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18年10月23日上午,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珠海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公里,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大桥开通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广东,珠海口岸旅检大楼出境大厅。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世界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一桥飞架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一国两制"背景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历经6年前期设计、9年建设,全长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体的港珠澳大桥,成为中国桥梁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  相似文献   

3.
《探矿工程》2009,(3):59-59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勘察设计合同签约仪式暨勘察设计工作启动仪式2009年3月13日在珠海举行。港珠澳大桥融资问题已解决,计划年底动工,建设工期为6年,力争三地同步完工。  相似文献   

4.
珠海市与澳门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二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地缘、人缘、亲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珠海澳门二地的交往更加密切,联系更加广泛,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澳门回归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为迎接澳门回归,珠海市把迎澳门回归作为1999年工作的头等大事,全力以赴,确保迎澳门回归重点工程按时保质完成。 一、拱北口岸新联检大楼 具有浓郁民族风格、雄伟、庄严的拱北口岸新联检大楼已于1999年8月9日竣工,并移交给口岸查验单位,拱北海关、珠海出入境边防总站、珠海“三检”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珠海举行,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大桥于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集桥、岛、隧为一体,全长约55公里,"海中桥隧"长约35.5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7公里,是中国乃至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最具挑战性的跨海工程之一。其建设条件复杂、技术覆盖面广、涉及专业多,管理、设计和施工难度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  相似文献   

6.
张建云 《水科学进展》2019,30(6):769-769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和最大规模的桥岛隧集群工程,也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大桥跨越珠江口的伶仃洋水域,东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门,全长55 km。大桥上游有广州港、深圳港和中山港等珠三角重要港口,与大桥交汇的重要航道有广州港出海航道、深圳港西部港区公共航道等大型深水航道以及青州水道、九洲港航道等重要航道,是中国沿海航线最密集、船舶密度最大的通航水域之一。伶仃洋河口湾呈“四口入海”和“三滩两槽”的地貌格局,潮汐和径流交互作用,水沙运动环境复杂。大桥在规划设计阶段曾面临桥位选址、主通航区设置、人工岛平面优化、桥孔合理跨距等一系列问题,工程建设期间同样面临着复杂水沙环境带来的施工难题。因此,在顺应滩槽演变趋势和减小水沙环境影响的前提下实现“桥梁与海湾和谐共处”的关键技术研究尤为重要。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团队在珠江口地区开展了50多年相关科研工作,对伶仃洋的水沙环境和动力地貌特征有深入的认知,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基础资料。在港珠澳大桥工可研阶段,研究团队开展了海床演变分析、海洋水文计算、水沙数值模拟、动床物模试验和试挖槽现场观测等多方面的研究,论述了伶仃洋的自然环境特点、总体动力架构、水沙运动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归纳出工程海域滩槽演变的基本特征,提供了工程所需的海洋水文设计参数,论证了大桥通航条件与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桥隧人工岛平面形态优化,提出了桥、岛基础防护措施。在大桥主体的岛隧工程开工以来,研究团队开展了人工岛越浪控制措施、岛隧工程施工期水文分析及水动力仿真模型、东人工岛岛隧结合部沉放区掩护方案数模试验、沉管隧道E15-E33管节基槽局部突淤分析与预报、极端天气条件下西人工岛波浪要素计算及岛桥结合部局部整体模型试验等专题研究,为人工岛结构安全、沉管安放、钢圆筒施工、岛头掩护体设计等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解决了E15及后续管节安装期间基槽出现的泥沙异常淤积难题。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港珠澳大桥通车一周年之际,本刊刊登了研究团队关于港珠澳大桥科研成果方面的论文16篇,包括伶仃洋水沙环境模拟、岛隧桥梁基础设计、考虑极端天气时港珠澳大桥人工岛设计波浪要素研究、水动力数值模拟、针对施工期间基槽异常回淤与东西人工岛结构稳定的分析与数值模拟等。伶仃洋复杂的水沙环境为港珠澳大桥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增加了一定难度,正是基于对伶仃洋复杂环境的深刻认识和尊崇自然规律才促成了港珠澳大桥宏伟蓝图的构想和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港珠澳大桥九洲航道桥斜拉索全部安装完成,由中交一公院监理的CB05标段主体桥梁工程全线率先贯通。港珠澳大桥是我国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京沪高铁之后又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是世界目前最长的跨海大桥。中交一公院承担监理了6.653公里的桥梁土建工程(主要包括九洲航道桥、非通航孔桥、珠澳口岸人工岛连接桥、互通立交等)与全桥22.9公里约50  相似文献   

8.
<正>桥通港珠澳,天堑变通途。历经6年前期设计、9年建设,全长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体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3日宣布正式开通,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加速度。国家工程、国之重器的背后,是一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中国建设者队伍。本期,本刊特别策划了"筑梦宏图:聚焦港珠澳大桥"专题报道,用文字及图片记录大桥建设者15年间,在大桥建设管理、工程技术、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填补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进而形成一系列"中国标准"的艰苦努力。敬请垂注!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座全长55公里,其中包括29.6公里海中主体工程的大桥,创造了400多项专利、7项世界之最,被英国《卫报》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港珠澳大桥一个个让人叹为观止的数据里,流淌着所有建造者的无尽智慧。作为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及施工咨询单位之一,港珠澳大桥的成功通车,也凝聚着林同国际参与设计及施工咨询服务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近年来,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创新驱动发展,无疑是过去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闪亮标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勘察设计》2009,(2):67-67
近日,与港澳关系密切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公布。该纲要将涉及珠三角与港澳的合作规划,其中支持粤港澳三地在中央有关部门指导下,扩大就合作事宜进行自主协商的范围,以及建立港深、港穗、珠澳科技创新合作机制,三地共建绿色优质生活圈等重要内容,被专家认为是中央政策的重大突破,将对推动三地共同发展生成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俞慕耕 《水文》1997,(6):51-54
澳门水文特性初探俞慕耕(海军气象中心)1997年水文第6期澳门位于我国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侧,北纬20°11′,东经113°33′,毗邻珠海市,与香港隔海相望,相距仅40海里。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组成,总面积为16.92km2,境内多花岗岩...  相似文献   

