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它的高效、即时更新、连续性好等优势为环境监测工作者所认识,在此主要介绍了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说明了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中的应用,着重阐述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新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小城镇建设发展和遥感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遥感技术应用发展的客观实际,对应用遥感技术在小城镇建设中进行环境监测的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展望了遥感技术在小城镇建设发展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卢萍  吴学伟 《东北测绘》2001,24(3):31-32
在介绍小城镇建设发展和遥感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遥感技术应用发展的客观实际,对应用遥感技术在小城镇建设中进行环境监测的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展望了遥技术在小城镇建设发展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遥感技术的理论,同时结合省级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综合调查项目中的实践,系统阐述了卫星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方面的优势及其应用方法和技术特点。在大范围、小比例尺的情形下,遥感技术是资源调查工作中必须而且是唯一可行的调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技术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目前国家对矿产资源开发状况,对矿山环境监督管理的现状及需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遥感技术在矿山开发状况和矿山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前景,指出大规模监测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得出了遥感技术在该领域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红外遥感技术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机载和星载典型红外遥感器的技术性能、特点和主要应用以及成像光谱仪的叙述,概述了红外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展望了90年代红外遥感技术(特别是红外成像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大气和海洋观测、地球辐射测量和天文观测以及军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介绍了未来红外遥感技术的科学前沿及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实验计划,并提出了我国可能建立的红外遥感应用系统工程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浅谈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慧城市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信息化和城市化融合的产物,正逐步实现利用智能化的手段开展对人、财、物、事的高效精细化管理。在此背景下研究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对于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进入纵深阶段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智慧城市的定义及其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然后,从城市规划、城市违章建筑监管、工程环境监测、废弃物管理、智慧交通、城市安全防控和智能媒体等方面阐述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最后,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大力开发,矿山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利用遥感手段进行矿山环境与灾害动态监测成为保护环境和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单一遥感手段在矿山监测中存在的缺陷,开展了天、空、地多源遥感监测技术在矿山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将天基的卫星遥感技术、空基的无人机遥感技术以及地面的热成像、测量机器人等遥感测量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矿山生产、安全、环境、灾害的协同观测。  相似文献   

9.
张碧帆 《现代测绘》2005,28(3):35-36,41
遥感技术是二十世纪快速兴起的一门技术学科.目前在城市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城市典型地物(水体、植被、道路以及工矿建筑等)的波谱特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石油遥感二十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油遥感是遥感技术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着重回顾了20a 来我国的石油遥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所经历的艰苦创业、壮大辉煌和稳步发展的成长过程及取得的巨大成就,论述了遥感技术在石油勘探、石油工程建设、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成功应用,并对石油遥感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地球信息科学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廖克 《测绘科学》2001,26(2):1-6
分析了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 ,为地球信息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论述了地球信息科学的内涵、理论基础、技术体系以及地球信息图谱等基本概念 ,阐述了地球信息科学在资源清查与管理、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决策与管理、城市规划与现代化管理、农业规划决策与生产管理、灾害预测与灾情评估、环境污染与生态变化监测、全球变化监测与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水质遥感监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水质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水质进行监测.水质监测结果是水质评价与水污染防治的主要依据,随着水体污染问题的日渐严重,水质监测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无论内陆水体还是海洋水体,其水质影响到国民生产和人们的生活用水,准确、快捷的水质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水质遥感监测具有监测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和便于进行长期动态监测的特殊优势,在水体水质监测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主要对水质遥感监测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矿山开发遥感调查多是依赖国外影像且监管手段滞后的问题,本文在矿产资源开发遥感调查基础上,以四川省攀枝花市红格钒钛磁铁矿区为例,基于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研究了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矿山开发遥感调查中应用的可行性。同时,利用C#语言,研发了矿山开发动态监测系统,提高了矿山开发遥感调查的实时性与可靠性,提升了矿山开发监管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现象愈演愈烈,制止“两违”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一直以来,“两违”执法程序烦琐,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无法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利用遥感(RS)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地违法现象,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构建“两违”执法管理平台,能准确快速地定位“两违”图斑并指导现场执法巡查。本文以石狮市为例,研究了3S(RS、GIS、GPS,遥感(Rern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技术在“两违”执法工作中的实践应用。结果表明,“3S”技术可以全面及时地发现土地违法行为,极大地提高执法效率。  相似文献   

15.
遥感信息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葛咏  王劲峰  梁怡  马江洪 《遥感学报》2004,8(4):339-348
近年来遥感技术及遥感信息产业化发展迅猛 ,但遥感信息的不确定性制约着遥感信息的产品化和实用化的进一步发展。虽然 ,这一问题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 ,并提出和采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 ,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但这些方法在分析遥感信息不确定性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研究点 :遥感信息的不确定性传递机理。本文主要目标就是建立一套遥感信息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字北京的空间信息工程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李军  彭凯  李琦  郭玲玲 《测绘科学》2005,30(1):80-82
空间信息工程是指利用"数字地球"理论,基于3S等关键技术,深度开发和利用空间信息,建设服务于北京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依据北京市空间信息工程的建设进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市遥感工程、北京市综合遥感影像数据库和北京市地理编码数据库的研究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17.
遥感技术因其较高的精确性和时效性已成为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手段。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调查工程,起着为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的作用。遥感影像解译是整个普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而且工作量巨大。目前,地理国情普查的遥感影像解译环节主要采用人工解译和计算机自动解译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一种面向对象分类的遥感影像自动解译方法,通过东莞市TM影像实验,总结该方法的解译特点,并介绍其在地理国情普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邓荣鑫 《地理空间信息》2013,11(1):156-157,16
针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中《遥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实验和应用3个方面,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期对非地理空间信息专业遥感知识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万幼川  李植生 《测绘学报》1996,25(4):277-284
本文在建立湖泊运动模型,不量平衡模型的基础上,对污染物浓度的扩散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并快速形成了符合GIS数据结构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实现了专题自动分类及查询子系统并对武汉市东湖富营养化物质氮,磷和江西赤湖重金属物质铜污染进行了计算机计算实验,达到了实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热红外遥感用于陡河水库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由航空成象光谱仪热红外图象、红外辐射温度等遥感数据,和环境调查非遥感数据相结合,从水禀不体热污染、悬浮物污染、库区内水草生长对水体散热影响方面的生态环境因素分析,讨论作为唐山市饮用水水源地的陡河水库,其水质如何控制在《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类水质标准。确保2000年后唐山市居民有高质量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