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桂东南灵山-藤县断裂带内基性侵入岩的演化背景,是认识钦杭结合带西南段构造演化的关键。本文采用LAICP-MS技术测得三门滩岩体角闪苏长岩和东胜岩体石英角闪苏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30.0Ma±0.9Ma和236.5Ma±1.3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低镁、富钛铁的特征;稀土含量低且变化大,∑REE(43~189)×10-6,δEu值0.79~1.63,以具Eu正异常为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Th强烈富集,伴有Ce、P和Sm弱富集的"三隆起"特征,高场强元素(HFSE)Ta、Nb和Zr、Hf在弱富集的背景上显示为"谷"形,总体显示为大陆性火山弧钙碱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藤县基性侵入岩形成于中三叠世,属大陆性火山弧钙碱性玄武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为桂东南地区印支期大陆边缘造山带的地质记录。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中祁连东段乐都沈家峡-碱沟一带发育有中酸性侵入体.野外地质调查和和岩相学等研究表明,侵入体呈岩株状,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两者间呈脉动接触.对2件二长花岗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65.7±2.2 Ma(n=24,MSWD=0.031)、459±2 Ma(n=21,MSWD=0.76),表明侵入体时代为中奥陶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期侵入体属准铝质-过铝质中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La/Yb)N为10.57~23.126,δEu为0.47~0.69,稀土配分曲线具"V"型右倾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K、La、Ce、Sm、Nd强富集,Zr、Hf弱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P、Ti强亏损;岩石具有岛弧型岩浆岩特征,其形成可能与北祁连洋向南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4.
广西大瑶山古罗碱性辉长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罗碱性辉长岩体包括古罗、黄羌冲两个侵入体,主要由辉长岩、石英辉长岩(或石英闪长岩)组成。岩石以富碱、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轻稀土元素(LREE)和高场强元素(HFSE),无Nb、Ta异常,是典型的板内钾玄岩。对古罗辉长岩体进行了高精度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石英辉长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65.63±0.95 Ma。研究认为古罗碱性辉长岩体形成于中侏罗世,属典型的板内钾玄岩,形成于大陆地壳伸展拉张减薄的构造背景,为燕山期早期华南后造山阶段的地质记录。 相似文献
5.
高黎贡构造带属于冈底斯地块东缘,滇西高黎贡花岗岩是冈底斯构造活动重要的岩浆记录。对高黎贡构造带的勐连花岗岩体南段的蒲川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的研究表明,蒲川花岗岩主要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并表现出较强的过铝质特点;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曲线均表现为向右陡倾的LREE富集模式,具较弱的Eu负异常;花岗岩具后碰撞的特征,形成于主碰撞之后地壳向后碰撞-陆内转换的构造环境。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蒲川花岗岩形成于早白垩世(128.9Ma±2.4Ma),年龄、地球化学特征与高黎贡构造带北部和中部一致,其形成可能是滇西怒江带碰撞作用的岩浆响应。 相似文献
6.
高黎贡构造带属于冈底斯地块东缘,滇西高黎贡花岗岩是冈底斯构造活动重要的岩浆记录。对高黎贡构造带的勐连花岗岩体南段的蒲川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的研究表明,蒲川花岗岩主要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并表现出较强的过铝质特点;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曲线均表现为向右陡倾的LREE富集模式,具较弱的Eu负异常;花岗岩具后碰撞的特征,形成于主碰撞之后地壳向后碰撞-陆内转换的构造环境。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蒲川花岗岩形成于早白垩世(128.9Ma±2.4Ma),年龄、地球化学特征与高黎贡构造带北部和中部一致,其形成可能是滇西怒江带碰撞作用的岩浆响应。 相似文献
7.
高黎贡构造带属于冈底斯地块东缘,滇西高黎贡花岗岩是冈底斯构造活动重要的岩浆记录。对高黎贡构造带的勐连花岗岩体南段的蒲川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的研究表明,蒲川花岗岩主要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并表现出较强的过铝质特点;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曲线均表现为向右陡倾的LREE富集模式,具较弱的Eu负异常;花岗岩具后碰撞的特征,形成于主碰撞之后地壳向后碰撞-陆内转换的构造环境。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蒲川花岗岩形成于早白垩世(128.9Ma±2.4Ma),年龄、地球化学特征与高黎贡构造带北部和中部一致,其形成可能是滇西怒江带碰撞作用的岩浆响应。 相似文献
8.
