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耿文辉 《矿产与地质》1995,9(2):102-106
浙东火山岩型银矿床成矿作用与浙东地区火山岩浆活动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认为具有高丰度值的火山岩浆是成矿物质来源,其矿东地质成因属浅成低温火山岩浆混合热液贵金属矿床。建立银矿床蚀变矿化模式:分为硅化带(Au、Ag、Zn、Ba)、富银带(Ag、(Au)1Pb、Zn、Mn、Sb)和贱金属带(Cu、Pb、Zn、(Ag))三部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福建东部火山岩地区银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分布规律及成矿作用,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刘昭平  吴建章 《福建地质》1996,15(4):177-189
本根据闽浙沿海火山岩地区银矿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的研究及近年来的矿产勘查,成矿预测和专科研成果,综合论述了闽浙沿海火山岩地区银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类型和矿床特征,分析和总结了银矿的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和成矿系列,同时指出,火山热液充填充代型银矿是本区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成因类型,并阐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浙江东部火山岩型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浙东火山岩型银矿床属浅成中-低温火山热液成因。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岩、次火山岩具有富硅、贫铁、高钾、低钠特点。稀土元素表明,成矿火山岩与次火山岩是由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同位素组成具岩浆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火山次火山岩—斑岩金银矿成矿系列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研究了中国火山次火山岩-斑岩金银矿成矿系列的划分、成矿构造环境、矿床类型、成矿形式。该系列金银矿划分为6个亚系列:大陆边缘与高钾钙生英安-流纹岩有关的Ag-Au成矿亚系列;古生代岛弧区与富钠高碱玄武岩拉斑玄武岩有关的Au(Cu、Ni、Cr)成矿亚系列;陆内裂谷、裂陷区富碱高钠中基-中酸性夺有关的Au-Cu-Fe成矿亚系列;地槽褶皱带钙碱性安山-流纹质火山岩有关的Ag-Sn-Cu-Pb-Zn-(Au  相似文献   

6.
唐铭 《矿产与地质》1992,6(5):387-392
火山、次火山岩型银矿床储量约占全国银总储量的80%,是我国重要的银矿床类型。该类型矿床均分布于地洼区的不同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结合地洼构造单元分区,将47个银矿床划分为东南、华中、五台—南兴安岭、吉辽、额尔古纳和滇西等6个银成矿区带。运用地洼成矿理论,初步总结了火山、次火山岩型银矿床产布,矿物组合,赋存形式和载体矿物以及成矿机构等方面的基本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浙东火山岩型银矿成矿条件及勘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区火山岩型银矿赋存于上侏罗—下白垩统陆相火山岩中;由于中生代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大陆边缘火山岩浆活动强烈.嵊县—黄岩地区由于断裂为造、火山岩发育而形成南北向的矿化集中区.成矿与火山岩浆活动晚期的潜火山岩、脉岩有关.属于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根据矿床围岩蚀变、矿化类型及成晕元素的分带规律,可指导找矿及预测隐伏矿床.并初步建立了勘查模式.总结了成矿预测、综合找矿、详细评价三个层次的勘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该区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研究,将区内银矿按成因、成矿作用、矿床地质特征等划分为三类六型。指出了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矿是本区银矿的重要类型。总结了银矿的找矿标志,提出了本区银矿的主攻类型和主攻地区。  相似文献   

