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无人机影像制作地震灾区三维景观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时、准确地获取地震灾区的灾情和灾后重建状况,研究如何利用高分辨率无人机影像制作灾区三维景观图。对无人机影像进行几何纠正、影像拼接,利用摄影测量方法生成实验区的DEM,进而将影像制作成正射影像图;将无人机影像纹理映射到DEM上构建灾区的三维地形景观,并以正射影像图为底图对安置区的地物进行三维建模;最后根据规划和管理需要,编制三维景观系统,实现地震灾区三维景观的浏览、查询与分析。实践表明,采用无人机影像制作的三维景观图具有分辨率高、形象逼真等特点;影像的获取和处理以及系统的编制可为灾区重建提供丰富详实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结合武汉市大比例尺真彩色正射影像的制作,提出了基于正射影像处理软件ImagEye制作城市大比例尺真彩色数字正射影像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是重要的数字产品之一,其应用已相当广泛。结合武汉市东湖技术开发区1:2000真彩色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的生产实践,从匹配编辑、匀光处理、影像镶嵌、调色修补几个方面探讨了基于VirtuoZo摄影测量工作站的大比例尺DOM制作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4.
基于ArcGIS与ERDAS IMAGINE的三维地形可视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例,利用1∶20000地形图在ArcGIS中建立高精度DEM,采用陆地卫星ETM 影像制作的正射影像作为三维表面的纹理信息,结合ERDASIMAGINE良好的三维显示功能,在自定义的投影坐标系统下,通过DEM和遥感正射影像的叠加,实现了三维地形可视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无人机航空摄影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利用无人机航摄制作高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图在测绘生产中应用日益广泛。但在城市区域制作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图时存在建筑物倾斜、遮挡严重、不能和GIS矢量数据进行很好套合等问题,而数字真正射影像图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基于INPHO软件对城市无人机航摄影像进行真正射影像制作,总结出无人机航摄影像制作真正射影像的作业流程和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数字正射影像图是数字城市的基础内容,对数据源类型多、时效要求短的高程相近的大范围平原区域进行卫星影像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时,面临着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挑战.本文提出了一套适应于平原区域多源卫星影像高时效正射影像产品生产方法,在正射纠正过程中将RPC模型与二次多项式模型组合使用,利用高时效性DEM细化成果进行单景影像纠正,研...  相似文献   

7.
对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过程中影响其质量的环节和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工作经验,提出了在DEM数据处理、影像镶嵌与色彩处理等环节需注意的要点和技巧。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能有效提高数字正射影像图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基于DEM的正射影像纠正的原理,然后就基于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VirtuoZo平台利用航空影像基于DEM正射影像制作过程及检查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主要是从DEM对于正射影像纠正的影响及DOM制作检查过程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
影响影像图质量的因素有多种,这些因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在制作影像图过程中,其间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步骤都会对影像图的质量产生影响,其中控制测量、数字空三、DEM采集精度会对影像图的精度产生影响,而摄影质量、色彩调整、匀色、影像图修饰都会对影像图的美观程度产生影响。本文针对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过程,比较详细地解析了影响影像图质量的各种因素,从而为今后制作大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提供了有利的作业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利用GeoEye影像对四川某地区进行正射影像纠正的有关做法,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综合对比,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分别利用1∶1万和1∶5万DEM、DOM作为控制资料,采用无控及稀少控制点,GeoEye影像可以满足山地、高山地1∶2.5万正射影像图生产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颜色科学基本理论出发,对不同背景间相应色的物理刺激值的变换关系作了理论推导,并对不同类型的颜色样品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归纳。最后,设计了一计算程序对预测过程进行自动运算。  相似文献   

12.
扫描输入数据的颜色校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了RGB子空间的概念 ,并在RGB子空间内使用最小二乘原则建立从设备RGB空间直接到CIELAB空间的三维一阶映射方程 ,实现了对扫描输入数据的颜色校正。通过试验验证 ,理想色与分别在各RGB子空间内建立的颜色映射方程所计算颜色的色差明显小于与在整体空间建立的映射方程所计算颜色的色差  相似文献   

13.
主要阐述了研制电子出版系统下面地图制图的印刷颜色色册的意义和作用,在些基础上,从新的视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在内容和表示方法上均与传统色谱不同的色样册的构想,并深入探讨了其研制实现的技术方案和要点,指出这方面研究应努力的方向和现有条件下的可行性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地推导了由CRT上的颜色等色转换为YMC 颜色方程,并给出了具体的形式及其结果。同时,对同包转换的条件进行了讨论,指出了颜色转换方程的适用条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政区地图的设色要求 ,阐述了色彩设计中的对比调和理论 ,以此为依据设计出相应色环 ,规定一种间色 ,在色环中确定这种间色的对比色和类似色的CMY配色值 ,依据一定的顺序 ,自动把颜色配置在全国政区图上 ,并对自动设色和人工设色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表明在可视化环境中 ,自动设色的地图比没有或仅有较少制图知识的人设计出的地图工效高  相似文献   

16.
彩色扫描地形图的自动分色与处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特征的地形图要素自动分层的方法,并针对地形图上的图形要素特征,提出了对等高线分版图进行后处理的算法,分析和讨论了该方法和算法的实验效果及效率。  相似文献   

17.
姚翔宇  黄丽娜  于洋 《测绘学报》2022,51(2):290-300
为探究明度与色相同步变化时不同分级设色方案在数字环境下的适宜性,基于Munsell色彩调和秩序与CIEDE2000色差公式设计了7种分级设色方案,并开展了视觉认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增加各级间色差会导致颜色辨识的准确性增强;②与各级间色差相等的色阶相比,色差先增大后减小的色阶有利于读图判别;③图斑面积分布均匀程度对颜色辨识的影响并不显著;④色阶的总色差增大,会导致颜色过渡的协调性降低。色差先增大后减小的色阶能产生较好的辨识效果,同时保持较好的色彩协调性,且相关规律可以推广到图斑面积分布均匀程度不同的地图中,在分级设色中运用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视觉表象的彩色晕渲地图色彩设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结合我国地形特点 ,设计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彩色晕渲地图设色方案 ,为数字环境中晕渲地图设计知识工程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当前城市电子地图色彩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电子地图色调分类理论,探讨了该理论产生的原因和理论概况。通过对各种城市电子地图色调分类的粗略比较,将地图色调宽泛地定义为五种基本类型:清新淡雅型、热烈奔放型、知性沉稳型、甜美柔媚型和专业高效型。通过大量的检索和实践,分别归纳得出各个类型的地图色调配色参考系数,从而搭建出一个城市电子地图色调定位的色彩设计数据库并进行了实践。实践表明该库的建立对普通用户设计地图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颜色信息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迁移的单极化SAR图像彩色增强方法。该方法通过伪彩色编码将SAR图像变为过渡彩色图像,运用保持细节的颜色迁移方法在颜色迁移的过程中保留SAR图像的细节信息,用改变各通道系数的方式进行色调调整使得SAR图像与光学图像有着相同的颜色信息,并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