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九五”期间我国农业气象科技若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馥棠  应宁等 《气象科技》2002,30(5):257-261
文章简要回顾了20世纪我国农业气象科技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九五”期间我国气象部门在农业气象科技方面所取得的若干重大进展,包括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研究’和‘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研究’和‘气候异常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评估模型的研究’等科研成果以及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拓展和业务能力的建设;并从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出发,探讨了农业气象科技在新世纪之初的可能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国家科技部在“九五”期间设立了“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研究”项目,并于1996年10月正式批准立项实施,项目主持人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祥德研究员和王馥棠研究员。本项目由中国气象局、水利部、林业局、农业部、中国科学院联合主持。项目从1996年10月启动以来,通过2~3年的野外试验,分工协作,在防旱抗旱技术、涝渍防御技术、灭火与防火技术、人工增雨与防雹技术、低温冷害与霜冻防御技术等5方面均取得了具有应用前景的重要成果。项目共取得新技术27项、研究论文及报告361篇,出版编著9本,获国家专利3项…  相似文献   

3.
该项目属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第一批资助的项目。项目的关键技术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研究”(96—020)的研究成果。申请转化的内容为推广冬小麦干旱综合应变防御集成技术和低温冷害综合防御技术等。项目的创新点是农业干旱综合应变集成防御技术(软硬件相结合)和低温冷害综合防御技术可明显提高防御严重干旱的能力和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该项目属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第一批资助的项目。项目的关键技术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研究”(96-020)的研究成果。申请转化的内容为推广冬小麦干旱综合应变防御集成技术和低温冷害综合防御技术等。项目的创新点是农业干旱综合应变集成防御技术(软硬件相结合)和低温冷害综合防御技术可明显提高防御严重干旱的能力和科学水平,有利于高  相似文献   

5.
农业干旱综合应变防御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庚山  安顺清等 《气象科技》2001,29(1):F003-F003
干旱缺水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最大的绊脚石,特别是近年来的连续大旱不仅对农业生产,而且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的不利影响。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迫切需要有效的农业干旱防御技术。然而农业干旱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它涉及到土壤、作物、大气和人工措施等方面,因此它的准确监测、预报以及有效防御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无论提到什麽高度都不过分。“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研究”中的“农业干旱综合应变防御技术研究”专题(960200101)通过5年的攻关研究,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江苏农业科学院、广东气候应用研究所、吉林气象科学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科研人员参加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农林重大病虫害和农业气象灾害的预警及控制技术研究”13课题“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技术研究”经过近3年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并于2003年12月顺利通过农业部项目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验收,得到专家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7.
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研究我国是世界上农业气象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始终受到各类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严重制约与困扰。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对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技术研究,以实现农业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地发挥气象、水文...  相似文献   

8.
频繁发生的农业气象灾害制约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健康发展。农业气象灾害一直是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开展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在国家科技攻关等计划的支持下,近10年来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业务和预报服务,构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防御体系是农业气象灾害研究的重点。基于3S技术和地面监测相结合,构建了农业气象灾害动态监测系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全面监测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建立和完善了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开展干旱、洪涝、冷害等灾害的动态监测,逐步建立集3S于一体的高空时空分辨率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研究主要包括:数理统计预报方法进一步发展,农业气象模式与气候模式结合的初步尝试,GIS和网络等高技术在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中的应用,省级农业气象灾害预测系统的研制。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影响)评估的研究,大致可以2001年为界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灾害风险分析技术方法探索研究为主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以灾害影响平度的风险化、数量化技术方法为主的研究发展阶段,构建灾害风险分析、跟踪评估、灾后评估、应变对策的技术体系;具体研究包括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区划和基于遥感监测信息的农业干旱评估。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研究主要是将高效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主动防御技术和开发防灾制剂的被动防御技术相结合,在防御农业干旱和低温冷害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技术研究”课题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农林重大病虫害和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及控制技术研究”的第 1 3课题。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王石立研究员主持 ,广东气候应用研究所、江苏农业科学院、吉林气象科学研究所及国家气候中心的相关科研人员参加协同攻关。该课题的研究方向是一个学科交叉和探索性强的创新研究方向 ,难度较大。 2 0 0 1年启动 ,经过两年多的攻关 ,现已取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特别在资料分析、田间试验和模型研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广泛收集了环流、海温、气候及田间…  相似文献   

