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煤系地层沉积条件分析加福煤田位于福建省东部,构造位置属华南加里东褶皱系华夏褶皱带梅永拗陷北部。煤田二迭纪煤系地层,成生于加里东运动期后形成的拗陷区内,其沉积方向大致沿北东-南西向延展。它的形成是在下二迭统栖霞组与下三迭统溪口组两次海侵中间的海退阶段。在此近海型成煤环境中,沉积了以泻湖相为主的含煤旋回-下二迭统加福组(P_1j)及以冲积-湖泊相为主的含煤旋回-上二迭统翠屏山组(P_2cp)。煤系沉积厚度达1250米,含煤80余层(图1)。  相似文献   

2.
川藏交界金沙江流域广泛发育一套由前寒武系茶马贡群、古生界、三叠系义敦群组成的区域变质岩系,呈近南北向展布,大体与金沙江在该段的走向一致。本文讨论的金沙江变质带西以玉树—羊拉弧形断裂为界,东至欧巴纳—定曲河—中甸断裂,北起四川省白玉县经巴塘县、得荣县、向南经奔子栏、中甸延入云南省境内。东西宽约40公里、南北长达300余公里。呈近南北向“牛角”形(图1)。其所处大地构造位置按中国地质科学院1978年划分意见属滇藏地槽褶皱区“三江”印支褶皱系。这里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亟待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3.
1概述云南香格里拉地区地处三江并流区域东部,位于冈瓦纳大陆与扬子板块的拼接带(李兴振,1999),在一级构造单元划分上属扬子西缘弧盆系,二级构造单元属三江口-大具二叠-三叠纪台地边缘裂陷带,东接鸣音-丽江台缘坳陷带,西邻中甸微地块(云南省地矿局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大队,2003)。该区岩浆岩出露面积较广、岩石类型繁多、面貌极为复杂,早元古代至第三纪均有岩浆活动,尤以二叠纪基性火山岩最为发育。其基性火山玄武岩包括三大套,主要发育于峨嵋山玄  相似文献   

4.
一、区域地质背景库姆塔格菱铁矿床位于北天山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属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的西段。区域性阿奇克库都克大断裂把天山划分为中天山隆起带和北天山华力西褶皱带两个构造单元。中天山隆起带:由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和长城系(星星峡群)组成。蓟县系主要  相似文献   

5.
中甸-大理-金平地区与喜马拉雅期斑岩有关的铅、铜钼、金矿床成矿模式赵准(云南省地质矿产厅)1成矿区域地质环境矿床分布跨越扬子准地台、松潘-甘孜褶皱系、昌都-思茅褶皱系及华南褶皱系等四个一级构造单元,北起中甸,南至金平;西自水平,东到姚安约10万km2...  相似文献   

6.
大理洱海东岸(以下简称海东)地区位于扬子地台西缘的西南隅,盐源-丽江陆缘裂谷带的最南端,是三个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图1)。西侧以小金河-红河断裂(本区称为洱海深大断裂)为界与三江地槽褶皱系相邻,东以程海深大断裂为界与康滇地轴相连。新生代以来的裂陷运动在该区形成了东、西两个引人注目的裂陷带。不同方向的主干岩石圈断裂的交  相似文献   

7.
一、区域地质背景库姆塔格菱铁矿床位于北天山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属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的西段.区域性阿奇克库都克大断裂把天山划分为中天山隆起带和北天山华力西褶皱带两个构造单元.中天山隆起带:由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和长城系(星星峡群)组成.蓟县系主要为硅质条带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并夹有石英岩,沿走向可相变为各种片岩及少量变砂岩、砾岩.局部地段花岗岩化烈强,出露花岗质片麻岩.其上零星分布有古生代盖层.大理岩中  相似文献   

8.
区域地质背景川西地区位于中国西部“歹”字型构造体系头部近南端.钨(锡)成矿带分布在石渠-雅江褶断带内. 区域地层主要是三迭系的巨厚碎屑岩.在断裂带附近有二迭系地层出露.经区域变质和接触变质作用,形成一套板岩、千枚岩以及各类片岩、角岩、变粒岩、夕卡岩、大理岩等浅-中变质岩系.往往在岩体周围形成晕圈状接触变质带.白垩系、第三系地层分布零星. 区域构造线方向,由北西到南东,先由北西向逐渐转为北北西向,最后为近南北方向,呈反“S”形(图1).区内扭动构造型式发育,构造形迹以褶皱为主,断裂次之,其性质多具压性及  相似文献   

