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永定大坪铌钽矿赋存于潜火山岩相碱长花岗斑岩内,主要有用组分为铌钽,矿石中铌钽品位达到工业指标要求。矿床具有埋藏浅和全岩矿化的特点,规模达大型以上。应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ray能谱分析、MLA矿物检测、光学显微镜等方法,对大坪铌钽矿中铌钽矿物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铌铁矿-钽铁矿类质同象系列矿物,是该矿石中钽铌主要的赋存矿物,呈自形—半自形针状、粒状、不规则状,大多为单矿物呈浸染状或其聚集体呈稀疏星点状分布于矿石中,少量细晶石含铌钽金红石。矿石中钽铌矿物粒度细小,平均粒度钽铌铁矿约80μm、细晶石约13μm、含钽铌金红石约14μm。类比宜春钽铌矿床,可能具有一定的可选性。  相似文献   

2.
南秦岭造山带北大巴山地区广泛出露早志留世碱性岩浆岩,这套碱性岩浆岩与铌钽稀土矿化关系密切,其成因对正确认识该区铌钽稀土矿成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对位于南秦岭的土地岭铌钽矿区火山岩分别进行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从而探讨其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以期为南秦岭地区铌钽稀土矿成矿过程研究提供新的依据,为稀有矿产找矿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土地岭铌钽矿床赋存于一套碱性火山岩中,含矿岩系主要为粗面岩、粗面质岩屑晶屑凝灰岩、粗面质凝灰熔岩。土地岭铌钽矿床中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区火山岩全碱含量高,为碱性岩系列;强烈富集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Sr、Ti、P等元素;稀土元素总量高,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具弱负Eu异常。结合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认为该区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是幔源玄武质岩浆演化的产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区火山岩形成于早志留世,主体结晶年龄为(443.2±4.5)~(441.6±4.0)Ma。土地岭铌钽矿床主要含铌钽矿物分布于早期矿物间隙内,铌钽的富集与岩浆演化晚期的气液活动关系密切。土地岭铌钽矿床为火山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兼具岩浆热液型矿床特征。  相似文献   

