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介绍了使用的地震活动动态参数,其中3个参数(频度N、重复率曲线斜率γ、假想应变)与构造应力水平有关,2个参数(系数μ、逆断层地震数与地震总数之比N逆/N总)与作用力特征有关,2个参数(Vp/Vs、波速比异常数与总数之比N异/N总)与介质状态有关,一个参数(莫里希特指数Iδ)与地震活动的空间结构有关。随后将地震带划分成小区,分析了上述参数的时间序列特征,指出前兆呈现的时间随震中距增大而减小。提出了强震孕育的4个基本阶段:背景阶段、雪崩阶段、平静阶段和破裂阶段。简要分析了上述参数在各阶段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4.
断层上的地震成核过程与前兆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把握断层上地震的前兆规律,对连续介质中断层面上的地震成核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摩擦采用了速率及状态依赖怀本构关系,并考虑了正应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核的后期阶段:①最大位移速率单调加速增加;②滑动热点(最大滑动速率处)在后期阶段开始自发性迁移,且在空间上③当最大滑动速率达到可以明显探测的量级时(高于加载速率一个数量级以上),倒刘时间为20小时或更长一些,这时的速率变化可作为临震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6.
地震前兆研究的某些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国际上在地震前兆研究方面取得的某些新进展。所介绍的前兆类别包括测震学前兆中的地震活动时空强分布特征、地震活动波与形变波、地震波特征量、高频地脉动、慢地震与“前兆波”,以及非测震学前兆中的应力与应变、地磁场与宇宙辐射、臭氧、重力脉冲、天体运动与电离层等。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提出了利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模式识别的直接方法来评定前兆观测手段的地震监测能力,这种方法不仅考虑到观测资料的质量,而且还考虑到在地震监测中所起的作用,因此能较客观地定量评价前兆手段的地震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地震活动性震级结构和前兆特征分析及其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特征 ,探讨其物理意义及其与强震的关系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本文以判定中长期大陆强震的发生地点为目标 ,强调从中小地震活动性图像提取前兆信息的方法应具有可重复性 ,前兆特征应较为稳定且有一定的物理意义 ,并要求选取的前兆应以尽量大的比率对应强震 ;依据该前兆划定的强震危险区的范围应尽可能地小。根据上述研究目标和要求 ,本文确立了中小地震活动性图像定量、全时空扫描和分震级处理的原则。强调使用定量方法处理中小地震活动性图像 ,目的是使这一工作具有可重复性 ;全时空… 相似文献
12.
断层几何与前兆偏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不同构造部位在变形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变形形式与异常类型也不相同。这种差异造成了地震前出现明显异常的地区与未来震中区偏离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前兆偏离。作者利用最近一些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结果,揭示在一个区域变形过程中不同构造部位按其作用可把它们分为5种类型:制动单元(或闭锁单元)、错动单元、让位单元、敏感单元和阀单元。文中以5°的拐折断层为例说明不同构造条件下各种单元的空间分布,特别是敏感单元与发震的错动单元的相互关系。这些起着不同作用的构造单元有时可以相互重迭,有时可以相互偏离。当起不同作用的构造单元相互偏离时,就会出现前兆偏离现象。研究表明,不同断层几何下这些单元的空间布局不同,敏感区的位置和表现方式也不同。前兆往往出现在高应力的单元,而地震失稳则发生在易错动的单元。了解这种布局可能有助于我们布置观测台网,并在出现异常时帮助推断可能的发震位置 相似文献
13.
门源、江口地震的断层形变前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跨断层流动测量的资料处理方面,遇到的一个难题是资料不连续,即观测不是等间隔进行的。因此,现有的数据处理方法无法使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处理这种不连续资料的简明方法;用该法处理了位于祁连山断裂带上的部分跨断层测量资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根据处理结果分析了1986年在青海省门源县发生的6.4级地震的断层形变前兆。 相似文献
14.
15.
介绍了青海省兴海7.0级地震前水氡,地下水位,地表形变,地震活动性,气象及动物等出现的异常,并对震前的预报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自1927年以来,库尔勒地区Ms≥5.0级地震有平均10年左右的活动周期。1988年5月26日5.2级地震前,存在地震空区、条带、应变释放偏低等测震学前兆,形变、应力、地电、泉水流量等多项前兆观测均有不同程度的中期和短临异常显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