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喀斯特洞穴(以下简称洞穴)幽深神秘,不仅有琳琅满目的钟乳石景观,还有地下河形成的飞瀑流泉;既有凉风习习的水洞,又有热烘烘的旱洞,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探险家和旅行家为之探奇览胜.洞穴旅游资源是我国最重要的一类旅游资源,也是广西的拳头旅游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2.
仙女洞是青海省发现的首个喀斯特地下岩洞穴,溶洞由7个大小各异的洞厅和一个落水洞组成,洞内喀斯特地貌发育,有天窗、落水洞、石笋、洞穴角砾、石钟乳、石幔,石花及溶蚀坑等,是典型的高原型干旱喀斯特溶洞;是青海地区目前发现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唯一一处喀斯特地下溶洞。具有重要的科研、科普和旅游观光价值。仙女洞的发现终结了"青海省没有真正意义上旅游洞穴景区"的观点,填补了青海省喀斯特地下洞穴旅游景区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西岩溶洞穴的地域分布特征、发育地层时代以及洞穴形态的分析,揭示了山西岩溶洞穴主要发育于奥陶系中统、寒武系中统的质纯灰岩中.洞穴形态千姿百态,洞穴沉积物千奇百怪,洞穴文化瑰丽多彩,具有较高的考古、观赏价值,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对岩溶古水文网研究、现代岩溶水的形成和分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山西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提出了山西岩溶洞穴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济南南部山区是山东喀斯特洞穴发育地区之一,所统计的34个中,长度在50~500 m的较大洞穴有7个.从洞穴发育的基本特征看,较大的洞穴多呈单通道水平廊道状,洞内保留有许多典型的溶蚀小形态(如窝穴、波痕类),但洞内沉积物较为单一,主要是一些崩积物、残积物和渗流水造成的碎屑物,碳酸钙化学沉积物相对较少,溶洞多表现为一种单调的干洞特点.从成因上看:较大洞穴属于具有潜流成因的次生渗流带洞穴;较小洞穴有裂隙状的渗流带洞穴、差异风化成因的壁龛式洞穴等.这些洞穴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北京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与佛子庄乡境内的大石河两岸,距北京城区50公里,距房山不足30公里。地质公园属于岩溶洞穴及洞内次生化学沉积景观。石花洞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岩溶洞穴中集规模大、洞层多、沉积类型全、次生化学沉积物数量大为一体的洞穴。洞体为多层多枝的层楼式结构,有上下七层,一至五层洞道全长5000米,六、七层为地下暗河的流水及充水洞层。洞口海拔高  相似文献   

6.
唐苏芹  曾理 《山东国土资源》2014,30(3):78-81,85
东平县大洪顶山岩溶地貌类型属岩溶山地地貌单元,山坡顶部及陡峭坡段岩石裸露,岩溶裂隙发育,岩体切割破碎,边坡陡立。区内岩溶洞穴发育,岩溶景观资源众多。目前已发现的溶洞有6处,大洪顶山南坡3处,北坡3处,溶洞口出露位置呈NWW向展布,北部九仙洞已探测长度1 862 m,南部神仙洞已探测长度2 052.50 m,溶洞内岩溶景观发育不均匀,发育有石笋、石钟乳、石幔、石帽、边石等。区内岩溶洞穴发育规模宏大,景观资源丰富,属鲁西地区发育规模最大的溶洞,在北方地区具代表性、典型性、稀有性,属我国北方地区不可多得的地质自然遗产,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及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7.
应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司的邀请 ,中国地质学会通迅会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研究员、日本古生物学家滨田润一教授于 2 0 0 0年 11月 9日~ 2 1日来广西参观考察巨猿洞。滨田润一教授此次参观考察的目的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通过对洞穴的形状、开口方向、走向、洞穴亮度、温度、湿度、洞穴化石盖层、水源及洞穴周围植被环境等的观察来判断是否适于古猿人的生活条件 ,以此来确认古猿人是否在此洞穴居住生活过。在此基础上研究亚洲人种的演变过程和迁移路径。在参观考察期间 ,先后到柳州、来宾、武鸣、大新、田东、凌云等地参观考察了 12个洞…  相似文献   

