床的成矿过程经历了三个成矿期次,其中同成岩期成矿是形成KOLWEZI铜钴层状矿体的主要期次,同造山期矿化使先成层状矿体中的硫化物矿物发生活化、再沉淀,同造山构造活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KOLWEZI铜钴矿床如今的产出状态。分析认为,KOLWEZI铜钴矿应属同成岩层状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5.
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的室内研究 ,揭示了石英闪长斑岩是沙溪斑岩铜 (金 )矿床的含矿岩体。其成因、演化和分布明显受郯庐深断裂控制。矿物学研究证明石英闪长斑岩中暗色矿物富Mg、Ti,贫Fe。全岩的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表明石英闪长斑岩中富碱、富钠、富轻稀土 ,铕异常不明显。8个全岩Rb -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值为 (12 7.9± 1.6 )Ma ,属于燕山晚期产物 ;(87Sr/ 86Sr)i为 0 .70 5 8,说明成岩物质主要来自上地幔 ,可能在岩浆上升过程中受地壳物质混染  相似文献   

6.
刚果(金)DIMMA铜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DIMMA铜钴矿区位于著名的刚果(金)-赞比亚卢菲利褶皱弧铜钴矿带的北西端。DIMMA铜钻矿床的形成与成岩期的火山活动、同生断裂活动有关,并受后期造山过程中的褶皱、断裂和变质作用的改造和次生富集,形成多成因多重控制的铜钴矿床。  相似文献   

7.
HUATSHABA矿床位于著名的中非刚果(金)铜钴矿带上,主要产于罗安群矿山组(R2)地层中;成矿硫元素来源于海水;围岩的形成在新元古代,低温海相环境,并有细菌参与;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大型而广泛的热液系统;矿床的形成分为早期成岩成矿阶段、成岩期成矿阶段、晚期成矿阶段和造山成矿作用、表生氧化阶段四个成矿阶段;综上,矿床为典型的沉积型铜钴矿床。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对小青山地区的钠长岩进行了初步探讨。该区的钠长岩主要受构造控制,分布于破碎带及其两侧,具有从中心到围岩的对称分带性特征。钠长岩中存在大量的交代残余结构。通过岩石化学成分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尤其是通过Q型群分析表明:该区的钠长岩化学成分复杂,且与千枚岩/板岩有一定的相关性。笔者认为该区的钠长岩为热液交代的产物,其被交代的原岩主要为古元古界的一套富含Si和Al的浅变质岩系。区内的铜(金)矿床与钠长岩的形成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经剖面测制及岩相学研究,确定小青山组主要由石榴石绢云母千枚岩、绢云母千枚岩及碳质板岩组成,而前人所提出的硬绿泥石千枚岩实际上是退变的石榴石绢云母千枚岩。镜下观察及成分研究证明石榴石具有两期生长的特点,其内核的Spe分子和Alm分子分别为29.22%~33.55%和43.28%~48.86%,而边缘的Spe和Alm分别为8.65%~17.08%和60.55%~70.06%。依照结构特征划分出了2个阶段的白色云母。不同阶段白色云母的化学成分有一定差异。用同样的方法识别出了3个阶段的绿泥石,不同阶段绿泥石的成分也有一定差异。通过变质岩结构特征及矿物生长关系将变质作用划分为3个阶段(M1、M2、M3)。利用矿物温压计估算出了这3个阶段的T、P条件,M1:500~550℃,0.6~0.75GPa;M2:400~430℃,0.3~0.5GPa;M3:280℃,<0.3GPa。将变质变形研究相结合,建立了变质作用的P-T-D轨迹。小青山组变质T、P条件的确定,排除了其中赋存的小青山Cu(Au)矿床属沉积变质成因的可能。初步认为该Cu(Au)矿床为深源流体交代成因。  相似文献   

10.
鲁苏西矿床位于刚果(金)加丹加外侧褶皱推覆带,属层控型铜钴矿床。矿床产出于新元古代加丹加超群矿山组还原性地层中,按层序关系分为三层矿体,即坎莫托段底部、白云岩化页岩段底部和刚波夫段底部,矿床受卢非利安造山活动的推覆挤压作用而呈向斜形态。矿石类型分为硫化矿和氧化矿,其中硫化矿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铜矿、硫铜钴矿、辉铜矿、硫钴矿等,矿化类型主要为浸染状、平行层理细脉状和脉状矿化,前两种矿化为成岩期(821~762 Ma)盆地卤水中的铜钴离子经生物还原作用沉淀形成,后者是由于卢非利安造山期(600~530 Ma)的推覆挤压作用促使早期硫化物再活化、运移并经热化学还原作用形成;氧化矿主要矿石矿物为孔雀石、硅孔雀石、菱钴矿和水钴矿,是在表生期低温(<50°C)流体作用下,经过硫化物氧化、流体酸中和、次生铜钴氧化物沉淀三个过程形成,由于铜钴元素的迁移性差异,形成氧化带上钴下铜的分层矿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梧南金矿床是产于碳酸盐岩地层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类型.文章介绍了矿区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围岩的稀土配分曲线呈富轻稀土的右倾型,曲线形态基本一致.表明矿石对围岩的继承性,酸性斑岩也为成矿提供了一定的热源和部分含矿热液.石炭系碳酸盐岩成为金矿化的有利围岩,矿区构造运动使含金岩层进一步活化浸出、热液交代和迁移富集.  相似文献   

