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鳕和大头鳕头颅骨骼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鳕(Lota lota Linnaeus)和大头鳕(Gadus macrofephalus Tilesius)的头颅骨骼进行了描述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鱼均有发达的鼻骨、额骨、后耳骨和鳞片骨,上颌口缘由前颌骨构成,犁骨上具齿,上枕骨与额骨相接,左右顶骨分离。无眶蝶骨、基蝶骨、伪头中骨和辅上颌骨。2种鱼的区别主要在于骨块的形状、大小差异及嵴的发达程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冠鲽科(Samaridae)隶属于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 包含冠鲽属(Samaris)、沙鲽属(Samariscus)和斜鲽属(Plagiopsetta)。目前研究表明, 冠鲽(Samaris cristatus)和满月沙鲽(Samariscus latus)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都有重排, 并且两者的基因数量也有差别。为检测斜鲽属鱼类中是否也有不同的特征结构, 我们选用褐斜鲽(Plagiopsetta glossa)作为代表种进行斜鲽属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同时与冠鲽属及沙鲽属鱼类的线粒体基因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显示, 褐斜鲽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18723bp, 包括39个基因: 13个蛋白基因、24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2个控制区、1个轻链复制起点和比典型基因组多的13个间隔子。和经典鱼类的线粒体基因组相比, 褐斜鲽和满月沙鲽都多了tRNA-CystRNA-Tyr两个tRNA, 冠鲽只多了tRNA-Cys, 且3个种类都多了一个控制区, 但褐斜鲽与满月沙鲽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褐斜鲽线粒体基因的重排导致不同位置的6个tRNA形成了六连体基因簇“tRNA-Cys1-Tyr1- Ser1-Lys-Arg-Ser2”, “ND5-ND6-Glu-Cytb-Thr”则位于六连体之后, 但这11个基因相对的排序没有发生变化。采用双复制随机丢失模型(double replications and random loss, DRRL)对褐斜鲽基因的重排现象进行分析, 认为该鱼类基因数量、排列顺序以及比典型基因组多13个间隔子等特征为该模型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牙鲆鱼白化病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伟  侯林  姚锋  高岩  吕红丽 《海洋科学》2004,28(6):60-65
牙鲆鱼(Paralichthys olivaceus)在我国俗称比目鱼、偏口,属于鲽形目,鲽总科,鲆科,牙鲆属。该鱼肉细嫩、口感好、营养高,在我国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经济鱼类。分布于干岛群岛至香港之间,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日本沿海、朝鲜半岛西岸均有分布。牙鲆是冷水性、底栖、肉食性经济鱼类,也是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在国外,日本最早于50年代就开始进行牙鲆人  相似文献   

4.
试验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陆海接力"养殖模式的可行性、养殖操作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山东荣成爱莲湾海域,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5月,当海区水温上升至12.0℃以上时,将陆基工厂化培育的适宜规格苗种转运到海上,利用自行研制的方形钢结构鲆鲽类平底网箱养成褐牙鲆商品鱼。其中,2009年养殖平均体质量为59.3,136.0和202.0 g的褐牙鲆各1箱,经过174 d的养殖,平均体质量分别达到614.0,885.3和1 030.0 g,转运成活率100%,网箱养殖成活率分别为93.3%,87.5%和93.3%。结果表明,方形钢结构鲆鲽类平底网箱适合鲆鲽鱼类养殖,"陆海接力"模式养殖的褐牙鲆生长快、养殖周期短、成本低,而且该模式操作简单、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5.
名词解释     
廖玉麟 《海洋科学》1982,6(2):68-68
亚里斯多德提灯(Aristotle’s lantern)是海胆的嘴嚼器官,位于下边口部中央,色白,形状很象欧洲提灯,由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所发现,故名。发育完全的提灯仅见于正形海胆类;非正形海胆只有楣形目有发育不完全的提灯,心形目则缺提灯。一个发育完全的提灯由5个相等的锥骨构成。一个银骨包括有8块骨骼,即有一个齿(tooth)、两个半锥骨  相似文献   

6.
牙鲆苗种大规模培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鲽形目鱼中的一种经济鱼类,具有生长迅速、繁殖力强、肉质鲜美等优点,为我国北方人民所喜爱食用。目前日本已把它作为重要的养殖对象。 早在五十年代末期,我所脊椎动物研究室就开展了牙鲆人工育苗的研究,并取得实验性培苗的成功。 从1983年开始,我们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牙鲆苗种大规模培育试验。主要目  相似文献   

