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华北南部寒武系下限问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徐嘉炜 《地质论评》1958,18(1):41-56
一、前言寒武纪地层底部界线的划分,在国际上仍是一个争论未决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华北震旦纪与寒武纪之间的地层问题,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争论。孙云铸、王鸿祯、卢衍豪、刘鸿允、边兆祥、乔秀夫等先生先后都曾经发表了许多意见。争论的  相似文献   

2.
第118号学术项目——上前寒武系对比开始于1975年4月。这个科研项目继承了以前的“半球科研项目”。“半球科研项目”主要是从事晚前寒武纪冰川作用,特别是南半球冰川作用的研究。本项目的目的是研究和对比上前寒武系保存好的沉积或轻变质的岩系。最后的目的是确定上前寒武系的对比,试图划定参考地区和层型剖面,为前寒武系的年代地层划分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苏北地区上前寒武系发育一套厚约五千米以上以海相为主的未变质地层。由于其岩性和生物组合的特殊性及其所处地理和构造位置的重要性,被视为解决我国南北方上前寒武系衔接和对比的关键地区之一。近年来,本区上前寒武系在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同位素地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对它们在我国上前寒武系所处的位置仍持有不同意见。至今,尚未见到有关的古地磁文章发表。  相似文献   

4.
湖南的上前寒武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上前寒武系分布广泛,地层发育齐全,沉积类型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是研究我国华南地区地质构造重要地区之一。本文叙述了上前寒武系的地层层序,进行了地层分区,将板溪群分为三个区,震旦系分为四个区,概述了各区地层特点。并提出了上前寒武纪的划分对比方案。对湖南晚前寒武纪的地史演化及沉积特征等,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冷家溪群属大洋环境优地槽型沉积,尔后洋盆扩张,地壳类型转化,板溪群既有冒地槽型又有优地槽型沉积;震旦系地壳稳定性增强,因此既有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又有海水相对较深的炭硅质盆地沉积,以及深海泥砂质复理石浊流沉积。总之随着时间的发展,陆壳自北西往南东增生,地槽往南东迁移。  相似文献   

5.
一、上前寒武系沉积岩的生物地层对比在巴西上前寒武系地层中,找到了越来越多的化石。在巴西的前寒武系地层中,目前已知有迭层石产地达15处以上,而微化石及可能的微化石的产地也有十余处,还有无烟煤和可疑化石。从1971年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帮布威群(Bambaui)中首次发现清楚的迭层石(Conophyton)以来,就采用现代技术来研究迭层石的生物地层。从那以后,在巴西的东南部帮布威群及与其相当的网申吉(Acungui)群及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古老  相似文献   

6.
梁有为 《西北地质》2017,50(4):128-139
辽东半岛南部寒武系葛屯组发现蠕虫和小壳化石,为寒武系底部序列(国际上统称为纽芬兰统)。在拉树山寒武系与奥陶系交界处有2个笔石带,下为Dictyonema kelanense延限带,上为Airograptus furciferus-Staurograptus组合带,相当林尧坤(1980)的中国寒武纪笔石和笔石序列的Dendrograptus erectus minor带(层),其中有Dictyonema kelanense,该序列为寒武系顶部序列(国际上统称芙蓉统上部)。"辽宁省岩石地层(1997)"出版以来,沿用"馒头组",从下而上划分为大后海段、石桥段、当十段,岩性明显三分。1907年Willis和Blackwelder初建馒头组时仅根据山东馒头山处地层,笼统的统称为馒头组页岩,笔者建议岩石地层大馒头组应该解体,恢复沿用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  相似文献   

7.
在西非,相当于苏联地质学者所称里菲系的上前寒武系和相当于文德系或称始寒武系的终前寒武系或前寒武系顶部,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因为,在托德尼(Toaudeni)盆地和沃尔特(Volta)盆地中可以见到,以冰碛层开始的绿色泥质岩建造为代表的前寒武系顶部地层不整合于沃尔特盆地中的以夹有灰岩和白云岩的碎屑岩建造为代表的上前寒武系地层之上。西非和中非的显生宇下界不详。令人满意的地层化石通常产于寒武—奥陶系界限或甚至在志留系中。显生宇和隐生宇的界线亦不详,通常其间产有一套红色陆相碎屑岩层。  相似文献   

8.
徐淮地区上前寒武系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正> 中国上前寒武系南北之间的对比和衔接问题,一向为地质界所关注,七十年代后期起,普遍都将峡东(南)震旦系(以莲沱组为底)置于青白口群(北)之上。然而,处于两大类  相似文献   