9.
中甸岛弧带构造格架及斑岩铜矿前景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中甸岛弧带属于中国西南三江构造-岩浆-成矿带中义敦岛弧的南端,其中有2条蛇绿混杂岩带存在,即EW向展布的洛吉蛇绿混杂岩带和近NS向分布的属都蛇绿混杂岩带.前者是中甸岛弧带与扬子地台的构造分界线,而后者则将岛弧带内的东、西两个火山岛弧带分开.西部岛弧带较早,活动时期为250~237 Ma;而东部岛弧带相对较晚,活动时期在218~203 Ma.从岛弧带活动时段(250~203 Ma)分析,属都蛇绿混杂岩带所对应的洋盆(属都洋)的活动时段当在250 Ma之前后,与甘孜理塘洋活动时段相近.属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一部分.2条蛇绿混杂岩带内的玄武岩的岩石学特征均表现为大洋拉斑玄武岩.中甸地区岛弧带内东、西两个斑岩带的斑岩型铜矿的找矿远景极大,尤以东斑岩带前景最佳,普朗斑岩铜矿床远景规模在大型以上.中甸斑岩铜矿将成为中国又一重要的斑岩铜(多金属)矿矿产地,具有极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笔者曾在西藏东部玉龙斑岩铜矿带工作多年,也到过滇西北中甸(雪鸡坪——红山)铜矿带观察学习,认为这两个矿带虽都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部的三江弧褶带内,但二者是很不相同的。 1.玉龙矿带分布于金沙江西的昌都加里东地槽褶皱带内,而中甸矿带处于金沙江东的义敦——乡城印支地槽褶皱中。笔者等(1980)曾沿玉龙矿带追索,发现其南端结束于西藏芒康县境内金沙江旁的莽岭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新疆全区的地层、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区域构造的基本特征及演化历史,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近十多年来取得主要新进展如下:中晚元古界建立了五个叠层石组合,震旦系中确定了三个冰期的存在,寒武系划分出13个三叶虫带,奥陶系有7个笔石带.喀喇昆仑山区新发现稳定型长城系相地台型早古生代沉积,其北坡发现早二叠世冷水动物群及冈瓦纳相沉积;区内火山岩十分发育,岩石类型复杂,提出太古代—元古代,二叠纪火山岩属双峰式,古生代火山岩为岛弧型;多时代侵入岩均有出露,已划分出七个岩石演化系列,并查明24条蛇录岩带,它与造山花岗岩链成对出现;本区构造单元以塔里木地台为界作了重新划分,北部为天山—兴安褶皱区(包括阿尔泰、准噶尔—北天山、天山褶皱系),南部是昆仑—秦岭褶皱区(含东、西昆仑褶皱系)及滇藏褶皱区(包括松潘—甘孜褶皱系、喀喇昆仑褶皱系和冈底斯褶皱系)。地壳演化的特点是,以多施迥拉张—闭合及“×”剪切作用的控制,形成了今日条块嵌合的菱形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2.
三迭纪(Trias)的命名,最早为德国人对欧洲阿尔卑斯(Alps)山的三迭纪地层作了研究以后,发现它可以明显地分为三部分,于是便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三迭".1834年中,阿尔别尔齐(?)确定了三迭系,1840年费利浦斯确立了中生界.1900年第八届国际地质会议承认了三迭系.欧洲三迭系标准分层是根据菊石类化石的分带划分的.我国三迭纪地层,早在二十至三十年代,曾有黄汲清对贵州大定县玉龙山石灰岩和王钰对贵州遵义狮子山石灰岩进行调查研究.解放以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对三迭系分布最广的祁连山南部、青海湖以及南秦岭和川西  相似文献   

13.
朝鲜地处东亚几个大型构造单元之间,大部分地区属晚元古(早元古的后期)中国地台的东缘,东北部系锡霍特—阿林地向斜的晚古生代褶皱带,东南部为环太平洋褶皱带中生代褶皱带的组成部分。黄汲清(1952,1956)曾将朝鲜视为中朝地块的一部分,1960年他又将中国地台分为四个准地台,其中将中朝地块单元划归中朝准地台。我国1/400万(1959)地质图将朝鲜划为遭受中生代强烈活化作用的前震旦纪褶皱区。  相似文献   

