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纺锤纺锤属科,为海洋中游速较快的鱼类,这是因为它有一个标准的纺锤形身体。在第二背鳍与臀鳍的后方各有一个由两根鳍条组成的小鳍,这在一般鱼类中是较为罕见的。它们体长在40厘米~100厘米之间。喜食浮游生物,小虾偶尔也是它们的美味。在中国南海、日本、印度洋、东太平洋、非  相似文献   

2.
1971-1973年,作者在山东省胶南县参加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人工养殖,发现有几种无脊椎动物是对虾的优良基础饵料,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到有兴趣的是一种底栖端足甲壳类,它们不仅数量较大,而且繁殖周期短,生长快。经过详细鉴定,作者确认它是端足目、蜾蠃蜚科、蜾蠃蜚属中的一个新种,定名为中华蜾蠃蜚(Corophium sinense sp. nov.)。  相似文献   

3.
海里的一种红鲷鱼,属鲷科。体侧扁,长椭圆形,背部隆起,头大,口小,背鳍前是硬棘,后是鳍条,腹部钝圆,体淡红色。红鲷鱼跟其他鱼不同,有变性的能力。通常它们过着20多条在一起的群居生活,群内必有一条雄性鲷鱼是领队,其他全是雌性的红鲷鱼,自然就形成了一夫多妻制。雄鱼一旦死亡,“妻妾”行中的一条个体最大,而长得特别健壮的一只雌鱼  相似文献   

4.
镰鱼镰鱼属镰鱼科。身体甚高而侧扁,是一种很漂亮的鱼类。皮肤坚韧披以细小的粗糙鳞片,与鲨鱼皮肤相似。背鳍的第三鳍棘延长成细鞭状,吻向前突出呈圆锥状。平时生活在多岩礁的水域内,喜食浮游生物。分布:中国、日本、菲律宾。  相似文献   

5.
于1959年12月14日在南海进行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时,采到了一个罕见的双壳类标本。最近经过鉴定,认为是一个新种,属于双带蛤科、糙双带蛤属,定名为中华糙双带蛤。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探索·发现     
曹玉茹  欣坤 《海洋世界》2006,(10):38-39
镰鱼属镰鱼科。身体甚高而侧扁,是一种很漂亮的鱼类。皮肤坚韧披以细小的粗糙鳞片,与鲨鱼皮肤相似。背鳍的第三鳍棘延长成细鞭状,吻向前突出呈圆锥状。平时生活在多岩礁的水域内,喜食浮游生物。分布:中国、日本、菲律宾。  相似文献   

7.
中国开发利用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西北太平洋的秋刀鱼(Cololabis saira),属颌针鱼亚目,竹刀鱼科,秋刀鱼属,又称竹刀鱼。体型细圆,棒状;背鳍后有5~6个小鳍,臀鳍后有6~7个小鳍;两颌多突起,但不呈长缘状,牙细弱;体背部深蓝色,腹部银灰色;吻端与尾柄后部略带黄色,最大体长可达40crn左右(图1)。  相似文献   

8.
阎淑珍 《海洋科学》2006,30(1):88-92
青鱼为海产冷水性中上层鱼,属于硬骨鱼类的鲱鱼科,学名:太平洋鲱鱼(Clupea pullasi Cuv.·Val),当地俗称青鱼,其体形小而侧扁,背部为深灰蓝色,具有背鳍、胸鳍、臀鳍,尾鳍为正尾形。一般年成,青鱼个体质量多为150~200g。20世纪70~80年代,鱼群中偶尔有约250g/条的青鱼(极少数),属  相似文献   

9.
居氏鬼居氏鬼属毒科,真正看见鬼的人并不多。它们狰狞可畏,海洋中的其他小动物遇到它都会退避三舍。这种鱼属近海底层的杂鱼,它们会从各鳍棘中向外射出毒液,其毒性甚大。它们主要分布在南海、及菲律宾、印度等海域。长丝虎鱼长丝虎鱼属虎鱼科,身体较为细长,全身被以圆鳞,但头部  相似文献   

