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洪 《冰川冻土》2003,25(Z1):157-161
通过对青藏铁路高原雷电活动规律和土壤电阻率勘探资料的分析, 设计了经济适用的防雷接地系统, 并提出青藏线防雷接地的具体措施, 为防雷接地技术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沈洪 《冰川冻土》2003,25(8):157-161
通过对青藏铁路高原雷电活动规律和土壤电阻率勘探资料的分析,设计了经济适用的防雷接地系统,并提出青藏线防雷接地的具体措施,为防雷接地技术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全长注浆岩石锚杆中性点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训国  杨庆 《岩土力学》2009,30(11):3386-3392
中性点理论是地下工程锚固理论中的重要理论,但目前对于中性点位置的确定计算公式存在不合理之处。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中性点理论进行了完善和改进。在建立的锚杆解析本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性点理论中锚杆中性点位置处的摩阻力为0的思想,对影响中性点位置的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得出了影响锚杆中性点位置的相关因素。通过分析研究得到,静水垂直主应力、锚杆长度、锚杆行间距等3个因素对锚杆中性点的位置没有影响,而洞室半径、岩体弹性模量、锚杆弹性模量、锚杆直径等4个因素对其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洞室半径、锚杆直径与中性点位置基本呈线性函数关系,而岩体弹性模量、锚杆弹性模量与中性点位置呈指数函数关系,岩体弹性模量与中性点位置呈递减指数函数关系,锚杆弹性模量与中性点位置呈递增指数函数关系。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得出了锚杆中性点位置与相关参数之间的统一函数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中性点理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堵漏试验仪是制定防漏堵漏技术方案的关键实验设备之一。针对现有堵漏试验仪普遍存在的结构复杂、试验流程繁冗、浆液用量较大、数据重现性较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中压(试验压力为0~1 MPa)堵漏试验仪。该装置能模拟1~3 mm的条缝型漏失地层和1~4 mm的孔洞型漏失地层,封板(缝板和孔板)的实际漏失面积为0.35~2.79 cm2,孔隙率1.81%~14.24%。基于该试验装置,获取了由膨胀堵漏剂、核桃壳等组成的适于不同漏失地层的堵漏浆液配方。研究发现,堵漏浆液的封堵效果不仅取决于裂缝或孔洞的大小,也要考虑其孔隙率。该堵漏仪及堵漏浆液配方可为钻井防漏堵漏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风电场分布式接入电网的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无源配电网接入分布式风电成为有源电网后的保护配置原则和方案,解决了分布式风电的有功功率控制和无功功率调节的难题,提出了分布式风电的风功率预测与应用方案,为解决风电的大规模并网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直流系统在变电站内是很重要的也是相对独立的一个电源系统,主要作用是为变电站的控制、信号、自动装置以及开关的分合闸操作等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接地直流系统干扰的任务是变电站的安稳。本文主要对于变电站直流接地故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部门带来一定的帮助,促进变电站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水利水电钻探中要充分发挥绳索取心钻进的优势,压水试验和绳索取心的有机结合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分析对比了全孔钻进双栓塞压水试验方案和不提大钻压水试验方案的优缺点,得出不提大钻压水试验方案能够很好的解决绳索取心应用到水利水电钻探中的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代雄  杨柳  贺光兴  李佳奇  易建  邓华波 《地质论评》2016,62(5):1201-1224
青海南山地区位于东昆仑与西秦岭的重要衔接处,首次发现一套递增变质带,变质带由中心往外,变质强度逐渐递减,依次分别为:矽线石带、蓝晶石带、石榴子石带、黑云母带、绿泥石带。本文以石榴子石黑云母变粒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研究并结合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显示石榴子石变斑晶具有微弱的生长环带,黑云母以高温铁质黑云母为主,利用石榴子石—黑云母温度计、石榴子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压力计计算,获得石榴子石带的变质P—T条件为564℃,0.56GPa;蓝晶石带的变质P—T条件为667~670℃,0.68~0.71GPa,属于中压相系。应与印支期古特提斯洋闭合导致的地壳碰撞加厚有关。  相似文献   

