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福建水口水电站库区的塌岸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军 《山地学报》1999,17(4):343-348
从环境地质角度,对水口库区的塌岸问题,即库岸再造现象进行监测研究,并对塌岸发展的最终宽度,稳定时间历程进行预测,为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库区开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塌岸灾害广泛分布于中国三峡库区。塌岸易发性评价对库区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塌岸易发性评价的研究程度低,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差,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不充分,并没有考虑波浪对库岸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塌岸灾害广泛发育的三峡库区奉节段至云阳段为研究对象,考虑波浪和库岸形态对研究区塌岸发育的影响,提出江岸宽度、库岸形态、风速这三个指标,并基于研究区塌岸灾害发育和分布特征共选取8个影响因子,构建三峡库区塌岸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种机器学习模型,实现三峡库区塌岸灾害易发性分区及检验、模型精度预测、评价结果的分区和实地验证。结果表明:(1)江岸宽度、岸坡形态和风速等影响因子权重靠前,对奉节段塌岸发育的贡献较大;(2)ANN模型、RF模型与SVM模型的较高-高易发区灾害点数量分别占总灾害点的53.1%、48.9%和39.3%。ANN模型与RF模型塌岸强度从低至高依次增大,分区结果较为合理,而SVM模型分区结果不太理想。(3)ANN模型、RF模型和SVM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798、0.793、0.766,三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精度较为可靠;(4)RF模型高易发性区域最符合实际地质条件,其易发性...  相似文献   

3.
结合评估范围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工程建设特征以及调查分析拟建工程附近已发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发育特点和规律;预测工程活动将引发、加剧地质灾害以及工程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综合分析建设用地适宜性,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并对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进行审查登记;为工程建设施工顺利进行和建成后的正常运营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曾志林 《西部资源》2013,(4):119-120
本文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结合详细的现场调查,对青洲水泥厂石灰石矿地质环境进行了现状影响评价和预测影响评价,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和监测措施,为减少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收集和研究历年来矿山企业在勘查、开发古云稀土矿的过程中所积累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研究、分析古云矿区稀土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为矿山开采设计及地下水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望谟县金鼎山滑坡的专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了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滑坡的形成机理,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并且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调查研究表明该滑坡为降雨诱发的牵引式滑坡,其治理以抗滑支档结合地表排水为主。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于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应当积极开展地质勘查工作,详细掌握勘查区域的地质情况。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与设计水平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勘查与设计质量控制展开分析探讨,旨在为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高质量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博罗县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特征,选取了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气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地质环境因素及地质灾害发育的数量、规模、密度等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因子,运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定量评价,共划分出地质灾害高、中、低三个易发分区等级,为博罗县今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及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类似地区开展区域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兰州新区美加地块位于兰州新区东南部,场地东临新区中心,南北侧属于剥蚀堆积黄土丘陵,中部为大西沟切割的沟谷地貌,形成了南北高中部低的地貌形态,地质条件复杂。本文对评估区地层、构造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及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进行详细分析,对通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与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进行评估,进而提出防治措施建议,为规划工程的布局、勘察设计及后期施工提供灾害治理及防灾减灾的地质依据,对同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实施过程当中,对水文地质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水文地质的勘察和地质勘察工作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水在决定岩土质量好坏方面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针对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占据的重要地位进行了分析,对水文地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为广大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及其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涛  徐刚  夏大庆 《山地学报》2004,22(6):719-724
三峡库区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库区地质灾害的活动状况,不仅影响三峡水库的运行安全。而且还关系到库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防患于未然。在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主要特点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对库区蓄水后库岸再造过程和人类不合理活动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认为,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地质灾害和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将相对增加,并呈现出阶段性。提出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2.
陈洪凯  唐红梅 《山地学报》2003,21(6):739-744
三峡库岸城区滑坡90%属于由第四纪松散土体组成的散体滑坡,滑坡区属于城区重要组成部分,降雨及三峡库水位降落是此类滑坡孕发的动力因素。本文以重庆万州清泉路滑坡为例,基于库岸城区滑坡防治原则,构建了实用的滑坡治理与沿江路建设一体化模式,推导了抗滑桩的内力计算方法;详细分析了一体化模式的结构组成及受力特性。研究成果对于三峡库区城区滑坡的治理与开发利用具有较强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水库库区形成以后,由于水位的上升变动往往触发相当数量的坍塌和滑坡,对库岸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以小湾水电站库区新民坝子滑坡为例,在岸坡地质条件及变形破坏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对其变形破坏机制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其变形破坏方式为前缘一后缘逐级后退式失稳模式,且现状处于欠稳定状态;通过概化其地质模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手段进行流固耦合分析,得出水位上升至调查水位1 160 m高程和正常蓄水位1 240 m高程时的岸坡稳定性状况,计算结果表明蓄水至1 240 m高程后岸坡存在产生较大规模失稳的可能.这对类似库岸滑坡的调查分析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三峡水库重庆段一级支流回水河段富营养化潜势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采用箱模型法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对重庆段主要一级支流回水河段富营养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所预测的2010年以前的污染负荷水平,由于回水段平均水深达到15m左右,三峡水库重庆段主要支流回水段整体上不会出现富营养化现象;但对于水深小于1m的库岸附近,可能出现局部富营养化。根据日本国立公害研究所的富营养化指标的标准,当总磷(TP)浓度在0.05mg/L-0.11mg/L区间时,属于中-富营养。由于三峡水库一些支流回水段的TP浓度肯定超过0.05mg/L,虽然还达不到富营养的程度,但也已接近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重庆市工业的发展对库区的带动作用及其指向,认为重庆对库区的带动作用不能等到重庆经济实力足够强时才进行,而应在重庆市调整工业结构,重塑自身工业中心职能过程中尽快建立中心城市与库区的工业经济联系,提出了加强经济联系的五种模式,最后对重庆市区工业对库区的带动范围及带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重庆段)城镇化综合水平评价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三峡水库成功蓄水,百万移民宣告结束,各项事业百业待兴。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要求标准高,库区农村人口数量多,就现阶段和未来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加快重庆三峡库区城镇化进程,不失为一条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和解决库区移民就业的有效途径。以人口、经济、城镇建设和生活质量为基础指标,建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将重庆三峡库区15个区县城镇化综合水平划分成四种类型。结果表明:城镇化综合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西高东低"的格局。最后以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为原则,分析城镇化动力机制,确定未来一阶段城镇化重点战略。  相似文献   

17.
刘伟  向宇宙  王娟 《盐湖研究》2016,24(4):12-15
Y-3D井是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扬古伊气田构造带上的一口大斜度开发井。针对该井上部地层大井眼泥岩段存在易泥包、易垮塌及携砂困难,中部井段长段膏盐层对钻井液的污染,高温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以及大斜度定向钻进中的润滑防卡和下部地层易喷、易漏、高含H2S等技术难题,通过对钻井液体系和技术措施优化,使钻井液性能满足了钻井工程、地质录井和保护油气层的要求,实现了安全、优质、快速钻井。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存在主要产业经济效益低,国有产业亏损大,产业规模小,城镇经济中心作用弱等突出问题.库区开发必需是持久战和持续发展相结合,将库区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搞好资金、行业、所有制之间的优化组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准备用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才能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重庆市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重庆市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面向用户,依据科学性、实用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建立了详细的地质灾害基础数据库,并且以MapGIS和Mapinfo作为后台支持,利用VB语言进行开发,具有数据输入、检索、数据统计、图形浏览、媒体播放、信息输出等功能。该系统的研制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