7.
中国鲽形目鱼类地理分布及区系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庆泰 《海洋与湖沼》1963,5(4):346-352
鲽形目为海洋底层鱼类,多栖息于陆棚浅海水域,仅有少数种类在索饵期进入江河。有些种类在生殖期作短距离移动,其游泳力不强,一般皆不作长距离洄游。鲽形目鱼类对水温的适应随种类不同而异,例如,大口鳒Psettodes erumei(Bloch & Schneider),冠汉鲽Samaris cristatus Gray等,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海区;相反,另一些种类如光鲽Liopsettaglacialis Pallas,棘鲽Acanthopsetta nadeshnyi Schmidt等,则生活于寒温带与寒带。因鲽形目鱼类活动范围较狭,对水温适应的要求比较严格,故为研究鱼类区系与地理分布的良好资料。  相似文献   

8.
对法国Douarnenez海湾拟庸鲽Pleuronectes platessa L.的食性进行了研究。依据一些常见的饵料指标,多毛类动物和双壳类动物为拟庸鲽的主要饵料;饵料双壳类动物贝壳厚度上限随着捕食鱼类的增长而提高。对拟庸鲽种内营养关系的对应分析表明,基本饵料的刚性和易捕性与捕食鱼类的体长关系密切;同时也揭示,某些鱼类食性综合指标并非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作者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褐牙鲆受精卵及仔稚鱼的发育、行为及理化环境对其生理生态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在人工养殖环境中,水温、盐度、水质、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对褐牙鲆卵的孵化及仔稚鱼的发育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褐牙鲆仔稚鱼不同发育阶段对各种理化环境的耐受范围和阈值。探讨人工种苗和天然种苗在形态发育及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对今后褐牙鲆的集约化健康养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鲽科(Pleuronectidae)鱼类的双眼通常偏在鱼体的右侧、称顺位;可是,该科有些种属的个体,出现双眼向左侧偏转的现象,称逆位。侧面逆位(reversal of sides)系指比目鱼类的眼球及有色侧面等移向顺位个体的相对侧面。有关比目鱼类的侧面逆位现象,在鲽属Pleuronectes、庸鲽属Hippoglossus、川鲽属Platichthys和北美牙鲆Parali-chthys californicus等种属中的出现,国外已有报导。但是,在赫氏高眼鲽Cleisthencsherzensteini(Schmidt)及我国其他比目鱼类的这种情况,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11.
刘云  姜国良  姜明  杨栋  张士璀 《海洋科学》2000,24(11):45-48
运用电镜技术,在牙鲆肠淋巴样组织鉴定出4种无颗粒白细胞,即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样细胞。它们的形态均比在造血器官中多样化。巨噬细胞形态极其有规则;单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有较多空泡;淋巴细胞具多且细长的伪足,而浆细胞样细胞是以内含大量的粗面内质网为其主要特征。同时,作者对无颗粒白细胞的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牙鲆迟缓爱德华氏菌急性感染实验:4种不同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检验疫苗对牙鲆免疫效果,探讨有效的注射途径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采用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对牙鲆(Paralicthys oliwaceus)进行感染实验,对口腔、肌肉、腹腔和腹腔加肌肉4种注射方法了评价比较,其半致死浓度(LD50)分别为口腔灌注法10^8.38 CFU/ml、肌肉注射法10^7.54CFU/ml、腹腔注射法10^6.70CFU/ml和腹腔加肌肉注射法10^6.09CFU/ml。结果表明牙鲆对迟缓爱德华氏菌敏感,在这4种注射方法中,以腹腔注射法这种人工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电镜下牙Ping(Paralichthys olivaceus)肠淋巴样组织内颗粒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变化过程。颗粒细胞经鉴定为嗜酸性颗粒细胞,常存在于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靠近肌肉层的淋巴腔中,以具有大型非均质颗粒为其主要特征。牙Ping肠淋巴样组织内嗜酸性颗粒细胞的变化可分为增长期、成熟期、分泌期和衰退期四个时期,嗜酸性颗粒细胞具有明显的外排现象说明肠淋巴样组织是鱼类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电镜下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肠淋巴样组织内颗粒细胞的形态特点及其变化过程。颗粒细胞经鉴定为嗜酸性颗粒细胞,常存在于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靠近肌肉层的淋巴腔中,以具有大型非匀质颗粒为其主要特征。牙鲆肠淋巴样组织内嗜酸性颗粒细胞的变化可分为增长期、成熟期、分泌期和衰退期四个时期,嗜酸性颗粒细胞具有明显的外排现象说明肠淋巴样组织是鱼类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牙鲆外周血细胞显微及亚显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牙鲆外周血细胞显微及亚显微结构 。光镜观察显示,牙鲆外周血中包括六种类型的血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单 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未见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体积最小,单核细 胞的体积最大;在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数量最多,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最少;此外,还可见到 正在分裂的血栓细胞,说明血栓细胞可在外周血液中经直接分裂产生。电镜研究结果表明, 牙鲆红细胞的细胞质均匀,有少量线粒体和囊泡以及大量的极细颗粒;淋巴细胞核大且中位 、胞质中含较多的游离核糖体,胞体具有短伪足;单核细胞的核偏位且形态不规则,胞质中 有内吞泡和较多的细胞器;颗粒白细胞可根据颗粒的不同形态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类型。同时,对牙鲆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消化道形态学及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体解剖及光镜技术研究了牙鲆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牙鲆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幽门垂和直肠构成。牙鲆口咽腔较大 ,牙锥形 ,为颌齿 ,舌三角形 ,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 ;食道粘膜也衬着复层扁平上皮 ,在食道起始处存在少量味蕾和较多的杯状细胞。由食道到胃 ,杯状细胞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肌肉也由横纹肌变成平滑肌。胃稍膨大 ,弯曲呈 J型 ,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贲门部、胃体和幽门部均有胃腺分布 ,尤以胃体处最多。小肠短 ,为体长的 1/ 2左右。小肠上皮为具微绒毛的单层柱状上皮 ,幽门垂 4个 ,无括约肌 ,组织结构与小肠相似。直肠粘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 ,粘膜上皮中散布着较多的杯状细胞 ,环肌比较发达。牙鲆的消化道组织特点表明 ,其消化过程的特性就是食物停留胃内的时间较短 ,因而牙鲆的进食间隙也较短。  相似文献   

