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的初中地理教学大纲对初中地理知识和要求有明确的层次.即知道(了解或记住)、理解、应用三种水平。实践证明,有了这种明确的层次要求,可以使大纲应当具备的指导教与学的功能发挥得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2.
一、地理学业水平考的学习水平要求分析 2010年年初,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制出版了《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规定每个专题的学习水平包括“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四个层次,并对每一层的“学习水平”作了清晰的说明。识记的内涵是能对重要地理事实性知识进行回忆、再认、图上指认;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简称新大纲),对地理课的知识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4.
朱丽 《地理教学》2012,(8):39-42
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建构地理高效课堂。构建地理高效课堂应以"惟生"、"惟学"、"以学论教"作为基本视角,具体包括:教学目标主体必须是学生,学习目标设计要明确合理,课堂时间应由学生掌控,教师要适时引导,为学生服务;教学内容应由师生共同创生与开发,地理问题设计要有效、有梯度,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媒体使用适度、恰当,作业布置有选择、有层次;地理教学评价"以学论教"。  相似文献   

5.
姚荔 《地理教学》2013,(13):27-30
正一、课标要求课程标准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是A级。A级是较低层次要求,即本节课内容为一般知识内容,要求学生知晓主要地理事实和基本地理概念。二、教材分析1.文本内容"海陆的变迁"内容涉及的是地壳运动的问题,由沧海桑田、漂移的大陆、六大板块三部分  相似文献   

6.
李钢 《福建地理》2006,21(1):55-57
本文以高三地理教学为例,着重阐释了用新课程的视角重新审视地理双基的基本观点,阐述了分析筛选地理主干知识的具体方法,以及地理学科读图的规范和技巧,并从完善认知层次、分析主导因素、注重知识内化、形成迁移能力、培养辩证思维、讲究科学表述等方面论述了高三地理的复习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地理事物(此处指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按事物形状可以分为:点状事物、线状事物、面状事物;按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可分为静态事物和动态事物。对于描述,一是要明确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主要是将地理问题和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二是要描述的全面性,即描述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三是要描述的专业性,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学科术语而不能口语化。  相似文献   

8.
一、层次关系 高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要注意理清地理知识内部的“层次”。这对于学生形成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的有效思维,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高中地理知识内部的“层次”,大致有以下三种具体的“层次”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高三地理教学为例,着重阐释了用新课程的视角重新审视地理双基的基本观点,阐述了分析筛选地理主干知识的具体方法,以及地理学科读图的规范和技巧,并从完善认知层次、分析主导因素、注重知识内化、形成迁移能力、培养辩证思维、讲究科学表述等方面论述了高三地理的复习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黄凤金 《地理教学》2015,(1):40-42,22
一、编写作业的能力层次要求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根据布鲁姆思维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再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笔者把高中地理作业的能力层次要求分为六类:1、识记;2、理解;3、应用;4、分析;5、解决;6、评价。这六种能力层次要求分别是:1.识记(概念)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校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有赖于处理好课程目标中技能与知识的关系,高考地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也要求把握好能力与知识的关系。逻辑思维能力是能力的内核,是地理知识从获取到存储再到提取和应用的根本保证。由于高考地理科考纲对思维能力的要求主要属于知识范畴,而地理课程标准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欠缺逻辑学的表述,地理教学、地理教研、地理教改中缺乏共同话语,增加了地理教学中不必要的负担.  相似文献   

12.
全球性的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地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地理学的发展包含着地理研究和地理教育两方面内容,地理教育是地理研究、应用的延伸.以地理教育的内涵为基础,地理教育具有知识传播、推介运用、公益宣传3个重要功能;在社会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地理学科发展的推动下,地理教育需要改革和创新,并且出现了地理教育社会化、实践化、现代化的新趋势,其重点是素质教育中的地理教育和社会公益中的公众地理教育.分析认为公众地理教育是重要的地理教育创新形式,要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开展探索公众地理教育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2~2011年中国30个省域(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应用空间计量模型扩展知识生产函数,选用地理邻接和反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估计高校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校的知识产出和研发人员投入均对区域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规模、市场开放程度和政府支持力度也与区域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地理距离较近地区间的创新存在显著负向溢出效应。因而,应重视高校在区域创新发展的作用,正确引导创新在省域间的流向。  相似文献   

14.
任石岭 《地理教学》2014,(13):53-58
纵观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新情境立意、知识抽查、能力考查"的原则,侧重考查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丝毫不回避主干知识。因此,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高考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分析试题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阐述和解释地理事物(原理和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及如何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从而以不变应万变,达成地理高考试题考查的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高考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大、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但是地理学科科学性较强,思维过程严谨,高考试题又创新多样,所以一般的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往往有摸不着路的感觉。我在一线教学工作中发现"地理建模"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思路,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化地整理知识和提高分析能力,在高考试题面前做到有条不紊的审题和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地理探究能力的考查方式和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综考试大纲提出了四项能力要求:获取和组织信息的能力;再认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其中“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为2005年新增加的能力要求。它要求考生做到:运用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分析方法提出明确的观点,拥有严谨的逻辑和清楚的层次,综合运用原理、方法论证和探讨事物,在探讨的过程中表现出创新的意图、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经常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地名知识、地理分布知识、地理景观、地理数据等地理事实材料。这往往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甚至失去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其实,记忆地理知识的方法有多种,如分解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综合记忆法等。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并采纳了单字记忆法,并且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加以实践、实施,  相似文献   

18.
我在组织“大气的运动”一节的复习时,根据教材中各部分知识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明确地理概念、分析地理原理、整理知识结构、总结地理规律,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何磊  祝宁苑 《地理教学》2022,(21):39-43
针对目前学科融合主题不明确的问题,文章以地理与生物学科知识的融合渗透为跨学科教学的载体,做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有机结合,提出了在农业劳动课程中融入地理与生物学科知识的两大途径,即学科主题的大整合和学科知识的小融合,并从农业生产过程的前期准备、中期管理、后期收获三个环节设计了基于农业劳动的地理与生物学科知识融合的课程案例。  相似文献   

20.
正《高考地理思维图解》是浙江省瑞安中学全自正老师在撰写了多部广受欢迎的地理教辅书籍之后的又一力作。本书凝结了作者多年教科研经验的精髓,是学生在备战高考中切实提高解题能力和获取高分的宝贵资料。此外,作者提出的创新思维方法为培养更高层次的地理人才奠定了基础,其以图为纲的知识表达方式也为广大地理爱好者提供了系统化学习地理知识和享受时空思考乐趣的机会。一图胜万语,知识的结构性图谱在智慧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的掌握和记忆,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比较、推理、联想等发散性思维能力。作者独创的积木式学习方法、思维球模式图、切块串线记忆法等正是这种思路的深刻写照。这些方法被精心地纳入本书对地球、自然环境、人口、城市、区域等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中,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