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研究从综合评估模型(IAM)的模型耦合视角出发,介绍了当前损失函数的研究进展,主要从损失函数的构建方法、损失函数与IAM气候模块和经济模块的耦合以及IAM与气候模式的耦合角度分析了损失函数的耦合功能及其存在的科学问题,探讨了损失函数的改进方向。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损失函数的构建方法上,主要采用专家判断法、元分析法和统计学方法,但各有优缺点;与气候模式的耦合功能上,损失函数多以温升为气候变化因素,降水等气候变化信息无法表达,且由全球尺度的年平均值进行标定,不能体现区域的差异和季节的变化,无法直接描述极端气候事件造成的巨大损失;与经济模块的耦合功能上,基于生产部门的损失函数缺乏间接损失评估功能,缺乏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机制。针对上述IAM中气候变化对经济影响的反馈机制的不足,需重点从细化区域气候变化因素影响和细分经济产业部门两个方向重构损失函数,紧密连接气候模式与经济模块,全面评估气候变化经济损失,并需要从技术上解决损失函数在耦合经济模块与气候模式时出现的时空尺度不匹配问题,最终为IAM与气候模式甚至地球系统模式的耦合提供重要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并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造成了各种负面影响。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经济评估是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而可计算一般均衡框架下的综合评估模型(CGE_IAMs)是评估气候变化经济影响的有效手段之一,文中对气候变化影响经济评估的主要CGE_IAMs进行了文献调研,并对这些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不同模型在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参数的处理方式以及气候影响的引入机制等方面有着较大区别,因而各模型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经济评估结果也有一定的差异。此外,当前CGE_IAMs在评估气候变化经济影响时存在支撑数据未及时更新、方法不细致以及评估不全面等问题。未来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应该更加关注于模型与支撑数据的精细化和开源化,此外还应加强CGE_IAMs中经济模块与复杂气候模式的耦合。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地球系统模式和综合评估模型在研究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优势和劣势,明确了将二者进行双向耦合的必要性,客观分析了综合评估模型耦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系统总结了国际和国内解决耦合难点的主要方法和最新进展,最后分析和讨论了双向耦合模式的不确定性来源和解决方法,为我国进行地球系统模式与综合评估模型双向耦合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进展:IPCC第四次评估综合报告解析   总被引:67,自引:2,他引:67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于2007年11月17日在西班牙正式发布。综合报告将温室气体排放、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与地球表面温度直接联系起来,综合评估了气候变化科学、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综合报告指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行动刻不容缓;能否减小全球变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在今后二三十年中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所作的努力和投资。这对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有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气温升高导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也随之加大。针对这一有关全球的发展问题,文章参考“气候变化对增长和发展的影响”(斯特思报告第2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响应”(斯特恩报告第5部分)以及日本东京大学工程研究生院Yuzuru Matsuoka等人的“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式:亚太综合模式(AIM)”,提出了气候变化对人类基本生活要素的影响,预估了温室气体“常规商务”(BAU)排放情况下气候变化可能对全球社会经济产生的潜在影响,讨论了适当气候变化产生的成本与效益,简介了斯特恩报告中采用的基本评估模式和亚太综合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6.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业务运行综合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昭林  李雁  陈挺  石城 《气象》2011,37(2):219-225
