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淑梅  孙忠欣 《气象科技》2007,35(5):621-625
利用能量天气学原理,统计了3种天气类型的暴雨过程中潜热能场的水平分布特征。对1999年8月11日出现在山东省的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99.8),分别就潜热能场水平分布特征、潜热能场垂直分布特征、能量锋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潜热能场对暴雨预报有较好的指示作用,仅仅是能量高值区并不一定能产生大降水,当较强的能量锋区(或冷空气)与高能轴交汇、能量锋生函数负值区域移入当地,低层辐合条件较好时,预示强降水将要发生。"99.8"大暴雨主要发生在能量锋区与高能轴线交汇的地方,进而沿高能轴右侧向锋区密度较大地区移动,高能轴顶端的右前方、冷槽的后部也是强降水易发生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对两种气象要素场的相关场作EOF分解的方法,对1951-1979年太平洋海-气感热、潜热通量与长江流域降水和东亚500hPa环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太平洋海-气感热、潜热通量与后期(τ=6)长江流域降水存在显著相关区,感热和潜热的异常分布能造成长江流域降水分布不均。同时,冬季(12—2月)太平洋潜热通量的变化与夏季(6—8月)对流层中层的赤道辐合带、副热带高压等系统有较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根据能量天气学原理及不稳定理论,选择表示潜在不稳定能量大小的物理量,计算了暴雨前期的潜热能场,并着重分析了潜热能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不同类型影响系统下暴雨对应的潜热能场的量值指标。  相似文献   

4.
根据能量天气学原理及不稳定理论,选择表示大气潜在不稳定能量大小的物理量──潜热能,计算了大降水前期和产生时的潜热能场,着重分析了潜热能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不同类型影响系统下大降水对应的潜热能场的量值指标及降水落区。  相似文献   

5.
1995年8月6—8日我省东南部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胡中明1引言受副高后部水汽和高空槽共同影响,8月6—8日我省东南部普降大到暴雨,雨区分布呈东北一西南向,中心在通化市、白山市一线,为大暴雨,为今年主汛期的最后一场大范围区域性暴雨过程。2环流背影及形势...  相似文献   

6.
针对2005年7月22日的发生于华北的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在用中尺度ARPS模式数值模拟和分析云场、动力场以及微物理过程释放的潜热垂直分布和作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主要微物理过程潜热做敏感性数值试验,研究和分析了潜热对云系发展演变、云系宏观动力场、水汽场、云场和降水的影响,总结出云暖区潜热的影响途径。结果表明,在对流云团中,5000 m以上微物理过程起加热作用,以下起冷却作用。不同物理过程潜热加热的云层高度不同:高层起加热作用的主要为水汽凝结、云冰初生和雪凝华增长、霰撞冻云水过程;中层起加热/冷却作用的主要为水汽凝结、霰/雹融化过程;低层雨水的蒸发过程起冷却作用。微物理过程潜热通过影响云系和降水发展过程、云系动力场,进而影响水汽场、云场和降水。忽略霰/雹融化潜热,相当于增加云系暖区潜热,促进了低层气旋性环流的形成,增强了低层动力场的辐合,使得低层辐合区增多、增强;中低层水汽通量辐合区增多、面积扩大,明显地促进了对流云系的发展,增大了含水量和覆盖范围,云系的降水量显著增加,强降水区覆盖范围扩大。即使减少20%的凝结潜热,云系的发展也受到极大抑制,没有气旋性环流生成,低层辐合区缩小、强度降低,水汽通量辐合区也同样缩小、强度降低,云系对流发展减弱、含水量降低,因此,降水量大为减小,降水范围也显著缩小。此外,微物理过程潜热还影响到此次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演变过程,改变了云系的形态、影响到系统的移动和系统中对流云团的发展强度和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
寒潮暴风雪天气的动力和热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查了1960-1997年3-5月历史实况天气图资料,计算了寒潮暴风雪天气过程中的动能、变压、潜热能等动力和热力物理量,着重分析了它们在寒潮暴风雪天气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94·7"北京大暴雨的湿位势倾向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晨  周文吉  李青春 《气象》1995,21(10):33-35
利用湿位势倾向方程,对1994年7月12-13日的700hPa位势高度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湿位势倾向方程中的差动潜热能平流项,对产生北京地区本次大暴雨天气的台风低压系统发展和移动,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相对涡度平流项,在该次过程中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9.
川西“95.8”特大暴雨天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贵康 《四川气象》1996,16(1):16-21,15
川西“95.8”特大暴雨天气分析彭贵康(雅安地区气象局,邮码625000)摘要从天气学角度分析了川西“95·8”特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及天气尺度影响系统;水汽输送及源地;物理量结构;边界层内空气质量、水汽、感热和潜热汇的作用;及中尺度对流云团等要素。结...  相似文献   

