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金丛林(Golden Grove)火山成因磁铁矿—硫化物矿床的硫同位素资料,该矿床位于佩思东北50公里的伊尔冈地块穆尔契森省内,是代表西澳大利亚太古宙已知几个具经济潜力的铜—锌硫化物矿床之一。包括几个非层状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层控透镜体的主要矿化层取样,揭示了同位素分布具有小的差异。在主要矿化层获得的δ~(34)S值,显示出平均值为+1.9‰  相似文献   

2.
东秦岭二郎坪群蛇绿岩中广泛发育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火山演化从早期到中晚期分别形成铁矿层、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和黄铁矿化层。矿床具有层控性及距火山喷发中心带距离不同而控制的分带性规律,还有厚层基性熔岩形成铁矿、酸性火山岩赋存铜—锌型或铅—锌—铜型矿的岩性成矿专属性。矿床中伴有不同规模的金银矿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相山铀矿田的西部牛头山地区深部发现了铅锌矿化体,其成因机制不明.为探讨牛头山铅锌矿化体物质来源,开展了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分析研究.根据硫化物矿物之间的充填和包裹关系判断,铅锌矿化体金属硫化物形成的先后顺序是:黄铁矿形成最早,方铅矿和闪锌矿次之,细脉状黄铜矿形成最晚.利用LA-MC-ICP-MS技术对矿化体中几种金属硫化物分别进行了系统的原位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细脉状黄铜矿的δ34S值介于-4.8‰~+5.4‰之间,各硫化物矿物之间硫同位素未达到完全平衡分馏,利用黄铁矿δ34S值得到的矿化流体δ34SΣS值(总硫同位素组成)近似为+3.7‰,与共生矿物对(闪锌矿-方铅矿)图解法得到的闪锌矿和方铅矿沉淀时矿化流体的δ34SΣS值(+3.2‰)相近,表明形成牛头山铅锌矿化体的矿化流体δ34SΣS值大约为+3.7‰,为岩浆硫.结合前人的岩浆岩年龄数据,我们判断该铅锌矿化体金属硫化物的硫可能主要来自次火山岩相花岗斑岩岩浆热液.同一薄片中闪锌矿δ34S值高于共生的方铅矿,表明两者硫同位素基本平衡,利用共生矿物对(闪锌矿-方铅矿)硫同位素温度计计算得出平衡温度为197~476℃,与前人通过脉石矿物流体包裹体得到的铅锌矿化流体温度基本一致.相山火山盆地与相邻的北武夷黄岗山、梨子坑等产铅锌矿的火山盆地具有相似的成矿条件及成矿物质来源,使相山火山盆地具有良好的铅锌多金属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是湖南重要的铅锌生产基地。矿床内矽卡岩型铜(钼)矿化受侏罗纪花岗闪长斑岩的控制,而主要的铅锌矿体则产于远离岩体的碳酸盐地层中,且缺乏可靠的矿化年龄限制。为了查明宝山铅锌矿体与花岗闪长斑岩之间的成因关系,文章对宝山花岗岩类中浸染状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和钾长石的铅同位素,以及铅锌矿石萤石脉石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测试和研究,并与前人报道的铅锌硫化物矿石的硫、铅同位素进行了对比,尝试为宝山铅锌矿化的物质来源及成因提供依据。研究表明,花岗闪长斑岩中浸染状黄铁矿的δ34S值为+1.5‰~+3.5‰,与铅锌矿石硫化物(方铅矿、闪锌矿及黄铁矿)相一致;同时,花岗岩类中钾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8.4789~18.7668、15.6835~15.7220和38.7903~39.1035,具有壳源的特征,且与铅锌矿石硫化物的铅同位素分布范围相吻合。宝山矿床的硫、铅同位素特征表明,花岗闪长斑岩应是铅锌矿化的主要硫源及金属来源。宝山矿床铅锌矿石萤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具有低温(130~150℃)、低盐度(8%)的特征,可能是岩浆热液演化到晚期的产物。结合已有的有关资料加以对比和分析,研究认为,宝山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应来源于花岗闪长岩的岩浆期后热液,在热液演化晚期迁移到远端地层中沉淀,形成了宝山的主要铅锌矿体。  相似文献   