8.
六洞山位于浙江省兰溪市东南灵洞乡洞源村,属国家AAA级风景旅游区,因有涌雪、紫霞、白云、呵呵、无底、漏斗洞等六洞而得名,区内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以幽深玫奇的溶洞和多文化古迹著称,尤其以涌雪洞地下长河蜚声省内,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由于对地质遗迹的科学、科普价值认识不足,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意识淡薄,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尚待开展。因此,旅游资源开发及其它工程活动破坏了地质遗迹及相关自然环境,影响地质遗迹资源及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镇江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已迈人中国旅游城市行列.从地学旅游的角度,介绍了镇江市的山景、水景、洞景、观赏石和地学人文等方面的景观资源,对镇江市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开发前景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0.
南宁市麒麟山风景区的景观特色表现为山形如麒麟称之外表美 ,洞穴景观奇特称之内界美 ,交通便利、满山花果飘香 ,旧岜粒村村民热心办旅游 ,热情好客称之旅游环境美。该景观开发对发展旅游业 ,促进科研、教学 ,加速南宁旅游城的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呼吁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响水洞壶穴的形成和演化的机理,对白云岩地区洞穴壶穴形态特征(长轴长、短轴长、深度、长轴所对应的走向及洞道走向等)进行了详细测量,并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从定量的角度描述了洞穴壶穴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壶穴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不仅与流速有关,还与洞道走向、洞道宽窄、弯曲程度和流水特征有关;壶穴的空间分布与洞道走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因其形态受节理构造、流水形式等作用控制,其长轴走向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壶穴长、短轴作对数变换后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曲线是幂<1的函数曲线;而对长轴和短轴与深度作对数变换后之间相关性较差,回归曲线分别是幂<1和幂>1的曲线,故而在壶穴发育的过程中,其形态和流水作用的形式也是随机的;喀斯特洞穴壶穴是地下河下切的侵蚀形式之一, 在下切强烈的洞段,其形成时间相对较短,且发育不充分,难以长久保存,因此现代地下河的壶穴即是现代壶穴。对喀斯特地区地下河道中壶穴的分析和研究,丰富了岩石坑穴的研究,对岩石地貌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线性体密度是一种反映断裂裂缝带等线性构造密集程度的参数,最初用来分析探测矿产及能源赋存和工程地质及地震地质的构造条件,后用来预测现今岩溶系统中连接落水洞和岩溶泉的洞穴路径。针对目前地震属性预测洞道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以塔里木盆地轮古油田中斜坡区奥陶系岩溶洞道为研究对象,运用以反映断裂信息的蚂蚁追踪属性为基础,裂缝的各向异性和地层倾斜方位为约束条件的线性体密度法,在地震振幅属性预测洞道的基础上,通过线性体密度验证并修正该结果,使岩溶洞道的预测更准确且有据可循,最终将有效地指导碳酸盐岩储层的勘探与开发。   相似文献   

13.
崇左市雨花石景区以丹霞地貌景观为特色,在丹霞山的腹部呈现岩溶洞穴景观,地质地貌景观奇特,造型多样。文章介绍了该景区地质特点及其旅游资源,并与广西其他丹霞地貌景区比较,认为该景区的丹霞地貌景观别具一格,建议将景区打造成省(自治区)级地质公园,以保护其地质地貌不受破坏,并建设成为崇左市具有丹霞和岩溶双重特色的旅游景区,以推动崇左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全国第十二届洞穴学术会议于2006年9月11—16日在沂源县召开。此次会议由来自全国各地的170余位学者、专家组成,实地考察了沂源县九天洞、千佛洞、灵芝洞等天然溶洞群及鲁山森林公园等诸多旅游景点,借此契机沂源县将开展“山东沂源溶洞群探秘”等一系列活动,为沂源县旅游业的发展再添浓彩。  相似文献   

