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的指数测评模型--以黄山风景区为例   总被引:61,自引:7,他引:54  
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评价是当前旅游环境管理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文章基于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模型,从环境感知、旅游期望、游览价值、游客满意度、游客忠诚和游客抱怨6大影响模块建立了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指数(TSI)测评模型,并对黄山风景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黄山游客总体满意度指数为82.34。从6大影响模块来看,游览价值是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β32=1.266),满意度又直接影响忠诚度(β53=0.972)。从6大模块的具体影响因素来看,社会服务环境感知是影响环境感知的关键因素(λ21=0.878),社会服务环境期望对总体旅游期望影响也最大(λ2=0.94),价格是游览价值的主要决定因素(λ52=0.913)。文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和因素重要性推导模型对TSI模型进行了验证,结论吻合。  相似文献   

2.
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的高低是影响旅游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作为服务生产传递过程中的协作者,游客在服务过程中的参与行为对其评价服务质量以及满意度水平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分析游客参与行为,从事前准备、信息分享、合作行为、人际互动4个维度探讨了游客参与对旅游服务质量及游客满意度的影响。通过对经由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的8家旅行社参团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了研究数据,利用LISREL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游客参与的4个维度通过不同路径对旅游服务质量以及游客满意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阐述国内外关于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的研究进展。国外研究主要包括游客满意的定义、影响因素的鉴别、遗产地游客满意研究、游客满意度测度;国内研究文献少而零散,且中国内地、港澳和台湾的研究在时间、视角和深度上表现不平衡。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研究经历了概念辨析、因素分析和满意度测度模型研究的过程,游客满意理论基本沿用服务管理领域的顾客满意理论。提出游客满意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丁蕾  吴小根  王腊春  章锦河 《地理科学》2014,(12):1453-1461
通过构建水体旅游地游客感知测度模型,以南京市3处不同类型水体旅游地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 3处案例地不同的样本间结构变量与观测变量均有较为一致的表现,所构建模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2水体旅游地的游客满意度对游客忠诚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即满意度直接影响游客的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而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多个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旅游资源感知。3区位条件对游客感知差异的影响不显著,改善交通状况、挖掘主题与特色均有助于提升游客满意度,水体水质被破坏将严重降低游客满意度,人文风貌、水文景观是水体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4性别、游客来源地对游客感知差异的影响均不显著,社会阶层较高群体的游客满意度及忠诚度要低于社会阶层较低群体。  相似文献   

5.
游客满意度评价对景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很重要。结合文献分析与德尔菲法,构建了传统型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琅琊山景区为例采用IPA模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琅琊山景区7个要素测度层——资源特色、景区环境、景区产品、景区交通、景区服务、景区设施、景区价格及30项因子测度指标感知均值都为满意度重要性,游后感知实绩(满意度)全低于游前期望(重要性);IPA矩阵分析30项因子分布为:优势区域6项、修补区域4项、机会区域15项、维持区域5项,游后满意度(实绩)与游前重要性(期望)感知评价"双高项"占20.0%,"双低项"占50.0%。总体上游客期望值较高而满意度不高,各评价因子的满意度评价差异较大,景区需提升产品与服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开封市菊展游客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1个评价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出影响开封菊展游客满意度的4个主要因子,按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价格因子、景区服务因子、菊花与菊展因子、环境与交通因子.结果表明:游客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不高,其中游客对菊花与菊展因子的满意度最高,而对影响最重要的价格因子的满意度却最低.最后,针对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子分析提出了开封菊展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7.
张家界旅游城市游客公共交通感知、满意度与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兆峰 《地理研究》2014,33(5):978-987
良好的旅游公共交通是游客在目的地区域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基础,而游客对公共交通的感知会对游客目的地满意度和行为意图构成影响。以典型旅游城市张家界市为案例区,利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张家界游客公共交通感知维度及其表现,以及公共交通感知维度对游客目的地整体满意度和行为意图的影响。研究发现,张家界游客旅游公共交通感知维度共有“便捷性”、“费用和安全性”和“美观和科学性”三个维度,这些维度对游客目的地满意度和行为意图只产生较弱影响。其中,“便捷性”对整体公共交通满意度和重游意愿的影响较强,对游客目的地满意度的影响较弱;“美观和科学性”对游客目的地满意度不产生显著影响;“费用和安全性”也对游客目的地满意度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8.