5.
在西格陵兰37亿年前上地壳岩带中的硫化物、硅酸盐和碳酸盐相含铁建造中,发现了伴有少量磁黄铁矿的铜硫化物。在氧化相含铁建造中,黄铁矿是仅有的硫化物,只有少量产出,在变质的玄武质凝灰岩中,发现过黄铜矿和磁黄铁矿薄层。变质达低级闪岩相,从而形成高温黄铜矿—方黄铜矿的结晶。随后的冷却,导致不混溶作用,使黄铜矿和方黄铜矿分离成片状,在一些地方与针状磁黄铁矿共同产出,方铅矿的铅同位素比值显示出硫化物和上地壳岩是同时代的产物。认为含铁建造和凝灰质闪岩中的硫化物属海底喷气成因。  相似文献   

6.
东秦岭二郎坪群蛇绿岩中的火山成因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秦岭二郎坪群蛇绿岩中广泛发育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火山演化从早期到中晚期分别形成铁矿层,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和黄铁矿化层,矿床具有层控性及距火山喷发中心带距离不同而控制的分带性规律,还有厚层基性熔岩形成铁矿,酸性火山岩赋存铜-锌型或铅-锌-铜型矿的岩性成矿专属性,矿床中伴有不同规模的金银矿化。  相似文献   

7.
西南格陵兰前寒武纪Tartoq群中,金出现在毒砂—黄铁矿、砷黝铜矿和黄铜矿三种共生组合中。在玄武质成分的绿岩中含金硫化物矿化似呈整合的石英层,透镜体和脉体。在毒砂—黄铁矿中,金微粒细度大约为990。在富砷黝铜矿脉中细度大约为720,在黄铜矿石英脉中细度大约为500,毒砂—黄铁矿层为海底喷发成因,而砷黝铜矿和黄铜矿石英脉及透镜体为成岩的和/或变质成因。  相似文献   

8.
纳米比亚白岗岩型铀矿是世界著名的侵入岩型铀矿,例如罗辛、湖山、欢乐谷、瓦伦西亚等矿床,铀矿物主要包括晶质铀矿、铀石、钍铀矿、沥青铀矿、钛铀矿和硅钙铀矿等,其中硫化物常与这些铀矿物共伴生。因此本文以硫化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硫化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硫、铅同位素研究,进而揭示硫化物的成因及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硫化物以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为主,含有少量辉钼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和辉铋矿,呈脉状和自形粒状两种,有岩浆成因和热液成因两大类,但两者应该属于同源。欢乐谷地区矿化白岗岩中黄铁矿的δ34SCDT均值为0.78‰,地层中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的δ34 SCDT均值为-0.95‰,两者硫化物的δ34S都主要介于-5‰~5‰之间。这个变化范围非常接近花岗岩的硫同位素值,表明硫源稳定,可能主要来源于花岗质岩石。矿化白岗岩的黄铁矿和磁黄铁矿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  相似文献   

9.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11  
长江中、下游断裂坳陷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金、铁、硫成矿带,存在一系列块状硫化物矿床及与其伴生的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床.本文以铜陵矿集区冬瓜山铜、金矿床为例,探讨了这类矿床的成矿模式.冬瓜山矿床主要由层状硫化物矿体组成,伴有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层状硫化物矿体产于晚泥盆世砂岩和晚石炭世碳酸盐岩之间,具明显的层控特征,矿体下盘发育细脉-网脉状硫化物矿化以及硅化和绢云母化,矿体中伴有热水沉积岩,矿石具典型的沉积构造.燕山期岩浆热液对层状矿体进行了叠加和改造,改变了矿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石成分.黄铜矿交代黄铁矿变斑晶呈环斑结构或脉状交代结构,交代磁黄铁矿呈交代假象结构或交代残留结构.矽卡岩型矿体中黄铜矿的δ65Cu值为0.09‰~0.83‰,集中在0.23‰~0.83‰.层状矿体中黄铜矿的δ65Cu值为0.45‰~0.78‰,与矽卡岩矿体中黄铜矿的65Cu值大致相当,这说明两类矿体中的铜具有相同的来源.铜、氢和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冬瓜山矿床铜来自岩浆岩,叠加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流体.提出了冬瓜山矿床属喷流沉积-岩浆热液叠生成因的成矿模式:在晚石炭世,海底喷流成矿作用形成了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成分以硫、铁为主;燕山期岩浆热液一方面对块状硫化物矿床进行改造,致使其富集铜等成矿物质,另一方面与围岩相互作用形成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  相似文献   

