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施工经验,总结了在山区公路施工中开爆石方路基时,根据地形、地貌、开挖深度、断面形式和周围环境特点,所采用的不同的爆破施工方法及相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冻土区路面类型对路基温度场影响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焓模型, 建立含相变的冻土路基温度场, 综合考虑气温、太阳辐射、风速风向、坡面蒸发等气象因素, 将诸多气象因素归结为第二、三类边界条件的叠加组合, 对不同气温地区的沥青路面及水泥路面路基温度场进行了有限元计算. 结果表明: 路面类型对冻土路基温度场有着重要影响, 水泥路面的采用可有效地降低路面温度, 延缓冻土上限下降速率, 从而可以有效保护基底多年冻土; 从对基底冻土上限影响的角度来看, 路面类型、外部气温与路基高度三者间存在一定的动态等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黑北公路冻土路基设计原则及病害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依据位于小兴安岭地区的黑北公路沿线退化多年冻土特征,以及地质、水文、气候等工程环境条件,分析了黑北公路路基可能会发生的病害和发展过程,提出了适合于黑经公路的路基设计与病害防治措施,以便比选与优化退化型多年冻土地区的路基稳定性设计原则及结构形式,同时在路基设计形式和病害处理上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公路是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永久性”基础设施,是人类智慧创造出来,服务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产物。公路勘察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公路勘察设计无论是满足运营安全,还是本身结构安全,其根本是为人服务,以人类的需求为基础,从人的本性和本能出发,使公路的各种功能适应和满足人的本能愿  相似文献   

5.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山区拓宽改造公路挡土墙路基的受力与变形特征。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山区公路填方拓宽工程中,路基顶面沉降曲线呈“勺子”形状,区别于新建公路的抛物线形沉降曲线;与一般公路路基拓宽工程不同,山区拓宽公路不仅要重视新老路基结合部位的处治,新路基与挡墙结合部位的处治也不能忽视;山区公路填方拓宽路基外侧挡墙土压力的分布基本呈抛物线形状,不同于经典土压力理论得出的三角形土压力分布形式。通过分析路基拓宽宽度、老路路堤边坡坡度、新老路基路基材料性能等因素对路基受力的影响,揭示了山区拓宽改造公路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及挡墙的受力与变形特征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云南公路勘察设计多年的实践和思考,试探高原山区公路勘察设计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意识或者说理念,与同仁磋商、探讨,谋求高原山区公路勘察设计清晰的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莱肥公路泰莱交界至范镇段,全长约4km,路面多处出现破损、龟裂、冒白、翻浆等病害,为查明病毒原因,布设了9个勘探点,并在不同地基土中取土样26件,分别做击实实验及标准贯入试验,查明该路段基底粘性土具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的弱一中等潜势膨胀性。针对路面不同病害,提出了6条大修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领  马巍  穆彦虎  虞洪  张坤  栗晓林 《冰川冻土》2021,43(2):474-483
路基高度是影响冻土路基工程热力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不同高度的路基对其周边风场的扰动也将不同,进而影响到局地的地-气能量交换过程。为揭示不同高度路基对其周边风场特征的影响规律及程度,基于风洞实验,研究了3种环境风速条件下青藏高原典型高度公路路基周边风场分布特征,并进行了量化分区。结果表明:路基坡前为流场减速区,不同高度情况下路基坡前减速区水平范围差异显著。10 m·s-1环境风速条件下,3、4和5 m高路基坡前减速区水平范围约为1.8、2.2和2.5倍路基高度(H)。在路基坡前减速区0.3~1.1 m高度范围内,随环境风速增加,同一水平高度流场在靠近路基过程中风速的变化率呈下降趋势。路基上部为流场加速区,路肩处风速增长幅度与路基高度呈正相关。路基坡后为低速回流区,路基高度越大,低速回流区水平范围越大,10 m·s-1环境风速条件下,3、4和5 m高度路基坡后低速回流区水平范围分别约为2.0H、3.0H和4.1H。低速回流区后,流场逐渐恢复到初始运动状态,其消散恢复区水平范围与环境风速密切相关,但与路基高度关系不显著,10 m·s-1环境风速条件下,3、4和5 m高度路基坡后消散恢复区水平范围均约为9.8H。通过考虑路基高度对其周边风场分布的影响,可为块石、通风管、热管等冻土路基结构的设计和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蒋鑫  耿建宇  曾诚  邱延峻 《岩土力学》2014,35(Z1):443-450
针对山区公路路基拓宽改建的特殊性,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开展衡重式挡土墙修建、新路基逐层分步填筑的动态施工力学行为数值模拟。针对新路基是否加筋、加筋层位以及衡重台上下方新路基填土压实状况的差异性,对新旧路基稳定安全性、滑动面形态、沉降、挡土墙变位等力学响应的影响开展参数敏感性分析。结合室内模拟墙体不同主动位移模式下拓宽路基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成果,考察新旧路基顶面沉降与挡土墙变位的动态耦合关系。在山区公路路基拓宽改建动态施工中,挡土墙的变位和新旧路基顶面沉降、差异沉降相互耦合,呈正相关关系。衡重台下方新路基填土压实不足会导致新旧路基顶面差异沉降增大。挡土墙主动外倾诱发新旧路基顶面产生较大附加(差异)沉降,宜对新路基自重压密作用造成的差异沉降予以适当修正放大后进行上承路面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0.
郭泗勇 《安徽地质》2004,14(2):124-126,111
总结回顾山区石质方路基的路面结构设计及施工,分析其产生早期损坏的原因,提出合理的路面典型结构和施工质量控制的系列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西缘的班公错地区是青藏高原西构造结的典型区域,更是研究青藏高原中更新世以来构造活动、地貌演化和环境演变的重要区域。依据野外调查结果,借助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和数字高程模型地形地貌特征的分析,对该地区的新构造运动特征以及其与地形地貌特征的耦合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地貌分区特征以中大起伏山地(地势起伏度500~2 500 m)地貌为主,平原、台地少有发育;班公错地区断层走向分为近EW向、NW向、NE向和NNE向4组,其中近EW向为主体,断陷盆地多具有拉分断陷特征;区内晚新生代地层发育,尤其第四纪冲洪积物和湖积物广泛展布,并受断层的控制具有线性发育特征,湖积阶地和冲洪积阶地发育,班公错北岸乌奖附近拔湖高度62 m、65 m、98 m的沉积阶地钙质堆积物年龄为(23.8±2.3)、(33.9±4.0)、(78.0±8.0)万年;区内地震频发,1970年以来的40年间,4级以上地震达到303次,其中6级以上强震达到7次。众多地质事实指示该地区的中更新世以来为较强烈的、阶段性快速构造抬升和剧烈的剥蚀作用、动荡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2.
13.
CRUSTAL STRUCTURE IN EASTERN REGIO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相似文献   

