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獭     
红将 《海洋世界》2015,(4):40-43
<正>提起海洋哺乳动物,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鲸、海象、海豚之类的"大家伙",与它们相比,海獭算得上是"娇小玲珑"了。海獭属于哺乳纲食肉目鼬科水獭亚科海獭属,和陆地上的鼬科动物比起来,海獭的体型要大得多,一般成体的雄性海獭的体长在1.47米左右,体重大约为45千克,雌性海獭的体长约为1.39米,体重约为33千克。经过长久的水中生活,海獭的体型已经完全适应了水中的环境,它们长着小小的脑袋、小小的耳廓、滚圆的躯体。海獭前肢短  相似文献   

2.
”洁僻”成性海獭是唯一生活在海洋中的鼬类。它们体长约1米,重约20公斤,毛色深褐或黑褐,只是头颈部呈浅褐色,幼年时毛色黑灰。海獭仅分布在北太平洋,以阿留申群岛为最多,其次是堪察加半岛,科曼多尔群岛、阿拉斯加及普利比洛夫群岛。它的皮下脂肪很薄,在那寒冷的地方,它不像其它海洋动物那样靠一层厚  相似文献   

3.
聪明的海獭     
正海獭属于鼬科动物,与陆地上的黄鼠狼是亲戚,但它们可比黄鼠狼的体型大多了。成年的海獭体长1.3~1.5米,体重为30~45千克。海獭属于海洋哺乳动物中最小的一个种类,是食肉目动物中最适应海中生活的物种。它们长着小脑袋、小耳朵、滚圆的身体和长长的尾巴。海獭最突出的变化是后肢,长且宽扁,脚趾之间有  相似文献   

4.
海獭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其个体不大,头脚较小,全身长有厚而密的毛,尾部有一条占体长四分之一以上的尾巴。一般成体的雄性海獭体长1.47米左右,重45公斤,雌性体长仅1.39米,重约33公斤,它属于海洋哺乳动物中最小的一个种类。海獭并非纯肉食性动物,其基本食物是鲍鱼、牡蛎、蛤、章鱼以及其他一些鱼类和藻类。它性喜群栖,白天常常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在海里嘻闹、觅食,到了晚上,有时睡在岩石上,但更多的时间是躺在漂浮于海面的海藻上。遇到海面刮大风暴时,它们就成群地跑到岸边躲起来。海獭不像其他海兽那样,一般不作大范围的回游,喜欢过定居生活。海獭是一个匠心独具的“工程师”,当它上岸时,会把一块块石头搬来构筑一个个漂亮的巢穴。它那个细小的“手”,挺会使用工具。当它捕食海胆、贻贝等硬壳动物时,首先潜入水底,把捞到动物全部挟于两前肢下松驰的皮囊下,还顺便捡起一块约有拳头那么大的石块,游到海面后,把胸腹作为“餐桌”,石头作为“餐具”,用前肢将所捕到的动物撞击石头,直到壳破肉出,方才吞食。饱餐后,便认真的清洗“餐桌”,同时把“餐具”收拾好,藏在胸部里,以备后用。早在250年前,人们就发现了海獭皮的珍贵价值。有人曾在航海探险途中,...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海洋中,海豹的种类很多,共有18种。其中以南极的数量最多,其次则是北冰洋、北大西洋、北太平洋等地,但北极地区的海豹种类(7种)却比南极(4种)要多一些。世界上所有海豹的身体均呈纺锤形,适于游泳。头部圆圆的,貌似家犬,全身披毛,前肢短于后肢。在自然条件下,海豹有时在海里游泳,有时又成群结队地来到岸上休息。海豹不但游泳本领强,速度可达每小时27公里,同时又很善长潜水,一般可潜到水下100米左右。尤其是南极  相似文献   

6.
白鳍豚又叫"白旗",属哺乳纲鲸目豚科,体长2至3米,重100至300千克,背呈淡蓝灰色,嘴扁长似鸭嘴,有齿约130枚,齿根侧扁而宽,头圆有短颈,颈椎不愈合。由于长期生活在水中,前肢已演变成前鳍,后肢已演变成尾鳍,身体呈流线型,十分适宜于  相似文献   

