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四川峨眉龙门洞剖面位于峨眉县城以西约八公里处。剖面分布在龙门洞口至峨眉电站一带,全长约三公里。过去成都地矿所、地质局207队等单位先后对此剖面做过工作。由于该剖面的岩层出露良好,沉积构造标志清楚,近年来被公认为是研究沉积相的参观剖面。为了进一步研究飞仙关组的沉积环境和建立沉积模式,我们于1981年比较系统地测制了精度为1:100的沉积相剖面。其剖面的特征及沉积相的划分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2.
峨眉龙门洞上二迭统沙湾组剖面位于峨眉山脚的挖断山至龙门洞电站之间,所测剖面全长60余米,沙湾组的岩性下部为紫红色泥岩夹煤线,中部为黄绿色粗至细粒岩屑砂岩,上部为紫红色泥岩、粉砂岩夹煤线。沙湾组与上覆下三迭统地层呈整合接触,与下伏地层峨眉山玄武岩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3.
山东淄博地区早二叠世地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克勤 《地层学杂志》1993,17(1):56-63,T002
<正> 山东淄博含煤盆地大地构造单元属泰山—沂山隆起的北缘,二叠纪地层发育,剖面完整,植物化石丰富。 1.淄博市博山区八陡镇东黑山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剖面 剖面位于八陡镇北约500m处北大沟。 上覆地层 上石盒子组(P1/2)灰、灰绿、紫色等杂色泥岩  相似文献   

4.
四川峨眉龙门洞下三迭统嘉陵江组地层经研究确定为潮坪——河口湾组合沉积环境下所形成。大量的沉积标志证明当时受潮汐作用及河流作用所控制。潮坪环境可进一步识别出潮间、潮渠及潮上海岸萨布哈沉积。岩性上表现为陆源碎屑沉积岩与碳酸盐岩相间互层。研究区位于四川峨眉山山脚,大地构造区划属康滇地轴的东侧,交通方便。国内外地质学家来此参观都一致认为,该区地层出露完好,沉积相标志极为丰富。下三迭统嘉陵江组地层层序如表1。  相似文献   

5.
四川龙门山地区的峨眉地裂运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龙门山地区泥盆系厚度变化特征,二叠系碳酸盐重力流沉积、玄武岩喷发和放射虫硅质岩,三叠系岩相展布与辉绿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合灌县一带地壳深部高阻异常体的解释,认为在晚古生代至中生代早期(泥盆纪至晚三叠世),龙门山地区发生过强烈的地壳伸展运动—“峨眉地裂运动”。并提出龙门山地区峨眉地裂运动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6.
郝晓琳  刘顺 《四川地质学报》2009,29(4):388-392,405
龙门山造山带是中国大陆的主要造山带之一,通过对龙门山中段都江堰剖面的实测研究,描述了该剖面在宏观上的构造特征,并以都江堰剖面为例对龙门山中段前山构造变形期次及应力场做了探讨。认为区域主要应力有五期,第一期NE-SW向,第二期S—N向,第三期NW—SE向,第四期铅直方向,第五期S—N向,从燕山中晚期持续到喜山期。  相似文献   

7.
依奇克里克煤矿矿区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依奇克里克以北一带,其大地构造位置Ⅰ级构造单元为塔里木板块,Ⅱ级构造单元为塔里木微板块,Ⅲ级构造单元为南天山古生代边缘海盆。区域上构造较复杂,整体上处于依奇克里克复背斜中,提克塔格逆冲断裂呈北东东—南西西向横穿矿区。1矿区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陈孟莪 《地质科学》1982,(3):253-263
研究剖面位于峨眉山东坡,距峨眉县城约14公里。峨眉山区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的东侧——峨眉山块断带。震旦系-寒武系出露在蛾眉山背斜两翼,构造简单,地层连续,化石丰富。此剖面先后经过多人研究。  相似文献   

