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四川省巴塘县夏塞银铅锌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探矿地质特征,指出区内NW向构造为导矿构造,矿体的产出严格受NNW向平行断裂系统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富矿体在NNW向断裂中按一定间距连续出现,并在NNW向断裂伴生的次级构造中集中产出。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东南部太平山地区断裂控矿作用及控矿应力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曙  王永祥  李立新 《矿床地质》2004,23(1):107-114
根据控矿断裂构造的分期配套及其交切关系研究 ,发现大兴安岭东南部太平山地区内生金属矿床的形成与中生代多次转换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及其所形成的断裂直接相关。太平山地区在中生代经历了 4期具不同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控矿构造运动 :①晚侏罗世晚期至早白垩世早期 ,形成NEE走向的矿化隐爆角砾熔岩带 ;②早白垩世晚期 ,造成了大量近EW (或NWW )和NW (或NNW )走向的共轭张_张扭性断裂 ,该期为主成矿期 ;③晚白垩世 ,形成并复活了近SN向 (或NNE向 )和NE65°的两组共轭张扭性断裂 ,沿断裂充填了中酸性脉岩和铁矿 ;④晚白垩世之后 ,发育NNW向挤压的区域构造应力场  相似文献   

3.
西昆仑阿尔巴列克铜矿多级构造控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综合分析矿区地质资料基础上,通过矿山揭露地质现象,对阿尔巴列克铜矿控矿构造特征及构造控矿机制进行研究.认为矿体定位受多级冲断-褶皱构造控制,克孜勒陶.库斯拉甫断裂、塔木一卡兰古断裂是叠瓦逆冲断层组,为区内Ⅰ级构造;夹于一级断层间褶皱及NNW向断裂,为Ⅱ级构造;在Ⅱ级构造间,有NNE向断裂组,为Ⅲ级断裂构造.将此构造控矿模式用于矿山找矿实践,取得较好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哈尔楚鲁图银-多金属矿床为例,阐述了甚低频电磁法(VLF-EM)在覆盖区控矿构造特征分析及隐伏矿体找矿预测中的应用。VLF-EM测量和地质解释成果表明:矿区内断裂构造主要有NWW、NNW及NE三个方向。其中,NNW和NWW向断裂为主要含矿构造,二者构成菱形网格状或雁列式控矿构造基本格局,断裂交汇地段为形成较大矿体的有利地段;NE向断裂未见工业矿体产出,对矿体起到错断和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5.
湖南黄沙坪铅锌矿NNW向构造的识别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祝新友 《地质与勘探》2010,46(4):609-615
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床属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近年来由于危机矿山深部找矿项目取得重大找矿进展而引起各方关注。矿床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包括NNE向、近NE向和NNW向,但以往一直将NNE向作为控岩控矿构造。系统的地质调查及岩体对比发现,NNE向断裂为成矿前逆冲构造,控制区内的褶皱与石英斑岩的侵入,并在成矿期继续活动。NNW向构造控制了矿区内花岗斑岩(301#、304#)的侵入以及矽卡岩及其相关的钨钼矿、铅锌矿的成矿。铅锌矿体受NNW与NNE向断裂的联合控制,常呈"S"型、或两组断裂交汇处的不规则脉状。矿化以NNW向花岗斑岩为中心形成分带,矽卡岩型钨钼矿化分布于花岗斑岩体边部,铅锌矿体分布于外侧。NNW向控矿构造的认识揭示出黄沙坪矿床301#花岗斑岩体及其东南部深部地区将是重要的找矿方向;同时,301#-304#岩体构成的NW构造线两侧,具有进一步寻找小型铅锌矿体的条件,这些矿体主要位于NNE与NNW向断裂的交汇部位。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泗顶-古丹铅锌矿田地质特征,总结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指出古丹-泗顶SN向断裂为导矿断裂,NW,NNW向断裂与该断裂交汇区为铅锌矿床分布区。  相似文献   

7.
