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采用Mann-Kendall方法,分析了郑州市南郊气象观测站近40年来冬季和夏季气温突变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与北郊城市站的温差序列的突变特点,结果表明,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均存在突变,且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冬季气温增温较快.  相似文献   

2.
近42年日照市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日照市1961-2002年的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以及季降水量、季平均气温资料,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分析了日照市近42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均存在突变,其中,冬季气温突变最为明显,秋季略有突变但不明显,春、夏季气温没有突变现象;夏季降水量突变最为明显,秋季不明显,冬、春季没有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3.
东亚冬,夏季风百年强度指数及其气候变化   总被引:35,自引:15,他引:35  
定义了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计算了1873-1989年夏季、冬季及其逐月的东亚季风强度指数,研究了冬、夏季风强度指数的长期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00多年来,东亚夏季风明显加强,冬季风变化不大,稍有减弱。突变分析结果表明,1918年前后,东亚夏季风突变增强,与半半球夏季地面气温突变增是同步发生的,但是,科季风不太明显的突变发生于1958年,此外,用滑动相关系数分析了东亚冬夏季风与北半球地面气温的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仁化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气温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线性倾向、M-K突变检验等,对1962—2014年仁化县气候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仁化4季分明,4季平均长度夏季最长、春季次之、冬季最短;春季和冬季季长有缩短的趋势,夏季季长有变长趋势;秋季和冬季起始日有推迟趋势,夏季起始日有提前趋势;仁化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夏季季长对气温升高有较强的响应;M-K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突变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而夏季季长突变发生在90年代初,突变时间夏季季长比年平均气温迟4~5年。  相似文献   

5.
根据丽水市国家气象观测站1953-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按照国家季节划分标准对四季长度进行划分,运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滑动t检验对四季长度和气温变化的趋势演变、突变转折进行研究,从而探讨气温变化对四季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丽水市四季长度表现为夏季最长,冬季次之,春季和秋季相接近,秋季略短。四季长度的变化趋势为春、秋季长度延长缓慢,夏季变长明显,冬季长度缩短显著。近58 a丽水市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气候倾斜率为0.17℃/10a。气温变化对四季长度有较大的影响,尤其以冬季最为显著。突变检验表明,气温上升与冬季长度缩短的突变时间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相关性检验显示气温与冬季长度的负相关最明显,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6.
根据丽水市国家气象观测站1953-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按照国家季节划分标准对四季长度进行划分,运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滑动t检验对四季长度和气温变化的趋势演变、突变转折进行研究,从而探讨气温变化对四季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丽水市四季长度表现为夏季最长,冬季次之,春季和秋季相接近,秋季略短。四季长度的变化趋势为春、秋季长度延长缓慢,夏季变长明显,冬季长度缩短显著。近58年丽水气温呈明显的升温趋势,气候倾斜率为0.17℃/10a。气温变化对四季长度有较大的影响,尤其以冬季最为显著。突变检验表明,气温上升与冬季长度缩短的突变时间都在90年代中期;相关性检验显示气温与冬季长度的负相关最明显,突破99%置信度检验。  相似文献   

7.
利用庐山气象站逐月观测资料,对1956—2005年庐山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庐山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8℃,其中冬季上升最明显,为1.5℃;夏季呈下降趋势,为0.2℃。20世纪60年代庐山年平均气温、夏季最高气温下降最为明显,1996年以后上升最为明显。年降水量自1996年起明显下降。庐山的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秋季平均气温、秋季最高气温、春季最高气温、春季最低气温在1998年发生了均值突变,冬季最低气温则在1992年前后出现了均值突变;夏季降水在1995年出现均值突变。  相似文献   