7.
新西兰海域的赫克托海豚是当今世界上最小的一种海豚——雌海豚大约只有1.4米长,重48公斤;雄海豚长1.3米,重38公斤。它们主要生活在新西兰南岛沿岸海域以及北岛的西海洋。赫克托海豚这个名字来自前任新西兰国家博物馆馆长詹姆斯·赫克托爵士,以纪念这位卓著的学者。这种海豚具有圆滑的背鳍和黑白鲜明的外表,还因为它们那友善的性情而惹人喜爱。  相似文献   

8.
夏天,是鲎活跃的黄金季节,也是生产捕捞和食用的最好时节。最近以来,广东沿海一些地方已陆续推出活鲎供应市场。广州的酒楼食肆,每只重3公斤左右的活鲎售价为38元左右。 鲎又称中国鲎,属暖水性节肢动物,生活在近海,体由头胸部、腹部和尾剑组成。长约60厘米以上,每只重2.5公斤至4.5公斤。它模样古怪,全身覆以硬甲,背面圆突,腹面凹  相似文献   

9.
阳光轻盈地在海面上跳动着,微风不时地从水面拂过。一群鲸鲨正逍遥自在地在海中遨游,仿佛是在享受午后的阳光。一条长约8米的小鲸鲨,这会儿正顽皮地翘起尾鳍扑出浪花,又飞快地钻入水中,似乎是在展示它那高超的游泳技术。而它的爸  相似文献   

10.
6月17日上午,江苏射阳县苏射渔3209号船船主、江苏射阳县沿通镇沟浜村渔民吴中华带领船员们在吕泗渔场28渔区5小区作业时,捕到一只罕见的大海龟。此龟重75公斤,头有直径为20厘米的木头那么粗,嘴似鹰嘴,爪子像四条大青鱼连着龟身。龟尾像一张放大的黄色桑叶,长1米,最宽的地方有80厘米,上面长着13个拳头  相似文献   

11.
海狮与海狗属海狮科,外观极为相似,海狗脸很短,全身覆盖绒毛。而成年雄海狮,在颈部周围也有长的鬃毛。在外表上,海豹与海狮、海狗相比,则差距很大,尽管前后肢都成鳍状,但后肢不能向前弯曲,不能行走,只能爬行,头部两边,也没有海狮、海狗那小指头般的耳廓。  相似文献   

12.
海狗是生活在海洋里四脚哺乳动物,因其体型象狗,因此得名海狗;由于又有些象熊,因而又名海熊。其实,海狗与海狮亲缘关系很近,都属于海狮大家族。海狗的身体呈纺锤型,头圆嘴短,有小耳壳,眼睛较大。海狗的四肢因长期生活在水里,变成了鳍状,适合于游泳。海狗的游泳技术非常高,时速可达30千米左右,潜水本领更高,可潜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在美国爱荷华州发现了世上最大最古老的海蝎物种完好保存的化石。这个追溯到4.6亿年前的板足鲎物种身长1.5米,拥有独特的"划桨形状"的腿部帮助它游泳和挖掘。它的怪异形状类似于希腊军舰桨手战舰。板足鲎是已经灭绝的类似怪物的掠食者,它们在远古海洋里游动,是现代蛛形纲动物的远亲。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该化石样本被保存得  相似文献   

14.
黄河,向来以多沙著称。含沙量最高可达每立方米22公斤,排汛期含沙每立方米也有1公斤。它像一个威力无比的搬运工,每年把约10亿吨泥沙输送到大海。随着泥沙的沉积,黄河下游干流的河床逐年淤高,成为高出地面行水的悬河。同时,沉积泥沙阻塞河口,致命名河口高仰。泄水不畅。尾闾摆动,按“先居中,后居右,再居左,又趋中”的大循环规律,频频决口改道,把水患带给中华大地。4000年来,有记载的决口达1591次。解放前的2000多年间,重要改  相似文献   