10.
冰雹是各种不同尺度系统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强对流过程。本文采用天气学和动力学方法,研究了1980年7月6日山东出现的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大尺度和中尺度系统的演变特征及其相互联系。运用动力分析的结果分析了这次强对流机制。讨论了冰雹、暴雨形成过程中潜热释放、动量、热量垂直输送对大尺度场垂直运动的反馈。借助本省每小时天气实况演变图和雷达回波照片对这次过程进行了中分析,发现地面辐散场和涡度场的演变和冰雹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陆气双向耦合模式中全球感热和潜热通量的时空特征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CAS)含有动态植被过程的海-陆-气耦合模式AVIlVI-GOAIS的积分结果,与ERA-40再分析资料的感热和潜热通量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VIM-GOALS模拟的感热和潜热通量的气候态、季节变化等特征和ERA-40一致,其中感热通量的纬向分布为双峰型,而潜热通量从1~7月...  相似文献   

12.
利用NCEP/NCAR高度场的再分析资料,通过波包传播诊断方法(WPD),对2005年10月19~23日西藏地区中东部及南部边缘地区一次大范围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波包分布与波能传播特征分析。结果表明:500hPa高度场的波包分布和传播特征很好地反映此次过程;强降雪天气发生在波包大值区域内而且反映了过程的爆发和消亡;波包的分布特征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状况是一致的;波包的移动路径很好地反映了扰动能量的传播。此次过程是"积累-释放"的三次循环。  相似文献   

13.
9914号台风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钟卓约  帅方红 《气象》2001,27(7):41-44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和控制1999年14号台风在近海及登陆过程中强度场、多普勒速度场的分布特点和演变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多普勒天气雷达在探测台风过程中比一般天气雷达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ARPS进行了理想场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水汽和潜热释放对大气层结稳定度的影响以及其在背风波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潜热释放对大气层结分布的影响要远大于水汽对大气层结分布的直接影响,如果没有潜热的释放,水汽对背风波的发展和演变的作用非常小,而潜热释放可以使湿层结稳定度急剧下降,迅速破坏原有的层结分布,使这个区域出现非拦截的强烈的垂直运动,波动的崩溃更加迅速和明显。但需要说明的是在试验中,将数值模式里控制潜热释放的参数设为:0、1/2、2的假定情况,则在实际的大气运动过程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对2004年5月20日东北高空冷涡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冷涡天气演变的物理量场分布特征及其天气诊断分析,为日常预报业务提供了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6.
1引言区域暴雨是灾害性天气之一,绝大多数集中在7月—8月份,因而主汛期区域暴雨更增加了灾害性的程度,同时也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本文从天气分析为出发点,以有利的环流为背景,从高空区域天气图分析入手,计算出某些物理量场的分布结果,结合日本传真图的数值预报产品。揭示出影响本市区域暴雨天气系统的某些特点,并给出预报着眼点。2天气实况概述1998年7月13日夜间开始至15日20时,受高空低涡和切变线的共同影响,本市自北向南出现了一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其降水范围广,持续时间较长,其中…  相似文献   

17.
采用改进的shuman-shapiro方法,在对形势场、要素场进行尺度分离的基础上,对1999年8月11~12日发生在山东的一次区域性特大暴雨过程机制进行了诊断分析;计算了天气尺度与次天气尺度系统动能方程以及非线性动量相互作用各项;以分析强降水系统天气尺度和次天气尺度系统之间动能相互作用的主要动力过程,结果表明:在本次暴雨系统中,存在着天气尺度和次天气尺度系统间动勇相互作用,使暴雨系统得以维持,中  相似文献   

18.
一次中尺度天气过程中湍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瑞宾  朱平  王邦中  杨志勇 《气象》1995,21(4):11-15
对1990年8月7日在北京通县地区所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天气过程中湍流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尺度天气发展过程中,近地层的湍流参数有明显的变化,从而证明了局地的输送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有促进作用。同时看出,中尺度天气过程的侵入会使局地湍谱发生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台风暴雨相当位涡诊断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蔡义勇 《气象学报》1992,50(1):118-125
位势涡度作为热力学与动力学相结合的物理量,能更有效地显示出暴雨系统的一些特点,国内外气象学者曾用位涡来分析诸如龙卷、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杨大升曾用位涡成功地研究过印度季风的爆发问题,并将位涡应用于我国的暴雨诊断分析上,但暴雨过程不可能是干绝热过程,将有大量的凝结潜热释放,而潜热释放对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反馈作用,所以将位涡应用于暴雨诊断时还应考虑水汽凝结潜热的作用。为了弥补位涡的局限性,本文从Ertel广义位涡方程出发导出了相当位涡的  相似文献   

20.
位涡扰动与气旋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通过对1991-07-05T08-07-06-T20江淮流域的一次气旋发生发展过程的分析,讨论了在气旋发展的不同阶段高低层位涡场分布及垂直结构的演变特征,并从气旋发展过程中的凝结潜热释放着手,研究了高低层位涡场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潜热的释放将促使高层的高位涡向下传输,导致低层气旋加深发展,并进而讨论了江淮气旋发展的一种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