9.
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下限深度与桩基中性点位置密切相关,为了解决桩基设计方案不当问题,如何准确判定湿陷下限深度显得十分重要。在系统分析并总结宁夏固原桩基系列浸水试验、兰州和平镇黄土浸水试验及其他地区桩基浸水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揭示了黄土湿陷下限深度与桩基中性点位置确定的相互关系,得出了以下研究成果:(1)指出了均质黄土现场浸水试验水的竖向渗透深度是有限的(一般为20~25 m),现场黄土湿陷发生的下限深度也是有限的,不宜按室内试验的湿陷系数确定的下限深度来直接评判;(2)给出了室内湿陷性评价试验中湿陷系数 或自重湿陷系数 随地区和深度变化的取值建议,同时,建议在湿陷量计算时引入深度修正系数和地基土浸水机率系数,初步给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同地区湿陷下限深度评价系数 ,可以有效减小湿陷性评价的室内外差异;(3)由室内试验计算确定的湿陷下限深度偏于保守,导致桩基设计过分夸大了负摩阻力的不利作用,造成桩基设计承载力偏低;(4)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桩的中性点最深位置不宜大于20~25 m,湿陷性评价下限深度小于20 m的场地,宜按评价深度确定中性点位置;给出了桩侧负摩阻力估算方法,并建议桩基负摩阻力平均值取20~35 kPa为宜。  相似文献   

10.
王志强 《地下水》2021,(1):211-213
运行期间风力发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低,其对环境的破坏主要集中于风电场建设时期.风电场建设带来的水土资源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在分析风电场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典型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风电场建设特点提出了水土保持措施防治体系,希望为风电场水土流失防控及其方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航空电磁系统观测值中不仅包含了地下介质的响应,还包含多种噪声成分,其中传感器运动噪声具有频率低、幅值大、非周期等特点,是航空电磁探测系统的主要噪声源之一.针对运动噪声的上述特点,利用EEMD方法对随机信号的分解能力,将航空电磁信号分解为多阶IMFs分量;利用IMFs某阶分量拟合传感器运动噪声,并从航空电磁信号中加以去除,从而获得去除运动噪声后的信号.本文利用EEMD方法对航空电磁仿真信号中运动噪声加以识别和去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与传统样条插值方法去噪效果的对比,表明EEMD法能够有效地去除线圈中的运动噪声,同时将该方法应用于山东某地无人机半航空瞬变电磁系统实测数据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风能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逐年快速递增。然而,与风电快速发展的同时,个别地区出现风电消纳困难的状况,限电弃风越发频现。基于此,本文探索风电制氢及氢能利用的新模式,建设制氢—储氢—氢燃料电池发电回网、风电制氢—储氢—加氢—氢能交通综合项目,探索风电消纳新途径,进一步提高绿色能源利用率,为后续大规模推广应用积累经验,并提供理论与运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长接地导线源的一维解析解可以通过对电偶极源解沿导线方向积分获得,而三维模型中则难以直接加载。这里将长接地导线源看作多个电偶极源的组合,利用交错采样有限差分法,进行了直接计算电场总场的有限长接地导线源电磁场三维正演研究,并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正演模拟时为消除场源奇异性,用电流密度呈伪delta函数分布的等效源来代替点源。  相似文献   