15.
如果有人问起,地球上高于海平面的陆地(海拔为正数)是否一定高于海洋表面,你一定会认为这个问题不屑回答:陆地高于海面是人尽皆知的事实,所谓水往低处流,百川归大海。难道水还能往高处流?!但是,科学却常常告诉我们,有时常识未必可靠!这涉及到如何定义地球上的高度问题。地球形状是以陆地水准面和海洋表面为界面的,根据精确的地球形状测量结果,地球表面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赤道本身也是椭圆的三轴椭球体,但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南极地区则凹下约24米至30米。有人说:地球像个大鸭梨,我看更像个大柚子,因为鸭梨太长了。作为陆地的南极大陆低于标准椭球体约24米至30米,而作为大洋的北极地区却高出标准椭球体18.9米。也就是说:南极洲大陆比北冰洋面低约42.9米至48.9米。一片汪洋的南大洋地区的海平面高于标准椭球体约5米至10多米。而在大片陆地的北纬20度至66度之间,其表面却低于标准椭球体约1米至10多米。那些海拔在25米以下的陆地,都比海洋平均表面低。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海平面本来就不是平面,而是球面,经分析后发现:海洋面甚至也不是标准球面!它是一个比球面还鼓的鼓球面!洋面高陆地低,是与我们的常识相违背的。那么,这种现...  相似文献   

16.
猛犸是鞑靼语“地下居住者”的意思。据说,在西伯利亚的印迪契尔卡河支流河岸上,人们发现一个猛犸象埋葬群,在这个猛犸象“殉难地”发现了几百具猛犸象骨骼化石。在18、19世纪,不少商人从鞑靼人手中收购猛犸象牙,并靠挖掘和贩卖猛犸象牙而大发横财。当时,人们从西伯利亚运出的猛犸象牙达到数千吨,可见那时买卖猛犸象牙的生意是何等兴旺。鞑靼人给猛犸起了个“地下居住者”的名字,也就不难理解了。猛犸,也叫毛象,它身高体壮,有粗壮的腿,脚生四趾,而不是五趾;头特别大,在其嘴部长出一对变曲的大门牙。一头成熟的猛犸象,身长达5米,体高3米,门齿长度1.5米左右,体重可达4~5吨。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达到9厘米。从猛犸象的  相似文献   

17.
说起龙虾,人们大都会油然生起羡慕之情。龙虾长的名副其实,几分像龙,几分像虾,这便是它亦龙亦虾的特征。龙虾在虾类家族中是个“族长”,向有“虾中之王”的美称。我国有中国龙虾、波纹龙虾、密毛龙虾、锦绣龙虾、杂色龙虾、日本龙虾、少刺龙虾和长足龙虾等8种。个体最大为锦绣龙虾,重4公斤  相似文献   

18.
刘传锦 《海洋科学》1983,7(6):31-31
美国研制出一种悬垂式微型深海潜球。它只有一个座位;高为2.5米、直径为1米,重400多公斤;可以下潜到600米深处。人坐在里面,能观察到迄今从来未捕捞过的生物。这种微型深海潜球的顶端装有透明的丙醛烯的椭圆形帽子,还有两个柔软的抓手。研究者用脚踏  相似文献   

19.
找找茬吧     
《海洋世界》2009,(11):F0003-F0003
据说鱿鱼是游泳能手,这是真的吗? 答:是真的。鱿鱼游动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55千米,几乎是普通客轮航速的2~3倍。鱿鱼的尾部左右各有一片对称的菱形鳍。当头部和长在头部上方的腕足收拢在一起的时候,非常利于快速游泳。在鱿鱼颈部附近,可以见到一条窄缝通向腹腔,叫做套膜孔;  相似文献   

20.
僧海豹     
欢休 《海洋世界》2014,(7):36-37
<正>僧海豹喜欢热带温暖的海水,体型比海狮、海象更适宜在水中生活,后肢不能曲向前方,这在水中运动十分重要。僧海豹体表平滑,几乎成流线型,非常适合在水中快速游泳和潜水。敏锐的视觉和听觉再加上灵巧的适水性,使它更容易捕捉到各种鱼类。但到了陆地上,它的动作就显得十分笨拙,善于游泳的四肢只能起支撑作用,只好缓慢地匍匐爬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