综合气象观测网运行监控系统是我国气象探测设备运行保障的实时业务系统.文章以装备技术保障工程理论为基础,按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业务性、经济性等多个范畴,从装备运行状态、装备性能参数、探测数据质量、通信传输、供应保障、维护维修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我国综合气象观测网中各类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保障等工作进行综合评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12月13日,西部五省区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评估业务系统项目总结预验收会议在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召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局长、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区域气象中心主任史玉光在会上强调,如何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向政府提交高水平的报告和对策建议,是气象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西部五省区气象部门有必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走到一起,对前一段西部五省区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评估业务系统项目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和梳理,找出问题,为今后争取更多更大的项目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1月31日—2月1日,“西部五省区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评估业务系统”项目启动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来自新疆、内蒙、甘肃、青海、西藏五省区气象局,以及塔城、巴州、和田地州气象局的子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参加了会议,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刘海波处长等出席会议。“西部五省区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评估业务系统”项目负责人、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区域气象中心主任、新疆气象局局长史玉光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对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影响的评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近43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得出浑善达克沙地气温在逐年升高,而降水量、蒸发量、平均风速、大风日数、沙尘暴日数总体呈逐年减少态势。其中温度升高、降水减少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加剧了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的发展;平均风速逐年减少对该地区沙漠化治理有利。但进入本世纪以后,蒸发量、大风日数和沙尘暴日数有增加趋势,同时通过1976、1987和2002年的遥感卫星监测结果验证:流动沙地面积不断增加,进一步表明浑善达克沙地的沙漠化局部正在扩展,这与该地区气候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长期气候变化——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解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①中关于长期气候变化的预估主要基于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46个地球系统模式结果,在对模式、情景及不确定性介绍的基础上,给出了21世纪及其后更远时期的气候变化预估结果。与第四次评估报告(AR4)及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三阶段(CMIP3)不同的是,AR5预估所使用的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为典型浓度路径(RCP,AR4主要使用的是SRES),但在相似温室气体浓度的情况下,两者给出的未来气候变化结果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是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建立长期有效的气候变化科技业务支撑系统。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气候变化科研与业务工作的需求。黑龙江省气候变化检测、影响评估与对策业务系统的开发与建设紧密围绕科技发展需求,以业务服务产品为中心.发布权威性的气候变化业务服务产品.减少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近30年 (1961~1990年) 观测的温度 (包括平均、最高、最低)、降水、日较差、水汽的季和年平均资料, 对IPCC提供的5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 (ECHAM4, HADCM2, GFDL, CGCM1, CSIRO) 在同样时段只考虑CO2等温室气体的影响和既有CO2等温室气体又有气溶胶的影响两种情形对东亚地区气候变化进行了检测。分析表明, 考虑温室气体与硫化物气溶胶作用, 冬季最低温度模拟效果较只考虑温室气体与观测更接近。结果还表明, 在两种情形下, 这些模式对东亚和中国地区的气候都有一定的模拟能力, 但同时各个模式的模拟场也都有各自的系统误差; 气溶胶的作用使东亚地区气温下降; 从相关系数计算表明, 模拟最好的变量是温度, 其次是水汽和降水, 最差的是日较差; 在空间的分布上, 各变量冬季的模拟效果最好; 考虑总体情况, ECHAM4与HADCM2两个模式对东亚和中国地区的气候模拟效果在5个模式中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3.
