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构造和气候的综合作用下,本区在早第三纪成为一个大型裂谷湖盆,并在沙四、沙三和沙一期因受古太平洋海泛影响而具有"近海"湖盆的特征,其演变经历了初始形成-强烈扩张-晚期扩张-收缩干涸四个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湖侵-湖退旋回和湖泊早期形成-中期扩张-晚期收缩三个亚旋回。  相似文献   

3.
长沙市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国华  杨利 《热带地理》2001,21(2):150-155
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市第三产业发展对全市社会经济成长的贡献,并针对长沙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经济效益低、新兴行业发展缓慢、产业化和社会化程度低、市场体系不完善等突出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长沙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主导行业进行了选择,同时提出了多渠道融资以增加投入,促进第三产业自我发展机制创新及强化第三产业管理机构,切实加强法制建设等结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4.
仇荣亮  李贞 《热带地理》1995,15(2):155-161
本文从孢粉组成及石英砂表面形态角度研究了滇东南几种土壤的沉积环境及其演变,并研究了土壤粘粒矿物特性及化学组成特点。结果表明,土壤除受着目前成土因子作用外,沉积古环境及其演变对土壤发育特性及矿物学化学组成也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主要河流干旱特性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丁晶  袁鹏 《地理学报》1997,52(4):374-381
在大量实测年径流量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作为水文干旱定量指标负轮长的统计变化特性,并以哈尔滨和陕县为例,以随模拟途径探讨了严重干旱出现可能性的定量估计方法。结论是:-Ⅲ型分布可用来表示负轮长的统计特征;严重干旱出现可能性的定量估计,随机模途径最适当。  相似文献   

6.
白龙江流域第三纪古喀斯特地貌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白龙江流域的地貌考察中,首次发现了位于海拔2,000m以上的地区发育有古喀斯特地貌,并可分为三层,分别位于海拔2,200m、2,600m和3,000m的高度,可与区内广泛存在的三级夷平面对比。本文为近年来有关青藏高原古喀斯特发育问题争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本文利用Cluster四颗卫星上磁通门磁力计(FGM)的同时观测,采用旋度器方法(Curlometer),计算和分析了2004年4月1日12:24到12:54UT期间Cluster卫星观测的多个磁通量传输事件(FTEs)的特性。结果表明:磁通量管内电流密度较大,可达到约10-7A/m2。应用最小方向微分法(MDD),发现这些FTE事件具有准二维结构,即为圆柱形结构,其通量管轴线方向与管内电流方向及粒子运动方向基本平行。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亚热带划分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丘宝剑 《地理研究》1984,3(1):66-76
我国的亚热带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口密集、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气候带如何划分是一个重要问题。在区划的原则、等级、指标和界线等问题上,都有不同的看法。作者就这些问题发表了意见,并提出了划分亚热带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的珠江口东部山区河流特征有:河系基本特征,河道水文与泥沙特征,河床特征。此外,还概述了由当地河川经流分配不均而引起的洪涝旱等灾害的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16.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勇 《地理科学》1999,19(2):171-175
围绕当前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工作中需要先行搞清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了议论。讨论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评价标准,在概括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目的,内容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我国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研究工作纵深化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Cartographic theory and techniques are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cognition in an urban setting. Cognitive configurations of Columbus, Ohio derived from 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re analyzed by location. A distinction is made between the distortion, or average accuracy, and the fuzziness, or dispersion, of estimates associated with forty-nine location cues. Computer mapping techniques are used to portray the distortion and fuzziness of each of these cues individually, and then in the form of a composite map.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