12.
徐万臣 《地质与资源》2007,16(4):263-269
针对金矿床的矿石和岩石稀土元素、矿物的微量元素、金矿物成色、硫同位素和石英包裹体测温等方面阐述了二道沟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对其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二道沟金矿床岩石和金矿石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总体呈向右倾斜的特征.金矿石稀土模式曲线与早白垩世岩石稀土模式曲线近似,表明金矿成矿与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同时稀土元素参数也反映出成岩成矿物源的一致性.黄铁矿具有含As高及As/Sb和Co/Ni比值高的特点.金矿物成色为630~948,多数金矿物成色值大于800;δ34S值大多数在-2‰~+3‰之间,变化区向狭窄,显示出岩浆成因的热液硫化物之特征.石英包裹体成矿温度为210~322℃.研究表明,二道沟金矿床金矿石和岩石是地幔岩浆同熔地壳经分异作用而形成,成岩成矿系同源演化系列的产物,成矿物质来源具有上地幔或下地壳的特征,反映该金矿床是中深成中温岩浆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梁华英  王秀璋  程景平  张湖 《地质与资源》1997,6(4):255-260,287
对富金钠长石岩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分析显示,大沟谷钠长石岩与区域上震旦系乐昌峡群片岩及附近花岗岩没有成因联系.富金钠长石岩主要是热水沉积形成的.钠长石岩与金矿有紧密的内在联系,钠长石岩型金矿床是热水沉积+改造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地质地球化学角度对峪耳崖金矿床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该金矿是典型的岩浆热浪型脉状金矿床,金矿与峪耳崖花岗岩(即矿床的主要围岩)为同源岩浆作用的产物,而其源岩物质可能来自深部地壳。黄铁矿中Co/Ni比为1.58,石英中La/Yb比为2.95,δ~(34)S_∑为+2.6‰,δ~(13)O水为+7.03‰,δD为-88.4‰,δ~(13)C为-4.18‰,成矿温度为305~343℃,pH为6.2~6.8,石英包裹体成分中Cl~->F~-、Na~+>K~+,金可能是以Na[AuCl_2],Na[Aucl_4]或Na[AuS]等络合物形式迁移。  相似文献   

15.
颜家沟金矿矿体产于石英二长斑岩体内部及其与白云岩接触部位的构造蚀变带内.在岩体内部为石英脉型Au、Cu矿化,岩体内接触带则为网脉状蚀变岩型Au、Pb、Zn矿化,岩体外接触带是构造蚀变岩型Ag矿化.主矿化体受石英二长斑岩体及次一级构造和裂隙控制.经过岩桨期后气成热液叠加改造,构成了复杂的成矿过程,初步认为该矿床属岩浆期后多次气热叠加型金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6.
白秧坪铜钴多金属矿床产于下白垩统景星组陆相红色碎屑岩中,呈似层状、脉状分布于断裂带内,蚀变分带明显。研究表明:在原生矿石中钴主要赋存于独立矿物.辉砷钴矿中,同时钴可以类质同象赋存于砷黝铜矿及少量含钴黄铁矿中;在氧化矿石中,以钴华存在于矿石的表面。辉砷钴矿的成分和Co/Ni比值揭示钴的成矿作用与基性.超基性岩浆有关。矿床褪色蚀变岩、碳酸盐化蚀变岩矿石和正常岩石具有类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即富集轻稀土而重稀土相对亏损、铈异常不明显而铕异常显著,但稀土元素总量、分异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与流体中带入稀土元素的方式、带入稀土的矿物类型和流体性质的差异等因素造成,反映成矿物质来源存在差异。相对正常岩石的微量元素含量,元素Cu、Co、As、Sb、Bi、Ag等在褪色蚀变岩、碳酸盐化蚀变岩和矿石中均相对富集,但在在褪色蚀变岩以亲石元素富集最明显,而在碳酸盐化蚀变岩和矿石中以显著富集亲硫元素(成矿元素)为主特征,表明在蚀变过程中,赋矿围岩本身没有为成矿作用提供主成矿元素,主成矿元素源自幔源的基性岩浆。由此认为钴的成矿作用可能主要与喜马拉雅期幔源的基性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7.
陕南勉宁略地区铜厂铜矿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叶霖  刘铁庚 《矿物学报》1997,17(2):194-199
本文研究陕南勉宁略地区铜厂铜矿三个成矿阶段的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包括包裹体均-温度,压力,成分,盐度,流体的H、O和C同位素等及含矿热液的物理化学参计算,探讨了成矿过程中各成矿阶段流体的性质及其来源。  相似文献   

18.
详细地阐述了泥潭冲锑砷金矿床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金及载金矿物的某些标型特征,进而应用米理论(Mano ST)的观战探讨了矿床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