10.
2016年11月至2020年7月在南海海域采集管眼鱼6尾,经形态特征鉴定为月鱼目、鞭尾鱼科、鞭尾鱼属(Stylephorus)、鞭尾鱼(Stylephorus chordates)。鞭尾鱼主要鉴别特征为:体长,侧扁。眼大,呈望远镜状,朝前或朝上。吻小,管状,口有特别大的伸缩能力。背鳍从颈背部延伸至尾鳍基部。尾鳍分明显的上叶和下叶,下叶2鳍条极度延长。鞭尾鱼在南海海域的发现是该科、该属、该种鱼类在中国海域的首次纪录。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鲳科鱼类均为重要的经济种类,在中国沿海仅见鲳属(Pampus)鱼类分布,而低鳍鲳属(Peprilus)和真鲳属(Stromateus)则分布于大西洋和东太平洋。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和DNA条形码技术对海南、广西和广东水产品市场上出现的“南鲳”进行物种鉴定,同时下载该物种的COⅠ基因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并纠正GenBank中的错误序列。研究结果显示“南鲳”学名实为中间低鳍鲳(Peprilus medius),为冰冻进口货品,在我国沿海无该物种的分布报道,其与国内已知的6种鲳属鱼类在鳃耙、背鳍、臀鳍等外部形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在COⅠ基因水平上与鲳属鱼类遗传距离为0.138,分化于中新世晚期。本研究可为水产品市场种类鉴定提供借鉴,也为鲳科鱼类的研究和海洋鱼类分类学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6种对虾食性特征及其营养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美珍 《台湾海峡》2004,23(4):481-488
本文主要研究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6种对虾的食性特征与营养级.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皆为混合食性型的甲壳动物.哈氏仿对虾、鹰爪虾和周氏新对虾的主要饵料生物属底栖生物和浮游动物生态类群,中华管鞭虾和须赤虾的主要饵料生物属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生态类群;它们的营养级范围在1.64~2.14之间.周氏新对虾、角突仿对虾、须赤虾和鹰爪虾属第二营养层次的杂食性动物,哈氏仿对虾和中华管鞭虾属第三营养层次的低级肉食性动物;它们的食物生境宽度范围为6.48~1.24,其大小范围依次为:哈氏仿对虾、中华管鞭虾、鹰爪虾、周氏新对虾、须赤虾、角突仿对虾;6种虾类之间的食物的重叠指数0.008~0.716.除了周氏新对虾与其它虾类之间食物的重叠指数<0.15外,其它5种虾类之间(食物的重叠指数0.387~0.716)都存在竞争饵料资源的问题.挠足类、长尾类、稚幼鱼、多毛类、硅藻类和肉足鞭毛虫是虾类共同争食的饵料生物.  相似文献   

13.
温柔的姥鲨     
正姥鲨,又名象鲛,是姥鲨科及姥鲨属中唯一的一个物种。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鱼类。姥鲨是海岸至远洋带的鲨鱼,分布在世界各地北面至温带近大陆棚的海域。它们适应水温介乎8~14℃。它们游动缓慢,一般都没有危害,很多时会游近岸边或进入海湾之中。它们跟随浮游生物在水体中的数量活动,因此经常在水面可以见到它们。它们经常迁移,常季节性地出现在某些地区。姥鲨体形庞大,成鱼最大  相似文献   

14.
地球上的鱼类大约有2万多种。如何将它们分门别类地区别开来,这既是一个包含生物分类科学的严谨工作,又是一个引人人胜的话题。我们知道,现代分类学上(包括对鱼的分类)采用的等级主要有门、纲、目、科、属、种,必要时还可以补充一些等级,如亚门、总纲、亚纲、总目、亚目、总科、亚科、亚属等。某种生物作为物种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人为地分类划分。自然界有形形色色的各种生物,在大多数情况下,物种之间有明确的界  相似文献   