10.
安徽冬瓜山矿床是铜陵矿集区内一个重要的大型铜(金)矿床,颇受关注,成因认识分歧较大。矿床内块状硫化物矿石中普遍发育以黄铁矿为核部、黄铜矿为中间带、磁黄铁矿为边部带的硫化物环带。这些环带核部黄铁矿多呈自形-半自形晶,黄铜矿呈他形晶围绕黄铁矿沉淀,磁黄铁矿呈他形分布在黄铜矿外围,内带常被外带硫化物溶蚀交代。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环带中硫化物矿物的硫同位素(δ34S=1.6‰~5.1‰)具有岩浆硫源特征,同时从核部黄铁矿到中间带黄铜矿,再到边部磁黄铁矿δ34S值逐渐降低。以上特征表明环带从内到外硫化物之间并非平衡共生关系,而是黄铁矿、黄铜矿和磁黄铁矿先后依次晶出。硫化物环带核部粗粒黄铁矿(粒径大于1.5cm)的Co、Ni含量分别为292×10-6~1504×10-6和32.7×10-6~39.9×10-6,Co/Ni=7.32~46.0(平均26.7),与海底火山喷流沉积型黄铁矿的Co、Ni特征基本一致。核部黄铁矿由颗粒中心向边缘,Fe/S原子比值、Mo和Co含量先逐渐升高,再逐渐降低,而Cu、Zn等成矿元素主要富集于颗粒边缘,并向边缘有逐渐升高趋势。与此同时,细粒黄铁矿(粒径小于0.5cm)中的Cu、Zn等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粗粒黄铁矿。环带中三种硫化物矿物的REE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蛛网图极为相似,相对富集LREE、Rb、Th等元素,而亏损Nb、Ta、Zr、Hf、Sr、Ba和HREE等元素,由环带核部到边部δEu逐渐减小,与矿区石英二长闪长(玢)岩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以上特征综合分析表明,冬瓜山铜(金)矿床中硫化物环带经历了以下形成过程:石炭纪海底喷流沉积作用在矿区形成沉积黄铁矿,到燕山期,在区内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作用下,致使早期沉积的黄铁矿首先发生变质重结晶作用,形成粒状黄铁矿,随后岩浆热液对其进行叠加改造,并在岩浆热液作用下相继围绕粒状黄铁矿增生,依次沉淀出热液型黄铁矿、黄铜矿和磁黄铁矿,最终形成硫化物环带。这一认识,结合硫化物环带中元素及硫同位素特征进一步表明冬瓜山铜(金)矿床的形成先后经历了古生代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和燕山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矿床中的成矿物质(特别是Cu、Zn等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燕山期岩浆热液,但石炭系海底喷流沉积作用也提供了部分物质(例如,Fe、S、Mo、Co和Ni等)。此外,环带中微量元素的变化特征表明,随着硫化物环带的形成,成矿热液系统的温度、硫逸度和氧逸度逐渐降低和(或)p H值升高。  相似文献   