9.
峨眉龙门洞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顶部古风化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峨眉山玄武岩P_2β属晚二迭世早期喷发物,总厚227—420米,顶部有古风化壳。在峨眉龙门洞地区古风化壳厚约十余米,呈层状产出,分带清楚。在此背景上沉积了沙湾组的湖沼—河流相沉积物。从植物群组合来看(Lepidodendron cclunsfelis, L. lepidoph-loides, Stigmaria ficoides, Lepidostrobophyllum sp., Giganfonoclea sp,Gigantopl-eris sp., Lobatanmularia sp., Fasciptaris sp.)应属晚二迭世晚期。  相似文献   

10.
陕西陇县位于西安西北约200公里处,属鄂尔多斯地台的西南缘,地层区划归陕、甘、宁盆缘分区平凉—永寿小区(图1).该区奥陶系发育,上、中、下三统俱全.中奥陶统在这里相当于胡乐期和(氵韩)江期的地层,全为笔石相沉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傅力浦(1975)、陈均远等(1978)先后对本区中奥陶统笔石带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傅力浦根据陇县龙门洞剖面完整、笔石带齐全以及全为笔石相沉积诸特点,修订了原平凉组的含义,其范围相当于从Glyptograptus teretiusculus带—Dicranograptus clingani带的沉积.而陈均远等将这一部分地层重新命名为"龙门洞组".西北区区域地层表陕西省分册使用了"平凉群".笔者同意修订后的平凉组,理由将  相似文献   

11.
晚二迭世早期的块状复体珊瑚过去报导的很少。1921年荷兰盖尔特(Gerth)曾描述过帝汶岛上二迭统Basleo组的“Lonsdaleia timorica”;直到1963年吴望始才报导了我国广西宜山上二迭统合山组的复体珊瑚Ipciphyllum(伊泼雪珊瑚)。近几年来,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在陕西镇安以及贵州一○八地质队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分别在贵州石阡和四川绵竹、贵州安顺等地测制上二迭统地层剖面中,在吴家坪组的中下部都发现了具块状的复体四射珊瑚,它们的外形与块状复体的Ipciphy-llum珊瑚十分相似,但它们的内部构造,尤其是隔壁形态方面与Ipciphyllum具有  相似文献   

12.
黄土是公认的三大古气候记录载体之一,全新世黄土由于位于顶层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故研究程度不高.最近在甘肃会宁白草塬发现一个沉积连续、分辨率高、且保存完整的全新世黄土剖面,该剖面忠实地记录了全新世古气候演化,能够很好地与三宝洞和葫芦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全新世古气候进行对比:二者共同记录了约12.5 ~11.5ka之间的Younger Dryas冷干事件;约10.5 ~5.2ka全新世适宜期,但是适宜期中气候变化具有不稳定性;5.2ka至今,气候较全新世适宜期慢慢变干变冷,二者相互印证了东亚季风区全新世古气候演化的一般过程;而驱动二者演化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量的变化.位于黄土高原西北边缘的会宁白草塬剖面中的磁化率和粒度两参数相比较:粒度较磁化率波动更频繁,记录古气候变化更灵敏.  相似文献   

13.
彭灌杂岩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中段,是龙门山区域地质构造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一条穿过彭灌杂岩中部的深地震反射剖面进行分析解释,描述该区域彭灌杂岩深部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地震反射剖面分析表明彭灌杂岩在纵深上存在分层结构,且彭灌杂岩存在底界面,在该区域表现出无根特征,参考岩体层倾向推断原岩应来自现位置西北方向更深部;同时剖面能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认识四川前陆盆地须家河组沉积物源方向及物源区构造背景,对该盆地次级构造单元内须家河组砂岩碎屑组分、岩屑类型、重矿物组合特征、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盆地中的碎屑物源主要来自再旋回造山带,部分可能来自造山之前的混合区,不同的构造单元和层位存在不同物源区的特点:川西坳陷物源主要受龙门山逆冲推覆带控制;川东北坳陷物源主要受米仓山-大巴山逆冲推覆带控制;川东南坳陷物源受雪峰古陆控制,而川中古隆起物源则主要来自南部峨眉瓦山古陆。物源区具有大陆边缘向大陆岛弧转化的构造演化特点,须四期龙门山的逆冲推覆活动明显强于须二期。  相似文献   