陈冲 《地质与勘探》2017,53(1):87-96
义敦岛弧中段夏塞地区发育多个由断裂破碎带控制的大、中型岩浆热液脉状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具有极其相似的地质背景,形成于相同的断裂构造体系。本文选取夏塞银铅锌矿床进行控矿断裂特征调查、断裂构造序次和成矿应力场分析及矿体定位机制研究,以期为该地区热液矿床的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控矿断裂构造的综合研究表明:(1)矿区NNW向控矿断裂具有多期活动且成矿阶段断裂性质为左行正断层;(2)矿体定位于德格-乡城断裂和德莱-定曲断裂(Ⅰ)的次级断裂(Ⅱ)所派生的NNW向更次级的结构面(Ⅲ)中;(3)矿区NNW向断裂控制着矿化局部富集空间、矿脉展布型式及矿体的产出。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哈尔楚鲁图银-多金属矿为例,阐述了甚低频电磁法在覆盖区控矿构造特征分析与隐伏矿体预测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矿区构造矿化带方向以NNW和NWW向为主;NNW和NWW两方向断裂构成菱形网格状控矿构造基本格局,构造复合控矿特征明显,两者交汇地段应是膨大矿体的找矿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东安锑矿区的共轭节理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和区域构造演化历史,确定了矿区构造应力场演化和构造控矿特征。矿区构造应力场可以划分为五期。第一期为加里东期近SN向挤压,形成牛头寨NE向基底褶皱和同期NE-NNE向断裂,以及近SN向F_1断裂的雏形。第二期为印支期近EW向水平挤压,共轭节理为NE和NNW向,形成了以近SN向的牛头寨复式背斜和区域性F_1断裂为主体的构造格架,以及小牛头寨NW向断裂和继承早期NNE向断裂发育的断裂构造。第三期为燕山早期近SN向水平挤压,共轭节理为NE和NW向;F_1、NNE向断裂整体处于挤压状态。前述三期构造形成了矿区近SN向构造骨架,以及配套的断裂、节理等成矿前构造。第四期为燕山晚期NW-SE向伸展,共轭节理为NE和NWW向;NE向组继承前期节理;F_1、NNE、NNW、NW向断裂此时成为矿液运移通道和容矿场所。第五期构造变形发生在第四纪,为NW-SE向水平挤压,共轭剪节理为NWW和NNW向;此期断裂为成矿后断裂,它们错断矿脉、矿脉被抬升剥蚀后出露地表。  相似文献   

10.
阿延寿 《青海地质》1997,6(1):28-33
滩间山矿田产出部位及矿体延展严格受断裂构造制约。矿田地区发育北西向压扭性断裂,北东向张扭性断裂和近东西向扭性断裂,北西向,并东向断裂均为控矿断裂,但北东向断裂的控矿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德化邱村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德化县肫村金矿床主要受构造断裂带控制,北东向断裂和近东西向断裂与成矿关系密切。主断裂既为导矿构造,也是容矿构造。单矿体定位于其主构造欠一级构造或次级构造与其它构造的交汇部位,形成富金矿包,闪长玢岩可作为该区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牟定郝家河铜矿床的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传杰  秦德先 《云南地质》1992,11(2):163-168
郝家河砂岩型铜矿床产于滇中中生代陆相红色碎屑岩建造中,规模中型。构造线总体方向为NW-SE,主要构造为NNW向和近EW向的褶皱和断层,其次为NW、NE向的次级断层。矿区构造对矿床的形成起着双重控制作用:构造活动是成矿物质活化、迁移的重要热源和动力;构造控制着矿床的空间产出位置。狮子山背斜及一系列NNW向隐伏断层控制着矿床的展布;近EW向密集发育的小规模隐伏断层及其与NNW向隐伏断层的交切部位控制着矿体形态及其富厚部位。  相似文献   

13.
