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气象资料工作,大体上在日本建立气象观测以后七年就开始了,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从最初比较简单的资料统计整编工作开始,到三十年代前后,气象月报、气象年报以及累年报等整编成果的出版和气象资料的管理工作就已逐步正规起来。1945年以后曾先后在中央气象台和管区气象台两级引进打孔卡片处理系统进行资料统计整编。进入六十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料业务工作也相应地获得改善,资料缩微技术以及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资料等新技术和装备相继引进,尤其是气象资料自动编集中继系统(ADESS)  相似文献   

2.
异常气象的标准,以1951—1980年(1951年以后建站的,则从有观测记录起到1980年)30年气候资料整编成果为基础,在其后任一年内,凡本站出现的气象要素值超过30年累年极值(即历史记录)时,就被视为“异常气象”。凡记录年满20年或以上的国家基本站和一般站,都应填报“异常气象年表”。据此,全省共有56个气象站填报。  相似文献   

3.
《气象科技》1977,(8):33-34
气象资料的整编出版,及时提供,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是气象资料工作的基本任务。由于气象资料版面多,印量少,加之印刷厂本身任务很重,多不愿承印这种材料,因而使整编好的气象资料不能及时出版,长期以来,严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气象》1997,(4):18-20
30年资料整编新增项目分级值的介绍¥黑龙江省气候中心30年资料整编新增项目分级值的介绍施淑女燕(黑龙江省气候中心150030)1前言黑龙江省地面气候资料30年整编工作于1994年全部结束。这次整编是国家气象中心根据联合国气象组织关于“进行1961~1...  相似文献   

5.
根据今年全省气象局长会议要求,按时完成中央气象局下达的三十年气候资料整编任务,我省于一九八○年三月十四日至三十一日在西安召开了全省三十年地面基本气候资料阶段整编会战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区气象局气候资料员、部分县站气象观测技术人员和省台资料室资料统计整编技术人员,共三十三  相似文献   

6.
我所在气象资料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省内外有关反映我省的主要气象灾害资料,进一步加工、整理、开发、研究,在微型计算机上,建立了地面气象资料数据库及检索服务系统,取代了长期以来人工统计整编的办法,实现了气象资料统计整编计算机化,检索服务快速化。在业务服务应用中,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 1 971 - 2 0 0 0年 30 a地面气候资料整编成果出版物中只有各类气象要素的 30 a累年统计值 ,而没有历年值及其他统计结果。随着用户对资料需求的不断变化 ,该出版物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要。台站可以根据需要 ,利用各类整编成果完成本站气候资料的整编工作。1 系统简介及运行前的准备工作1 .1 系统简介陕西省使用的整编程序是国家气象中心下发的《地面气象资料整编程序》又称 CDS30 ( CL I-MATE DATA SYSTEM) ,该系统能按国家气象中心颁发的《全国地面气候资料 ( 1 961— 1 990 )统计方法》对地面气象资料标准数据 ( W…  相似文献   

8.
奚熙贤 《气象》1979,5(10):40-40
我站气象资料信息化在气象站业务工作的应用,是从1978年初开始进行的。程序语言是ALGOL—60,电子计算机型号是DJS—6。实践表明,气象资料信息化对气象站业务建设是有作用的。下面介绍我们应用的范围及其效果。 一、整编本站气候资料 我站是1958年底建立的,积累了有近20年的气象资料,如何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快速整编呢?我们的步骤是:1.将历年气象资料在五单位纸带上进行作孔,使之成为电子计算机能接受的信息。作孔的项目有历年逐日平均气压、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雨量、相对湿度等。2.编制整编程序。3.  相似文献   

