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设计了一套圆海链藻(Thalassiosira rotula)特异性探针,运用双特异分子探针技术,对圆海链藻(Thalassiosira rotula)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本实验中设计的一套探针与其它十几种藻无交叉反应,具有种特异性;细胞裂解液直接杂交检测优于提纯RNA样品检测;对自然样品做了初步检测,发现天然海水中的其它浮游生物对该检测方法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
Gene specific primers and DNA probe we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sequence of 18S rDNA cloned from the red tide alga Thalassiosira rotula. A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RFQ-PCR)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T.rotula. The RFQ-PCR assay data showed that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 RFQ-PCR quite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with the light microscope (LM) counting method,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RFQ-PCR could be a useful method for red tide alga detection.  相似文献   

3.
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采用多因子实验设计 ,经三维ANOVA统计分析 (TukeyTest) ,研究了温度、盐度和光照强度对鱼毒类赤潮藻———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实验范围温度 (1 2℃、1 9℃、2 5℃、3 2℃ ) ,盐度 (1 0、1 8、2 5、3 0、3 5 )和光照强度 0 0 2× 1 0 1 6、0 0 8× 1 0 1 6、0 3× 1 0 1 6、1 6× 1 0 1 6quanta/(cm2 ·s)内 ,各温度和光照强度、以及低盐度 (1 0 ,1 8)和高盐度 (3 5 )之间 ,藻生长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0 1 )。光照强度和温度、盐度和温度以及这三个因子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互作用 (P <0 0 0 1 ) ,而光照强度和盐度之间无显著的相互作用 (P =0 0 74>0 0 5 ) ,藻生长的最适温度、光照、盐度条件分别为 2 5℃、1 6× 1 0 1 6quanta/(cm2 ·s)、1 0— 3 5 ,这时生长率为 0 .85d- 1 。  相似文献   

4.
有害赤潮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沿海经济危害巨大,如何安全、有效地治理有害赤潮非常重要。文章考察了几种常见芽孢杆菌对近海典型赤潮生物——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的去除作用,发现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其去除作用最强。进一步考察解淀粉芽孢杆菌对不同赤潮生物的去除作用,发现该芽孢杆菌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和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的去除作用高于东海原甲藻。在此基础上,将解淀粉芽孢杆菌与高岭土复合,研究了微生物复合粘土对典型赤潮生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与高岭土复合后,能够有效促进该菌的生长,进而提升了其对赤潮生物的去除能力。文章对芽孢杆菌及其复合粘土去除赤潮生物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进一步发展和优化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术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有毒赤潮藻种Pfiesteria piscicida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1992~1999年国外发表的资料,对有毒赤潮藻种Pfiesteria piscicida Steidinger et Burkholder sp.nov的结构、行为、生活史、毒素及分泌方式、危害等各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该藻是近年才发现的一种赤潮新种,是美国东海岸危害渔业的主要有害藻,具有复杂多变的结构、“幽灵般”的和赤和生活史、高活性的毒素及特殊分泌方式,对海洋生物和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6.
浮游植物不仅在食物链中充当贡献者,也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一些种类在某些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形成有害藻华,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威胁。赤潮异弯藻是形成有害藻华的典型物种,其藻华发生时会造成养殖鱼类大面积死亡,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有害藻华发生的规模和频次总体呈增加趋势,且相关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和二氧化碳水平升高均能刺激赤潮异弯藻的生长。本文主要从赤潮异弯藻物种鉴定、基础生物学研究、生态学研究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该物种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相关展望,以期为赤潮异弯藻的藻华形成机制研究、藻华防治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ITS序列分析的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分子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斌  陈斌  洛昊  郭皓 《海洋学报》2008,30(5):107-112
对五株赤潮异弯藻核糖体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TS区)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结合GenBank中收录的所有赤潮异弯藻ITS序列信息,比较了它们的遗传距离和相似系数,同时结合GenBank中发布的针胞藻纲其他三个属的代表种ITS序列信息,采用邻接法(neighbour-joining,NJ)和最小进化法(minimum evolution,ME)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五株赤潮异弯藻ITS全序列总长度及碱基组成完全一致,均为538 bp,与GenBank中收录的四株赤潮异弯藻仅有一个碱基不同,遗传距离和相似系数分别为0.002和0.980,而与其他赤潮异弯藻ITS序列完全相同,遗传距离和相似系数分别为0.000和1.000。用两种方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构完全一致,赤潮异弯藻属与海洋卡盾藻属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另外两属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8.
大鹏湾赤潮多发区的叶绿素a分布与环境关系初探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根据1990-1991年大鹏湾盐海田域4个测站的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大鹏湾赤潮我发区海水中叶绿素α含量的测值范围为0.06-8.28mg/m^3,平均为1.33mg/m^3。季切平均值以春,秋季较高,夏,冬季较低;表层的叶绿素α含量稍高于底层。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知,影响叶绿素α含量变化的主要因子是Fe,COD,s,其次是DO,t,Tb;此,Mn,Si(OH)4,PO4,NO2与叶绿素α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于 2008 年 8 月 10—28 日, 在山东乳山近海赤潮发生海域采用直接采水计数法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进行了 4 次跟踪监测。结果表明, 此次赤潮主要由海洋卡盾藻引起, 面积约 100km2, 平均密度 1.46×106 cells/L, 占浮游植物总数的 91.32%。 从 8 月 19 日开始, 海洋卡盾藻赤潮开始消退, 同时中肋骨条藻和尖刺拟菱形藻密度增高, 到 8 月 28 日本次赤潮完全消失。研究发现, 该海域富营养化、低盐度的理  相似文献   