9.
淮南、冀东震旦、寒武系分界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江  薛志照 《地质论评》1959,19(2):76-79
一引言目前关于中国北方震旦系与寒武系的分界问题,其问题关键是分界线究竟应在下马岭页岩的底部,还是应在景儿峪石灰岩(狭义的)的顶部问题。 1956年,我们曾先后在淮南、冀东对寒武纪和震旦纪地层作了一些零星观察,现提出我们的初步看法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系统观察研究蓟县剖面、辽南苏皖北部的上前寒武系,参照湖北三峡震旦系标准剖面,将华北地台西南缘冰碛层与扬子地台南沱冰期相对比;崔家屯组至兴民村组和史家组至望山组划归青白口系,进而在青白日系与震旦系间建立准南系,确认淮南动物群,建立金州动物群,将后生动物出现时限提前至1000Ma.我国上前寒武系可划分为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淮南系和震旦系,可与美国西部、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部和俄罗斯地台相当层位相对比.淮南系与金州动物群的建立.完善了上前寒武系地层柱.具有地层学、古生物学上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1.
系统观察研究蓟县剖面,辽南苏皖北部的上前寒武系,参照湖北三峡震旦系标准剖面,交 北地台西南缘冰碛层与扬子地台南沱冰期相对比;崔家电组至兴民村组和史家组至望山组划归青白口系,进而在青白口系与震旦系间建立准南系,确认准南动物群,建立金州动物群,将后生动物出现时限提前至1000Ma。我国上前寒琥系可划分为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淮南系和震旦系,可与美国西部,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部和俄罗斯地台相当层位相对  相似文献   

12.
<正> 寒武系与奥陶系的分界问题,国外争论时间较长,分歧焦点是英国特马豆克(Tremadoc)期地层的时代隶属问题,即奥陶系的底界放在特马豆克期地层之顶、之底,或在其中间,认识尚未统一。英国特马豆克期大致与我国新厂期相当,我国新厂期的笔石与宁国期笔石关系密切,而与晚寒武世凤山期笔石差别较大。因此,即令国外将相当新厂期的特马豆克期地层划归寒武系,我国仍主张将新厂组归入奥陶系,“新一”的底界作为奥陶系的底  相似文献   

13.
1978年8月,国家地质总局组织了赴澳考察团,对澳大利亚的上前寒武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察。10月,在美国西部犹他州盐湖城至加利福尼亚洲的死谷地区,举行了国际联络署(IGCP)No.118项的“上前寒武系对比”现场会议,我国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并进行了野外考察。现将这两次考察地区的上前寒武纪地层情况作一简介。一、澳大利亚的上前寒武系澳大利亚是国际上晚期前寒武纪地层发育较好的地区之一,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对  相似文献   

14.
柯元  伍震 《地质科学》1976,11(2):157-168
自从1924年李四光等在长江峡东区和1934年高振西等在河北蓟县各自建立震旦系的划分系统以后,一般就把这两个地区的剖面看成为同时代。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华北地台区较完整的晚寒武世及早奥陶世三叶虫组合带序列,并记述了一些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附近的有关三叶虫。据本区笔石与三叶虫动物群层位关系的研究,表明特马豆克阶的底界应在笔石 Dictyonema flabelliforme sociale-Staurograptus 带之下的三叶虫 Richardsonella (Richardsonel fa)-Troedssonia组合带的底部。鉴于本区这一实证,国际寒武系与奥陶系的分界,似也应划在 Mictosaukia 组合带与 Richardsonella (Richardsonella)-Troedssonia 组合带之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阿尔金山安南坝地区晚前寒武纪的叠层石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描述了叠层石15个群,29个型。其中新型7个,未定型9个,相似型6个。根据它们在纵向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该区叠层石组合相合相当于我国蓟县层型剖面的第四组合。根据叠层石组合面貌、岩石特征、沉积旋回等,将这套地层命名为安南坝群,将其分为2个岩组,从而建立了该地区的上前寒武系地层系统。其时代相当于我国蓟县纪和苏联中里菲期,绝对年龄约10—13亿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阿尔金山安南坝地区晚前寒武纪的叠层石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描述了叠层石15个群,29个型.其中新型7个,未定型9个,相似型6个.根据它们在纵向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该区叠层石组合相合相当于我国蓟县层型剖面的第四组合.根据叠层石组合面貌、岩石特征、沉积旋回等,将这套地层命名为安南坝群,将其分为2个岩组,从而建立了该地区的上前寒武系地层系统.其时代相当于我国蓟县纪和苏联中里菲期,绝对年龄约10-13亿年.  相似文献   

18.
贵州震旦系与寒武系分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贵州的震旦系、寒武系分布广泛,发育良好,化石丰富,是解决华中—西南区震旦系与寒武系分界及其对比的重要地区。1974年以来,不少单位在织金、纳雍、清镇和习水等地梅树村期地层中,发现了带壳动物化石。本文着重讨论贵州震旦系、寒武系的分界,及与相关地层的对比。  相似文献   

19.
本文目的是概述瑞典南部前寒武纪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由于文章篇幅所限,许多重要细节都已删去。基于相同原因,仅列出少量参考文献。但应引起特别注意的是Welin及其同事在斯德哥尔摩Naturhistoriska riksmuseet作的年龄测定及其解释,隆德和哥本哈根大学工作组的地质工作及哥德堡地质调查分局的工作。在Lundqvist(1979)和Gorbatschev和Welin(1980)的文章中列出的参考文献是很有益的,Lundqvist的文章(1979)也提供了总的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20.
曹仁关 《地质通报》1987,(2):113-120
云南东川上前寒武系特别发育,出露完整,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章介绍了该区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