曾广乾  梁恩云  刘庚寅  邹光均  黄远能 《地质论评》2021,67(4):67050006-67050006
五圩矿田处于丹池成矿带南段,通过矿田尺度地质构造调查与矿床范围控矿构造解析,识别出4期构造应力场和2类控矿构造样式。4期构造应力场分别为:① NE向挤压(D1),为印支运动的产物,与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即印支地块与华南板块的碰撞、拼合有关;② NWW—近EW向挤压(D2),形成于中侏罗世中晚期的早燕山运动,其动力来源于古太平洋板块(或伊泽奈崎板块)对华南板块的俯冲;③ 近SN向挤压(D3),发生于晚白垩世早期,其动力学背景可能是古太洋板块或伊泽奈崎板块对华南的N—NNW向俯冲、碰撞;④ 近SN向引张(D4),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中的高角度俯冲或板片后撤引发的弧后扩张作用有关。两类控矿构造样式分别是NEE—NE向切层断裂、裂隙控矿和顺层滑动破碎带控矿。切层断裂、裂隙于D4期的伸展活动控制了雁列式脉状矿体的形成,使得单矿体具向西的侧伏趋势,而矿带则呈现朝东侧伏的规律。似层状矿体受D1期褶皱虚脱空间和D3期构造挤压影响,表现出局部膨大、尖灭再现等现象。根据构造控矿规律和控矿构造组合特征,认为Ⅰ号主矿体南南东方向(矿带侧伏方向)是下一步找矿的首选区段;近EW向褶皱、NEE—NE向断裂和NNW—近SN向顺层滑动破碎带的复合部位是重要的找矿方向;NNW—近SN向顺层滑动破碎带具等距性控矿特点,应加强其走向上的追索。  相似文献   

14.
江西相山铀矿田构造控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窦小平 《地质与勘探》2015,51(5):879-887
对江西相山铀矿田内断裂构造格架及火山构造特征做了研究,认为相山火山盆地和断裂构造的成生与发育受永丰-抚州深断裂演化控制。从构造控矿作用看,相山铀矿田受大型中心式塌陷火盆控制,北部的EW向断裂带和中西部的EW向构造断陷带控制着矿田内的矿集带,NE向与EW向断裂构造复合部位控制了矿床的位置,密集成群的断裂裂隙带控制着铀矿体,使各矿床中的铀矿体呈群脉型。这些铀矿田地质构造特征及控矿规律对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河南熊耳山地区的金矿大多产于NE向和近E-W向断裂中.近年来发现的小南沟金矿受控于近S-N向断裂,开拓了该地区金矿找矿的新思路.研究表明,近S-N向的控矿断裂为NNW向与NE向一组共轭断裂的复合成因,是在E-W向基底断裂的基础上发育形成的,成矿作用与区域成矿具有一致性.总结出NE向断裂有利成矿的断裂走向勘探标志,指出小南沟金矿的外围仍有良好的找矿条件,NNW向、NE向与NWW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有利成矿.小南沟主矿体存在向北的迅速侧伏,侧伏的原因与E-W向断层北倾以及NNW与NE向断层交汇线的向北侧伏有关.  相似文献   

16.