新疆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的初步评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近50a来,新疆气候变暖、降水增多的趋势明显,并将持续到21世纪末.新疆生态环境系统的总体特征是:水资源是新疆生态环境的核心;形成了山地、绿洲、荒漠三大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有效利用率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很大潜力.在全球和新疆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新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防灾减灾形势更为严峻,而且绝大部分冰川退缩,并呈加速减退的趋势;但因气候变暖的同时降水增多,河流径流量呈增加趋势,生态环境随之有所恢复与改善,加之新疆又地处欧亚大陆中部,因而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直接的、近期的负面影响,在新疆的表现比世界大多数地区要轻、要小.由于新疆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以及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新疆生态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完全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任重道远.基于以上评估结论,提出了三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三江源区1961-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2006-2020年EOS/MODS监测资料,基于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气温、降水、极端气候指数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1961-2020年三江源区气温明显向高温方向漂移,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升温率分别为0.38℃·(10a)-1、0.28℃·(10a)-1和0.45℃·(10a)-1(P<0.01),最高和最低气温升温幅度存在不对称现象。同时极端气温暖事件(暖昼日数、暖夜日数)明显增多,极端气温冷事件(冷昼日数、冷夜日数)迅速减少。(2)与前一气候态(1961-1990年)相比,1991-2020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上升了1.28℃、1.12℃和1.60℃,且概率密度分布更加扁平,说明气温离散程度更大,气候不稳定性增强。(3)近60年来,三江源区降水量总体呈增多趋势,增加率为10.3 mm·(10a)-1,且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加,降水量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降水增多趋强表现更加明显。(4)在气温显著升高、降水量增多影响下,与第二次冰川编目相比,2019-2020年格拉丹东冰川和阿尼玛卿冰川面积分别减少5.51%和4.96%,冰储量分别减少23.43%和4.39%;三江源区年最大冻土活动层深度迅速减小,变化率为7.1 cm·(10a)-1,冻结期平均每10年缩短12.0天;积雪日数和累计积雪面积增多。受冰川冻土融水和降水量增多等因素的影响,三江源区湖泊面积总体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物资赠送项目是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自2011年实施以来,进展顺利,影响深远。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组建后,对援外项目监管和评估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但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尚不足以对实践形成有效支撑。本文立足援外改革要求,结合对历史项目进展及成效的回顾分析,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处理非结构化项目信息的系统性评估方法,构建了包含战略政策与项目实施两个视角、兼顾项目效果与质量评估两个维度的三级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可为项目实施监管、经验反馈、效果提升、传播推广等提供可用工具。研究发现,截至2020年6月,中方已实施完成40次公开招标采购,落实了与29个合作国签署的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物资赠送谅解备忘录,累计提供总价值逾5亿元人民币的应对气候变化物资。该项目在支持国家外交战略与政策实施、彰显国际责任,支持合作国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多方面取得务实成效,提升了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但具体物资赠送项目的差异化特征突出、基础信息来源渠道复杂、信息化水平不足等因素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评估工作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以及评估结果服务项目监管的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辽河流域属于气候变暖较为显著区域,增温幅度比全球和全国的增温幅度都要高。同时辽河流域也是水资源较为匮乏且需求量大的地区,因此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问题也更值得关注。基于长期历史观测气象水文数据和未来不同情景下气候变化预估资料,建立评估气候变化与径流量的关系,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可能影响,为辽河流域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961—2020年,辽河流域气温为持续上升趋势,降水没有明显的增减趋势,但存在阶段性变化;辽河流域降水量与径流量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具有较为一致的长期变化趋势与特征,年降水量与径流量相关数达到0.6以上。日降水量与径流量相关分析表明,降水发生后次日且为大雨降水等级(即日降水量≥25 mm)时,两者相关系数可高达0.85;敏感性试验和模式模拟试验表明,径流量对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响应,降水增加(减少)、气温降低(升高),则径流量增加(减少);在未来RCP8.5排放情景下气温升高趋势最为明显,未来径流量也为显著增加趋势;RCP2.6排放情景下气温增加的幅度最小,未来径流量也表现为无明显增减趋势;RCP4.5情景下,气温增加的幅度居中,未来径流量则为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7.
4月15日,由乌鲁木齐区域气象中心牵头的中国气象局2007年多轨道业务建设项目——《西部五省区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评估业务系统》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8.
已经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影响是显著的、多方面的。各个领域和地区都存在有利和不利影响,但以不利影响为主,未来的气候变暖将会对中国的生态系统、农业以及水资源等部门和沿海地区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采取适应措施可以减轻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应将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中。由于我国科学研究的相对不足和科学认识能力的局限,目前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方法和结果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应当加强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案例研究、扩大研究领域、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的研究,以降低影响评估的不确定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综合指标探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气候变化,即气温、湿度、气压、风、太阳辐射、大气化学物质等各种气候因子的变化, 皆能引起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反应。综合考虑各个气候因子的影响程度、变化机理,得出一种能反映气候的变化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综合指标,这对于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分析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