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文献计量法对《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2006年的年载文量,载文的栏目分布,作者的职称、学位、年龄、所在区域和工作单位分布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该刊物栏目分布的一些特征、作者的情况和《地域研究与开发》办刊特色及其在地理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使读者加深对本刊的了解,也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该期刊的质量及促进学术交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1996年1月26日,营口市第11届人民代表大会第4次会议通过《营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提出:搞好地名工作广泛设置地名标志,推行地名标准化,提高我市文明程度和国内外知名度。 据查,近几年来,各省市都从不同程度重视地名工作,但把地名工作列入社会  相似文献   

3.
《地理研究》1991,10(1):107-111
这是本刊《1988~1989年地理学新书》的续集。到目前为止,这个小小的栏目已经有五年了,五年只是地理学发展历史长河中短短的一瞬,然而它所走过的道路,却很值得我们骄傲,地理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在这里留下了值得纪念的一页,也为广大地理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方便。由于没有经验,虽然得到了地理所图书室同志大力支持,但我们还是战战竞竞怀着一种不安的心情渡过了五个年头,而每看到地理学在所走过道路上留下的“足迹”,又使我们得到一点安慰。遗诚的是一些综合性的工作,一些评介工作没有跟上去。否则或许对读者的帮助更大一些。值得我们高兴的是,由河南地理所等有关地理研究单位联合编辑出版了《中国地理著作要览》(1949~1988年)该书的出版,和我们地理学新书己经不单纯是一种情报检索性题录,而是把我们带进了地理学历史的回顾与发展中,我们广大地理学工作者,也将带着它迈向90年代,跨入一个新的世纪。再次地感谢地理研究所图书室同志们的帮助,我们也更希望广大读者和图书工作者能参与这一工作,为地理学的发展作出我们微薄的贡献。这一期地理学新书是由地理研究所图书室文仓生同志辑录的。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科技期刊《云南地理环境研究》创刊于1989年,填补了学术刊物的地区布局和学科领域中的空白。10年后的今天,以刊风严谨、水平上佳而倍受国内外有关科研、教学及业务部门好评,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肯定。在1992及1997年云南省进行的两届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均获奖;1996年首批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回顾10年来所走过的道路,有耕耘的辛劳,更有收获的快慰。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名》1996年第一期与往年杂志比较,无论是内容、栏目设置,还是四封及版式设计上,都有明显的变化。可以看出总编、执行编辑及版式设计人员是做了一番努力的,但有些地方也存在着令人不满意的地方,有待今后进一步改进。现评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9年,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刊《地理教学》创刊50周年,主编段玉山博士约我结合50年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写篇纪念文章。关于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有的主题我已经写过,有的一时找不全资料,最后,我的目光停留在《地理教学》上个世纪90年代初发表的一组文章上,这组文章的主题是要求恢复地理高考。  相似文献   

7.
思宁 《地理研究》1989,8(3):109-112
自从1984年《地理研究》开辟地理学学位论文摘要这个栏目到现在已经有五年历史了,尽管这个栏目很小,仅占学术刊物的一角之地;所刊登的学位论文,据不完全统计,也只占全部地理学学位论文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它已经起到了它所应起的作用,扩大了地理科学这一部分宝贵财富的社会效益,为地理界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和学位的园地”1),作为文献,它也是青年地理学家的第一个记录,并且使我们从中看出,新一代的地理学家正在继往开来,茁壮成长,予示着未来地理学的光辉前程,这是值得我们广大地理工作者高兴的。  相似文献   

