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造地层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一个新的地质分支学科—构造地层学(Tectonostratigraphy)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地层发育和大地构造之间的密切联系,早就为地质学家所重视。正如王鸿祯教授(1989)指出的:“地层和构造学者一向注意地层类型及其所处构造位置的关系和意义”。苏联地质学家早就使用,在我国也曾广泛流行的“建造”这一术语,就是一种与大地构造背景密切有关的岩石组合。  相似文献   

2.
1987年1月26日—28日在莫斯科大学召开了“苏联大地构造和矿产分布规律的现实问题”的第二十届全苏大地构造学术会议。来自苏联各地、各部门的构造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学家,矿山地质学家等共5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宣读了反映苏联在大地构造学领域的现今研究水平的专题报告,论文33篇。它们是:  相似文献   

3.
《地质论评》1981,27(6)
我国著名大地构造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陈国达教授在国际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最近举行的一次选举中被选为该委员会副主席。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是国际地科联所属矿床成因协会下属的一个委员会,由美国、苏联等国家的地质学家发起,成立于1972年。该委员会成立后,在进行国际合作,开展成矿大地构造研究  相似文献   

4.
邓起东 《地质论评》1964,22(6):489-490
澳大利亚地质学家希尔斯(E.S.Hills)教授应中国科学院邀请,作为澳大利亚科学代表团成员之一于9月23日抵京进行访问。9月下旬,希尔斯教授先后作了题为“澳大利亚地貌”、“澳大利亚大地构造”、“澳大利亚矿床与构造的关系”及“澳大利亚的火成岩”等四个学术报告。第一个报告阐明了澳大利亚地貌分区及其与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地质学会前任理事长,中科院学部委员、地质学家朱夏教授已于1990年11月25日因病谢世,终年70岁。本刊这期刊登“活动论构造历史观”一文,並转载《中国现代地质学家传》中“大地构造学家、石油地质学家——朱夏”,以志悼念之情。“活动论构造历史观”一文是先生生前抱病所作的最后一个学术报告。他以生动、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他对活动论构造的历史观点。报告涉及面广,观点鲜明。现全文发表,以响读者。本文系根据录音整理,未经先生本人校核,如有不确之处,概由本刊编辑部负责。  相似文献   

6.
张文佑教授自1934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开始从事地学研究以来,迄今已整整五十年了。张文佑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大地构造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并兼任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以及其他多种职务,五十年代早期还曾任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秘书。  相似文献   

7.
天津地质学会首届年会,于1979年12月20日在天津宾馆举行。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大地构造学家黄汲清教授亲自到会指导,并作了题为《关于中国东部一些中生代的构造问题》的学术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欢迎。大地构造学家李春昱教授概括的论述了《有关板块构造的几个问题和中国板块构造的轮廓》;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教授,从古人类方面,阐述了  相似文献   

8.
《地质论评》1980,26(3):279-280
在著名中国大地构造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黄汲清教授指导下,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研究室编制的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即将于1980年由地图出版社公开出版。新华书店和国际书店在国内外发行。这份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是在全国各部门、  相似文献   

9.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等发起 ,由西北大学主办的“2 1世纪初构造地质学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3年 1 0月 2 6~ 2 8日在西安市西北大学隆重召开。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 1 1 0篇。 1 35名构造学家、地质学家参加了会议 1。会上由国家基金委有关负责人简要介绍了美国基金会构造地质学战略规划——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的新航程。任纪舜、张国伟、张本仁、滕吉文院士和金振民教授相继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会议主题包括 :1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和中国大陆构造 ;2地球表层系统与新构造运动 ;3地质灾…  相似文献   

10.
<正>纪念国际著名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文核心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及其英文版Geotectonicaet Metallogenia的创办者、首任主编陈国达先生诞辰100  相似文献   

11.
滇西三江地区因其独特的地质、构造背景而发育多种类型的多金属成矿,其中不乏大型、超大型矿床,并为国内外地质学家、矿床学家所关注(Hou Zengqian et al.,2007;李兴振等,1999)。甭哥岩体位于云南中甸地区三江并流地带东侧,大地构造位置上邻近欧亚板块和冈瓦纳板块的交界处,属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缘义敦岛弧  相似文献   

12.
国际著名的地质学家、教育家,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研究中心主席,国际地科联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及构造岩浆活化(地洼)学组主席,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家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学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创始人、第一任所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陈国达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4月8日4时23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3岁。陈国达先生毕生致力于地质科学与实践,他将自然辩证法与地学思维相结合,创建了地洼学说,对中新生代大地构造研究、构造与成矿研究等提出了独特的思路,对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童玉明研究员等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中国成煤大地构造》,即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由新华书店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著名大地构造学家和成矿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陈国达教授,为该专著的出版撰序,对该书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该书提出了成煤大地构造理论,对其定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手段作了详细阐述,重点论述了中国成煤大地构造。该书作者从地壳演化及运动的角度,按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的要求,采用历史分析法和动力分析法相结合,研究了中国不同大地构造发展阶段、不同大地构  相似文献   

14.
任纪舜 《地质通报》2019,38(8):1403-1404
<正>2019年5月25日是马杏垣先生诞辰100周年,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座谈,传承马先生等老一辈地质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首先,请允许我对主办这次活动的单位邀请我参加这次会议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我们尊敬的老师马杏垣先生的在天之灵表示最崇高的敬意。马杏垣先生是中国著名大地构造学家,特别对前寒武纪构造地质研究造诣深厚。他和他的学生在五台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国际著名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文核心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及其英文版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的创办者、首任主编陈国达先生诞辰100周年,弘扬他勇于创新、勤俭治学的科学精神,2012年3月22~23日,由中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纪念陈国达先生诞辰100周年暨陈国达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6.
第廿届全苏构造会议于1987年1月26日到28日在莫斯科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除了构造学家外,还有地球物理学家,岩石学家、矿床学家和从事石油、天然气及煤田研究的地质学家。全苏构造会议照例每年举行一次。最近几次曾分别以“中间地块”、“深断裂”、“洋壳”、“早前寒武构造”为中心议题。  相似文献   

17.
<正>肖序常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他一生致力于蛇绿岩与中国大地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青藏高原和中亚造山带区域大地构造,以及有关能源、矿产的勘查等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等职;曾任国际岩石  相似文献   

18.
《地质论评》1979,25(1):81-82
第二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在“双百”方针指引下,发扬了学术民主。我国著名大地构造学家黄汲清、尹赞勋、张文佑、孙殿卿、陈国达、马杏垣、张伯声、李春昱、郭令智、王鸿桢在3月14日大会上各抒己见,宣讲了自己论文或报告。黄汲清首先在会上作了“试论地槽褶皱带的多旋回发展”的报告。他指出“欧州及苏联地质学家在论述地槽发展时,是单旋回观点。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实  相似文献   

19.
翟庆国  高俊  宋述光 《岩石学报》2019,35(10):2943-2947
<正>肖序常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他一生致力于蛇绿岩与中国大地构造的研究工作,为中国西部青藏高原、中亚造山带等地区的区域构造与大地构造,以及有关能源、矿产勘查等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肖先生90华诞暨从事地质事业70年之际,我们出版本专辑,向先生致敬!以此  相似文献   

20.
正何国琦教授1934年10月12日出生于北京。195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59年赴莫斯科大学留学深造,师从著名的区域地质和大地构造学家A.A.博格丹诺夫教授,从事"比较大地构造学"研究,1963年在莫斯科大学获副博士学位。从1964年回国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地质系和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工作,曾任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1983~1993)、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主任(1983~19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