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泥河湾等中新生代内陆古湖盆现代可划分为埋藏型、覆盖型或裸露型古湖盆,具有诸如内陆静湖沉积区的水文地质特征,研究其沉积相及储水构造等水文地质特征,在内陆干旱、半干旱区供水水源地具有重要的水文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河源区陆面过程观测和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面过程对黄河源区水资源变化有重要的影响,探索黄河源区陆面过程和水分循环特征的关联机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简述了黄河源区气候变化背景和陆面过程的基本特征,并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在黄河源区开展的一系列陆面过程野外观测试验及相关研究主题和研究进展;进一步给出了在野外试验观测资料分析、卫星遥感、数据同化应用和数值模拟等方面取得...  相似文献   

3.
张希明 《新疆地质》2001,19(4):246-250
受多期构造运动的控制,中新生代盆地类型由早期三叠纪的陆内浅坳、前陆盆地最终转化为统一的陆内盆地,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盆地发展阶段的相区-相带组合特征。系统地研究和总结其特征,对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东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波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形成的烃类资源,富存于陆坡及深海区,是当今世界海洋地质学家研究的热点。该文根据多年积累的东海陆坡至冲绳海槽区的高分辨地震资料,分析研究了BSR的地震波特征,揭示该区具有天然气水合物的良好远景。  相似文献   

5.
板块汇聚边缘玄武岩大地构造环境的Th、Nb、Zr判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Th、Nb、Zr的地球化学性质和判别机理,利用世界上典型大地构造环境区玄武岩类的Th、Nb、Zr数据,研究了Th、Nb、Zr判别玄武岩大地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机理,发现不同构造环境区玄武岩系的Th、Nb、Zr特征具有显著差异,其比值特征能将玄武岩形成的大地构造位置很好地划分出来。提出了板块汇聚边缘玄武岩大地构造环境的Nb/Zr Th/Zr判别图,该图不但能较好地区分出板块汇聚边缘中的洋—洋俯冲带、洋—陆俯冲带及陆—陆碰撞带,同时还能反映出岛弧区大地构造环境演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南海北部陆缘西沙海槽—台湾恒春半岛地学断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南海北部陆缘及邻区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编制了印支半岛东缘-西沙海槽-南海北部陆坡-台湾恒春半岛-菲律宾海地学断面,从地形地貌、地球物理场、地质构造特征和时空演化等多个方面综合揭示了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转换带岩石圈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对深入认识南海北部陆缘构造格局和深水区油气地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龙樟 《地球科学》2000,25(1):39-43
对塔里木盆地阿瓦提-满加尔坳陷三叠—侏罗纪的沉积物源从时空变化上进行了探讨.利用砂岩和砾岩的成分分析, 从纵向上研究沉积物源的演化, 认为包括沙雅前陆隆起在内的毗邻造山带的隆升是随着古生界的揭露而逐步隆起的; 利用岩相展布, 从平面上分析了沉积物源的变迁, 认为包括沙雅前陆隆起在内的周边物源区是与沉降中心同步发生反时针旋转的, 这种旋转与塔里木盆地的顺时针旋转有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兴安岭区中生代火山岩的产出特征,分布,岩相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以及岩石组合特征的综合分析,并对比分析已知构造活动带的火山岩特征,建立了新的火山岩成因类型──边缘陆块型火山岩及边缘陆块这一新的陆板块内部活动构造单元类型。  相似文献   

