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海洋世界》2008,(8):6-6
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即将开始建设,国家海洋局7月16日宣布,在全国范围内为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征集站名。  相似文献   

2.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25(10):66-69
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已于2008年10月20日从上海出发,启程前往南极执行南极内陆站建设和考察、中山站改造建设以及南大洋科学考察等任务.  相似文献   

3.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  相似文献   

4.
《海洋与海岸带开发》2009,(3):F0003-F0003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08,(9):4-4
8月20日,我国南极内陆站建设最终全面环境影响评估报告顺利完成,并已分送各《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缔约国和在互联网上公开,这表明我国拟在南极建设的首个内陆站已完成议定书规定的环评要求和程序,体现了我国全面履行国际义务,切实保护南极环境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国成为第7个在南极内陆地区成功建立考察站的国家,那就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事业进入国际极地考察先进国家的行列,从而实现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7.
第24次南极科考队之内陆考察队是一支满怀激情、忠诚无畏的内陆“梦之队”,它将亮剑南极冰盖之颠,打破南极冰穹“不可接近之极”的神话。这支神话般的“梦之队”更有着远大的抱负、精湛的技艺、无畏的态度,他们将完成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之内陆考察队正用实际行动诠释“梦之队”的神话。  相似文献   

8.
《海洋与海岸带开发》2010,(10):F0003-F0003
10月22日,青海省委、省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在西宁共同举行“中国南极昆仑站”昆仑玉碑捐赠交接仪式。青海省人民政府将镌刻有胡锦涛主席题写的“中国南极昆仑站”站名的昆仑玉碑捐赠给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局孙志辉局长与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骆惠宁交换了昆仑玉碑交接证书,并为昆仑玉碑揭幕。国家海洋局决定委派即将出征的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队将此昆仑玉碑运往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放置在我国南极昆仑站永久矗寺。  相似文献   

9.
田小明 《海洋世界》2011,(11):22-25
2008年10月20日,"雪龙"船一声长笛,告别上海,开始了又一次南极科学考察的艰难历程。这是我国进行的第25次南极考察,也是一次必将被写入历史的考察——从宣布进行冰穹A考察起,经过13年的努力与精心准备,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要完成一项特殊、艰难而又举世瞩目的壮举: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立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作为随队记者,我目睹了建站的全部过程,与队员们一起工作,冰雪南极留下了我们辛劳的汗水。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正值“98国际海洋年”十周年,为了更好地引导全民参与,做到通过连续、大规模、多角度的宣传。深刻挖掘海洋文化,促进全社会认识海洋、关注海洋、善待海洋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从2008年开始,国家海洋局将每年的7月18日定为“全国海洋宣传日”。而在首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中国海洋学会也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成功组织各“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海洋科普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1月26—27日,“中国第三届国际海道测量/海图制图师论坛”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测绘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辽宁省测绘学会海测专业委员会和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主办。来自全国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杨骏飞院长,中国测绘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主任、海司航保部许春明副部长,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于2001年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2004年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2006年  相似文献   

13.
《海洋通报》2009,28(1)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于2001年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2004年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