10.
11.
南海大鹏湾夜光藻种群生态及其赤潮成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分析了1990年3月--1992年6月南海大鹏湾夜光藻种妲民环境因子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夜光藻的生存水温的高限可达28.6℃左右,但其最适不温范围为20-22℃而适温范围可扩到16-25℃。所以,每年夏季高温季节,大鹏湾的夜光藻因无法忍受高温(30℃)而自然死亡,秋季再由外洋海流将其营养细胞带回。夜光藻的最适盐度应在29-33之间,但盐度线般与夜光藻的咱群变动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不过暴雨或梅  相似文献   

12.
东海米氏凯伦藻水华中中华哲水蚤的选择性摄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要为评估中型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对有害藻华发展进程的影响,应用一种新的结合Frost直接摄食法和Landry稀释法的现场培养方法,于2005年4月27日—6月5日在东海有害藻华高发区的6个典型站位进行了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对浮游植物和微型浮游动物摄食速率的研究。比较了中华哲水蚤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和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摄食习性的差异,并评估了其摄食在水华进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华哲水蚤对有害藻华物种存在摄食选择性和摄食速率的阈值。当自然水体中米氏凯伦藻细胞丰度达到157cells/ml和具齿原甲藻细胞丰度达到981 cells/ml时是中华哲水蚤由偏好趋于排斥摄食的阈值。当自然水体中米氏凯伦藻细胞丰度达到176 cells/ml时,中华哲水蚤对其停止摄食。米氏凯伦藻有害藻华发生区中华哲水蚤对具齿原甲藻的无选择性滤食以及对米氏凯伦藻的排斥摄食行为,影响水华进程,最终导致水华物种向米氏凯伦藻方向演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分离自我国东海藻华高发区的亚历山大藻进行了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和分子系统进化分析,通过运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该藻株为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rium tamarense(Lebour)Balech,并对其ITS序列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该藻体长21—35μm,体宽20—33μm,ITS序列长度为592bp,系统发育树中与中国东海、南海两株A.tamarense以及一株代表"亚洲温带"基因型的A.catenella聚合在一起,支持率为100%,形态特征与A.tamarense基本一致,核糖体基因型则为塔玛复合种"亚洲温带"基因型。通过现场观测,研究浙南至闽北东海藻华高发区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分布变化特点,在东海原甲藻藻华消散期,塔玛亚历山大藻逆势而上,其细胞密度达到1.7×104cell/L,并逐渐向沿岸靠近,这与季风转向,台湾暖流入侵及水体层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常在热带至温带近海海域形成有害藻华,该种具有种内遗传多态性,且有囊体大小、特征色素组成等性状分化。在我国南海形成有害藻华的球形棕囊藻可形成“巨型囊体”,以19''-丁酰氧基岩藻黄素(But-fuco)为特征色素,是一种独特的“巨囊”生态型。2021年11月底至12月初,南黄海青岛沿岸暴发大规模球形棕囊藻藻华。藻华发生期间,对青岛沿岸3个站位的水文和化学要素进行了观测,分析了球形棕囊藻囊体的数量、直径和色素组成,并应用一种高分辨率种下分子标记——叶绿体rbcS-rpl27基因间隔区分析了其遗传特征。结果表明,藻华发生期间青岛沿岸表层海水温度较低 (12~14℃),海域营养盐组成具有高溶解有机氮、低溶解无机氮的特征;球形棕囊藻囊体丰度超过20个/L,最大囊体直径为18 mm,以But-fuco为特征色素, rbcS-rpl27序列分析表明其与南海“巨囊”生态型球形棕囊藻具有相同的遗传特征。南黄海首次暴发的球形棕囊藻藻华是由“巨囊”生态型形成,该藻华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水产养殖业发展和核电设施运行等构成威胁,亟待开展藻华成因与监测预警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黄、东海水母暴发机理的新认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孙松 《海洋与湖沼》2012,43(3):406-410
基于大量实验结果和大规模海上考察和综合分析,从基础生物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对中国近海水母暴发的机理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模式:水母生活史中的大部分时间以水螅体的形式生活在海底;水母种群的暴发是水螅体对环境变异的一种应激反应,是为了逃避动荡环境、扩大分布范围、寻求新的生存空间,为种群繁衍需求更多的机会的一种生存策略。导致水母种群暴发的关键过程是海洋底层温度的变动和饵料数量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和富营养化是中国近海水母暴发的最重要诱发因素。水母暴发是全球变化下海洋生态系统演变的一种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6.
有害藻华对海水养殖、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灾害.近20年来,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等甲藻形成的有害藻华在东海海域连年暴发,其频率高、危害大,形成及演变机理复杂,对藻华原因种进行监测是开展有害藻华预警和防控的...  相似文献   