3.
福建大坪花岗斑岩体位于永定县城南部的大石凹—蓝地火山喷发盆地,具斑状结构,基质呈霏细结构、细-微粒结构。文章运用电子探针(EMPA)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等技术,对大坪岩体ZK10001钻孔中不同深度的岩石样品进行了矿物和岩石化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坪岩体岩性为黑鳞云母碱长花岗斑岩,属于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具有较高的分异演化程度,Nb2O5和Ta2O5含量达到了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工业品位。铌钽矿物主要与黄玉、萤石的集合体呈稀疏浸染状、星点状产于基质间隙内,其次以星点状存在于石英和长石斑晶中。矿石矿物赋存特征与宜春钽铌矿床类似,可能具有一定的可选性和经济价值。大坪岩体的铌钽富集特征不同于斑岩型铜、钼矿床,与花岗岩型铌钽矿床也存在较大的差别,铌钽的富集过程经历了深部斑晶阶段和浅部基质阶段两阶段岩浆结晶分异作用,F等挥发分促进了铌钽在结晶残余岩浆中富集,在基质间隙间沉淀。大坪矿化岩体的发现暗示斑岩型铌钽矿床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骑马沟铅锌矿赋存于熊耳群条纹状硅质大理岩与火山凝灰岩之间.通过对矿床地质、岩石、矿物组合特征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为热水沉积-热液改造成因铅锌矿床,其成矿主要与熊耳期火山岩及火山气液作用有关.这是在河南熊耳群火山岩中首次发现的该类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5.
铌钽矿研究进展和攀西地区铌钽矿成因初探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王汾连  赵太平  陈伟 《矿床地质》2012,31(2):293-308
铌钽矿主要产出类型包括伟晶岩型、富Li-F花岗岩型、碱性侵入岩型、碳酸岩型及冲积砂矿型。前2种类型以钽为主,后3种则以铌占主导。铌和钽大多以铌钽独立矿物(铌铁矿、钽铁矿、细晶石、烧绿石等)呈浸染状分布于含矿岩石中,也有部分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分布于云母、榍石、霓石、钛铁矿等矿物中。关于铌钽矿的富集机制,一些学者认为可由富F-Na和稀有金属(铌、钽等)的花岗质熔体经结晶分异作用形成;另一些学者则根据铌钽矿化与岩石的钠长石化、锂云母化等紧密共生的特点,认为铌钽的富集是岩浆期后流体交代早期形成的花岗岩所致。攀西(攀枝花-西昌)地区的铌钽矿床(化)基本上都是沿着断裂带分布,矿体赋存于印支期碱性岩脉(碱性正长伟晶岩)中,有少数存在于碱性花岗岩中,与区域上邻近的正长岩体及花岗岩体关系密切。其矿石矿物主要为烧绿石、褐钇铌矿等。初步推断,攀西地区的铌钽矿与二叠纪地幔柱活动有关。碱性的正长岩体及花岗岩体与广泛分布的峨眉山玄武岩、辉长岩均是地幔柱岩浆活动的产物,长英质岩体(包括正长岩体和花岗岩体)是富铌钽岩石的母岩体。碱性伟晶岩脉(如炉库和白草地区)是碱性岩浆逐步演化的产物,含矿的碱性花岗岩是花岗质岩浆分异演化的结果。此外,在该地区的铌钽矿床中,铌钽矿物几乎都富集在钠长石化发育的地段,说明后期的热液交代对铌钽的富集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因此,攀西地区铌钽的富集是岩浆结晶分异和岩浆期后热液交代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赵井沟大型铌钽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内蒙古武川县赵井沟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找到的一处大型铌钽矿床.铌钽氧化物储量为8000余吨(钽氧化物含量大于50%),其中,ω(Nb2O5)和ω(Ta2O5)的平均含量为0.011%和0.012%.铌钽矿化主要在早二叠世碱长花岗岩类侵入杂岩体内,呈浸染状和条带状产出,并且构成似层状、脉状和透镜状矿体.研究表明,碱长花岗岩、碱长花岗细晶岩和碱长花岗伟晶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值分别为(277.14±0.82) Ma、(277.0±2.1) Ma和(276.6±2.1) Ma.鉴于铌钽矿化呈浸染状在含矿侵入杂岩体内产出,推测赵井沟矿床的成矿作用与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有关.古大陆块体伸展构造条件下,富钠质钙-碱性岩浆作用为铌钽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和物质来源,而断裂构造为成矿物质沉淀聚集创造了空间条件.赵井沟矿床属富钠的过铝质花岗岩型铌钽矿床.  相似文献   

7.
河北沽源460铀钼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460铀钼矿是一大型铀钼共生矿床,矿床定位于多组断裂构造与火山机构的复合部位,铀钼矿体赋存于火山通道相次火山岩体和隐爆角砾岩中,以浸染状、网脉状矿化形式为主,围岩为酸性火山岩,矿物组合与蚀变有分带特点,并有高、低温矿物共存现象。火山岩、次火山岩中有较高的铀钍丰度。硫同位素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基底岩石和火山岩围岩;氢氧同位素表明成矿热液主要为大气降水经深部加热形成。矿床类型为与次火山岩有关的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8.
土地岭钽铌矿是湖北省地质调查院近期在南秦岭地区发现的具有大型规模的钽铌矿床。通过介绍该矿床勘查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提出了适合于火山岩型"稀有"矿的综合找矿方法,即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发现靶区、以大比例尺岩石剖面测量圈出矿化带、以火山岩岩相及岩石组合特征的填图方法厘定含矿地质体、以槽探工程控制地表矿体、以钻探工程验证深部矿体。实践证明,该找矿方法组合具有经济、快捷、找矿效果显著等特点。通过各种找矿方法的分析研究,建立了找矿模型,对国内火山岩型钽铌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陕西蒿坪铌矿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岩石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矿区铌控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确立奥陶系—志留系斑鸠关组中溢流相黑云母粗面岩为铌矿赋矿岩石。初步认为区内碱中性火山岩中铌成矿为早期岩浆结晶分异与晚期火山气液碱质交代共同作用的结果,矿床成因类型属海相碱中性火山熔岩型。  相似文献   