9.
新疆水资源问题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铭江 《第四纪研究》2010,30(1):107-114
新疆地处干旱内陆区,水资源相对匮乏,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水资源瓶颈制约。本文系统分析了新疆水资源及主要生态环境特征,综合评价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新疆可持续发展中水资源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研究探讨,针对新疆水资源配置、高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气候变暖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对于实现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鲁中南岩溶水资源综合类型及合理调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鲁中南岩溶区是中国北方半干旱温带岩溶区中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该区岩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和大面积分散补给而局部富集等特征。岩溶形态以溶蚀裂隙洞穴为主,地下水类型多为裂隙溶洞型。在对该区岩溶水补给,富集,径流及排泄特征的研究基础上,初步将本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划分为两大类型,即地下岩溶水径带变化带水资源类型和排泄带水资源及地下岩溶水资源类型。对该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合理调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樊保东 《地下水》2002,24(2):108-110
根据本区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提出“四水”、“五库”并用,截、打、蓄、引、扬结合,立体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厉行节约,积极治理,提出妥善保护水资源的对策和措施,对广大北方山区河谷地带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北五省(区)的煤炭资源水资源及生态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西北五省(区)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分布特征。西北东部黄土高原区内的各煤矿区开发面临贫乏的水资源与脆弱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针对该区的类炭资源开发,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南美安第斯前陆盆地斜坡带主要含油气圈闭为低幅度构造-岩性圈闭,储层预测是厄瓜多尔奥连特盆地低幅度隐蔽圈闭识别和描述的重要环节。为了准确预测储层砂体及油藏空间分布特征,采用高品质3D地震资料,沿层提取包括AVO信息在内的多种地震属性参数,利用地震属性和已知井的地层物性参数建立统计对应关系,并利用这一关系预测了未知点地层的储层物性、砂岩储层空间分布特征和储层含油气性特征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已有钻井吻合程度较高;下一步勘探潜力区位于区块南部和西部。  相似文献   

14.
阿曼山北部西侧前陆区勘探程度很低,目前的构造单元划分弱化了其重要性,深化区域构造地质特征及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依据区域最新的重力及井震资料,以构造地质建模理论为指导并结合生长地层分析及平衡剖面方法,开展对区域的构造演化分析.研究认为阿曼山北部西侧前陆区以收缩构造为主,具有完整的前陆盆地结构.生长地层特征显示区域发...  相似文献   

15.
青海湖湖区风成沙堆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师永民  宋春晖 《沉积学报》1996,14(A00):234-240
通过对青海湖现代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研究,并结合古代沉积盆地进行对比分析,认为风成堆积相是湖泊环境在内陆干燥气候条件下湖沉积一种重要类型。本文讨论了湖泊环境中风成堆积相沉积的气候特征,形成过程,分布范围,沉积是储层岩石特征等。  相似文献   

16.
西部开发中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西部开发的关键。本文就西部开发中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问题,从西部水资源对于全国的意义、西部水资源及利用现状两个方面论述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重要性;提出将水资源评价纳入不同层次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最后提出包括建立有效的水资源财产权结构、进行水资源价值核算、实施水资源利用总量控制和水资源补偿在内的可持续管理对策及有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南海西北次海盆物源供给模式及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睿  周江羽  张莉  刘晓峰  易海  廖锦芳 《地质学报》2012,86(11):1826-1832
基于地震资料,从物源供给模式入手,分析南海北部深水区西北次海盆的沉积层序、物源特征及其油气勘探前景。其物源供给具有相对多期多物源体系特征,初始扩张期沉积中心位于盆地北部边缘,北部陆架-陆坡物源体系作用显著;初始热沉降期,沉积中心开始从盆地边缘向中央转移,北部陆架-陆坡、中-西沙隆起区物源体系具有大规模物源供给,在盆地两侧斜坡坡脚对称发育大量具有下超反射特征的裙积扇以及具有杂乱反射特征的块体搬运沉积体;稳定热沉降期,沉积中心转移至盆地中央,北部陆架-陆坡、西沙海槽物源体系作用存在短期明显加强,中-西沙隆起区物源体系逐渐削弱,盆地内发育大规模深水扇及深水水道。与相邻中-高勘探程度区相比,显示出良好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8.
刘玉邦  梁川 《水文》2011,31(5):57-63
基于农业生态系统环境要素、水的资源属性、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内涵、生产力水平、土地利用方式、种植结构及种植模式等因子,选取构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综合分区的指标体系(16个定量指标、4个定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为区划方法,对川中丘陵区进行量化分区。研究结果将川中丘陵区16个地级市和一个县级市(简阳)分为农业水资源较低利用区、农业水资源低效利用区、农业水资源中等利用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区和农业水资源较高效利用区5个区,这对南方季节性干旱区水资源利用规划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天山北麓山前平原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环境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天山北麓山前平原区近100多组环境同位素特征的分析研究,将该区地下水资源在平面上分为8个亚区,在会向带上分为4个带.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各水体的补给、迳流、储水等特征,同时应用同位素物理-数学模型.计算了几个代表性剖面的侧向迳流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该区水资源时空调配设想,提出了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通过不同的工程形式和生产方式寻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途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制约我市经济发展因素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我市兴建节水工程在沙丘区发展节水莲藕的成功经验,总结提出我市水资源有效利用的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