14.
STYLE AND CONSEQUENCE OF STRAIN PARTITION IN THE NORTHEAST MARGI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相似文献   

15.
FINITE STAIN MEASUREMENT AND SHORTENING ANALYSIS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吉林省内水泥混凝土公路路基冻害的调查,在现场观测和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对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土冻害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吉林省中部区域为冻胀易发区;而冻胀性强弱与土的干重度有关,土的干重度接近18 kN/m3时冻胀性最强.高路堤因垫层等的厚度对路基产生的压应力最大,而且存在荷载的抑制作用,冻胀量减小.分别由冻结指数和负气温积值确定的冻深表达式,可作为确定地区冻深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7.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监测断面所获得的土体温度时间序列,只在时间域中分析会忽略频域中所含的重要信息.为了揭示多年冻土区路基下土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频谱特征,运用小波变换法对自然地面下和沥青路面下温度变化的频谱特征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m、6m深度处温度变化均存在12月、6月和3月的周期成分及1—2月的短周期成分,其中以...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季节冻土地区冷阻层的路基温度场效应,基于ANSYS软件热分析原理,以粉煤灰土、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和聚丙烯纤维改良粉煤灰土3种冷阻层材料为研究对象,模拟季节冻土地区道路路基温度场,研究其阻止热量交换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粉煤灰土为冷阻层的道路的最大冻深为1.32 m,温度梯度最低值为-17.606℃/m;采用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为冷阻层的道路的最大冻深为0.94 m,温度梯度最低值为-23.563℃/m;聚丙烯纤维改良粉煤灰土为冷阻层的道路的最大冻深为1.20 m,温度梯度最低值为-19.557℃/m。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冷阻效果最佳,其确保路基土处于零上温度不冻结状态的最小摊铺厚度为0.33 m,适宜作为季节冻土地区的冷阻材料。  相似文献   

19.
以某寒区公路隧道为背景,介绍了隧道工程建设条件、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及计算、不良地质处理、防水保温等内容,从而为类似寒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北缘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同青藏高原主体一样,该区具有多层地壳结构特征,并普遍出现壳内低速层,地壳厚度是华北及华南地区的2倍以上。其形成可能与地壳的横向挤压缩短及幔源物质的底侵作用有关。随着底侵作用增强,地壳厚度加大,岩石圈厚度则越趋于减薄,地壳上部表现为拉张,下部发生壳幔深熔及幔源流体的交代作用,从而导致了地壳低速层,地热和浅源地震的发育。同时,这也是青藏高原出现热壳冷幔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