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IEC-4G冰期后地壳反弹模型,和地球上Laurentia,Fennoscandia,Antarctica,andGreenland四大冰盖最近21000年以来的冰融参数,计算了对地球最大主转动惯量的影响△I33,并进而由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资料分析得到的地球自转非潮汐加速项为约束,估计了地球平均下地幔(670km以下)粘性vLM为(0.9~2.5)·1022Pas,这个结果表明了vLM应具有1022Pas量级.  相似文献   

2.
本认为目前南极和格陵兰冰帽正处于冰积过程的观点存在较大的不可靠性;在讨论地球自转变化的非潮汐项时,仅考虑南极和格陵兰冰帽的变化是欠合理的;非潮汐项的影响可能主要来自冰期后的地壳反弹。  相似文献   

3.
地球自转的长期减慢一般归为日月潮汐摩擦,根据古代日月食的记载及珊瑚类生物生长线的研究,可估算地球自转变慢为每世纪2.4ms左右的日长变化.但是,潮汐摩擦并不是减速的唯一机制,还要考虑其它非潮汐因素.本文试图考虑太阳风和磁层的相互作用,分析地球磁层中的磁力线在背阳面,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磁力线压缩与稀疏,产生附加磁压力而引起的力矩对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一非潮汐变化机制引起的角加速度约为ω=-1.61×10-22rad/s.  相似文献   

4.
基于冰期后地壳反弹理论,采用地球上4个最大冰帽的参数,计算了最近21000年以来冰帽的融化对地球惯性张量的影响,得到理论和长期极移方向为西经74°2。现代空间测地技术的观测结果表明,关美板块不存在明显的北向运动,所以国际上9个纬度观测序列的平纬近80年的长期变化存在着随经度的系统性分布尚不能得到很好解释.,变化研究给出3-4mas/a的长期极移结果有等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
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可由无量纲参数k/Cm)(k和Cm分别为壳幔的有效Love数和有效板转动惯量)来表征。对于一个具有弹性地幔、平衡海潮和核幔不耦合的地球k/Cm=0.944,且与潮波频率无关。海潮的非平衡扰动使k/Cm为复数,且与频率有关。大气对自转速率有效勒夫数的贡献约为△kat=0.0075。同时地幔滞弹性对勒夫数也产生扰动。利用本文得到的理论公式和最新的潮汐数据计算了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及其有关地球物理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气对地球自转参数(ERP)的高频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伯全  郑大伟 《天文学报》1996,37(2):113-123
本文采用1983—1992年期间由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观测和归算的地球自转参数(ERP)序列,以及由全球气象资料归算的大气角动量(AAM)序列,分析和研究了大气对地球自转参数的日长变化(LOD)和极移(x和y)在一个月时间尺度以内的高频激发作用,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大气对LOD分量高频潮汐的估计值存在着影响,但是,潮汐形变参数k/c随时间和频率的变化却是受非大气因素的扰动引起的.2.大气可以解释30天以下LOD非潮汐的大部分变化.3.极移分量30天以内的高频变化也主要由大气激发.x分量与大气的相关性要强于y分量,而且更为稳定,主要表现为平均时间尺度约为27天的波动,大气对这个波动的贡献可达70%.  相似文献   

7.
以地球平极长期漂移的观测值为约束 ,基于地球上 8个冰盖的参数 ,调整并得到南极冰盖的地面质心位置可能不在南极点 ,而是位于余纬 16 8°~ 170°、东经 78°~ 82°附近。表明南极冰盖参数的改变对平极长期漂移方向的影响是灵敏的 ,对冰期后地壳反弹引起的地球自转主惯性张量有约 1.4 %的相对影响。采用全球冰盖参数和修正的南极冰盖参数估计得到平极长期漂移的方向为西经78° .3,比作者等人 2 0 0 1年得到的理论平极长期漂移方向为西经 74° .8的结果可能更接近于实测。估计表明 ,地球上其它 2 9个小冰盖的冰融事件引起的冰期后地壳反弹对地球平极的长期漂移和地球自转速率长期变化的综合影响在目前的天文观测精度下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8.
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可由无量纲参数k/cm)(k和cm分别为壳幔的有效Love数和有效极转动惯量)来表征。对于一个具有弹性地幔、平衡海潮和核幔不耦合的地球k/cm=0.944,且与潮波频率无关。海潮的非平衡扰动使k/cm为复数,且与频率有关。大气对自转速率有效勒夫数的贡献约为Δkat=0.0075。同时地幔滞弹性对勒夫数也产生扰动。利用本文得到的理论公式和最新的潮汐数据计算了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及其有关地球物理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廖德春  黄乘利 《天文学报》1996,37(3):303-312
本文用JMA大气角动量序列计算了对极移和日长变化的激发量(m'1、m'2和m'3),并分三个频段与天文观测得到的地球自转参数序列(m1、m2和m3)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钱德勒和季节性频段上,大气运动确实是固体地球自转变化的主要激发源.  相似文献   