江金波  高娟 《热带地理》2011,31(1):100-106
首次将四分图模型应用于旅游度假游客满意度评价领域,构建温泉旅游度假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并基于聚龙湾天然温泉旅游度假村的游客调研,确定各满意度因素的重要度和满意度,据此构造相应的四分图,充分展示该地游客满意度系列优势因素、改进因素、机会因素和维持因素.深入分析发现,不同特征的游客对温泉度假产品的满意度存在差异;温泉游客对...  相似文献   

9.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自驾游客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自驾游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自驾游已成为中国城镇居民节假日出游的主要方式,应当受到旅游研究者的关注。而在游客满意度热点研究中,对自驾游客感知和满意度的研究尚不多见。在中国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背景下,以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统计与建模分析,构建自驾游客感知维度及其对总体满意度影响路径的结构方程模型。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的自驾游客感知维度,构建四个外生结构变量,应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来检验其对自驾游客总体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游客旅行需求、自驾旅行优势对自驾游客总体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其次是目的地的设施与管理,而高速公路对自驾游客总体满意度影响路径的研究假设没有得到支持。对分样本进行的因素恒等性检验揭示,自驾游客感知-满意度模型具有跨样本的稳定性。研究揭示游客选择自驾游方式主要缘于自身需要,追求个体出行的自由和舒适成为自驾游客的主要目标,游客感知与体验应是自驾车旅游系统中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0.
张宏梅  陆林 《地理研究》2010,29(6):1129-1140
旅游者和东道主之间交往的性质等因素决定了旅游活动中的主客交往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学术界对主客交往效应的经验研究也没能得到统一的结论。本研究根据目的地国内旅游主客交往效应研究的不足,以阳朔国内旅游者为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探讨主客交往偏好对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游客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主客交往显著影响目的地形象、目的地形象显著影响满意度,但主客交往对满意度无直接影响,主要通过目的地形象对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具体地说,主客交往偏好包括密切交往和适度交往两个维度,密切交往对认知形象有显著正向直接影响;密切交往通过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对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显著正向直接影响满意度;认知形象通过情感形象对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文章最后还分析了研究的理论和管理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朱翠兰  侯志强 《热带地理》2013,33(4):489-495
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网络口碑(IWOM)逐渐成为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有效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以网络口碑的形式获取或者传递旅游信息。本研究通过搜索厦门旅游网络口碑案例,对其进行文本和相关属性分析,并将文本分析内容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归类整理,得出影响厦门旅游形象感知相关因子的权重和厦门市旅游形象概况。结果显示,整体形象感知因素在网络口碑中感知较为明显,整体满意度、景区满意度和餐饮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因子中所占比重较高。通过网络口碑实现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建,其时效性较强、覆盖面较广、信息获取便捷、保存时间较长、影响效应大。网络口碑的旅游形象感知研究可以帮助当地政府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适时调整政策和管理力度,旅游经营者调整经营策略和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6~2001年国内旅游客流月份分布数据,分析了三亚、北海、普陀山等海滨(岛)型旅游地和黄山、九华山等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季节性特征,从旅游客流季节分布曲线看,三亚、九华山分别表现为“三峰两谷”和“双峰双谷”型,北海、普陀山、黄山均表现为“三峰三谷”型;从旅游客流集中指数R值看,黄山的R值最大,近年平均为5.7,三亚的R值最小 ,近年平均为1.3,并且黄山、三亚的R值变化幅度较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北海、普陀山、九华山的R值介于黄山、三亚之间,近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比较分析5处旅游地客流季节变化成因,发现它们均受自然季节性因素和社会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前者主要包括气候的舒适性、降水等,对于海滨(岛)型旅游地而言,海水温度、热带气旋活动影响也很重要;后者主要包括法定节假目、居民出游习惯等。对对富有宗教特色的旅游地,宗教节庆活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分析认为,自然季节性因素是造成以自然吸引物或自然-文化吸引物为物为特征的旅游地客流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社会季节性因素只有在自然季节性因素形成的旅游季节变化的基础上产生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旅游地生命力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阐述旅游地演化发展规律的理论,其存在价值不容否认。但以游客量、旅游收入或利润作为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的衡量标准并不合理,而以旅游地生命力作为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的衡量标准更为合适。基于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重新对旅游地生命力进行定义,分析旅游地生命力的构成因素、特点及其与旅游地吸引力、竞争力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旨在提供旅游者目的地选择中实际消费行为的经济学解释。介绍了旅游者目的地选择模式的理论构建,分析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它包括:花费与时间限制、旅游价格、消费者偏爱、旅游产品质量、信息与广告、旅游城市化及新旅游目的地的出现等。  相似文献   

15.
