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陕西马元地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陕西马元地区铅锌矿位于扬子地台北缘碑坝隆起东南缘一带。矿化带长大于60 km,宽10~200 m,可分为南、东、北三个铅锌矿化带,已圈出了40多条铅锌矿体。其中南矿化带长大于20 km,宽20~120 m,已圈出了40多条铅锌矿体;东矿化带长大于30 km,宽20~200 m,地表已发现7条铅锌矿体;北矿化带长大于10 km,宽10~100 m。矿体一般长100~2560 m,厚0.80~10.01 m,锌品位1.05%~10.82%,铅品位0.55%~7.54%。主矿体长2560 m,厚1.46~32.53 m,平均厚约7.60 m,最厚28.40 m,锌品位1.45%~11.42%,平均4.47%。矿化带主体由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组成,产于灯影组的砾状白云质角砾岩带中。矿化主要受地层和构造的控制。经预测,陕西碑坝—马元、云河—庙坝、阳平关—宽川铺—阜川、司上—镇巴、镇坪及湖北竹溪、神农架、黄陵等地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4.
5.
6.
7.
秦岭沉积岩容矿型金矿的控矿条件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岭地区沉积岩包括从扬子志台北缘的志留纪裂陷沉积到晚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断陷-坳陷盆地沉和三叠纪裂陷沉积。现有勘查资料表明,秦岭地区沉积岩容矿型金矿大多集中在泥盆系和三叠系,少量分布地志留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沉积岩容矿金放类型有细碎屑岩容矿的变形变质动热改造型、碎屑岩薄层灰岩容矿的韧性剪切带型、1钠长角砾岩钠长岩容矿的热水喷流型、碎屑岩碳酸盐岩容矿的浅成低温热液型和含碳泥质 相似文献
8.
吉林集安市兴农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安市兴农铅锌矿位于鸭绿江多金属成矿带南西部,区内构造发育,岩浆岩广布,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平行于鸭绿江大断裂的次一级北东向断裂是主要控矿构造,它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区内两条构造带伴随着含矿热液的活动被石英脉充填,并在有利位置富集成矿.目前地表已发现5条铅锌矿体,深部探获4条铅锌盲矿体和1条金盲矿体,矿体呈脉... 相似文献
9.
镰巴岭铅锌矿田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镰巴岭铅锌矿为密集充填式热液型矿床。矿脉受北北东向断裂控制,则受王安镇岩体北缘港湾状接触带控制,成矿元素由岩体北缘到远离岩体的相对位置呈Cu、Zn→Pb、Au→Pb的规律性变化,沿倾向也由浅至深呈Pb、Zn→Cu、Zn的垂向分带。今后工作应注重深部铜、锌矿的勘查和沿岩体接触带新矿体的找寻。 相似文献
10.
11.
宏达-李家堡子金矿床是产于清原太古宙早期混合花岗岩破碎蚀变带中的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金矿床.矿床赋存于北东向大断裂的次级构造中,赋矿围岩为太古宙混合花岗岩,围岩蚀变为一套中低温热液蚀变组合,主要有硅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方解石化.矿体的形成与太古宙混合花岗岩以及印支期花岗岩的多期次“脉动式”侵入有关,尤其与印支期花岗岩关系密切.通过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控矿因素、确定找矿标志,认为断裂构造、太古宙混合花岗岩及中生代印支期花岗岩是该矿床的重要控矿因素,可以利用构造特征、表生氧化特征和蚀变特征等找矿标志对研究区及外围进行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12.
13.
辽宁本溪大台沟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本溪大台沟铁矿为鞍山-本溪铁矿成矿带内发现的首个位于标高-1000 m以下的特大型“鞍山式”铁矿床,含矿岩系为近直立展布的鞍山群樱桃园岩组,包含其内的铁矿体为隐伏的厚板状陡倾斜矿体,矿体埋深1100~1200 m,控制矿体延长2000 m.矿体自上向下可划分3种自然矿石类型,分别为赤铁矿石、赤铁磁铁复合矿石及磁铁矿石.大台沟铁矿床属典型“鞍山式”铁矿床,矿物成分较简单,含铁矿物以磁铁矿和赤铁矿(镜铁矿)为主;矿石结构类型有镶嵌粒状变晶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柱状粒状变晶结构等;矿石构造类型以条带状为主.铁矿石TFe品位平均为29.34%;mFe品位平均为14.63%;矿石中其他元素含量除SiO2较高外,均甚微,SiO2平均含量46.08%.笔者在阐述大台沟铁矿地质特征基础上,总结出大台沟铁矿找矿标志,对于区域内潜在的“大台沟式”(埋藏较深、存在高大磁异常)铁矿床的找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高崖峪铅锌矿是近年来在西秦岭地区新发现的具有一定找矿前景的铅锌矿,是通过持续的化探异常查证取得的找矿成果。文章在阐述该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郭家沟—高崖峪一带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并通过对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的综合研究及对比,指出该地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17.
查马屯铁矿是一处隐伏于中生代火山沉积岩之下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矿体规模大、埋藏浅,深部资源潜力巨大.利用三维地质体建模软件Creatar,通过收集钻孔数据,建立地质数据库,生成三维钻孔.通过剖面定义、单工程矿体圈定、剖面编辑、曲面连接,建立矿体三维模型.依据"点-线-面-体"的思路,建立了辽宁查马屯铁矿三维地质模型.模型显示,查马屯铁矿体西南段向北西倾斜,北东部向南东倾斜,呈北东东向展布,应沿该方向部署找矿.矿体与磁异常复合关系表明,2号矿体南部存在巨大找矿空间,查马屯村南部及北东部是下一步找矿勘探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钻探等手段发现小阳沟铁矿为埋藏较深、厚度较大、层位较多、倾斜中等的层状矿体,探获(332)+(333)磁铁矿及低品位矿量1.4×108 t.矿体埋深标高-100~+838 m,平均垂厚86 m,呈单斜层状产出,厚度变化稳定,矿化连续,品位均匀.矿石成分简单,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长石.矿物粒度呈中细粒-微细粒不均匀嵌布.矿石结构为粒状变晶结构、氧化交代结构.矿石构造为细条带状构造、柔皱状构造或角砾状构造.矿床类型为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根据研究分析,总结出深部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纳雍枝铅锌矿床位于五指山背斜北东部,是五指山矿集区的组成部分.区内铅锌矿体产于清虚洞组的白云岩中,自下而上共划分为9个矿体层,属沉积型铅锌矿床.矿石类型为碳酸盐岩型铅锌矿石.五指山地区位于紫云-垭都深大断裂的北东侧,南东侧有安顺-凯里深断裂,这些深断裂是纳雍枝矿床深部物质来源的前提,次一级的构造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矿质流动的通道.五指山背斜Pb、Zn综合异常明显的部位,异常与区内构造较吻合,与矿床(点)展布方向一致.该矿床与典型密西西比河谷铅锌矿床具有较高的可比性.通过对纳雍枝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及分析,认为五指山地区的找矿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