10.
海潮模型的比较及海潮对地球自转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卫星测高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准确的观测资料,产生出许多新的海潮模型。这些海潮模型的相互比较为研究海洋的精细结构、海潮的动力学、地球动力学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由现代空间技术和新方法来监测地球自转中的高频变化研究领域也有长足的进展。用这些技术可检测出地球自转中的周日和半日变化,从而激发地球自转的变化。一般来说,海潮影响地球自转的高频变化有两种不同的激发机制。地球的惯性张量的变化即质量项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光线的狭义相对论性偏折、光行时间差和磁场拖曳对脉冲到达相位的综合影响。在辐射束中的核、内锥以及外锥的辐射高度有差别时,观测得到的平均脉冲中的各个成份的位置也会发生改变,导致平均脉冲的不对称。分析了脉冲星PSR145168 和PSRJ04374715 资料,发现它们的平均脉冲属于两种不同的不对称性。用相位综合漂移理论解释了这两种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NNR-NUVEL-1A地球板块运动模型和ITRF2000地球参考架的三维VLBI站速度矢量,采用实测的VLBI基线长度变化率作为约束,重新估计了部分国际VLBI站的局部或区域性地壳的垂直形变,并与国际地球参考架ITRFs解和VLBI全球解GLB2003,VTRF2003和VTRF2005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欧亚板块的URUMQI站和太平洋板块的KWAJAL26站,南极OHIGGINS站的垂直形变率、ITRFs解和VLBI全球解存在6-15mm/a的差异,北美YUMA站可能有15-31mm/a 的垂直形变率,而美国西部太平洋板块的San Francisco(PRESIDIO)站的垂直形变率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此外,SC-VLBA,CRIMEA和EFLSBERG站的垂直形变率、ITRFs解和VLBI全球解的差约为1-6mm/a。用不同方法得到的VLBI站的水平形变率解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Two events of outburst of Garnet Hale - Bopp occurred on Oct. 9,1996 and Nov. 13,1996 are observed by means of photoelectric integrating photometer mounted on the 60cm reflector of Purple Mountain Observatory. The results are shown in Tab. 3, Fig. 1 (Oct. 9, 1996) and in Tab.4,Fig.2(Nov.13,1996).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近地天体探测工作的现状,还介绍了我国正在建造的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人卫精密定轨中受摄星历(或称精密星历,即状态转移),可由分析解或数值解提供,相应的定轨方法亦有分析法定轨与数值法定轨之称。对于后者,在一般情况下,现有的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或称积分器)已能满足精度要求,除长弧定轨外,有一定问题是值得注意的,即地影“间断”问题的处理,这关系到如何在保证星历精度的前提下提高计算效率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改进算法,并通过数值验证表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李正兴 《天文学报》1997,38(1):86-96
本文对星表系统差的性质进行了讨论,并分析和评估了目前常用的星表系统差计算方法的优、缺点,从而提出了一个新的星表系统差计算方法.同时也提出了星表系统差计算精度的检验标准.最后对用不同方法计算的系统差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新方法的系统差计算精度好于目前常用的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沈凯先  乔荣川 《天文学报》1998,39(4):353-361
通过归算土卫八轨道根数200年的变化将一个最新的高精度土卫运动理论TASS与经典理论作比较,并用20年现代照相观测资料作理论预报精度的归算.归算表明,在一定时期内TASS与经典理论有较好的一致,但其根数长期变化的差很快变大.由此指出,TASS的合理性和进入实用还有待对更长时期大量高精度观测作实算.  相似文献   

18.
The results of photographic observations of Comet Hale-Bopp made at Qingdao Station of Purple Mountain Observatory during the period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 of 1996 are given. It is shown that three events of outburst occurred on Sept. 24, Oct. 26 and Nov. 13, and a large jet appeared in the plate of Sept.23,1996.  相似文献   

19.
引力常数变化对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和估计了各种引力常数变化理论对地球角速度和日长变化的影响。各种引力常数变化理论包括了引力常数G随时间、空间以及速度变化等几个方面的影响。另外也估计了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日长变化产生的效应。其中有些研究对探讨地球自转变化也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X-radiographs of eight slabs of the Allende meteorite, each about 8 mm thick, reveal significant chemical and textural heterogeneities of our Allende fragment at the 100–1000 g level. They also reveal systematic arrangements of chondrules (“strings”). Our preliminary interpretation is that the observed features are probably all due to regolith processes on Allende's parent body, and that these processes included “mini” slope slides along dry, “sandy” slop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