15.
正"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琅嬛胜地瑶池境,始信天宫在人间。"中国作家协会副会长冯牧在诗中这样写道……织金洞,一个美丽的奇迹,在渴望震撼的你我心中,它的召唤会勾起我们心灵的颤动。当疲惫的我们抛弃了尘嚣的烦恼,推开身边的琐事来到这里,万千景象尽收眼底,穿梭于美妙的洞穴之中,是何等的惬意,何等的惊叹!织金洞原名打鸡洞,地处贵州西部高原山区,位于乌江上游鸭池河、三岔河交汇环抱之间,属于高位旱溶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碳酸岩成分高达90%以上。这里属亚  相似文献   

16.
去过桂林芦笛岩、南宁伊岭岩的朋友,欣赏到喀斯特洞穴之绝美后,再去其他地方的岩洞,难免会觉得大同小异而出现审美疲劳。就如同笔者,当得知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除了"天坑之都"外,又有"洞穴之城"的美誉时,心里就打鼓:这些溶洞还能变出什么更奇异的花样?然而,天外有天,洞内还有洞。前面我们走过的乐业天坑群、凤山三门海天窗群,还有  相似文献   

17.
洞穴(或曰溶洞)是碳酸盐岩体(即石灰岩)被含有侵蚀性二氧化碳的水经历几百万甚至上干万年的缓慢溶蚀而成。洞穴多发育在山黛水清,风光秀丽之地,是极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资源。游览洞穴,既能沿途观赏雄伟、奇险、壮观的地表山川,以及自然、安谧、秀美的农家田园,又可见识神秘、奇妙的地下世界里鬼斧神工般的岩溶景  相似文献   

18.
拉脊山花岗岩地貌出露于党河南山—拉脊山蛇绿岩混杂岩带中。是早古生代中祁连陆块与南祁连陆块碰撞时形成的俯冲型-碰撞型花岗岩。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隆升使花岗岩被抬升到山脊,构造作用和其他外营力作用下形成峰峦叠嶂、群峰竞秀的花岗岩地貌地质遗迹景观,是典型的阶梯状地貌;以峰丛、石柱、崖壁、穿洞、洞穴、峡谷和大量的象形石等组成,具有奇、险、秀、雄的特征。拉脊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处于贵德—西宁精品旅游线路中,虽范围有限,但在省域内稀有、品质高、堪称精品。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教育、美学和旅游价值。对拉脊山花岗岩地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为旅游开发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白龙洞位于攸县酒埠江风景名胜区漕泊乡漕联村梅山坳腹地,地处攸县酒埠江国家地质公同内.为约3亿年前发育的石炭纪白云质灰岩岩溶洞穴,化学沉积物类型多达十几种,丰度极高,因洞内岩溶景观"白龙"而得名.白龙洞曲折幽深,规模宏大,长达7公里.内分上下18厅.洞内宽大幽深,景观丰富,壮丽,造形奇特,多姿多彩,以奇、险、全著称.石钟乳、石笋、石柱、鹅管、石瀑、石幔、石旗、卷曲石、月奶石、石花、石珊瑚、石葡萄、石田、边石坝等化学沉积形态应有尽有,形态各异,尤以帷幕状的洞顶和洞壁沉积物最为发育.洞中有洞,楼上藏楼,三步一景,五步一阁,景象万千,被喻为湘东第一洞.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4月29日,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联合河南省山水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协作建设的"河北武安国家地质公园"举行了盛大的揭碑开园仪式。武安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部,太行山中南段东麓,总面积412平方公里,辖京娘湖、长寿村、武当山、朝阳沟、莲花洞、柏草坪、七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