11.
在爱达荷钴矿带的元古宙耶洛克特组中,原生喷气层状矿化在向区域变质等级增加的西北方向上逐渐使颗粒变粗和发生再活化。此钴矿带位于美国西北部爱达荷的索罗门西约40公里处。该地区最重要的矿床是布莱克贝德矿,这个矿在本世纪初到六十年代零星地生产了一些铜—钻矿石。该带东南端的铁河矿床经历了绿片岩相黑云母带的变质作用。侵染状、细脉和块状硫化物带大致与千枚岩、石英岩的层理平行分布。主要矿石矿物是黄铜矿和钴黄铜矿。在贝莱克贝德矿的西北部,再活化作用使大部分矿化集中于较薄的整合与不整合矿脉中。该矿脉含有黄铜矿、黄铁矿和毒砂。据报导,毒砂中有钴的存在,而在布莱克贝德矿西北部的耶洛克特组已变质成较低级角闪岩相,侵染和粗粒矿脉带矿石大致沿着同一地带分布。黄铜矿、辉砷钴矿、毒砂、黄铁矿和磁黄铁矿是主要矿石矿物。在一些矿石中有金的存在,含量达0.22×33.1克/吨。此外,含电气石沉积岩中电气石与布莱克贝德矿石共生。在该带西北端的索罗门峡谷矿床遭受了高级角闪岩相硅线石带的变质作用。在石榴硅线片麻岩中,发现黄铜矿呈大包体状,辉砷钴矿呈变斑晶状存在,金的含量达0.02×33.1克/吨。在世界其它地方有两个很类似的地区,一是非洲中部赞比亚—扎伊尔铜矿带的含钴矿部分。这里元古宙的罗安沉积岩含有层状铜—钴矿体,延伸500多公里。另一个地区就是蒙大拿羊河地区,同样也含有层挖铜—钴矿化。爱达荷钴矿带也是层控铜—钴矿区,并以耶洛克特组为容矿岩,位于美国西北部爱达荷索罗门西部40公里处的爱达荷中东部。这里共有四个主要矿床(从东南到西北依次是铁河、布莱克派恩、布莱克贝德和索罗门峡谷矿床)。其中最重要的是布莱克贝德矿。该矿于1893年发现,直到大约1960年才零星地产出了些铜和钴。耶洛克特组遭受的变质作用向西北部增加,该矿带有50多公里长,矿床主要是层控。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了该矿是同生成因的。然而,该矿区位于爱达荷岩基的卫星花岗岩侵入体附近,使许多调查人员提出一种浅成热液成因。在布莱克贝德矿中,某些矿化经再活化进入矿脉。最初的工作主要集中于此点,而且也提出了后生成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鲁苏西矿床位于刚果(金)加丹加外侧褶皱推覆带,属层控型铜钴矿床。矿床产出于新元古代加丹加超群矿山组还原性地层中,按层序关系分为三层矿体,即坎莫托段底部、白云岩化页岩段底部和刚波夫段底部,矿床受卢非利安造山活动的推覆挤压作用而呈向斜形态。矿石类型分为硫化矿和氧化矿,其中硫化矿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铜矿、硫铜钴矿、辉铜矿、硫钴矿等,矿化类型主要为浸染状、平行层理细脉状和脉状矿化,前两种矿化为成岩期(821~762 Ma)盆地卤水中的铜钴离子经生物还原作用沉淀形成,后者是由于卢非利安造山期(600~530 Ma)的推覆挤压作用促使早期硫化物再活化、运移并经热化学还原作用形成;氧化矿主要矿石矿物为孔雀石、硅孔雀石、菱钴矿和水钴矿,是在表生期低温(<50°C)流体作用下,经过硫化物氧化、流体酸中和、次生铜钴氧化物沉淀三个过程形成,由于铜钴元素的迁移性差异,形成氧化带上钴下铜的分层矿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拉屋中型矽卡岩型锌铜多金属矿床位于中冈底斯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东段。该矿床以铜铅锌矿化为主,并伴生钨锡矿化,明显不同于区域上的铅锌银矿床。锌铜多金属矿体主要产于二长花岗岩与石炭系接触带的矽卡岩中,其次赋存于角岩化砂质板岩。为查明成矿物质来源,笔者采用激光剥蚀-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分析法,对矿床中发育的金属硫化物进行原位硫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显示,黄铁矿δ~(34) Sv-CDT值为-2.57‰-1.17‰,平均值为-1.65‰;黄铜矿δ~(34)Sv-CDT 值为+1.32‰~+2.74‰,平均值为+1.73‰;方铅矿δ~(34)Sv-CDT 值为+0.84‰~+1.53‰,均值为+1.09‰。原位S同位素总体分布较为集中,δ~(34)Sv-CDT为-2.57‰~+2.74‰,平均值为+0.09‰。综合分析认为,拉屋锌铜多金属矿床硫化物S同位素组成与区域上广泛发育的铅锌多金属矿床相似,均与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造山过程形成的S型花岗岩相关,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属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而非前人认为的喷流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4.
延边地区天宝山多金属矿田的流体特征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宝山铅锌铜钼多金属矿田由新兴铅-锌矿床、东风铅-锌-铜-钼矿床和立山铜-铅-锌矿床组成,它们分别产在侏罗纪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闪长岩与古生代海相火山-沉积岩的接触带和岩体内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新兴铅-锌矿床以石英硫化物充填胶结角砾岩筒矿体为特征,具有与中温岩浆热液矿床类似的蚀变特征;东风铅-锌-铜-钼矿床以发育浸染状硫化物、石英硫化物脉和辉钼矿石英脉为特征,具有接触交代热液矿床特征;立山铜-铅-锌矿床则以磁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等多金属硫化物矿化发育为特征,具有典型的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特征。对主成矿阶段以及成矿晚阶段的脉石矿物石英流体包裹体研究揭示:新兴铅-锌矿床的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对应的温度分别为270~340℃、190~260℃、130~160℃;盐度(w(NaCl))和密度分别为0.62%~9.86%和0.37~1.00g/cm3;压力为37.31~87.69MPa;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获得流体包裹体的成分主要为CO2、H2O,含有少量的CH4和N2。东风铅-锌-铜-钼矿床的石英-辉钼矿阶段、石英-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对应的温度分别为280~337℃、200~260℃、101~190℃;盐度和密度分别为7.16%~23.95%和0.96~1.12g/cm3;压力为28.23~56.64MPa;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获得流体包裹体成分为H2O。立山铜-铅-锌矿床的磁铁矿-石英脉阶段、石英-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对应的温度分别为210~240℃、170~200℃、126~160℃,盐度和密度分别为2.07%~9.47%和0.89~0.92g/cm3;压力为33.88~59.72 MPa;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获得流体包裹体成分为CO2和CH4。基于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性质和来源等方面的讨论,建立了天宝山多金属矿田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东秦岭二郎坪群蛇绿岩中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郎坪群蛇绿岩中多金属矿床属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加里东期火山作用早期形成铁(铜)矿层、中晚期随着酸性火山岩的增多和火山爆发作用的加强,形成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和黄铁矿化层。矿床具有距火山喷发中心远近不同的分带性和厚层基性熔岩成铁(铜)矿、酸性火山岩赋存铜-锌型或铅-铜型矿的成矿专属性。后者伴有金银矿化。  相似文献   

