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地质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铜陵地区赋存于石炭系地层底部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成因模型;该类型矿床的形成主要与石炭纪海底热水活动有关,属喷流-沉积型(SEDEX)块状硫化物矿床;下伏古生代地层是重要的成矿金属源区,海水硫酸盐是硫化物成矿的主要硫源。成矿热流体循环的动力学数值模拟揭示。该类型矿床底盘岩石中的流体活动和热影响范围主要局限在主排泄通道两侧较小的区域内;温度场和流场决定以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喷流.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底盘岩石中的蚀变和矿化强度不如以火山岩为容矿岩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伴随强大深部热流的张性同生断裂是控制喷流一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与分布的关键因素。海西期扬子板块北缘的张性构造体制为该时期喷流一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球动力学环境。  相似文献   

2.
青海德尔尼铜(锌钴)矿床产出在北西或北西西向超镁铁质岩带中,对其矿床成因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文中对德尔尼矿床主矿体不同类型硫化物矿石的Cu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与现代海底正在形成的赋存在超镁铁质岩(蛇纹石化橄榄岩)中的块状硫化物矿床进行类比,从构造背景和矿床地质角度探讨了矿床成因,得出以下主要认识:(1)阿尼玛卿构造带可能存在大型拆离断层,超镁铁质岩体和硫化物矿体的产出均与北西向发育的长期活动拆离断层有关;(2)德尔尼矿床属古代海相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为赋存在超镁铁质岩体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或称为"德尔尼型");(3)硫化物原生矿石Cu同位素组成均为负值,呈富轻Cu同位素特征,表明矿床经历了广泛的后期热液叠加过程。德尔尼矿床控矿构造、岩体特征和后期叠加成矿过程的深入研究不仅对矿床成因认识和找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现代海底慢速-超慢速扩张洋中脊超镁铁质岩热液系统成矿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滇东南锡多金属矿床成因商榷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周建平  徐克勤 《云南地质》1997,16(4):309-349
滇东的个旧,白牛厂,都龙等大型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都曾为大多数人认为是典型的岩浆热液矿床。对硫化物矿物的系统研究发一,一些曾被认为是典型的岩浆热液成因的矿体,实际上是一些海底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因为在这些矿体中我们发现了鲕状结构,球状结构,草莓状结构,条带状构造和层纹状构造等。  相似文献   

4.
西昆仑上其汗地区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区域成矿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块状硫化物矿床是西昆仑地区重要的铜矿床类型之一。为了探明西昆仑地区该类型矿床的区域成矿条件和有关成矿作用过程,本根据翔实的野外资料和系统的采样分析,通过对上其汗典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有关岩矿标本和样品的光、薄片研究与硅酸盐全分析,综合前人资料分析指出,上其汗地区是苏巴什—上其汗加里东期岛弧带的组成部分,大量火山岩的形成为块状硫化物矿床提供了金属元素矿源;深成钙碱性侵入岩为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因此,该区具有中一大型块状硫化物型层状铜多金属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新疆阿舍勒铜锌型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分带性研究任秉琛(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710054)关键词矿床地质分带,元素地球化学分带,新疆阿舍勒矿床新疆阿舍勒铜锌型硫化物矿床为产于中泥盆世酸性火山岩层中的海底喷气沉积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属Large...  相似文献   

6.
含铜黄铁矿型矿床包括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及别子型矿床。一般认为其形成与海底火山喷气-沉积作用有关。但对这类矿床的认识却存在很多争议。 1.对含铜黄铁矿型矿床的新认识。过去很多人都把这类矿床与块状硫化物矿床联系在一起。近年来作者研究表明,很多这类矿床不仅有块状硫化物矿石,而且还含有浸染状、细脉状、网脉状以及条带状矿石。且这些矿石往往是属同一成因的,因此将这类矿床统统以块状硫化物矿床命名是不符合实际的。比如加拿大Gold-Stream地区与基性火山岩有关的铜锌矿床;其中包含两种矿石,一种是产于绿色和暗色钙质千枚岩中薄层浸染状硫化物矿石,另一种为产于绿岩带地层间隙中的块状硫化物矿石,其间含有磁黄铁矿和黄铜矿的薄层紧密混合  相似文献   

7.
云南澜沧老厂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老厂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总结,并与相关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对比,认为矿床期后岩浆热液叠加特征明姓,矿体直接容矿围岩为火山-沉积岩,矿床属火山.沉积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为介于典型的火山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和典型沉积岩容矿的海底喷气沉积矿床(SEDEX)之间的过渡类型,其矿化特征与新疆可可塔勒铅锌矿床(伊比利亚型)相类似。  相似文献   