15.
高陵-达县剖面位于秦岭中段,斜跨中朝准地台、秦岭褶皱系、扬子准地台三大构造单元。在研究剖面实磁场特征的基础上,综合地质、物性、省内及邻省深部物探资料,建立了剖面地质-地球物理模型,依此对剖面通过地段的地壳结构、断裂带深部特征、三大构造单元的深部格架进行了解释推断。  相似文献   

16.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后龙门山北东段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地处松潘—甘孜造山带、秦岭造山带和扬子板块三大构造单元交汇部位(图1a),龙门山—大巴山Fe-Cu-PbZn-Ni-Mn-铝土矿Ⅲ级成矿带。区内脆-韧性剪切带、断裂、裂隙、构造破碎带发育,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目前已发现有黄泥坪、丁家林、  相似文献   

17.
故县水库—全包山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剖面位于豫西沙沟—龙门店Ag多金属矿矿集区内,在剖面中6.0~10.0km范围内新发现了Au、Ag、Cr、Co、Cu和Pb异常,其中Cr、Co异常为在沙沟—龙门店Ag多金属矿集区内寻找新矿化类型提供了重要信息.在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框架下,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结果不仅成为矿集区存在隐伏的与Ag多金属成矿作用相关的岩浆-流体活动(透岩浆流体作用)这一地质模型的又一新证据,而且也为在矿集区内寻找隐伏岩(矿)体(如剖面中6.0~10.0 km的深部)和新矿床类型(伟晶岩型Au矿床、斑岩型矿床)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18.
龙门山断裂带印支期左旋走滑运动及其大地构造成因   总被引:60,自引:6,他引:60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构造呈北东—南西向将松潘—甘孜褶皱带和华南地块分割开。前者主要是由一套巨厚的三叠纪复理石沉积组成 ,分布在古特提斯海的东缘。后者由前寒武纪基底和上覆的古生代和中生代沉积盖层组成。位于汶川—茂汶断裂以东的前龙门山存在一系列倾向北西的逆掩断层 ,它们将许多由元古宙和古生代岩层组成的断片向南东置于四川盆地的中生代红层之上 ,构成典型的薄皮构造。许多研究由此断定松潘—甘孜褶皱带和四川盆地之间在中生代发生过大规模的北西—南东向挤压。然而 ,汶川—茂汶断裂西侧的松潘—甘孜褶皱带内部的挤压构造线大多是垂直于而不是平形于龙门山断裂带 ,这表明当时的挤压应力不是北西—南东向而是北东—南西向。近年来在龙门山构造带内发现 ,在三叠纪时龙门山断裂带在发生推覆的同时还经历过大规模的北东—南西向的左旋走滑运动 ,协调走滑运动的主要构造为汶川—茂汶断裂。走滑运动的成因与松潘—甘孜褶皱带北东—南西向缩短有关。汶川—茂汶断裂的左旋走滑在龙门山的北东端被古特提斯海沿勉略俯冲带的消减和发生在大巴山的古生代 /中生代岩层的褶皱和冲断作用所吸收 ,在龙门山的南西端被古特提斯海沿甘孜—理塘俯冲带的消减和松潘—甘孜三叠纪复理石的褶皱和冲断作用所吸?  相似文献   

19.
陕西陇县龙门洞的奥陶系最早由田在艺(1948)采得笔石两层,穆恩之(1959)认为系中奥陶统产物,和平凉页岩相当。1962年车福鑫在这一带发现上奥陶统背锅山组,次年笔者等随郭勇岭、车福鑫和成汉均,在这一带对奥陶系作了进一步工作,测制了龙门洞平凉组剖面,系统采集了笔石标本,发现这里平凉组出露比原命名地点平凉官庄剖面的层位全,剖面中笔石动物群也非常丰富,以后又作过几次补充工作,仅根据一些外形特征明显的属种将其分为五个笔石带,并与欧美标准笔石带对比。  相似文献   

20.
四川峨眉高桥震旦系—寒武系界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前言 四川峨眉高桥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剖面位于峨眉山东麓。其大地构造位置居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东侧,扬子台背斜西部边缘地带。这里震旦纪和寒武纪地层广泛发育,构造简单,沉积连续,化石丰富,交通方便,是研究震且系与寒武系界线比较理想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