17.
赵苑  赵丽  张武昌  刘诚刚  魏皓  肖天 《海洋与湖沼》2012,43(6):1030-1038
于2007年3—4月在黄海中部海域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了春季水华过程中聚球藻、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和异养细菌的生物量变化。聚球藻和微微真核型浮游生物的生物量与叶绿素a浓度变化基本呈现相反的趋势,在水华前期较高,水华期迅速下降,直至水华后期又有所升高。异养细菌在整个水华过程中变化较小,生物量在水华期最高,与水柱叶绿素a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319,p<0.01)。水华期这三类微微型浮游生物对浮游植物总碳生物量的贡献很低。纤毛虫和鞭毛虫捕食可能是导致聚球藻和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在水华期生物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黄、东海水母暴发机理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海洋赤潮、绿潮、白潮(水母暴发)等生态灾害在多重压力下不断出现。对于以水母为代表的胶质类生物的数量增多,国际上有很多的解释和争论:水母的暴发是一种趋势性的还是周期性的现象,关键问题是对导致水母暴发原因的认识。针对这些问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近海水母暴发的关键过程、机理及生态环境效应"开展了综合性的研究,对前期的研究进展和结果进行系统整理发表在本专辑中,涉及水母生活史策略、环境因子对水母不同生活史阶段的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水母的暴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中国近海水母暴发的新认知等。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气候条件对鸢乌贼(Sthenoteuthisoualaniensis)渔业生物学影响,根据2015年8月(厄尔尼诺年)、2016年8月(拉尼娜发生期)和2017年8月(正常时期)我国灯光罩网船在南海采集的1 970尾鸢乌贼样本,对其胴长、体重、性腺成熟度、胃饱满度、初次性成熟胴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间鸢乌贼雌雄比例不同, 2017年最高, 2015年次之, 2016年最低;优势胴长组不同,2015年最大, 2017年次之, 2016年最小;优势体重组也不同, 2015年最大, 2017年次之, 2016年最小。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间胴长与体重的关系均不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 2015、2016和2017年分别最适用线性、幂和指数函数表示;不同年间样本性成熟组成存在差异,雌雄样本性成熟样本分别占对应总数的30.96%和25.40%、46.41%和11.15%、7.35%和28.46%;胃饱满度组成也不同。不同年间初次性成熟胴长不同, 2015、2016和2017年雄性初次性成熟胴长分别为184.12、144.41、132.70 mm;雌性分别为192.66、143.68、188.52 mm。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洋环境的变化对鸢乌贼渔业生物学产生影响:温度升高导致鸢乌贼个体减小,性成熟胴长减小,雌雄间的个体差异变大。  相似文献   

20.
1997年11月底和12月19 ̄25日对同年11月中我晨至12月底发生于广东饶平 和枯林湾及南澳岛周围海域的大规模赤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其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此次赤潮的原因生物是棕囊藻Phaeocystis pouchetii。这种赤潮生物在其生活史中有游泳单细胞和群体胶质囊2个生活阶段。游泳单细胞为球形或卵圆形,大小为6.0 ̄7.2μm,有2根不等长的鞭毛和1根定鞭丝。嫩体胶质囊为球形或近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