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泥质岩裂缝油藏特征及控制裂缝发育的因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利用高家涯油田的地面地质、钻井、测井、测试资料对泥质岩裂缝油藏的特征、控制裂缝发育的地质因素及裂缝对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该油藏具有缺乏矿质渗透层、裂缝形成主要储渗空间、形成有利的“自生自储”生储盖组合、井间产能相差大等特点。控制裂缝形成的因素复杂,主要有岩性、物性、构造作用、沉积成岩作用等。  相似文献   

2.
由于油井取芯费用高昂加之油层保护的需要,不可能大量取芯,因此利用少量的岩芯资料,结合其它一些手段来预测未取芯井段的岩性,就成为有效识别和预测潜山储层分布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针对埕北30 太古界潜山储集体,运用BP神经网络技术对测井资料进行了潜山储集体岩性的定量识别,经与岩芯观察、薄片分析、成像测井结果对比检验, 符合率达到了90%,从而为开展潜山油藏裂缝预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阿北安山岩油藏岩相特征及裂缝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依据阿北安山岩油藏的系统取心资料、地层倾角测井等特殊测井资料,在系统观察描述岩心和综合分析有关的动、静态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火山岩体观察描述,开展了该油藏岩性特征、安山岩体基本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岩相包括亚、微相的划分及各岩相含油性研究;着重探讨了裂缝类型、成因、与含油性的关系及分布发育规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裂缝及岩相对储集层及产层的影响,指出裂缝尤其次生缝为阿北安山岩油藏  相似文献   

4.
在岩芯裂缝观测基础上,应用岩芯标定测井,分岩性建立了测井解释模型,分析了裂缝发育段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并结合钻井泥浆漏失、放空及开发动态资料,识别出典型裂缝段,将其测井响应作为训练样本集,应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技术的并行处理、分布式的信息存储、极强的自学习功能和自动调整权值的能力,对齐家古潜山76口井进行了裂缝段的识别,探索出一套综合岩芯、常规测井、测试与动态等信息进行裂缝分布预测的新方法,经钻探证实,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三维裂缝预测与渗透率建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3DMove软件结合地震、测井资料从地质构造成因的角度进行裂缝预测,建立三维裂缝模型。计算和分析单元体的渗透率和渗透率各向异性,从而获得整个裂缝储层的渗透率和渗透率各向异性特征。此方法提高了三维裂缝预测的可靠性,使计算及分析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6.
济阳坳陷义和庄古潜山溶蚀、裂缝发育带灰色—遗传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裂缝识别测井、声波测井、深浅双侧向测井求取溶蚀和裂缝带发育参数-裂缝张开度、裂缝孔隙度、裂缝渗透率、地层系数、残余岩溶强度指数和裂缝发育指数,并结合岩芯观察和录井资料,给出控制特征参数,建立潜山灰岩储层单井溶蚀、裂缝带模式图。在此基础上,应用灰色-遗传过程识别系统对义和庄潜山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溶蚀和裂缝带识别,预测储层发育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7.
裂缝作为有效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对于页岩储层具有重要的作用。裂缝研究的难点在于难以像井震结合波阻抗反演一样综合测井和地震信息开展裂缝预测。提出了一种综合测井和地震信息预测裂缝的新思路:首先拓展了SPM软孔模型,把孔隙空间分为硬孔隙、基质孔隙和裂缝型孔隙,建立岩石物理模型,并求取裂缝型孔隙度曲线,通过FMI成像测井曲线证实了裂缝型孔隙度结果的可靠性;然后综合裂缝型孔隙度测井曲线和地震数据,通过多属性神经网络反演预测实现了裂缝型孔隙度的定量预测。研究成果表明,通过和原始测井曲线以及和蚂蚁体等地震几何属性的对比,证明裂缝型孔隙度反演结果比较可靠,可以用来定量解释页岩储层的裂缝发育程度。本研究实现了综合测井曲线和地震信息定量预测页岩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的方法,对于页岩储层定量解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兴隆台地区火山岩油藏裂缝测井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以辽河兴隆台地区中生代火山岩为例论述裂缝储层测井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包括预处理、建立裂缝参数解释模型、测井资料处理等,揭示了火山岩裂缝储层特征;认为低角度裂缝较发育,倾斜裂缝中等发育,高角度裂缝较少;按三级裂缝储层评价,裂缝宽度在30~90μm之间的中等储层最为发育。研究结果已用于该区火山岩油藏的进一步勘探。  相似文献   

9.