14.
<正>风电机组叶片覆冰问题已成为制约重冰区风电场开发建设的重要因素[1]。风能资源的测量和评估是风电场开发利用的重要技术前提。风电场的发电量评估是否准确,与采集的测风数据准确与否有很大关系。测风塔通常在野外工作,要面临大风、暴雨、太阳直射、低温、结冰以及雷击等恶劣气象条件。测风塔在测风过程中,会由于仪器损坏、数据传输故障、结冰等原因,导致部分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出现缺失或异常。在重冰区工作的测风塔往往由于受到覆冰的影响而导致测风塔风速和风向通道产生长时间不同程度的测量偏差,严重的甚至引发倒塔事故,对后续风电场的开发建设带来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针对深部厚顶煤巷道围岩变形特点,以“先控后让再抗”为支护理念,设计了让压型锚索箱梁支护系统横梁、纵向单梁、纵向双梁及纵横组合4种不同布置方式的支护方案。数值试验结果表明,纵横组合方案具有最好的围岩控制效果,横梁方案支护效果相对较差。对让压型锚索箱梁支护系统的4种方案进行了现场试验,监测结果显示,纵横组合方案作用下的围岩变形量最小,其两帮移近量和顶板沉降量仅为120 mm和90 mm,同时该方案支护反力最大;锚杆、锚索受力与巷道围岩控制效果相对应,且锚索让压环作用明显;设计制作的测力箱梁监测表明,箱型支护梁受力合理协调,材料性能发挥充分。对让压型锚索箱梁支护系统及其不同布置方案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综合分析表明,深部厚顶煤巷道中,优先选用让压型锚索箱梁支护系统中的纵横组合与纵向单梁方案,可有效地控制巷道围岩变形,满足支护要求。  相似文献   

16.
傅承琦 《水文》2014,34(2):80-83
结合福建省泉州市洪水预警报系统15a建设和管理经验,简要对目前国内水雨情测报系统的各种通信方式进行利弊分析,着重介绍了北斗卫星通信方式在泉州洪水预警报系统的应用,包括系统的建设内容、技术指标、工作原理、组网结构、实现功能,以及硬件系统组成和设备选型情况,可为其他地区在水利、防汛等领域建设北斗卫星通信系统提供参考和经验借鉴,为防台风防汛抗旱机构提供实时的指挥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7.
《河南地质》2011,(10):18-18
开展依法行政是贯彻党中央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举措。几年来,我局始终把依法行政放在国土资源管理的突出位置,贯穿于国土资源管理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复氧方式及效果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复氧是困扰人工快渗、构造湿地等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已久的问题.国际上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采用干湿交替的工作方式进行系统复氧,一是设置通气管对系统内部进行复氧,再一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对系统内部进行复氧.研究结果表明,干湿交替的工作方式对系统的复氧条件有明显改善,而小水力负荷周期的工作方式对系统的复氧更为有效.通气管的设置通常与间歇性布水工作方式相结合,其效果通常要明显好于单纯采用干湿交替的工作方式.植物根系对系统的复氧,常因植物不同类型而具有不同的氧传输能力,植物根茎所能到达的范围往往决定了系统有效处理部位的大小.  相似文献   

19.
边坡物理模型倾斜加载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型试验是研究边坡失稳机制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倾斜模型获得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也是常用的试验方法。作为一种试验加载方法,倾斜加载方式的可控性、倾斜过程中应力场的相似性都是影响该方法应用的关键性问题。为了研究试验方法的可控性,以块状滑体为例,分析计算了模型倾斜和离心加载两种试验方法对滑块抗滑安全系数的影响过程,结果表明,倾斜加载方法可以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连续地降低滑块的抗滑安全系数,而离心加载方式仅在1g~10g范围内对滑块的抗滑安全系数产生显著影响。为了比较模型倾斜前后模型内部应力场的相似性,建立了物理模型的数值计算模型,模拟不同倾斜角条件下坡体内的应力场。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倾斜过程中,坡体中部应力状态保持稳定,倾斜角较大时,坡体的前缘滑带位置应力状态变化较大,前缘进入塑性变形的可能性增大,局部应力场变化有利于模拟水库型滑坡的破坏机制。为了验证倾斜模型模拟滑坡破坏过程的应用效果,以千将坪滑坡为原型,采用倾斜加载方式进行破坏模型试验,获得了滑坡的破坏过程。与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模拟的结果相比,模型试验得到的破坏形态更接近实际滑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阜新地区气候分析,总结出区域内历史上干旱、洪涝频繁发生,并带有连续性、交替性和突发性的特点。为搞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作物生长规律,探讨作物生长期的需水量,实行有效合理灌溉,如何管好、用好有限的淡水资源,研究一定区域内自动土壤水监测方式及实时进行任何区域内的土壤水监测,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