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庆谷  华均  杨星 《地震学报》2012,34(5):667-675
在分析强震观测与微震观测本质区别的基础上, 以已知的地震波强度资料为参照, 通过对比FBS-3B型微震计及BBAS-2型强震加速度计的仪器噪声,揭示了仪器噪声、响应类型对两种仪器检测灵敏度的影响. 我们对小湾台网记录到的一次微震进行了模拟计算. 用正弦子波叠加合成地震记录作为地震计摆体响应方程的输入,通过计算,获得了微震计和强震加速度计的输出. 对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分析,证明了两种仪器对远震长周期信号的监测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强震计与微震计检测下限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日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有关厂家与建设省土木研究所已共同开发出可以自动读取地震仪记录的振动波形并进行数字化处理的装置。以前,地震波形都是由专家花费8小时时间读取然后进行数字化处理的。现在的装置可将时间缩短到3小时,节省一多半的时间。这个装置还可对极小的晃动进行数字化处理,所以,在地震预报和了解微震对地基与构筑物的影响等方面,也将起到很大作用。该装置把与工作台组装在一起的设计图自动读取装置(AD-4001)改造成了读取地震波的装置,并用大型计算机解析已数字化了的地震  相似文献   

3.
强震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分析(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工程师和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对由地震引起的强地面振动的记录进行收集、处理、传播和研究是减轻地震灾害所必不可少的。强震运动引起建筑物破坏,导致人员伤亡。为了设计可经受住强震的结构,需要进行强震的测量、分析及理论估计。强震记录仪器是不同于普通地震仪的一种装置。普通地震仪用于测定来自千里以外地震的微弱地面扰动,而强震仪的任务是仅记录可能影响建筑物和其它工程结  相似文献   

4.
大地震造成的地面运动可能在远场触发微震。通过对比检视胶东半岛地区应变仪和强震仪记录,估算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MS 6.0地震在该区造成的动态应力变化,从而认为其后在乳山海域发生的ML2.9地震可能是受到此次泸县MS 6.0地震触发的一次小震活动。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强震记录,不仅对开展地震地面运动研究很重要,而且对地震工程和工程抗震等方面的研究也极为重要。但是,由于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机率及当前地震预报的水平所限,要取得理想的强震记录很困难,尤其是取得主震的近场记录更为困难。因此利用人工手段模拟天然地震,从而取得强震地面运动的各种资料,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虽然人工地  相似文献   

6.
强震仪和测震仪均能记录地面运动,强震仪输出的加速度记录主要用于分析结构地震反应,测震仪输出的速度记录常用于确定地震信息.由于这2种记录均描述地面运动,且覆盖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所需频带范围,速度记录能否用于计算结构地震反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分析开源Hi-net速度记录用于计算结构地震反应时的精度,作者选取同台记录的加速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反演研究2008年日本岩手—宫城内陆地震(M~6.9),说明了用1Hz全球定位系统(GPS)观测数据推导中强震(M6级)震源过程的能力。比较了此次地震采样率为1Hz的GPS观测波形,发现与强震仪记录波形有很好的一致性。由于震源区及其周围有足够多的GPS台站很好地记录到了地面运动,因而使我们仅仅采用1Hz的GPS观测数据就可进行波形反演。反演的结果与大地测量和强震仪数据联合反演的结果相当一致,如地震矩(Mw~6.9)、累积滑动量分布和破裂传播等。这种一致性证明,采样率为1Hz的GPS观测数据不仅能用来推导M6级中强震破裂过程的动态特征,而且能用来推导其持久(或静态)的滑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了1971年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山西地震队在国内首先开展极微震观测试验以及后来的发展情况,并提供了记录图例,证明了极微震仪确实能够观测到现有微震仪所观测不到的更微弱的地震,阐明了极微震观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也介绍了近年来地球所研制的维持功耗很低、采用信号存贮延时、事件判别触发、脉宽调制盒式磁带记录极微震仪,以期促进该项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各种仪器观测的数据,是预报地震的基础,要取得完整、可靠的记录资料,必需正确地使用与维护,现将墨水记录微震仪的按装维护方法介绍于后,供台站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地震预报设备亟待充实加强──日本地震预报观测研究体制现状的补充介绍1991年,日本报纸等宣传媒介曾报道过东京都防灾会议汇总的有关目前日本首都圈若发生烈度6(日本气象厅标度)巨大地震时的灾害预测数据。该预测是假设在某个冬天傍晚6时左右,激烈的地震袭...  相似文献   