卢松  陆林  王莉  王咏  梁栋栋  杨钊 《地理科学》2004,24(2):250-256
古村落作为传统文化旅游地,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关于古村落旅游学研究成果国内尚不多见。在实地调研基础上,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例,总结古村落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客流增长迅速;客流季节性差异明显,呈现"三峰三谷"型波动;一般性周内客流为斜"Z"分布,黄金周客流呈"井喷"式,客流周内分布不均;客流日内呈双峰型分布,时客流分布集中。从事件、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因素、黄山辐射效应、管理体制及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展开客流时间变化影响因素分析。讨论不断攀升的客流给古村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感知情境的北京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建国  张妍  黄杏灵 《地理科学》2018,38(4):564-574
基于对北京16个景点游客的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北京市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影响自然风光类景区和现代文化类景区游客满意度的最主要因子为服务水平;便利性对历史古迹类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影响最大,景区主体特征对博物馆类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影响最为显著,而安全水平对各类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影响相对显著,反映出北京市旅游景点整体安全水平较高。另一方面,不同类型景区之间游客满意度和出游决策路径系数存在显著差异,游客满意度对出游决策有正向影响。研究的政策涵义在于:北京市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需强化景区主体特征,完善景区的旅游功能,加强景区类型的划分,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增强游客体验性,从而提升北京旅游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7.
旅游地的发展演化过程研究大多采用Bulter 的生命周期理论路径, 少有文献从波动的视角理解和分析旅游地的发展演化过程。本文以黄山风景区为例, 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D)尝试从波动的视角分析景区客流波动特征, 并利用波动性特征对其发展进行组合预测(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的组合)。研究结果表明:黄山景区客流波动呈现出多种形态, 在增长趋势的基础上叠加了季节性波动、景区旅游周期波动和景区经济周期波动。其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组合预测模型能够对景区客流进行有效预测, 并且运算速度快, 预测精度有所提高;与生命周期曲线相比较更加直观、微观、准确, 并且能够进行较为准确的客流预报, 有助于景区规划管理和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专家打分法与AHP法、多目标线性规划法获得指标体系的权重和评分值。构造了相对最大差异尺度和均衡度公式,界定了最优均衡度综合指标及其4种均衡状态、最优和非最优均衡趋向指标以及单项指标筛选标准,从而系统地改进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分析方法;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地区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不高且地区发展不平衡,南宁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其他地级市处于准备阶段;地级市之间、地区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优势差异明显。2)旅游可持续发展环境不足以及旅游业趋向过于均衡发展,促使当前与未来区域旅游发展协调处于初步可持续发展阶段,但是地区之间旅游发展环境差异小,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潜力大。3)旅游发展规划作用明显,良好的旅游业发展现状是区域旅游发展趋向于可持续发展阶段的基础。最后从基础设施、旅游社会经济地位、旅游-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城市旅游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旅游原本是在和谐的审美过程中亲近自然、获得美感并得到人性抚慰和心灵小憩的活动,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互动和人际之间的交往去追求和实现和谐的一种途径和方式.而现实的旅游活动却并不尽如人意,反映出客我之间的误解、互相轻视、缺乏合作甚至矛盾冲突等不和谐之音.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旅游活动中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现象及影响客我关系的因素和过程.通过对人们的社会知觉、自我认知偏差、交流和沟通等心理过程以及对客我关系实质的分析,提出建立和谐客我关系的条件是服务、沟通、理解与合作,最后探讨了建立和谐客我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