9.
潘徐燕 《贵州气象》1995,19(3):42-43
本文从气象塑料的原始录入,加工处理到整编统一系列过程,介绍我省气候资料处理中微机的应用,说明了微机整编与手工整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陆炯报道由国家气象局组织、新疆气象业务中心承担的新疆1961-1990年30年气候资料整编工作,在时距长、任务重、人员变动大的情况下,经过4年的努力,于1993年3月全面完成,5月17日通过了由新疆气象局7位专家组成的鉴定组的业务鉴定. 这次整编工作是30年气候总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统计值是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标准气候值,这对开展我区气候研究,开发气候资源,搞好气象服务,促进国际资料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整编工作中的资料加工处理全部由计算机完成,在我区尚属首次.针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陆徐福 《气象》1979,5(1):27-29
江苏省气象局通过调查研究,规定全省各台站必须完成77个项目的资料整编工作,作为预报业务基本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区考虑到农业气象服务与试验研究的需要,把整编项目进一步扩大,涉及到的气象要素十多种,最基本的原始数据十多万个,对这些数据进行运算加工,如计算平均值、总和值、累积值、距平值、24小时变量值、要素差值(如e-T)等等,整编后一套资料总数据达几十万个,表格上千张,计算和抄写工作量都十分庞大,一般需要气象台站大家动手,苦干数年才能完成。 因此,利用电子计算机对气象资料进行快速整编是一项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最近我们使用DJS-6机  相似文献   

12.
沙尘暴研究中应注意的一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一般气候站陕西省神木县气象站为例,分别使用1961-1990年信息化整编资料和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年报表统计沙尘暴日数,发现1962-1979年信息化整编资料的沙尘暴日数多于气表资料统计的沙尘暴日数,沙尘暴日数的差异是1979年12月和1961的1月版中央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的不同引起的,提出了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近30a黔西南州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黔西南州8个气象观测站近30 a(1981—2010年)降水资料、干旱灾情和历年气候整编资料,采用贵州省气象干旱标准中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分析方法和黔西南州气象干旱与降水量的关系,对黔西南州气象干旱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西南州气象干旱时间分布以秋旱和冬旱最多,春旱次之,夏旱最少,空间分布为北少南多。  相似文献   

14.
在为川西高原红原机场气候论证观测取得连续一年多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相邻的红原县、阿坝县气象站30年整编气候资料,利用山地气候推算分析方法,对机场场址的气候资料进行推算分析,根据推算的气候资料结合实际观测资料,对机场建设可能产生影响的气象要素进行分析评估,形成了可行性综合论证报告。本研究为红原机场工程建设提供了气象科学依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鞠笑生 《气象》1981,7(9):37-37
气象资料信息化涉及的范围广,包括地面、高空、船舶、日射、飞机、卫星资料及各种图象的数字化资料等。实现气象资料加工现代化,是多年来广大气象资料工作者的迫切愿望。下面仅就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信息化做一概要介绍。 一、地面气象资料信息化及其基本模式 地面气象资料信息化是气象资料实现快速加工的重要基础工作,有了它才能实现报表信息化——快速整编——输出出版格式——微缩贮存一条龙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级气候资料工作现状分析王明军程炳岩(河南省气候中心,郑州·450003)省级气候资料工作主要包括各类气象报表的审核和机器制作、历史气候资料信息化和统计整编、气象科技档案的收集管理、气候资料服务等。河南省级气候资料工作,在中国气象局和省气象局的关...  相似文献   

17.
利用晴隆县气象台1966~1995年及气象哨多年气候整编资料,分析晴隆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归纳出我县暴雨发生规律,对洪涝灾害预测预警决策服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本省特别是省气象局大院内气象资料服务手段落后,单位之间存在“数据壁垒”的实际情况,依托局域网,建立了基于W数据文件和30a整编程序统计数据文件基础上的服务器,客户机模式的气象资料网络共享系统,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实现三级不同类别和范围的基本气象资料的网络检索、输出和咨询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整编的1951—1990年全国160站年、月平均气温和总降水量,的资料序列,计算和分析了我国近40年的气候变化,讨论了我国气候变化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差异;计算了各站的年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探讨了气象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世界气象中心的来由和职责世界气象中心的概念是世界气象组织在建立世界天气监视网最早的决议中提出的。按规定,它属于世界天气监视网三个组成部分(全球观测系统,全球通讯系统和全球资料加工系统)中全球资料加工系统。这个系统是由世界气象中心、区域气象中心和国家气象中心三级组成的。所谓资料加工主要是指实时资料的加工,就是将全球通讯系统所收到的各种天气报告制成各种实况图、分析图和预报图。对于历史资料的整编称为非实时资料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