14.
浙江银坑山金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成矿地质背景银坑山金银矿床产在浙江东南中生代火山岩地区下伏前泥盆纪陈蔡群变质岩系中。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南褶皱系华夏褶皱带,按板块构造观点属江南古陆东南侧陈蔡—遂昌加里东岛弧型优地槽褶皱带。该区主要由两个构造层组成,下伏陈蔡群变质岩系和上覆中生代火山  相似文献   

15.
王道德 《地球化学》1972,(3):i001-i009
锡矿区位于某中生代拗陷带内。区内三迭纪地层(以石灰岩为主,白云岩次之)广泛发育,并普遍受到不同程度褶曲作用。锡矿区一级褶皱构造有背斜与向斜,褶皱轴方向为北东。一级背斜构造又为次一级背斜构造(走向北西)所复杂化。同时在隐伏花岗岩体之  相似文献   

16.
西非和中非西部的总构造,是由两个克拉通,即西部非洲克拉通和刚果克拉通决定的,这两个克拉通是在1700—1100百万年期间稳定的,并被上前寒武纪和古生代时期活动带所包围(图1)。这些活动带是泛非褶皱带(600百万年),是由罗克利德斯、达荷美、法鲁斯(Pharusian)、西刚果、加丹加、达马兰山脉和卡来敦诺—海西期毛里塔尼亚等褶皱带组成。这次研究涉及的建造属晚前寒武纪或“始寒武”或“文德”的,可能包括古生代最下部地层。但是,由于这些建造仅有零散和很少数地层化石(迭层石、孢子),它们的时代是近似地确定的。从而在陶德  相似文献   

17.
郭福祥 《广西地质》2000,13(1):1-6,40
华南大陆部分中新生代大地构造单元属南华造山带,可分为NW-NWW向的滨特提斯褶皱系和NE向的滨太平洋褶皱系。滨太平洋褶皱系包含东南大陆边缘弧褶皱带和东南大陆边缘弧褶皱带和东南大陆边缘弧后褶皱带,是蟾三民以来多期次继承性造山运动累积叠加形成的。主要褶皱时代,在陆缘弧褶皱带是晚侏罗-中始新世;在陆缘弧后褶皱带是中晚始新世之交。讨论了华南及邻区中新生代大地构造格局及其成因和状对称特点,以及陆壳减薄板段、  相似文献   

18.
喀拉通克铜镍矿床位于阿尔泰加里东褶皱系和准噶尔华力西褶皱系结合部位的准噶尔褶皱系一侧,属东准噶尔褶皱带北缘.其次级构造位置处于卡依尔特一二台大断裂(F3)及额尔齐斯一玛因鄂博深断裂(F1)交汇点南西侧及乌伦古河大断裂(F2)以北,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南明水组,其次有中泥盆统蕴都喀拉组、下第三系古新-始新统红砾山组以及第四系全新统.矿床主要侵位于南明永组上段地层中(王润民等,1991;贾志勇等,2009;王建中,2010).  相似文献   

19.
陈廷愚 《地质论评》1986,32(3):300-310
引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南极横断山脉(Trans-Antarctic Mountains)称作罗斯褶皱带,系罗斯地槽经罗斯造山运动后形成的产物。罗斯造山运动(Ross Orogenv)一词最早由B.M.Gunn和G.Warren(1962)所命名。他当时所说的罗斯造山运动,是指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在南极南维多利亚地区,发生于罗斯超群中的褶皱和变质作用。后来,这一名词的含意发生了不少变化。例如C.Craddock 1970年曾经把发生于前寒武纪末期大约630—1 000Ma的造山运动称为Nimrod运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武功山区位于杨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系交接带的南侧,属华南澄江——加里东褶皱带武功山——北武夷山复背斜的西段(图1)本区自1938年高平、徐克勤开始调查,到1957年发现新余式铁矿为止,只进行了一些概略调查。1957年后,江西省地质局有关单位,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地质工作,建立了区内震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