10.
双峰式火山岩与块状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福芝 《矿床地质》2001,20(4):331-338
双峰式火山岩不仅是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中最常见的含矿岩石组合,而且也是研究其古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作用的主要依据之一。笔者收集了我国以及世界一些著名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和矿带的含矿建造资料,其中包括含矿建筑的岩石组合、形成时代和层序、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和岩石化学、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等等。整理结果表明,双峰式火山岩是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最佳含矿岩石组合;它们主要产五各个时期的造山火山岩类,产生了有利成矿组分浓集的巨大热液循环系统及适宜原(海水深度和封闭条件良好的)含矿流体集积的沉陷盆地(裂谷),从而为成群成带的VHMS型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1.
彭礼贵 《岩矿测试》1983,(2):99-100
甘肃省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床是我国著名的铜矿床之一。它赋存于中寒武世分异较好的富含钠质的海相细碧—石英角斑岩系中。矿床的围岩主要为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含矿岩石为石英角斑岩—石英角斑凝灰熔岩,其浸染状矿石也就是品位达到工业要求的石英角斑岩—石英角斑凝灰熔岩;在矿床附近广布含集块角砾石英角斑岩和酸性次火山岩—石英钠长斑岩,这不仅说明矿床的形成与火山岩活动密切相关,而且是离火山喷发中心较近的部位成矿。因此,研究矿区火山岩的熔化温度和熔化时的各种特征,对于认识岩石、矿床成因将提供一些有益的资料。本文就研究工作中所取得的资料和认识整理成文,供同志们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小北矿铁矿位于新疆鄯善县西南部,阿奇克库都克断裂北侧。矿体受火山机构及火山岩相控制,矿石以致密块状构造为主,浸染状构造次之。金属矿物主要由磁铁矿、赤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组成。岩体及接触带常见硅化、绿帘石化、矽卡岩化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含矿岩性主要为中性-中酸性火山岩,里特曼指数σ为0.54~3.11,属低钾钙碱系列。Zr/Hf平均32.44,Nb/Ta平均16.27,与原始地幔平均值相似。δEu=0.08~0.21,平均0.13,Eu强烈亏损,δCe=0.83~0.97,平均0.91,表明Ce弱亏损。通过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初步认为小北矿铁矿属火山沉积-热液充填交代型铁矿。  相似文献   

13.
李家堡子铌钽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含矿花岗伟晶岩侵位于太古宇鞍山群通什村组变质岩系,形成于吕梁期,受NE、NW两组断裂控制.含铌钽花岗伟晶岩属于白云母型,岩石类型属铝过饱和,岩石化学成分富钠低钾钙铁镁.稀有元素中Ta最为富集,Ta2O5 0.0005%~0.44%,是国内同类型矿床中含钽品位最高的矿床.目前已探获332+333级别矿石量达到中型储量,有望成为大型铌钽矿床.  相似文献   

14.
北祁连山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金属来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北祁连山造山带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MS)类型、金属来源与容矿围岩、火山岩类型及其构造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容矿岩石和地壳性质是控制矿床类型和金属来源的主要因素。多金属黑矿型矿床主要赋存于硅名质陆壳边缘裂陷带双峰火山岩系的酸性火山岩中,成矿元素源于深部长英质岩石,铜型矿床产于洋壳基性火山岩中,成矿元素源于深部镁铁质岩石。中寒武统双峰火山岩所赋存的多金属VMS矿床多、规模大,是主要含矿矿岩  相似文献   

15.
阿尔泰山南缘可可塔勒式大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产于阿尔泰山南缘泥盆地系海相火山断陷盆地的可可塔勒式铅锌矿床,不同于典型的VHMS矿床与SEDEX矿床,系火山岩系中沉积岩容矿的块状-浸染状硫化物型矿床。在对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总结并与中小型矿床对比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该类大矿的形成条件:陆缘扩张带的大地构造背景、不同级序断裂构造与火山机构控矿、分异良好的火山-岩浆活动、充分的热水淋滤作用、良好的聚矿洼地、有利的沉积建造组合以及合适的后其  相似文献   