15.
联体线虫科是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中种类多样性较高的一个科,广泛分布于潮间带、浅海甚至超过6 000 m的深渊海底。联体线虫科目前已记录有19个属239个有效种(另有4个属由于原始描述较简单,被认为是疑似属),是当前海洋线虫分类学研究最为活跃的一个科。本文简述了联体线虫科的系统分类研究历史,回顾了这一类群的国内外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对3个亚科的分类进一步做了梳理,并列出了各个属的种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16.
红树植物次生木质部的结构与进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林鹏  林益明  林建辉 《海洋学报》1998,20(4):97-102
研究了红树科Rhizophoraceae的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角果木Ceriops tagal和秋茄Kandelia candel;马鞭草科Verbenaceae的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紫金牛科Mysinaceae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海桑和Sonneratiaceae的海桑Sonneratia caeseolaria次生木质部的结构与进化关系,红树科植物的次生木质部结构比马鞭草科、紫金牛科和海桑科的植物原始;红树科中的竹节树属Carallia和山红树属Pellacalyx为陆生的非红树植物,它们次生木质部结构比海生的红树料红树植物木榄属、秋茄属、角果木属更为进化,即导管为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为互利式纹孔.单穿孔的导管存在,是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遇到干旱环境而产生的特化现象,而海生红树科植物进入海滩沼译后,木质部仍具有原始性状.  相似文献   

17.
厦门东海域定置网渔获鱼类种类组成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03年7月~2004年6月对厦门东部海域的定置网渔获鱼类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厦门东海域至少有鱼类242种,隶属于19个目81科145属,主要是沿岸近底层和底栖的小型鱼类.以鲈形目种类最多,共计127种,占总数的52.5%、经济种类有116种.主要优势种有:青鳞小沙丁鱼、孔鳞小沙丁鱼、斑鲦、马拉邦虫鳗、裸鳍虫鳗、中华须鳗、前鳞鲻、眶棘双边鱼、多鳞鳝、皮氏叫姑鱼、短棘银鲈、列牙垒幸4、黄斑蓝子鱼、褐蓝子鱼、锯塘鳢、锻虎鱼类、褐菖鲇、绿鳍鱼、鳄鲡、卵鳎、中华单角鲍等.渔获种类在秋季及冬初最多,夏季较多,而冬末和春初最少.渔获种类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与海洋表层水温变化有关,种类的月更替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8.
阎淑珍 《海洋科学》2006,30(1):88-92
青鱼为海产冷水性中上层鱼,属于硬骨鱼类的鲱鱼科,学名:太平洋鲱鱼(Clupea pullasi Cuv.&Val)当地俗称青鱼,其体形小而侧扁,背部为深灰蓝色,具有背鳍、胸鳍、臀鳍、尾鳍为正尾形。一般年成,青鱼个体质量多为150-200g。20世纪70-80年代,鱼群中偶尔有约250g/条的青鱼(极少数),属中上等鱼,肉质极富油性。每年2-6月份洄游至我国黄海北部各湾产卵。  相似文献   

19.
“七鳃鳗”,在动物分类学上属“圆口纲”,不属“鱼纲”。不少人把七鳃鳗说成是鱼,那是错误的。就如同说鲸鱼是鱼一样会闹笑话;因为鲸鱼属“哺乳纲”。圆口纲,是脊椎动物门中最低等的一个纲。其中分“七鳃鳗”、“盲鳗”两个目,现在已知约有50个种。其独有特征为:(1)口漏斗状,无上下颌,不能自由开合;(2)只有简单脊索,无脊椎;(3)只有奇鳍(背鳍、尾鳍),无偶鳍(胸鳍、腹鳍);(4)只有一个鼻孔,位于头顶正中线上;(5)有“鳃囊”,呼吸时水不从口进入;……  相似文献   

20.
吴溪 《海洋世界》2008,(10):56-58
它们已整装待发:背鳍竖立,身体的颜色闪烁变化。墨西哥湾,水面之下,旗鱼们正在一群沙丁鱼旁边绕行,准备随时发起攻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