16.
引言本文主要评述元古宙与火山岩伴生的喷气块状硫化物矿床类型及其地质环境。层控喷气块状硫化物矿床在全世界元古宙地体中都有分布。这些矿床是铜、锌、铅、银、金、镉和锡的重要来源。有几个元古宙含镍块状硫化物矿床可能是属于这种矿床类型。用来说明这种矿床类型的例子有北美、澳大利亚、南非、斯堪的纳维亚和芬兰的矿床。但这种类型的矿床已知在某些其它元古宙地体中也有分布,例如苏联和印度的矿床。元古宙喷气块状硫化物矿床的金属比例是从富铜和贫铅及锌变到富铅及锌和贫铜。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布罗肯希尔地块以产有大型铅、锌、银矿床而著称。布罗肯希尔地块的中无古代维利马超群已经受了多期变形和高温低压变质作用。维利马超群被认为是陆内裂谷沉积岩、火山和热泉沉积物层序。布罗青希尔块状硫化物矿床除生产了大量Ph、Zn、Ag外,还产有许多小型层状和层控铁─锌─银、铅─银、钨、铜─铁─银、金、铁─钴、铁和非金属矿床。白钨矿产在富F和Zn的钙硅酸盐岩石中。这些岩石是碳质─硫化物变泥质岩、电气石岩和外长角闪岩层序的一部分,其中部分是蒸发岩。层控白钨矿在地层上是位于特勒沃德(Ettlew-ood)钙硅酸岩岩段…  相似文献   