17.
迟缓爱德华氏菌对牙鲆免疫器官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云  姜明  姜国良  杨栋  张士璀 《海洋科学》2000,24(12):42-46
当经口腔灌注大量迟缓爱德华氏菌后,牙Ping的头肾和脾脏内的免疫细胞活性增强,表现为单核细胞数量增加,颗粒细胞内产生大量的颗粒以及颗粒吞噬作用的增强。研究结果还表明,病菌也会对免疫器官产生损害,可造成细胞水肿,膜性结构破坏及细胞坏死。本文详细观察了牙Ping肾、脾、肝、肠及血液的显微结构和肾、脾、肝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对疫苗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牙鲆鳃淋巴样组织内免疫相关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镜技术观察海水鱼类牙鲆鳃小片的基本结构及其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和形态。牙鲆的鳃小片主要由扁平上皮细胞和柱细胞构成 ,血窦腔极为发达。鳃小片在功能上可分为两个区 :气体交换区和免疫区。气体交换区位于上半部分 ,血窦内主要分布着红细胞 ;免疫区位于鳃小片基部 ,血窦腔中分布着各种免疫相关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酸性粒细胞。此外 ,还观察到了泌氯细胞和粘液细胞。研究结果证明 ,牙鲆的鳃在局部粘膜免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是鱼类免疫体系中的有机组成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Whale depredation occurs when whales steal fish, damage fish or damage fishing gear. In Alaska, killer whales (Orcinus orca) and sperm whales (Physeter macrocephalus) primarily depredate on demersal sablefish (Anoplopoma fimbria) and Pacific halibut (Hippoglossus stenolepis) longline fisheries. Quantitative data on whale depredation in Alaska is limited due to low fishery observer coverage and minimal depredation evidence left on longline fishing gear. This study utilized semidirected interviews (n=70) and written questionnaires (n=95) with longline fishermen to examine: (1) 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whale–fishery interactions in Alaska, (2) effects of depredation on fishing practices, and (3) potential depredation mitigation measures. Eighty-seven percent of fishermen surveyed agreed that whale depredation became worse between 1990 and 2010. Respondents reported changing their fishing practices in response to depredating whales in several ways, including: traveling up to 50 nautical miles and ceasing hauling operations up to 24 h until the whales left the fishing grounds. Respondents fishing in western Alaska, primarily encountering killer whales, were forced to wait longer and travel greater distances than fishermen operating in central and southeast Alaska, regions more affected by sperm whales. Deterrent research, gear modifications and real-time tracking of depredating whales were solutions favored by study participants. Survey respondent answers varied based on areas fished, quota owned, years involved in the fishery and vessel size.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first statewide evaluation of fishermen's perception and knowledge of whale interactions with the Alaskan longline fleet and is a critical step toward developing baseline data and feasible depredation mitigation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气相色谱检测的方法,进行大西洋庸鲽精液脂肪酸组成分析及激素GnRHa诱导对其组成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西洋庸鲽精液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种类为22:6n-3(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占总脂肪酸比例25.67%±0.94%;其次为16:0(PA,棕榈酸)、20:5n-3(EPA,二十碳五烯酸);重要必需不饱和脂肪酸20:4n-6(AA,花生四烯酸)含量较低,为1.76%±0.01%。精液中高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较高,为44.25%±0.30%;饱和脂肪酸(SAT)含量为27.72%±0.22%。重要脂肪酸比例DHA/EPA为2.33±0.26;EPA/AA为6.30±0.51;n-3/n-6为9.22±0.60。激素诱导未对精液中脂肪酸组成产生显著影响。重要必需脂肪酸DHA、EPA、AA,以及n-3、n-6等重要种类的脂肪酸总量在激素诱导组与非诱导对照组样品间无显著差异;在激素诱导后的三个取样时间的样品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