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于1978—1980年对黄海南部近海区春季(4—6月)的盐度分布预报试验研究,得出两种比较适用于本海区的盐度预报方法。文中简要介绍了这两种统计预报方法,并对影响本海区盐度变化的显著因子及预报误差进行了分析。预报试验的结果是:预报的总体平均绝对误差为0.44‰,预报相对误差为25%,预报总体偏差为-0.16‰,预报误差小于0.5‰的站数占总站数的72%,预报趋势和实测资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国北黄海的烟威渔场为研究对象,采用优选因子场预报模式,对盐度的时空变化进行预报试验。文中对所采用的统计预报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对影响本海区盐度变化的显著因子及预报结果作了初步分析。预报试验表明:预报的总体平均绝对误差为0.27‰,预报相对误差在18%左右,预报误差小于0.5‰的站数占总站数的85%,预报趋势与实测资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1978-1980年对黄海南部近海区春季(4-6月)的盐度分布进行了预报试验研究,得出两种比较适用于本海区的盐度预报方法。文中简要介绍了这两种统计预报方法,并对影响本海区盐度变化的显著因子及预报误差进行了分析。预报试验的结果是:预报的总体平均绝对误差为0.44%,预报相对误差为25%,预报总体偏差为-0.16‰,预报误差小于0.5‰的站数占总站数的72%,预报趋势和实测资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东海近海区的水文学特征,借助对资料和预报量的分级处理而预报盐度的分布。本文阐述了预报方法和预报结果(1979—1982),并且分析了对本海区盐度分布变化有重大影响的显著因子。预报结果和实测值的对比表明,所采用的方法是实用可行的,从1979—1981年的三年期间,预报平均值度在1%之内者为86%,预报趋势和观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黄渤海底层盐度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二维流体动力学方程和深度平均盐度扩散方程在河口径流量以及蒸发和降水之差为已知情况下构成的闭合方程组,预报出深度平均盐度,然后利用底层盐度与深度平均盐度、水深和时间(月)之间的经验关系,给出底层盐度的二维预报。为了检验试报结果的可靠性,文中将黄渤海底层盐度的试报结果(1979年7月11日,时效为3d)与标准断面观测资料(7月4—14日观测,124.5°E以西,共104站)作一粗略比较。比较表明,试报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6,均方误差为α=0.26,绝对误差小于0.2和0.3的站数分别占总站数的63.5%和77.0%,而总均绝差为0.19。由此可见,试报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二维流体动力学方程和深度平均盐度扩散方程在河口径流量以及蒸发和降水之差为已知情况下构成的闭合方程组,预报出深度平均盐度,然后利用底层盐度与深度平均盐度、水深和时间(月)之间的经验关系,给出底层盐度的二维预报。为了检验试报结果的可靠性,文中将黄渤海底层盐度的试报结果(197年7月11日,时效为3d)与标准断面观测资料(7月11日观测,124.5°E以西,共104站)作一粗略比较。比较表明,试报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6,均方误差为σ=0.26,绝对误差小于0.2和0.3的站数分别占总站数的63.5×10-2和77.0×10-2,而总均绝差为0.19。由此可见,试报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7.
谢玲娟  朱庆圻 《台湾海峡》1995,14(4):386-393
本文主要研究热带风暴复杂路径的预报,以热带风暴路径趋势为特征,对统计样本作天气型划分,引进500、200Pha图上特征站的要素值,客观地将天气形势分成东风型和非东风型,并对预报因子作了非线性变换。通过追踪前期路径的移向和移速变化轨迹,寻求出台未来路径将发生转折的规律,并综合出一套自动化业务预报流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用单站水文、气象诸要素资料,应用判别分析方法作海冰预报,作者依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各要素对具体海区的影响特点,挑选那些对海冰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因子做为预报因子,用该方法作的海冰预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因子的挑选和组合上,也同样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青岛2014~2015年4~8月份位于青岛奥帆基地站和胶州湾跨海大桥上的大桥4站的逐小时自动气象站测量数据进行多种统计分析工作,发现两地能见度变化影响因子有不同特点,大桥4站在雾出现时降温增湿过程更明显。能见度处于1km以下时,风速降低,温度降低,绝对湿度减小会导致更低的能见度出现。使用神经网络方法分别对两站建立逐小时的能见度分级预报模型,并用2016年4~8月数据进行预报检验,表明少数关键预报因子就可以较好地建立预报模型,奥帆基地站能见度0~1km和1~5km级别的TS评分可超过0.4,因子增多会提升能见度1~5km级别的预报效果。两站独立建模比使用一个模型预报效果更好。该研究为青岛近岸能见度精细化客观定量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罗氏沼虾仔虾及蚤状Ⅺ期幼体对盐度突变的适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验了罗氏沼虾仔虾及Z11期幼体对盐度突变的适应能力。试验结果表明,0.82cm的仔虾由盐度10.8‰放入淡水中及0.98cm的仔虾由淡水直接放放20‰以下盐度水中培育,对虾仔的成活影响不明显;Z11期幼体由盈度17‰直接放入7—17‰盐度水中和由盐度10.8‰放入4—10.8%盐度水中以及淡化后第二天由淡水直接放入17‰盐度水中培育,对幼体的成活率无明显影响,幼体能正常蜕皮变态。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场预报方法,一般是根据预报量之间的统计关系,进行场分解,而后用经验正交函数建立预报方程,但却很少考虑到外界因子的作用。本文尝试把影响因于引入经验正交预报方法中。在这种优选因子场预报方法中,作者不仅考虑预报量之间内部的相互关系,而且也考虑了外部因子的影响,借助于从综合因子中优选因子,可以建立对于预报数量和等级都适用的最优预报方程。提出了权重相关系数的概念。与其他相关系数之间的明显差别是,它具有场的特征。本文还介绍了水湿的盐度预报的一些实例。  相似文献   