18.
哈萨克斯坦萨亚克大型铜矿田中, 矽卡岩型矿床的矿体赋存于石炭系灰岩与花岗岩类的接触带上, 矿体及其周围发育大量矽卡岩。矽卡岩矿物主要由石榴子石、辉石、绿帘石、绿泥石等组成, 矿石矿物主要发育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辉钴矿等。萨亚克矽卡岩型矿床成矿作用分为5个阶段: 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阶段、石榴子石矽卡岩阶段、绿帘石-磁铁矿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 矿区矽卡岩属典型的钙质矽卡岩。 其中石榴子石发育3种类型, 均属钙铝-钙铁榴石固溶体系列, 自早期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阶段至晚期石榴子石矽卡岩阶段, 由钙铁榴石向钙铝-钙铁榴石转变, 并且钙铁-钙铝榴石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其中具环带结构的石榴子石中钙铁与钙铝含量随环带呈韵律性变化, 表明生长过程中成分具震荡性变化, 形成于不完全封闭的平衡条件, 指示流体的多期次多阶段性; 辉石以透辉石为主; 绿帘石属绿帘石族中绿帘石范畴; 磁铁矿TFeO含量高, 与其他氧化物成分呈负相关关系。石英硫化物阶段早期发育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白铁矿、黄铜矿-辉钴矿矿物组合; 晚期为主要矿化阶段, 发育大量致密块状黄铜矿。黄铜矿显示贫硫富铜、铁特征; 黄铁矿为亏硫型; 磁黄铁矿属贫钴富镍型。矽卡岩矿物共生组合及石榴子石成分演化等矿物学特征显示, 成矿过程中随着温度及氧逸度的降低, 成矿热液由弱碱性向酸性演化, 伴随热液在接触带的中和作用, 以黄铜矿为主的金属硫化物富集沉淀。  相似文献   

19.
南非开普省西北部纳马奎兰的okieP地区铜矿化与麻粒岩相变质地体中苏长质和辉石质岩石共生。这些岩体被认为是后变质的,矿化作用属岩浆型的。但是,许多矿体的硫化物矿物主要是斑铜矿,而混溶的岩浆型硫化物矿石含有磁黄铁矿和黄铜矿。因此,oh沁P铜矿的矿石不是原生的岩浆型硫化物。该区的地球化学证据证明,该矿石已经受了强烈的氧化事件的影响。磁黄铁矿和黄铜矿已转化为黄铁矿和斑铜矿。从Cagobusbesg矿区取的某些样品中硫损失达90%。围岩样品具有Fe。0。/Tio。和Cu/S高比值,S/Se为低值。不同矿体的这些变化为这些地质作用提…  相似文献   

20.
东天山是中国最重要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带之一,产有黄山东、黄山、香山、葫芦等大中型铜镍矿床。图拉尔根、白石泉两处镍铜矿床为近年来在新疆地区铜镍找矿中的重大发现,两者均属于与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有关的岩浆熔离-贯入型矿床。矿物共生组合以磁黄铁矿 镍黄铁矿 黄铜矿为特征,磁黄铁矿系矿石中最主要组成部分。文章以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分析并辅以常规显微镜,查明这些矿床中磁黄铁矿均系Co、Ni的最主要载体矿物,Co、Ni元素主要以游离状态的硫化物(或硫砷化物)形式存在,如镍辉砷钴矿、钴辉砷镍矿、镍黄铁矿及紫硫镍矿等矿物。它们多以微细包裹体或出溶体形式随机地分布于磁黄铁矿内部,而少量的Co、Ni元素则以类质同像方式存在于磁黄铁矿晶格之中。图拉尔根、白石泉、葫芦三矿床中磁黄铁矿在多型结构以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系由两矿床容矿岩石基性程度及成矿温度之差异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