五圩矿田处于桂北丹池成矿带南段,通过矿田尺度地质构造调查与矿床范围控矿构造解析,识别出4期构造应力场和2类控矿构造样式。4期构造应力场分别为:①NE向挤压(D1,为印支运动的产物,与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即印支地块与华南板块的碰撞、拼合有关;②NWW—近EW向挤压(D2),形成于中侏罗世中晚期的早燕山运动,其动力来源于古太平洋板块(或伊泽奈崎板块)对华南板块的俯冲;③近SN向挤压(D3),发生于晚白垩世早期,其动力学背景可能是古太洋板块或伊泽奈崎板块对华南的N—NNW向俯冲、碰撞;④近SN向引张(D4),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中的高角度俯冲或板片后撤引发的弧后扩张作用有关。两类控矿构造样式分别是NEE—NE向切层断裂、裂隙控矿和顺层滑动破碎带控矿。切层断裂、裂隙于D4期的伸展活动控制了雁列式脉状矿体的形成,使得单矿体具向西的侧伏趋势,而矿带则呈现朝东侧伏的规律。似层状矿体受D1期褶皱虚脱空间和D3期构造挤压影响,表现出局部膨大、尖灭再现等现象。根据构造控矿规律和控矿构造组合特征,认为Ⅰ号主矿体南南东方向(矿带侧伏方向)是下一步找矿的首选区段;近EW向褶皱、NEE—NE向断裂和NNW—近SN向顺层滑动破碎带的复合部位是重要的找矿方向;NNW—近SN向顺层滑动破碎带具等距性控矿特点,应加强其走向上的追索。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白乃庙金矿断裂构造控矿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乃庙金矿由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组成,并受断裂及其破碎带控制,研究了白乃庙金矿断裂构造与成矿关系,断裂构造趋势面与找矿及矿体在断裂中的富集规律,并对成矿远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龙头山金矿的主要矿体受火山机构构造、断裂构造和雏形断裂构造三种成矿构造控制。火山机构构造控制了产于火山与围岩的接触带部位的火山岩型金矿,该类金矿以Ⅸ号矿体最为典型,表现为矿体围绕火山机构引起的塌陷式断裂产出,矿体的形态和品位变化受火山机构构造发育程度的影响;断裂构造控制了产于泥盆系砂岩中的断裂裂隙充填型金矿,以Ⅰ号矿体最为典型,表现为矿体沿NW向断裂分布,其产状与断裂一致,向SE方向侧伏明显;雏形断裂控制了矿区南部含金富矿体的就位,表现为矿区花岗斑岩南部的富矿体沿近EW向断续展布。矿体的形成与定位都离不开这三种控矿构造,因此在靠近火山机构一定范围内,向SE方向的深部及在已知富矿体的东西两侧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陈柏林 《地质学报》2023,97(8):2512-2533
阳山金矿床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境内,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秦岭构造带的玛曲- 略阳深大断裂南侧,是西秦岭地区为数有限的大型金矿床之一。该区控矿构造复杂,经过20多年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大争议。本文通过对矿区含矿构造的调查结合区域构造环境,重新厘定了含矿构造的特征,并对该矿床控矿构造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显示,阳山金矿床控矿构造是以走向NEE,倾向NNW为主的偏脆性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形成于俯冲- 碰撞早期的韧性变形之后。含矿构造与千枚岩的千枚理没有直接的关系,可以与千枚理近于平行,或小角度斜交,或大角度斜交,主要以倾向北的断裂为主,少量为主逆冲断层上盘的倾向南的次级反向逆冲断裂,局部为顺千枚理的层间破裂。含矿构造对岩性没有选择性,但是不同岩性岩石的不同力学性质影响了含矿构造的发育与否和发育程度。阳山金矿区进一步工作中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① 矿区构造格架上葛条湾- 草坪梁复背斜可能不存在,也未起控矿作用;② 成矿后断裂对矿体空间展布的影响;③ 在勘查编录中对各种构造破碎带需要详细的描述,以明确区分含矿构造与成矿后构造,为构建控矿构造体系准备素材,为进一步找矿预测和勘查工程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位于内蒙古中部的李清地铅锌银矿床近期找矿获重要进展,该矿床为与中生代陆相火山作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以大脑包山为中心发育的环状与草药放射状断裂构成的火山机构制约了铅锌银矿化的产出.以往一直认为控矿断裂走向为NE向,虽投入大量勘探工程,仅获得小型独立银矿储量.研究发现,其成矿规律表现为北东向(基底)构造控制矿带,北西向构造控制矿体,主要铅锌银矿体赋存于NW向断裂中,NW向构造与NE向构造的交汇部位附近形成富厚矿体,这一控矿构造的重新认识,直接导致了李清地矿床找矿的新突破,发现富厚铅锌、银、金矿体.目前矿区相继发现多条NW向含矿断裂,显示出整个李清地矿区具有大型以上的铅锌、金、银矿的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