井间断裂构造分析是根据测井资料,以地层分层数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井间断裂分析的一种计算机自动分析方法.动态波形匹配算法能够很好地建立井间地层之间的对比关系,可以通过曲线拟合、特征提取、匹配代价计算等步骤,自动绘制井间地层对比的路径图解.通过对各种构造的路径图分析,总结出正断层、逆断层、不整合、同沉积断层、犁式断层和地层尖灭等34种情况下的路径图模式,提出路径图模式及相关概念.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采集处理的高精度叠前深度偏移资料,综合地震、地质、油藏信息细化描述潜山内幕构造,有效提高潜山界面和内幕断层解析的精度和可靠性。东胜堡潜山形态表现为北西南东向展布的背斜特征,发育北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三组断层,其中北东向断层为主干断层,断层间切割关系比较合理。依据变质岩潜山多种类型岩性的测井响应差异和微观储集空间特征,综合3700系列测井资料定性识别6大类岩性,建立优势岩性和有利储层测井识别综合图版,进一步完善太古宇变质岩孔隙-裂缝型储层测井评价技术。通过有机结合井眼的"硬数据"与地震的"软数据",从骨架岩石特征、储层流体等方面分析影响内幕反射特征的关键因素,针对性提取38种井旁地震属性,解析地震反射特征,寻找岩性-裂缝-地震反射-产能之间的匹配关系,优选能量属性,实现内幕有利储集体预测。结果表明,有利储集体发育具有一定的分段性,在潜山顶面以下50~300 m范围内最为发育,局部表现出不规则透镜体状,是东胜堡潜山油藏开发的有利潜力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地表露头、岩芯、测井、三维地震和微观分析资料,根据多尺度裂缝的发育特征及不同资料的精度,探讨了多尺度裂缝的表征方法。致密低渗透砂岩储层发育多尺度天然裂缝,根据天然裂缝规模以及限制天然裂缝扩展延伸的岩石力学层界面,将天然裂缝分为大尺度裂缝、中尺度裂缝、小尺度裂缝和微尺度裂缝4级,不同尺度裂缝的发育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大尺度裂缝主要应用三维地震资料的叠后属性进行检测和表征;中小尺度裂缝在单井上可以应用岩芯、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表征,在平面上采用基于地质和测井约束的三维地震叠前各向异性分析以及储层地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预测和评价;微尺度裂缝一般应用铸体薄片、普通薄片、扫描电镜和三维CT扫描等微观分析方法进行观察描述,通过主控因素约束的方法进行预测。利用本文提出的多尺度裂缝表征方法实现了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致密砂岩储层多尺度裂缝表征,可为其它致密低渗透砂岩储层多尺度裂缝表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吕文雅  曾联波  陈双全  吕鹏  董少群  惠晨  李睿琦  王浩南 《地质论评》2021,67(1):67020023-67020023
本文利用地表露头、岩芯、测井、三维地震和微观分析资料,根据多尺度裂缝的发育特征及不同资料的精度,探讨了多尺度裂缝的表征方法。致密低渗透砂岩储层发育多尺度天然裂缝,根据天然裂缝规模以及限制天然裂缝扩展延伸的岩石力学层界面,将天然裂缝分为大尺度裂缝、中尺度裂缝、小尺度裂缝和微尺度裂缝4级,不同尺度裂缝的发育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大尺度裂缝主要应用三维地震资料的叠后属性进行检测和表征;中小尺度裂缝在单井上可以应用岩芯、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表征,在平面上采用基于地质和测井约束的三维地震叠前各向异性分析以及储层地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预测和评价;微尺度裂缝一般应用铸体薄片、普通薄片、扫描电镜和三维CT扫描等微观分析方法进行观察描述,通过主控因素约束的方法进行预测。利用本文提出的多尺度裂缝表征方法实现了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致密砂岩储层多尺度裂缝表征,可为其它致密低渗透砂岩储层多尺度裂缝表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裂缝作为地下油气储集空间和油气运移的通道,是裂缝型储层研究的重要内容,裂缝孔隙度是裂缝型储层测井评价中的重要参数之一.虽然裂缝定性识别和描述的方法很多,但是用常规测井资料进行裂缝孔隙度的定量计算一直是储集层裂缝解释中的难题.以阿姆河盆地某气田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组台缘上斜坡相对高能滩相和丘滩复合体的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例,提出一种成像测井解释的裂缝孔隙度数据约束条件下,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常规测井资料计算裂缝孔隙度新方法 .针对研究区少量有成像测井资料的井,首先利用深浅双侧向电阻率资料,结合密度曲线数据和声波曲线数据,运用多种经典模型方法计算裂缝孔隙度;然后计算加权因子,将各种模型计算的裂缝孔隙度进行加权计算,利用成像测井资料计算出的精度较高的裂缝孔隙度作为约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标定,完成有成像资料井的常规测井资料的最终裂缝孔隙度计算;最后,运用概率神经网络算法建立起计算的有成像测井资料的裂缝孔隙度与常规测井曲线之间的映射关系,外推计算无成像测井资料所有井的裂缝孔隙度,并利用交叉验证准则确定其最终预测误差.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的裂缝孔隙度与成像测井解释的裂缝孔隙度吻合好,对无成像测井资料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模拟和预测裂缝性潜山油藏的油水运动规律,以渤海海域J油田为例,综合岩心、测井、地质、地震及生产测试等多方面资料,分步建立了双重介质储集层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建立起工区构造模型,并建立了基质单元属性模型,然后利用岩心成像测井裂缝描述成果,以地震叠前属性反演成果为约束条件,模拟建立了裂缝分布网络模型,最后将基质属性和裂缝分布网络模型有机结合并建立了双重介质储集层三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区历史拟合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该模型能够很好地表征裂缝性变质岩储层的渗流介质特征,数值模拟区块和单井历史拟合符合率高达90%;2潜山油藏开发可以划分为裂缝主要供油阶段、裂缝和基质同时供油阶段、基质主要供油阶段三个阶段;3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方法研究得出的剩余油分布,能够客观地反映裂缝及基质系统对流体流动规律的影响,有力地指导了研究区下一步调整措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埕岛中东部潜山带古生界和太古界储层裂缝分布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根据埕岛地区地质、测井、试井等资料,对研究区古生界及太古界地层中裂缝的参数进行了估算和评价。采用曲率法、应力场模拟技术及断裂因子等方法,对研究区风化期破裂缝及构造裂缝分布进行了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16.