8.
兔年话兔     
《中国地名》2011,(1):57-59
兔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 距今60~20万年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73年发掘的新洞中就发现有兔骨化石;另在辽宁鸽子洞遗址发现的大量动物化石中也有野兔的遗迹。在我国出土的3000多年前的商代墓葬中,就发现有“玉兔”的符号,其姿态有的乖巧蹲伏,有的侧目观望,有的昂首挺立,栩栩如生,十分可爱。在我国流传3000多年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野兔的自然描述。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科书既是一种由编写者创造的文化产品,又是地理课程的具体化并成为教学的基本依据。地理课程在中国中小学课程设置中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百年中小学地理教科书的变迁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的子课题,该项研究对地理教育继往开来有重大意义。为了配合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研究工作,本刊特开设"地理教科书百年变迁研究"专栏,刊登相关研究文章,希望广大读者和作者予以关注与支持,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2010,(2):1-1
一、新增栏目 本刊将继续保留原有的“地理纵横、教学研究、高中地理、初中地理、教学经验、考试研究、问题讨论、教海拾贝、资料集锦、教研员园地、国外地理教育之窗、世界博览、试卷交流”等传统栏目,同时根据中学地理教育领域出现的新情况,特增设以下新栏目。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2010,(3):F0003-F0003
一、新增栏目 本刊将继续保留原有的“地理纵横、教学研究、高中地理、初中地理、教学经验、考试研究、问题讨论、教海拾贝、资料集锦、教研员园地、国外地理教育之窗、世界博览、试卷交流”等传统栏目,同时根据中学地理教育领域出现的新情况,特增设以下新栏目。  相似文献   

12.
《地理研究》1990,9(1):93-96
这是本刊《1987—1988年地理学新书》的续集。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介绍了最近五年所出的地理学新书,我们希望这个小栏目不仅能起到互通信息的目的,便于广大读者查找最新地理学学术著作,也希望大家能从地理学所走过的“足迹”中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参考文献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不可缺少的部分。论文的价值、水平与作者运用资料或参考文献的情况息息相关,通过对论文的引文量、引文类型、引文语种等的分析,可以对论文本身和作者的科研能力等作出某种评价。本文对1996~2002年《林业科学研究》的引文数量、文献类型、语种结构、作者自引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其1991~1995年引文情况进行了比较,以供读者参考。 一、引文数量统计分析《林业科学研究》1996~2002年共发表论文824篇,其中822篇附有参考文献,占论文总数的9975%(见表1)。共引用参考文献8114篇,最大引…  相似文献   

14.
《新疆头电河流域山地侵蚀与减沙治理研究》由陈亚宁、汪雄祥等著,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的水利学专家唐其创教授为该书作序。全书分上篇:山地侵蚀产沙与河流水沙特性;下篇:流域减沙治理与水库排沙减淤,共十四章,约30万字,图48幅,表74张。《新疆头屯河流域山地侵蚀与减沙治理研究》一书是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是关于新疆天山地区中小流域山地侵蚀与减沙治理研究的第一本专著。此项研究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6年科技进步二等奖。《新疆头屯河流域山地侵蚀与减沙治理研究》一书是以天山山区为工作背景,以新疆头屯河流域为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地理研究》1989,8(1):104-110
说明:这是本刊《1985—1986年地理学新书》的续集,我们希望这个栏目对了解地理学和大家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术期由地理研究所图书室蔡弋波同志辑录。  相似文献   

16.
《旅游学刊》(月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由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主办,创刊于1986年,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专业性学术刊物。《旅游学刊》重视研究的新深度和新视角,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力图及时反映产业发展的新态势、新思路、新经验、  相似文献   

17.
1995年底,民政部等四部委下发了《关于在国道两侧设置地名标志的通知》,1996年,全国完成情况如何?1997年,工作重点是什么?1997年后,地名工作的重点又是什么?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靳尔刚在地名标志设置与管理大连现场会上的讲话,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卞晋荣 《地理教学》2014,(20):24-25
本文以人教版《环境保护》为研究对象,将教材中"思考"栏目分为材料分析型、开放辩证型和调查实践型,结合"思考"栏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竺可桢同志1965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全面分析了我国地理工作的现状和任务,阐明了分工和实现这些任务的措施。竺可桢同志的报告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年,但现在看起来,仍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本刊特予以刊登,供大家学习参考。虽然报告中有些提法是针对当时情况的,地理研究机构和名称也有调整和变动,但为了保持这个历史性文件的完整,本刊未加更动。  相似文献   

20.
张超 《中国地名》2010,(11):16-16
一、面临的问题 (一)地方性法规相对滞后。在地名管理方面,国家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技术规范。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地名管理条例》;1996年民政部根据《条例》制订颁发了《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8个有关地名工作的国家标准。这些法规和技术规范的颁布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地名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但同时也应看到,地名管理的法制化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地名管理法规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对原有的法规进行相应的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