13.
有机包裹体在珠三坳陷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研究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储集层中的有机包裹体及其与成岩作用的关系,认为成岩作用对珠三坳陷油气聚集空间的分布起了主要控制作用,在珠海组寻找次生孔隙发育带是储层研究的重要目标;晚成岩期A亚期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时期,主要运移时间为上新世中晚期—第四纪,与珠三坳陷构造、封堵条件的形成时间具有空间上的最佳配置关系,该区具备形成大型油气田的条件;对该区油气运移方式、通道及水介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区油气运移方式是垂向和侧向运移方式的结合,油气运移通道有断层、砂岩层以及不整合面,古水体分析表明珠海组地层确实是珠三坳陷聚集烃类的良好地带。  相似文献   

14.
文昌9区位于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六号断裂—珠三南断裂带之间。古近系珠海组是主要储集层系,埋深基本大于3km,为扇三角洲前缘-潮坪相沉积储层,储层物性以低渗特征为主,局部发育中渗。为扩大勘探油气储量和后期合理有效开发,"甜点"储层寻找至关重要,笔者通过常规物性、测井解释、岩石薄片分析、二维核磁共振等,认识成岩相展布与储集层厚度、物性分布,综合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等,精细剖析珠海组低渗成因及储集厚度与物性差异发育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珠海组低渗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压实作用,水下分流河道、潮道和砂坪微相为最有利储集相带,其次为混合坪,二者均可能形成"甜点"储层;压实程度偏弱、粒度较粗、溶蚀较强或绿泥石包壳发育区为潜在的"甜点"储层发育区,可确定六号断裂—珠三南断裂带之间发育"甜点"储层;六号断裂带相近埋深,六号断裂带附近区域较远离区域更有利于"甜点"储层发育。  相似文献   

15.
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段拱北隧道为工程实例,研究管幕冻结法的温度场发展规律,基于二维多孔介质传热理论,采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对积极冻结期的实际工况进行数值计算,模拟结果通过现场实测验证,研究了温度场在异形冻结管开启前后的发展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冻结30 d时,实顶管完全被冻土包裹,并且顶管之间开始形成连续的冻土帷幕;冻结50 d时,空顶管被冻土完全包裹;冻结90 d时,实顶管和空顶管处冻土帷幕厚度达到2.0 m,满足设计要求。在异形冻结管开启前、开启后10 d内和开启后10~20 d内,两顶管间中点处温度测点的平均温度变化速率分别为-0.86℃/d,-0.88℃/d和-0.25℃/d,之后各测点温度趋于稳定,进而形成温度较为均匀的冻土帷幕。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冻结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顶管接收是顶管施工中的重大风险点之一,传统的顶管接收技术不足以满足高水压复杂情况下的顶管接收。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顶管管幕工程为依托,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对施工现场使用的钢套管接收装置进行了优化。在顶管接收过程中,对高水压软弱地层条件下的接收装置和接收工艺做了进一步改进。最终针对不同的地层条件、地下水压力和地上建筑安全等级,形成了顶管接收方法选用表。  相似文献   

17.
简讯     
《中国勘察设计》2011,(2):84-91
中交三航院中标浙江台州港一期工程勘察设计项目日前,中交三航院中标浙江台州港临海港区一期工程勘察设计项目,中标价1190万元。该项目位于浙江省临海港区头门作业区内,勘察设计内容为1个2万DWT通用散杂货泊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勘察设计》2012,(10):10-11
随着第61个巨大的钢圆筒稳稳插入珠江口开阔的海面上,港珠澳大桥海中人工岛主体结构近目宣告形成。这也意味着港珠澳大桥工程重要难点取得突破,为大桥2016年3月顺利完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顶管施工技术已经广泛用于给排水管道和小直径隧道工程中,同时其施工扰动引起的土体变形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顶管施工引起周围土体变形的主要因素有:刀盘正面附加推力、顶管机及后续管道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注浆压力和土体损失。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单独作用产生的土体变形,然后叠加得出土体总变形计算公式,最后结合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工程中0#试验管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其适用性。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土体损失、注浆压力和顶管机与土体间摩阻力产生的最大土体变形分别为-8.000、2.500和±2.020 mm,这三者是引起土体变形的主要因素;而正面附加推力和后续管道与土体摩阻力产生的最大变形量分别为±0.075和±0.230 mm,影响程度不显著。与Peck公式对比,本文公式除了在最大沉降值处偏差较大以外,其他位置土体变形比Peck公式更接近实测值。  相似文献   

20.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珠海组三角洲沉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珠海组取心井、测井及地震资料,探讨了珠海组三角洲沉积的岩石相、沉积微相、沉积亚相特征及发育分布规律,分析了其岩电响应特征,进而建立岩电响应模式,并通过研究区井-震对比,建立了珠海组三角洲沉积的地震响应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