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2.
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国际年代地层表",发现2011年及以前版本的文字说明不同于2012年及以后版本的文字说明。前者客观地交待了GSSP和GSSA各自的应用范围,没有传递任何取舍的意向;2012年及以后版本的文字说明,明确地传递了GSSP要逐步取代GSSA的意向。  相似文献   

3.
彭善池 《地层学杂志》2005,29(2):171-177,204
评述了国际地层委员会最新公布的2 0 0 4年版“国际地层表”的寒武系部分,包括它的底界全球层型和点位的确定和存在的问题、寒武系当前的再划分情况、芙蓉统和排碧阶及其底界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寒武系的时代跨度。介绍了全球寒武系年代地层的研究方向和正在表决中的全球寒武系最新划分方案。讨论了与我国寒武系年代地层的划分和建立地方性、区域性年代地层系统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深海钻探揭示的古新世-析世界线许多全球性变化引起了地质学家的普遍关注。这些变化表现在岩性,粘土矿物组合,大陆植物群,大陆哺乳动物,钙质超微化石,底栖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大气环流强度,海洋环流模式,海平面等方面,通过对古新世-始新世地层沉积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和古海洋学的研究,确认古新世-始新世地层界线是全球构造事件的结果,表现为全球板块边界重组,扩张中心和转换断层模式改变,海底热液活动呈一至二个  相似文献   

5.
6.
正(2014年5月17日)前言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基本布局,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地层是地球发展历史过程中分布最广、时代跨度最大、意义最为重大的地质记录。地层学是地质科学奠基性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构成地壳的所有层状或似层状岩石体的特征和属性,据此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单位,并建立它们之间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关系。地层学经历了初创、统一地层、多重地层划分等阶段,目前正朝着建立全球标准年代地层系统和从区域地层对比逐渐扩展到全球地层对比的方向发展。地层学在地球科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方  相似文献   

7.
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全球层型的再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卫国  冯伟民 《现代地质》1999,13(2):239-240
国际地层委员会1992年批准将全球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的层型点确定在加拿大纽芬兰幸运角(FortuneHead)剖面中遗迹化石Phycodespedium首次出现层位。由于这项决定争议较大,使得这颗引人瞩目的金钉子黯然失色。主要问题在于:其一,该剖面...  相似文献   

8.
“国际地层表”(2008)简介   总被引:42,自引:11,他引:31  
简要介绍"国际地层表"(2008)对"国际地层表"(2004)作出的一些修改:恢复了第四系,完善了下古生界与前寒武系的年代地层单位系统,增加了14枚金钉子,更新了一些同位素年龄数据。为了使读者了解更多磁性地层学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情况,在刊出"国际地层表(International Stratigraphic Chart)"(2008)的同时还附上了"地质年代表(Geologic Time Scale)"(2008)。  相似文献   