裴然  李华东 《物探与化探》2012,36(3):462-466,472
在海安凹陷开展Jason反演技术应用研究,对推动本区隐蔽油藏勘探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以Jason软件约束稀疏脉冲反演的基本流程为平台,结合李堡地区储层发育特点,重点解决了测井资料归一化、子波提取、地质建模、Lambda取值等关键问题,实现预测效果与钻井资料、区域沉积特征相吻合,达到提高隐蔽圈闭识别精度,有效促进隐蔽油藏勘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碳酸盐岩潜山储层蕴含资源量巨大,勘探前景广阔,是胜利油田的接替新领域。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多受构造活动、岩性变化和流体溶蚀等影响,其内幕储集空间非常复杂,油气开发难度大,准确地描述裂缝空间分布是潜山油藏开发的基本前提。这里以胜利油区富台潜山为例,通过研究该区域的地质背景并结合测井、地震资料对其进行地层划分,以深度学习为辅助手段实现了对全区进行高效的裂缝预测;在裂缝预测结果基础上进行断缝溶储集体刻画,并结合多地层的古地貌准确直观地展示了刻画结果。  相似文献   

18.
井间地层对比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内容.由于测井资料的井间对比存在穿时问题,因此提出一种井震结合的等时地层对比方法.从岩心资料出发,利用岩心资料对测井资料进行刻度,并充分利用现代测井新技术,对测井资料进行岩相、沉积(微)相划分和层序地层分析.通过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把单井分析结果标注到地震剖面上去,确定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地质意义.分别利用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确定岩相、沉积相以及层序地层特征,通过层位标定后,使得这些特征在剖面上和空间上达到一致来保证标定结果的准确性.在具有等时意义的地震强同相轴的控制下,参考约束地震反演剖面,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划分结果完成井间等时地层对比.这样的对比保证了井间对比的等时性,又确定了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地质意义,使测井、地震、地质三者紧密结合.这一方法对于建立正确的地层模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在胜坨油田某区块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17,(1)
以白豹油田白209区块长6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基础地质、测井、生产动态以及各类测试资料,以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构造背景和岩石力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示踪剂监测、吸水指示曲线、吸水剖面分析以及生产动态识别等不同处理与解释手段,对研究区目的层的油藏裂缝发育程度、裂缝走向和裂缝类型进行分析识别,识别出裂缝33条,高渗带28条。这些裂缝及高渗带多集中在油藏中部及上部区域。方向较为多样,多数为北东南西向,为以后开展裂缝分布规律、加密调整研究及油藏后期开发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甘霖  董伟  熊俊  谢爽  李国艳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1,33(3):331-334,229,230
复杂断块油藏是我国油气田开发中重要的油藏类型之一,其构造复杂,隐蔽性强,描述比较困难。对留西油田属于复杂断块油田,根据其断层发育,构造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采用Petrel软件,以三维地震解释为基础,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地层对比等数据,分析断层在空间的相互切割关系,建立了三维构造模型,并利用断点数据对模型进行质量校正,更加精确地反应了研究区的构造特征。同时,应用"相控克里金储层参数建模软件",建立在沉积相和流体相约束下的储层参数模型。由于采用相控~克里金建模技术,通过合理添加虚拟井点,弥补了因实际井点不足,造成的预测井间储层参数时出现的误差,提高了储层模型的精度和准确性,反映了油藏非均质性特点和油水分布规律,为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等后续油藏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