8.
根据佛冈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气温资料,按照国家季节划分标准对4季长度进行划分。运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佛冈县1957—2014年气温变化和4季长度的趋势演变、突变转折等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气温变化对4季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8年佛冈县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达0.012℃/年。佛冈县4季长度表现为夏季最长,冬季最短,春季和秋季长度接近,夏季日数占全年日数的51.5%。气温变化对4季长度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夏季最为显著。突变检验表明,气温上升与夏季长度延长的突变时间都在1993年左右。年平均气温与夏季长度的相关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近百年ElNino/LaNina事件与北京气候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桂莲  张明庆 《气象》2001,27(2):3-6
通过对近百年El Nino/La Nina事件与北京气候相关性研究发现,El Nino/La Nina事件与北京夏季(6-8月)降水、平均最高气温(7月)和冬季(1月)平均最低气温之间相互关系显著。El Nino事件与夏季降水、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呈负相关,与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呈正相关,造成降水减少,气温年较差较大,大陆性增强的气候特点。La Nina事件与夏季降水、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呈正相关,与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呈负关,使降水增加,气温年较差减小,大陆性减弱的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10.
根据佛冈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气温资料,按照国家季节划分标准对4季长度进行划分。运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佛冈县1957—2014年气温变化和4季长度的趋势演变、突变转折等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气温变化对4季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8年佛冈县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达0.012℃/年。佛冈县4季长度表现为夏季最长,冬季最短,春季和秋季长度接近,夏季日数占全年日数的51.5%。气温变化对4季长度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夏季最为显著。突变检验表明,气温上升与夏季长度延长的突变时间都在1993年左右。年平均气温与夏季长度的相关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对近45a气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南郊和北郊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平均气温、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南北郊气温在20世纪50年代差异不大,随着郑州市的不断扩大,北郊进一步城市化,两地气温差异逐渐加大,北郊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和季节平均气温均高于南郊,80年代以后,差距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对近45 a气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南郊和北郊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平均气温、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南北郊气温在20世纪50年代差异不大,随着郑州市的不断扩大,北郊进一步城市化,两地气温差异逐渐加大,北郊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和季节平均气温均高于南郊,80年代以后,差距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利用呼和浩特市南郊1961-2008年夏季降水资料与海温、亚洲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东亚阻塞高压等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因子的异常变化,可以作为呼和浩特市南郊夏季降水的预测信号。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全国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PM_(2.5)地面观测数据、全球数据同化系统GDAS数据和FNL再分析气象资料,研究了2015/2016年冬季南京北郊空气质量变化特征以及环境输送条件和污染物源区。结果表明:以AQI为代表的冬季江淮地区污染程度存在3种典型的污染物跨区域输送路径—西北路径、北方路径和西南路径。西北路径通常发生在蒙古高压较强,且处于平均位置时刻,南京北郊上空有冷平流,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北方路径对应蒙古高压弱,东北附近为弱高压控制,偏北气流将污染物带至南京北郊,如跨海洋,则污染减弱;西南路径对应南京北郊为边界层内反气旋式环流中心,下沉气流十分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影响南京北郊污染的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南部、安徽东部和湖北西部。河北省是重要的污染源区,河北南部和山东西部污染物通过北方路径输送至南京北郊,因此北方路径虽发生污染概率少于其他两种,却是形成南京北郊严重污染的重要路径。河南南部污染物通过西北路径输送。安徽和湖北污染物通过西南路径输送。定量分析表明,平流输送是南京北郊重度污染的重要原因,近地层风速对AQI的平流输送占AQI变化的贡献率超过70%,甚至可达85%。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西宁(城区)、湟中(南郊)、互助(北郊)3个气象观测站1986~2015年最高和最低温度资料,研究分析基于气温日较差的西宁热岛效应。结果表明,近30年城区、北郊年平均日较差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0.15和0.29℃/10a,年代际分析表明21世纪10年代城区日较差距平偏低最多为0.73℃,日较差存在周末效应;城区日较差下降速率快于郊区,日较差变化趋势春季为正,其余各季为负,城区冬季变化显著,大于郊区;城区日较差逐渐减小,说明城市浑浊度逐年增加,热岛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16.
利用ECMWF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和区域自动站、风廓线雷达等常规观测资料,对乌鲁木齐2013年春季南郊发生的一次东南大风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预报释用,揭示了乌鲁木齐东南大风发生和维持的物理机制,发现细网格资料在预报时空分辨率和预报性能等方面均有提高,对东南大风预报具有指示意义,提高了预报的准确性。分析表明:达坂城至南郊一带东南风频发是由于春季地面蒙古高压部分南掉,形成东西间气压梯度力同乌鲁木齐南郊地形狭管方向一致时,并在“慢坡”重力下滑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回流型东南大风;细网格850hPa风矢量、10m高度上的风、海平面气压场、2m高度上的温度等要素预报,对乌鲁木齐南郊东南大风的起止时间、风速量级及落区的预报有较好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The basic role of urban-rural boundary layer re-search is to study all kinds of physical process changesin the atmosphere boundary layer over urban and itssurrounding areas. Urban heat island (UHI) is a well-known feature of urban-rural climate. Attempts toincreas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auses of the UHIand other urban-rural boundary layer phenomena haveused observational, theoretical and modelling methodssince long before. Seaman (1989) used a hydrostaticmodel, with real …  相似文献   

18.
城市热岛效应及对锡林浩特气候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气候相似性原理和锡林郭勒盟地区气象站站址变迁造成的温度序列变化差异,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气温变化的作用,以及对气候变化趋势的影响。选取锡林浩特为代表城市,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讨论了城市与郊区气温差异,城市与草原温度历史演变差异,以及城市热岛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等,结果表明: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增温作用明显,使锡林浩特市区年平均气温比周围郊区增高了0.57℃;城市热岛效应对锡林浩特市气候变暖趋势也有一定影响,使锡林浩特相对草原区有0.07℃/10a的增温趋势。  相似文献   

19.
风云二号静止卫星上装载有可见光、水汽、中长波红外等探测通道,其中红外通道资料可提供卫星云顶温度数据。基于FY-2F静止卫星云顶温度资料,结合局地实时探空数据对北京南郊和朝阳站点上空云层进行云高反演,并展开与地基毫米波云雷达探测云顶高关系的对比,分析3种不同云厚(薄云、适中、厚云)条件下的云高观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云顶高匹配度受几何云厚的影响,其吻合度呈现出厚云最佳,薄云最差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computed the spectra of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and the cospectra of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by theobservational data of July,1990 in the suburbs of Tianji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mosphericturbulence spectra over the suburbs are basically in accordance with some typical results over the flat terrain.But thescale,on which turbulence can satisfy the isotropic condition,over the suburbs is larger than over the flat terrain.Thespectrum peak frequency range is a bit narrower.The feature of the spectrum range in low frequency(LF)is out ofaccordance with that of the flat terrain eit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