10.
4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步入了依法管理的轨道,对于我国的气象法制建设以及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增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有效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敏感的行业,气象服务对于“三农”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个完整的气象服务能够让农民提前做好灾害规避。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农业气象灾害频率增加、强度增强,给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威胁。农业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敏感的行业,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脆弱区,农民是受灾影响最大的弱势群体。在这种形势下,气象服务对于“三农”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个完整的气象服务能够让农民们提前做好灾害规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都离不开气象服务的支撑和保障,“三农”问题也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中之重”,因此也进行了一系列政策扶持资金补贴。2011—2012年,国家财政专项拨款,支持中国气象局在全国开展“三农”气象服务试点,潜江市也被纳出其中。作为全国气象主管机构,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农业气象工作,在《全国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对气象服务“三农”工作做了明确部署,指出要树立绿色协调的发展理念,加强气象与农业等相关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与数据信息共享,加强专业化农业气象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加强自动化农业气象观测能力建设,深化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合理开发农业气候资源,积极参与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气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上游暴雨科学、业务试验四川协作组实施情况晋玉田(四川省气象科研所610072)1引言国家科技攻关85—906项目一“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研究”共设置10个课题,其中08课题是“暴雨科学、业务试验和天气动力学理论的研究”,编号85一...  相似文献   

13.
陈贤 《气象软科学》2005,(2):96-101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计划项目《中国气象数值预报技术创新研究》自2001年科技部批准立项以来,经过四年的项目实施,在自主创新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在管理模式的创新上也得到了诸多的经验和体会。特别是为了自主研发出中国新一代数值预报系统,采取了集中全国数值预报领域骨干,专门成立研究实体,统一管理,集中精力进行攻关等一系列创新做法,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正《气象灾害防御》是由吉林省气象局主管、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83年,1994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成为正式出版的科技期刊。刊期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为:聚焦气象灾害,刊发气象灾害防御领域学术成果,促进气象系统专业  相似文献   

15.
正《气象灾害防御》是由吉林省气象局主管、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83年,1994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成为正式出版的科技期刊。刊期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为:聚焦气象灾害,刊发气象灾害防御领域学术成果,促进气象系统专业  相似文献   

16.
《吉林气象》2015,(1):49
《气象灾害防御》是由吉林省气象局主管、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83年,1994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成为正式出版的科技期刊。刊期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为:聚焦气象灾害,刊发气象灾害防御领域学术成果,促进气象系统专业  相似文献   

17.
前言     
我省位于长江中上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频繁,严重影响经济建设,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汛抗洪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国家将《长江中上游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研究》课题列入“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第九项。该课题由我省气象局主持。其研究目的是,在长江三峡和荆州地区建立一个初步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18.
程渭山 《浙江气象》2010,31(2):1-1,24
浙江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省份,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省份。有效应对气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是浙江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具体要求,也是建设平安浙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重视和解决的根本问题。2010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国务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是继《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之后,我国制定的第2部与《气象法》相配套的气象行政法规,对于指导和推动科学防灾、依法防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两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正式启动“我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项目于1998年间月经国家科技部正式立项批准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本项目研究内容共分两个部分:(1)“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大  相似文献   

20.
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和防御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春乙  郑昌玲 《广西气象》2007,28(1):1-5,71
为解决我国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依靠科技创新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评估和防御技术研究,提高其技术水平,便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为此,通过对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的分析,找出其相应防御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