9.
《地质科技情报》2017,(6)
大埔岩体位于粤东北地区,呈北东向的大岩基出露,出露面积约2 000km~2,主体岩性为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对大埔岩体花岗岩岩石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得到其结晶年龄为(143.8±1.5)~(139.2±1.1)Ma,属于晚中生代早白垩世,为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体w(Al2O3)在11.98%~14.18%之间,A/CNK为1.01~1.15,AKI在0.77~0.89之间,里特曼指数σ为1.72~2.7,Rb/Sr比值为1.32~8.05(平均为4.19),Nb/Ta比值为6.45~12.99。岩石具中等-强的δEu负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海鸥型。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认为,大埔岩体侵位结晶与区域上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期岩石圈大面积伸展减薄、地幔物质上涌、形成大规模岩浆活动有关,形成于碰撞后的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0.
11.
大兴安岭北部兴隆地区位于新林-喜桂图缝合带北部,额尔古纳地块南缘,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兴蒙造山带北段.然而,由于资料有限,前人对该区寒武纪侵入岩的构造产出环境仍存有争议,从而制约了人们对于新林-喜桂图洋早期构造演化的正确认识.选取兴隆地区出露的寒武纪内河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以期限定其形成时限,探讨其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进而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新的证据.内河岩体中石英二长岩及侵入其中的辉石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508±3 Ma和507±5 Ma,证明其形成时代均为中寒武世.石英二长岩和辉石闪长岩样品为高钾钙碱性和钙碱性系列,同时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和不同程度的亏损Nb、Ta和Ti.两组样品的Nb/Ta平均值分别为22.41和17.12,较高于原始地幔平均值,MgO的含量(< 8%)和Mg#(42~70)值较低.上述地球化学特征为典型俯冲带岩石的特征,暗示内河岩体为经历了俯冲板片析出流体交代作用的原始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区域已有近同时代侵入岩、蛇绿混杂岩和蓝片岩资料,推测内河岩体可能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为寒武纪期间新林-喜桂图洋向北俯冲的弧岩浆作用的产物.研究结果为兴蒙造山带北段在寒武纪期间仍处于俯冲构造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南秦岭刘岭群砂岩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是理解华北与扬子陆块缝合过程的关键,位于商丹断裂带以南的刘岭群是揭示秦岭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历史的重要窗口。采用LA-ICP-MS对刘岭群3个变质砂岩样品中的碎屑锆石进行了U-Th-Pb同位素测定,获得最年轻的一组年龄区间为377~395Ma,主要年龄峰值约为442Ma、780~850Ma和900~970Ma,表明刘岭群沉积时代可以持续到晚泥盆世,物质来源于北秦岭构造带。结合刘岭群北侧武关杂岩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确定,刘岭群和武关杂岩共同构成了华北陆块南缘中—晚泥盆世弧前盆地的沉积序列,暗示古秦岭洋的最终闭合发生在泥盆纪之后,而华北与扬子陆块碰撞的主缝合线应位于刘岭群的南侧。 相似文献
13.