16.
苏州善安浜超大型钽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善安浜地区钽矿找矿的突破,是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近几年开展国土资源大调查所取得的重大成果.该矿床为碱性长石花岗岩型钽矿床.矿体赋存在隐伏花岗岩体隆起部位的顶部,自上而下分为三个矿体,呈上钽下铌关系产出.矿石类型主要为钠长石花岗岩型,次为少量花岗伟晶岩型.矿石主要有益组分为钽、铌,伴生有益组分为锂、铷、铯、锆、铪.钽、铌主要赋存在铌铁矿-钽铁矿中,铌铁矿-钽铁矿主要嵌布在长石、石英等矿物颗粒间,矿石可选性好.估算的资源量:钽达超大型矿床规模,铌达中型矿床规模.该矿床的发现不仅对苏州西部稀有金属矿地质找矿有重要指导意义,亦为平原区隐伏矿床的找矿研究提供了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17.
赵东杰 《地质与勘探》2021,57(6):1243-1256
铌和钽作为重要的稀有金属矿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精尖”领域。非洲铌钽资源丰富,是全球最大的钽矿生产地。本文基于非洲铌钽矿资源状况、矿床类型、典型矿床及其勘查开发现状最新数据,得出以下认识:铌钽矿主要集中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多数以伴生矿的形式产出,矿床类型主要包括碳酸岩型、风化壳型、碱性岩型、花岗岩型、伟晶岩型和砂矿型六种,其中花岗岩型和伟晶岩型主要富钽,而碳酸岩型和碱性岩型则主要富铌;铌钽矿床主要分布于卡普瓦尔克拉通、刚果克拉通、津巴布韦克拉通以及基巴拉、达马拉、泛非等碰撞造山带内,形成时代主要集中于太古宙、古元古代、新元古代、泛非活动期和中生代五个成矿期;非洲大部分铌钽矿山都还处于勘探开发初级阶段,受困于经济技术的落后,手工和小规模采矿仍然是铌钽矿生产开发的主要手段,未来资源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8.
喀腊大湾铜矿位于塔里木板块塔里木古陆缘地块红柳沟-拉配泉奥陶纪裂谷带,矿区位于阿尔金北缘断裂带南侧、喀腊达坂断裂与喀腊大湾断裂的交汇部位.矿体产于蓟县系卓阿布拉克组火山岩地层中,是一个以铜为主,共(伴)生铅锌的多金属矿床.推测成矿作用发生于火山旋回间歇式喷发期,岩石蚀变较强,蚀变分带明显,矿石类型主要为条带浸染状和条纹浸染状,成因类型属与火山作用有关的火山岩型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床是我国著名的铜矿床之一。它赋存于中寒武世分异较好的富含钠质的海相细碧—石英角斑岩系中。矿床的围岩主要为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含矿岩石为石英角斑岩—石英角斑凝灰熔岩,其浸染状矿石也就是品位达到工业要求的石英角斑岩—石英角斑凝灰熔岩;在矿床附近广布含集块角砾石英角斑岩和酸性次火山岩—  相似文献   

20.
老许寨铜及多金属床位于云南"三江"成矿带南段,形成于岛弧环境中,是一处较为典型的火山喷流—沉积型矿床。矿床形成主要受海相火山裂陷盆地控制,盆地中发育较为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矿区成矿条件优越,含矿层位为上石炭统龙洞河组上段(C3l2)中的第二段,含矿岩性主要为角砾状流纹岩、沉凝灰岩及部分硅质岩。矿(化)体主要由位于上部的块状硫化物矿体及下部的细脉浸染状矿体组成,共同构成典型的"双层结构"。本文通过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特征,结合矿区演化特点及矿床成因,对矿区找矿潜力进行分析,为本矿区进一步深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