8.
滇西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火山喷流沉积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平掌矿床由上部层状块状硫化物矿体和下部细脉浸染状矿体组成,双层结构清楚。块状矿体中发育典型的草莓状和鲕状硫化物。成矿地质背景和矿石中的金属元素及REE配分形式、S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特征等均与黑矿型矿床及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区硫化物矿床相似。矿床典型的火山喷流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9.
广西容县鸡笼顶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笼顶块状硫化物矿床产于云开地体与钦州拼接带的过渡部位,受地体边缘石圭-样桂同生大断裂控制。本文从控矿因素、矿体形态结构、矿物元素组合、矿石结构构造、矿化类型、金属分带、矿体化探异常及围岩蚀变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并对比海底喷气沉积型矿床的产出特征,认为鸡笼顶块状硫化物矿床是海相沉积岩块状硫化物型铜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0.
王登红  陈毓川 《矿床地质》2001,20(2):112-118
文章初步厘定了与海相火作用有关的铁、铜、铅、锌矿床成矿系列类型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讨论了其成因,认为内生外成(沉)是其主要特征,即成矿物质主要由火山作用从深部提供,而矿石又是通过沉积作用在海底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从成矿类型的角度将块状硫化物矿床与BIF型或磁铁石英岩型矿床联系起来考虑。该类矿床成矿系列类型的演化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地球演化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围岩及成因不同,块状硫化物矿床可以分为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MS)型和沉积喷流(SEDEX)型.文章对两类矿床从宏观和微观地质构造特征上进行总结,以期对找矿勘探乃至确定矿床成因类型起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天山前寒武纪基底中新发现铁铜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世平 《矿床地质》2006,25(1):111-12
池西铁铜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赋存在中天山前寒武纪基底卡瓦布拉克群内的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具上铁下铜的分带性,在成因上可能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已发现的2个矿体呈层状、透镜状产出,产状与围岩地层一致。该矿床可能是中天山地区卡瓦布拉克群内首次发现的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对今后在中天山乃至东天山地区寻找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尤其是铁铜共生矿床)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坡一岩浆硫化物矿床赋矿岩石主要为华力西中期第一侵入次第二阶段纯橄榄岩、辉石橄榄岩、橄榄辉石岩、辉石岩.镍矿体主要分布于超基性岩体中部、底部.矿石类型以星散浸染状为主,次为稀疏浸染状、少量稠密浸染状、海绵陨铁状,半块状-块状、脉状.金属硫化物主要为镍黄铁矿、磁黄铁矿及黄铜矿,次为黄铁矿、白铁矿.通过对坡一岩浆硫化物矿床岩相学、岩石化学、稀土微量元素特征、成矿作用总结分析,初步探讨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14.
何金祥  徐克勤 《地球科学》1996,21(3):305-310
马山和大宝山矿床均为块状硫化物矿床,显微镜研究表明,两矿床中磁黄铁矿主要均由胶黄铁矿变质形成,但组成结构上却有较大区别,马山矿床主矿体中单斜磁黄铁矿(Mpo)-一少于六成磁黄铁矿(Hpo)而大宝山矿床床中单斜磁黄铁矿和六方磁黄铁矿一般近相等,通过对导致矿床发生热变质的中生代燕山期岩体的研究,认为岩体成因类型的不同及所含热量的差异是导致两矿床变质成因磁黄铁矿组成的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东秦岭二郎坪群蛇绿岩中的火山成因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秦岭二郎坪群蛇绿岩中广泛发育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火山演化从早期到中晚期分别形成铁矿层,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和黄铁矿化层,矿床具有层控性及距火山喷发中心带距离不同而控制的分带性规律,还有厚层基性熔岩形成铁矿,酸性火山岩赋存铜-锌型或铅-锌-铜型矿的岩性成矿专属性,矿床中伴有不同规模的金银矿化。  相似文献   

16.
《四川地质学报》2022,(4):522-526
根据白银矿田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等方面的特征,对矿田及周边地区进行了遥感地质解译,通过对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因素的综合分析,圈定了遥感找矿靶区,初步建立了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遥感找矿模型,对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进行了遥感示范研究。  相似文献   

17.
《四川地质学报》2015,(4):522-526
根据白银矿田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等方面的特征,对矿田及周边地区进行了遥感地质解译,通过对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因素的综合分析,圈定了遥感找矿靶区,初步建立了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遥感找矿模型,对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进行了遥感示范研究。  相似文献   

18.
宋学信 《地质论评》2024,70(3):813-822
铅锌矿床分类是铅锌矿床地质学的最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在《中国矿产地质志·铅锌矿卷》研编过程中,笔者对国内外有关铅锌矿床分类的文献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研究和梳理,并且根据对国内外许多重要铅锌矿床的研究实践,提出了中国铅锌矿床的主岩+成因分类。该分类将中国铅锌矿床划分为11个类型,包括: 沉积岩为主岩喷流沉积型、碳酸盐岩为主岩(后生)型、砂岩铅和砂砾岩铅锌矿床、火山岩为主岩块状硫化物型、与侵入岩有关的铅锌矿床、陆相火山岩型、非岩浆成因中低温热液型、非硫化物型、砂矿型、复合型和叠生型。笔者总结提出的中国铅锌矿床综合(主岩+成因)分类表能较好地涵盖全国的铅锌矿床类型、亚型、矿床式及其代表性矿床。复合型和叠生型是中国铅锌矿床特色,找矿前景良好,应加强勘查、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现代海底热液成矿系统和古代块状硫化物矿床中都含有大量的贵金属这一事实出发,论证了贱金属硫化物矿床中贵金属的重要性,并论述了Au,Ag在矿物、矿石、矿体及矿床类型中的分布特征及其Cu-Au共生、Pb(Zn)-Ag共生相合对于矿床地质和找矿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下游广泛分布着一类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它规模大,品位富,是我国特有的矿床类型。矿床中有用元素以Cu、S为主,伴生Au的含量较高,甚至可单独构成金矿床。矿床的成矿作用以石英硫化物阶段最为发育,亦是最重要的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