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是理解华北与扬子陆块缝合过程的关键,位于商丹断裂带以南的刘岭群是揭示秦岭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历史的重要窗口。采用LA-ICP-MS对刘岭群3个变质砂岩样品中的碎屑锆石进行了U-Th-Pb同位素测定,获得最年轻的一组年龄区间为377~395Ma,主要年龄峰值约为442Ma、780~850Ma和900~970Ma,表明刘岭群沉积时代可以持续到晚泥盆世,物质来源于北秦岭构造带。结合刘岭群北侧武关杂岩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确定,刘岭群和武关杂岩共同构成了华北陆块南缘中—晚泥盆世弧前盆地的沉积序列,暗示古秦岭洋的最终闭合发生在泥盆纪之后,而华北与扬子陆块碰撞的主缝合线应位于刘岭群的南侧。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四拨子-六拨子钼铜矿区侵入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成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四拨子-六拨子钼铜矿位于燕辽成矿带东部,是近年来发现的中型钼铜矿床。矿化多沿层面、裂隙充填、交代,呈脉状赋存于大红峪组的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及白云岩夹层和高于庄组的白云岩内,地质特征表明成矿主要与硅化关系密切。文章对矿区6个侵入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存在4期岩浆侵入活动:第一期为晚三叠世(211~206 Ma),形成六柱坪和三拨子西沟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第二期为早侏罗世早期(196~190 Ma),形成老商家和五拨子花岗斑岩;第三期为早侏罗世晚期(177Ma),形成达子沟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第四期为晚侏罗世早期(160 Ma),形成七拨子粗中粒二长花岗岩。矿区辉钼矿的Re-Os加权平均年龄为(194±1)Ma,成矿时代为早侏罗世,与花岗斑岩形成时代一致(196~190 Ma),表明钼铜成矿可能与花岗斑岩岩浆期后热液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白乃庙铜钼矿区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乃庙铜钼矿是华北地块北缘最重要的大型铜钼矿,矿区中部花岗闪长斑岩与成矿关系密切。为探讨成岩成矿关系,笔者选取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花岗闪长斑岩测年分别为432.4±2.2 Ma、440.7±2.1Ma和443±1Ma,岩体侵位时代为早志留世,与铜矿石中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440.5±4.4Ma(待刊)基本一致。岩体属高钾钙碱性岩石组合系列,稀土曲线右倾,δEu 14.83~-19.54,弱亏损,富集Rb、Ba、Th、U、K,亏损Nb、Ta、Ti,具有岛弧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性质。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白乃庙铜钼矿成矿与早志留世花岗闪长斑岩岩浆期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成矿构造背景为早古生代古亚洲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形成的白乃庙古火山岛弧带。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中祁连东段乐都沈家峡-碱沟一带发育有中酸性侵入体.野外地质调查和和岩相学等研究表明,侵入体呈岩株状,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两者间呈脉动接触.对2件二长花岗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65.7±2.2 Ma(n=24,MSWD=0.031)、459±2 Ma(n=21,MSWD=0.76),表明侵入体时代为中奥陶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期侵入体属准铝质-过铝质中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La/Yb)N为10.57~23.126,δEu为0.47~0.69,稀土配分曲线具"V"型右倾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K、La、Ce、Sm、Nd强富集,Zr、Hf弱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P、Ti强亏损;岩石具有岛弧型岩浆岩特征,其形成可能与北祁连洋向南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17.
祁漫塔格是青海省内一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近年来,新发现了多处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铜、多金属矿床。本文报道了祁漫塔格西段苏鲁格萨依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数据,15颗岩浆锆石给出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50±5.5)Ma,代表了花岗岩的结晶年龄。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该岩体形成于祁漫塔格洋由俯冲向碰撞转换的构造背景下。 相似文献
18.
青海龙羊峡地区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龙羊峡地区侵入体岩石类型为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岩石中Al_2O_3=11.78%~15.11%,K_2O=3.57%~5.58%,A/NK=1.14~1.63,A/CNK=0.87~0.97,TFe O/(TFeO+MgO)=0.74~0.91,岩石具偏铝质中-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特征。用LA-ICP-MS测得龙羊峡侵入岩体的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中的锆石~(206)Pb/~(238)U年龄为243.5±2.9Ma(MSWD=5.2)和247.2±1.7Ma(MSWD=0.97),这2个年龄被解释为岩体侵位年龄。代表了印支运动在西秦岭造山带西段与东昆仑造山带转换衔接部位的共和坳拉谷的构造演化的地质记录。青海龙羊峡地区侵入岩体的形成时代及构造环境的确定,对研究共和坳拉谷的构造演化及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滇西梁河龙塘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查明出露于滇西梁河县的龙塘二长花岗岩体的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对其进行了锫石LA-ICP-MS 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该花岗岩的锆石具有清晰的生长振荡环带,其Th/U值为0.11 ~1.79,属于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锆石的15个测点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32.1±5.6) Ma (... 相似文献
20.
南秦岭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南秦岭勉、略构造带以北迷坝、光头山和东江口等花岗岩体形成于三叠纪(206 ̄220Ma),与南秦岭勉-略构造带洋盆的闭合时代及大别山超高压变质时代基本一致显示了它们的形成与勉-略古生代洋盆闭合后及华南陆块与华北陆块碰撞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支持华南和华北两大陆块最终在印支期碰撞的观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