12.
回顾青岛海洋大学学报创刊三十年来的出版概况,学报发展的历程。对学报的作用,特别是对学报编辑在办好学报中的作用提出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3.
冲绳海槽北部稀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冲绳海槽北部海底表层沉积物和4个柱将苦芯沉积物样品的稀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表层沉积物REE的分布主要与沉积物的物质组成有关,特别是海洋生物沉积物组份的比例不仅影响REE总量的分布,而且影响标准化REE分布模式的形态。  相似文献   

14.
利用黄河利津站的精密水文泥沙测量结果对一些常用水流泥沙输沙率公式进行验证表明,Van Rijn公式最适合于黄河泥沙输沙率的预测,对公式做部分校正则可以大大提高其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5.
胶州湾大型无脊椎动物数量的多年变化与趋势预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利用1981,1985,1989,1993年5月和8月的定点拖网资料,选出大型无脊椎动物主要种,研究其多年变化规律,并预测其变化趋势,统计结果表明,各年5月份的平均捕获量分别为:1981年1252,1985年,1480,1989年1076,1993年556个/(网.时),呈明显的指数下降趋势,这种趋势符合X=-4275.244e^-0.4302066t 5527.244的规律,每年8月份的资料量分别为:1981年3190,1985年8474和2027,1993年631个/(网.时),呈明显的指下降趋势,这种趋势符合X=-4275.244e^-0.4302066t 5527.244的规律,每年8月份的资源量分别为,1981年3190,1985年8474,1989年2027,1993年631个/(网.时),亦明显的下降,符合X=-1126.9e^-1.202198t 14456.9的规律,以上变化趋势表明,若不采取有关措施,资源将近枯竭。  相似文献   

16.
下次冰期预测之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同样是根据米兰科维奇理论,30年前科学界预言“下次冰期正在降临”,如今又出现“本次间冰期还将延续5万年”的推测。这说明虽然找到了冰期旋回的原因,但对于地球气候系统如何应轨道周期的机制并未了解;在目前条件下,还不能破解预测下次冰期时到来之谜,其中的关键在于认识地球系统正在经历的长周期变化:一是40万年偏心率长周期造成的轨道驱动减弱,二是碳同位素重值期(δ^13Cmax)所标志的大洋碳储库大变动。在认识碳循环的天然变化趋势之前,在认清冰盖张缩和碳储库变化的关系之前,科学地预测未来变化趋势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天津沿海三次特大风暴潮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富祥 《海洋预报》2002,19(1):36-42
本文分析了天津沿海三次(8509、9216和9711)特大风暴潮灾的天气形势及风暴增水特点,讨论了潮灾的成因,并就其预防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