11.
前言1987年12月17日,一次强震袭击了日本首都圈。日本东京消防厅在震后的调查表明,81.8%的居民都感到很恐惧。这一数字在最近几年地震的统计数据中是最高的。千叶县的居民或许会更加恐惧。居民对这种突然袭来的强震的恐惧是无法估量的。因而,普遍都对地震预报寄予极大的期望。可是,地震预报技术的实际水平连在此期间发生的中等强度的地震都适应不了,时常令人感到预报现状与社会期待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多道中心式记录强震仪的工作原理,性能及技术指标,给出了仪器的设计方法、理论分析和具体电气功能控制、时间服务系统等结构框图。文中还介绍了强震仪在地震现场观测获取的很有价值的地震记录。  相似文献   

13.
强震观测可以记录复杂的地震破环作用的全过程,提取强地面运动和结构物破环的信息,是研究地震工程、地震破裂过程和地壳构造等有关问题的基础。因此,加强地震观测工作,在主要地震区布设强震加速度仪是当前首要而迫切的任务。另外,某一给定地点的地面运动记录,不仅取决于震源机制的特性,还取决于从震源到该地点影响地面运动特性的各种因素,如地震波传播途径的特征、局部地形、土壤条件以及土壤液化等。单个的地面运动记录虽然也能提供与这些因素有关的资料,但它不能给出地面运动局部变化的充分资料。因此选择有利地点,布设密集台阵是强震仪台阵的发展趋势。本文在确定布设强震仪台阵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和近场强地面运动研究内容的前提下,以云南滇西实验场(25°—27°30'N,99°—101°E)作为布设强震仪台阵的地区,采用了主台阵和局部效应台阵两种型式,阐述了不同类型台阵的设计目的并给出了各类台阵结构的布设图。  相似文献   

14.
921台湾集集地震近断层强震记录的基线校正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 92 1台湾集集地震近断层强震记录基线偏移的原因 ,指出强震仪的倾斜是导致近断层强震记录基线偏移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基线校正方法 ,比较好地消除了近断层强震记录的基线偏移。根据作者的研究 ,原始记录经基线初始化之后 ,基线偏移对反应谱在工程界最感兴趣的0 .1~ 6s周期范围内的影响是很小的 ,对PGA的影响也很小 ,但对PGV ,PGD和永久位移 (D -last)的影响则相当大。因此 ,对近断层强震记录进行基线校正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所提出的基线校正方法 ,可应用于对 1999年土耳其地震及 92 1台湾集集地震余震产生的近断层强震记录和其他近断层强震记录的基线校正  相似文献   

15.
利用数字强震仪记录实时仿真地动位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星  马强  李山有 《地震学报》2005,27(1):79-85
随着现代强震仪及通讯技术的发展, 强震动观测资料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广, 强震观测可以拓展到地震观测领域, 强震数据的实时仿真是这一拓展的基础. 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 在笔者曾经提出的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反应递归公式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地震仪原理, 及长周期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动力反应原理的由宽频带强震动记录仿真位移记录的新方法. 研究表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可广泛应用于地震监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强震记录的积累,利用强震记录进行工程场地抗震设防研究成为必然。使用滇西南地区2007—2011年间强震台网记录到的强震动记录数据,研究使用水平/垂直谱比法(H/V)处理强震数据时的几个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在使用H/V谱比法进行场地地震效应研究时,强震记录和地脉动记录存在较大的不同;使用强震记录可以获得更多的震源和台站场地参数信息,但这同时也相应增加了强震数据使用时的难度。比较国内外学者使用强震数据进行场地地震效应的研究成果,分析在使用强震数据时存在的问题,最终给出使用强震记录研究场地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处理1990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云南省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速报地震目录,分析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以下简称实验场)及邻区6级以上强震半年前到3个月3.0~3.9级调制小震活动图像,利用3.0~3.9级调制小震活动图像,提供6级以上强震的潜在危险区。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近年来多次强震的总结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印象——地震前兆特征的个性很强,例如,同样发生在华北地区的海城地震和唐山地震,其前兆特征差异甚大。1982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讨论会上,我们不无意外地发现,凡开展地震预报研究十年以上、有较多观测点的国家,对如何搞地震预报具有相近的思路,其中包括对强震前兆基本特  相似文献   

19.
地下流体的源兆,场兆,远兆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意义   总被引:33,自引:8,他引:33  
车用太  鱼金子 《地震》1997,17(3):283-289
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网中,发现强震前有3种不同的前兆异常,即来自震源的源兆异常、与地震有关的区域活动关联的场兆异常及远距离强震前出现的远兆异常,它们在成因、特征与地震预报实践中的意义不同。从数量上看,场兆是大量的,源兆是少量的,而远兆也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地震预报实践中,必须正确地区别这3种前兆,全力寻找源兆,积极地开发场兆的预报功能,承认远兆并揭示其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火山区台站观测的地震波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白山天池台记录的地震P、S波及腾冲台记录的地脉动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了火山区台站观测的地震波在微震监测与分析、火山地震类型判别、火山区介质非均匀性与各向异性分析以及地震预报与火山喷发监测在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