9.
林才浩  林光锋 《福建地质》1996,15(4):191-198
福建省东部火山岩地区银的背景含量高,尤其是上侏罗统南园组火山岩地层银含量很高,成矿物质来源丰富。经重新对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福建东部存在3个大型环状构造,银的地球化学高背景的分布受线状构造和环状构造的双重影响,反映了中生代时期岩浆-构造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对银成矿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耿文辉 《矿物学报》1996,16(1):66-71
矿床产于火山岩系中,围岩蚀变发育,其硅化、绢云母化、菱锰矿化、冰长石化与矿化有关。成矿流体组分为Na+、K+、Ca2+、F-、Cl-。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测定,成矿热液以岩浆水为主.有大气降水加入形成混合流体,并以低盐度为特征。成矿温度205~236℃,为中低温矿床,成矿压力3.80×105~5.00×107Pa。矿床成因类型可确定为浅成中低温火山热液贵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火成岩(SiO_2>52wt%)中钛铁氧化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运用桐庐、七宝山,庐枞、宁芜四个火山岩盆地的部分样品资料,解释了钛铁矿中的 MnO 含量、MnO(Mt)-Mn(Il)图解和共存的钛铁氧化物中 T-fO_2图解,并讨论了这些图解在区分火山岩与次火山岩方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甘肃白银矿田基性火山岩的LA-ICP-MS同位素年代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白银矿田基性火山岩进行LA-ICP-MS法单颗粒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查明白银矿田基性火山岩的成岩时代为465.0Ma±3.7Ma,相当于中奥陶世。结合前人的矿田酸性火山岩精确的同位素定年资料(467.3±2.9Ma和467.1±2.2Ma),认为白银矿田成矿时代为中奥陶世,含矿火山岩系形成于奥陶纪的岛弧—裂谷环境。这些成果对进一步深入研究白银矿田的构造演化和指导北祁连山白银式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找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陆相次火山岩型铜银矿床分布广泛 ,银矿与酸性岩有关 ,铜矿与次英安玢岩有关。形成时代为燕山早、晚期。石英的δ18O值在 +7.9‰~ +16 .3‰之间 ,δ18OH2 O值在 - 3.0‰~ +8.1‰之间 ,δD在 - 5 5‰~ - 10 6‰之间。硫化物的δ3 4 S值在 - 9.8‰~ +9.6‰之间 ,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富集顺序为δ3 4 SPy>δ3 4 SSp>δ3 4 SGn>δ3 4 SPo,硫化物矿物对平衡温度在 16 0~4 0 0℃ ,大多数溶液的硫同位素平均组成 (δ3 4 SΣS)为 +2‰~ +5‰ ,个别为 +2 0‰。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西山湾羊场火山岩银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山湾羊场火山岩银矿床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西北部。银矿体上盘围岩为二叠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下盘围岩为寒武纪英云闪长岩,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产出于下白垩统白女羊盘组及其与上下盘的接触带,赋矿岩石主要为具硅化、褐铁矿化的碎裂流纹岩、流纹斑岩。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碎裂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块状构造等。主要矿化现象为褐铁矿化、黄铁矿化、萤石矿化,局部见铅锌矿化。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辉银矿、螺状硫银矿、闪锌矿、方铅矿等,矿物生成顺序: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赤铁矿-辉银矿。根据矿物间的相互交代关系,将矿化过程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分别为石英-黄铁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组合为标志,特征性围岩蚀变主要为褐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蛋白石、玉髓、萤石、钾长石及少量绢云母等。矿石的石英中主要可见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还可见少量含石盐子晶三相包裹体,偶尔可见含硫化物子晶多相包裹体。早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大于330℃,盐度0.35%~5.86%NaCleqv,主要发育气液两相的水溶液包裹体,为高温、低盐度流体特征;中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50~330℃,盐度为0.35%~31.90%NaCleqv,除水溶液包裹体外,还可见含石盐子晶三相包裹体和含硫化物子晶多相包裹体,以低盐度的水溶液包裹体和高盐度的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并存为特征;晚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69~250℃,盐度0.71%~32.66%NaCleqv,除水溶液包裹体外,还可见含石盐子晶三相包裹体,以低盐度的水溶液包裹体和高盐度的含石盐子矿物包裹体并存为特征。中阶段的含硫化物子矿物多相高盐度流体包裹体是"岩浆二次沸腾"形成的,晚阶段的含石盐子矿物高盐度流体包裹体是直接从结晶的熔体中出溶的,流体混合是该矿床的可能成矿机制,金属沉淀主要是因含金属高盐度流体与冷的地下水在矿石沉淀部位混合而最终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6.
小石头泉银矿区火山岩地层划分为3个岩性段,分别对应于3个大的爆发期次。矿化类型划分为3种类型:上部硅帽型、火山通道主矿体型、底部裂隙充填型,并提出通过遥感地质方法快速寻找海相火山岩型金、银、铜、多金属矿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19.
西天山阿吾拉勒二叠纪陆相长英质火山岩铜银矿矿床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西天山二叠纪陆相火山岩及成矿作用的研究,指出铜银矿床与长英质火山岩一石英钠长斑岩有直接关系,并从成矿构造背景、产出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等方面总结出二叠纪陆相长英质火山岩铜银矿床矿床模式。  相似文献   

20.
华北板块南缘熊耳群火山岩岩石类型及火山岩系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大量的岩相学和岩石化学资料,作者认为,熊耳群火山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橄榄玄粗岩,安粗岩,粗面英安岩和流纹岩,其次为高钾玄武安山岩、橄榄粗安岩,高钾安山和高钾英安岩;火山岩系列主要为橄榄玄粗岩系,其次为高钾钙碱性岩系;熊耳群火山岩可能是大陆边缘弧弧后火山岩或碰撞后弧火山岩。同时,作者在文中列出了44个代表性火山岩样品的岩石化学资料和913个火山岩,次火山-侵入岩样品的平均化学成分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