9.
10.
古新统一如新统界线与事件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中国黄土气候旋回划分,气候变化周期,黄土地层气候划分与深海沉积氧同位素曲线的对比,传统第四纪冰期划分与黄土地层气候旋回差异的原因,介绍了红褐色古土壤淀积层和古土壤类型研究的新成果,黄土形成与演变的新模型,评述了黄土石植被研究的新进展和今后黄土环境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13.
层序地层学在地层对比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仕策  杨少坤 《地学前缘》1995,2(3):115-123
以组作为岩石地层单元又作为年代地层单元的作法已存在多年,其主要弊端是地层界线不统一和单元过大,未能适应寻找地层圈闭或复杂圈闭类型油气田的需要。本文结合珠江口盆地的实例,总结了从应用岩石地层单元到层序地层学的年代地层单元的生产实践,认为层序地层学最重要的贡献是它能够提供统一的和比阶(或本区的组)更细的年代地层单元,从而提高年代地层对比的精度和预测岩相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埕岛地区馆上段地层精细对比及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我国第一个浅海-极浅海大型整装油田-埕岛油田拄力开发层系,上第三系馆陶线上段(Ng上)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和划分,以地震反射和钻井录井的标准层,辅助标准层作控制,以沉积旋回的级次为依据,以电测同线为基础,参照原划分方案,综合考虑纵向油层分布状况及油水关系,同时兼顾海上开发的实际情况,重新进行了对比,并对有代表性的油砂体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为其合理开发提供了充分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印度和亚洲大陆碰撞早期新特提斯被动与活动大陆边缘上海相沉积物中含有机碳地层的剥蚀和氧化,可能影响到新世至早始新世海相碳酸盐中碳同位素比率向轻的比率转化,并通过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性变暖。碰撞时间的最新确定和喜马拉雅沉积物源中有机碳含量的降低,允许我们估计古新世纯有机碳的输出。我们的计算表明,大陆碰撞通过含有机碳地层的剥蚀和埋藏,在全球碳旋回和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滇东曲靖地区志留系层序地层特征和年代地层界线再讨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曲靖地区志留—泥盆纪地层连续沉积,生物门类丰富,长期以来倍受国内外地质学家关注。笔者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关底组至翠峰山组西山村段之间确定了3个三级相对海平面变化旋回(层序),这些三级旋回(层序)和旋回边界(层序边界)与Vail等(1977)确定的全球性相对海平面变化旋回有很好的可比性。据此,结合生物组合分析曲靖地区志留系的年代界线为:(1)S D界线在玉龙寺组第二段之底(上易剥页岩之底、最大海泛面),但有一枚卢德洛上带化石Ozarkodinacrispa出现在于上易剥页岩的中部;(2)Pridolian Ludlovian界线置于妙高组第二段之底(第三个层序边界);(3)Ludlovian Wenlockian界线置于关底组第一段上部(第二个层序边界)。  相似文献   

17.
末元古系全球层型的选择:层位、地点和命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卫国 《现代地质》1999,13(2):204-205
在国际地层委员会1989年推出的前寒武纪划分方案中,元古宙(宇)被分为3个代(界)10个纪(系)。这一方案的试行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纪(系)级单元的划分对比因尚未建立全球层型而被束之高阁。末元古系(TerminalProerozoicSystem,又...  相似文献   

18.
由于北京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冲洪积扇和古河道等作用较为多样,第四纪地层剖面标准化工作进行的还不够详尽,发展较其他城市稍显滞后。本文通过前人对北京市平原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在已有基准孔网和三维结构的基础上,对常营地区第四纪地层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标准化分层(共分为39层),进而利用计算机建立了标准地层数据库,完成了三维准自动化地质体模型构建工作,实现了地面沉降模型与视电阻率属性模型的耦合显示,进行了基本分析,验证了研究区相同流域,距离1km2的区域通过标准化分层自动构建地质体模型。  相似文献   

19.
《国际年代地层表》中显生宇所有的年代地层(地质年代)单位和元古宇的部分年代地层(地质年代)单位都已经或将要由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定义。这是研发一个完全连续的、既无重复也无间断的年代地层(地质年代)等级系统的唯一途径。文中回顾了过去近50年在国际地层委员会倡导和推行下"金钉子"概念形成和发展过程,简介了"金钉子"概念和由国际地层委员会制定建立"金钉子"的程序;同时简要回顾了中国科学家研究"金钉子"的历史和卓越成就,包括竞争"金钉子"中的失利和收获10枚确立在我国的"金钉子"。  相似文献   

20.
湖南泥盆纪露头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及相邻地区泥盆纪地层发育,其地层划分对比清楚,沉积类型丰富,地层裸露良好,是进行露头层序地层研究的理想场所。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详细的沉积学研究和精细的地层划分对比基础上,对湖南泥盆纪进行了精细的露头层序地层研究,详细阐述了层序建立和各种界面的露头标志,探讨了湖南泥盆纪的层序划分、海平面变化及全球对比,从而解释泥盆里各沉积层序的形成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