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需求调研是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工作针对性、有效性的重要基础。以弥渡防震减灾主题花灯表演为案例,创新提出以灾害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开展防震减灾知识需求调研工作的对策建议:(1)争取学科融合,以灾害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探讨防震减灾知识需求;(2)寻求资源整合,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人类学专业团队及相关力量开展防震减灾知识需求调研;(3)分步骤、分区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需求调研。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掌握青海省民众对防震减灾工作及科普知识的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防震减灾工作,采用实地与线上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省8个地市的防震减灾认知及科普需求调查。结果表明,青海省居民防震减灾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基础知识掌握不佳;居民的个体特征与所处环境对于其防震减灾知识水平有着较强的影响。根据调查结果,本文提出提升青海省民众防震减灾知识水平的建议。调查结果可为青海省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国地震局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新征程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实施意见》,准确把握云南省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需求现状,进一步评估云南省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水平,了解掌握地方地震部门公共服务能力,力争通过本次调查研究,进一步整合全省地震系统服务资源,拓展防震减灾业务服务领域,最大限度地满足云南省经济社会建设要求与公众需求,推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1调查工作开展情况本次调研,主要通过文件函询、电话沟通、实地走访等方式开展。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普认知、需求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系统地评价防震减灾科普效果、准确分析公众的防震减灾科普需求,在2010年上半年开展了面向北京市公众的防震减灾科普现状及需求调查研究.结果表明,58.4%的公众接受过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不同人群接受程度不一;公众对地震预报仍抱有较大的期望,大学生和农民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水平较低;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是目前公众获取...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乌兰浩特市民众对防震减灾知识的认知程度,乌兰浩特地震台走进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组织开展社会问卷调查,从调查对象、内容和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受众不同,对防震减灾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同。为提高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力度和成效,科普宣传形式应多样化,宣传内容应标准化、大众化。此项工作的开展,可为后续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东部沿海地区根据其自身的地震特点与社会特性,如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以及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中学生防震减灾科普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防震减灾知识在中学校园中的普及情况以及中学生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需求,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开展了针对北京市中学生的防震减灾科普情况调查研究。调查表明,北京市中学生对自救互救知识、避震逃生技能、地震预报方法感兴趣;对地震预报工作、地震谣言、应急避难场所及应急演练认知程度不高;近1/3的北京市中学生对现有的科普作品形式创新性不认同;影视、动漫是北京市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科普活动形式。本次调查为地震科普工作者探讨适合中学生的防震减灾科普作品的创作方向以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形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了解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基本现状、分析公众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需求,2018年与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合作,开展了全国公众防震减灾基础调查。对31个省份18~75周岁的城乡居民进行分层抽样,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的方法共获得20 078个有效样本。结果表明,全国公众地震应急演练参与度仅27.4%;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知晓度为73.5%,满意度为75.22分;公众对地震信息的关注度高达82.9%,地震信息获取便利度评价为81.51分;公众对地震部门发布信息的权威性评价为83.69分;全国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总体感受满意度评分为76.44分;震后救援和灾后重建、地震预警、房屋抗震能力测试为公众最想获取的3类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文中获得的调查分析结果可为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评价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邢台老震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回顾,从4个不同角度探讨了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必要措施,提出了新形势下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社会大宣传”新体制。  相似文献   

10.
张艳凤 《高原地震》2007,19(1):27-30
县级地震工作机构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基础,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通过对云南省县级地震工作机构现状的调查,归纳了云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发展过程及其作用,探讨了进一步推进工作的思路与措施,并对云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邹波 《华南地震》1998,18(4):88-92
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是落实震灾综合防御措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环节。详细介绍了近两年来我省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社会实践,积极探索了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新思路、新办法,并根据广东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2.
李波  晁洪太  王伟  冯恩国  田丹 《中国地震》2014,30(3):363-372
以山东省市级防震减灾工作为研究对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两次(2007年、2012年)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实施情况问卷调查,根据回收的问卷从市级防震减灾组织机构、经费投入、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宣传教育等6个方面14项指标人手,对比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非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工作在两个调查年度的发展、变化,分析研究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在山东省(市级)的实施现状和成效.将两个调查年度描述山东省防震减灾工作进展的主要指标与全国相应指标的均值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山东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公众防震减灾意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成都市5个县(市)和2个社区开展公众防震减灾意识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对该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反映成都市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现状和公众掌握防震减灾知识情况;表明成都市城市公众在防震减灾基本知识、基层地震应急管理、民居抗震设防意识和对地震预报管理等方面知识较全面,意识较强,而农村公众则在这些方面意识相对较差.为完善和健全成都市防震减灾工作体系、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学习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增强公众对地震灾害承受能力、消除恐震心理等提供了较为真实的数据,为统筹城乡防震减灾事业均衡、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汇总近年来全国及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开展情况及其效果,结合未来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的趋势,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并结合传播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提出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雄安新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在中小学校园内开展情况及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的认知和需求,课题组2020年年底在雄安新区3县选取部分中小学开展问卷调查.调查表明,雄安新区中小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关注度较高且参加意愿较强,对地震应急避险知识认知水平较高,在地震预警常识、地震谣言辨别方面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震后救援、自救互救认知...  相似文献   

16.
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开展防震减灾强化宣传,是落实震灾综合防御事项环节的重要措施。本文介绍了1995年9月我国首次组织的甘肃省临泽县防震减灾强化宣传试点实施方案的具体作法及其减灾意义,最后就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如何开展强化宣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文章简要介绍了通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唐山市的驻唐院校、国营企业、驻唐部队和党政机关等开展公众防震减灾意识问卷调查的结果,以进一步了解公众对待防震减灾事业的态度,及其掌握防震减灾知识的渠道和程度,明确其防震减灾意识,为防震减灾工作的不断开展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冯韬 《四川地震》2019,(2):45-47
受众参与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基础。从传播学仪式观的理论视角,以云南防震减灾科普民歌为案例,提出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对策建议:①细分受众,有针对性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②强调受众参与,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实效;③创新形式,依托少数民族地区喜闻乐见的文艺体现形式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相似文献   

19.
防震减灾工作与太原钢铁(集团)公司的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叙述了冶金企业防震减灾工作的特点及太钢防震减灾的工作体系和各项防震减灾管理制度,介绍了近年来太原钢铁(集团)公司开展的各项防震减灾工作的一些作法。  相似文献   

20.
鲁西南地区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认知及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鲁西南地区中小学生对防震减灾科普的认知情况及需求,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鲁西南地区典型城市菏泽市开展了此次研究。研究发现,该地区中小学生总体上在地震科学常识、地震部门工作内容以及避震救助技能和识别谣言能力方面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在部分题目上也存在认知度较低的状况。在防震减灾科普的态度和需求偏好方面,97.04%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防震减灾知识培训,大部分学生还是偏好传统媒体的渠道与形式。另外,在示范与非示范学校、城区与乡镇学校、中学与小学的对比中,发现了明显的群体差异性。本次调查对今后开展山东全省公众的防震减灾科普认知及需求状况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