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铁珍 《物探与化探》1985,9(4):314-316
本文介绍尹峪铁矿详查阶段应用磁测井的地质效果。一、异常概况矿区异常走向北西西,长约800米,宽400米,强度200伽傌。经处理极大值为700伽傌,北翼稍密,南翼略疏。  相似文献   

2.
三维剖面地质界线是构建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重要基础数据,其不确定性会影响三维模型的几何形态和属性分布。以单一分布为假设前提的统计学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掩盖了其他概率分布特征对模型的影响。突破单一误差分布条件的假设前提,本文使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不同概率分布情况下地质剖面数据中地质界线的抽样采集,以及地质界线空间分布的不确定性;依托地质界线空间位置与地质属性的耦合关系,提出了用地质属性概率分布实现地质界线空间不确定性的定量可视化,并结合实际地质剖面探讨了多种概率分布条件下地质界线的空间不确定性。实例研究表明,基于Monte Carlo模拟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可以突破单一误差分布假设条件,结合地质属性概率可充分揭示出建模数据的内在不确定性与模型外在要素形态之间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3.
根据雷坪测区有利的区域地质条件和地质物探特征,推测深部存在隐伏岩体,在构造有利部位可能存在热液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4.
冯军 《甘肃地质》2010,19(2):80-84,90
甘肃省西和县大坪测区、礼县马家沟测区、肃南县黑沟西测区应用高精度磁法测量划分弱磁性地层界线的效果良好,岩性磁化率差值在10~20×10-5SI以上,磁异常差值在10~20nT以上的弱磁性地层界线可以明显区分。在实际生产中对地质填图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磁异常区对应不同磁化率的地质体,磁异常梯度带对应岩性界线和断裂构造。根据地表出露岩性,以点带面借助磁测资料的数据处理结果,划分覆盖区下不同的地质岩性,指出重要的构造边界,达到辅助地质填图的目的,为圈定找矿靶区和断裂构造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中国同位素地质年表的调研过程中,我们选择了甘肃肃北县西双鹰山—大豁落井地区的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剖面,做了一些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工作,现整理于后。调研区东起大豁落井东6000米,西至西双鹰山。所测的西双鹰山(81Bd19)和大豁落井(81Bd18)两条界线年代剖面,相距约26千米。本区所处地质构造位置隶属天山—蒙古褶皱系北山褶皱带的双鹰山复背斜区,其四级构造单元为泽鲁木—大豁落山背斜褶皱束(图1)。该区的地层厚度变化不大,朱受后期岩浆活动影响,岩石仅为浅度区域变质。中上寒武统含化石丰富,并且能与新疆天山东部、浙西、湘西某区的相应地层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7.
热带雨林区化学风化强烈,风化层覆盖厚,植被发育,基岩裸露少。如何有效利用覆盖层获取覆盖区的地质矿产信息,是热带雨林区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云南勐满镇南罕寨研究区开展的热带雨林区地质矿产勘查技术方法的实践探索中,采用以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浅层取样钻为主,融合地质路线调查的地质矿产信息探测方法技术,所获取的地质界线与1∶5万地质填图基本吻合,同时圈定了3个具有一定找矿前景的综合异常。此次调查可为热带雨林区地质填图方法技术指南的编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西湖凹陷平北地区泥岩微量及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采用ICP—MS对研究区25个泥岩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研究表明:(1)研究区泥岩稀土元素主要来自陆源碎屑矿物,源岩主要为沉积岩及碱性玄武岩;(2)始新世末构造运动揭示的构造沉积界线在研究区留下了证据,微量元素比值、稀土总量等参数在此界面上存在明显的突变,界线十分明显,并且此界线亦是研究区平湖组与花港组的沉积界面,界面以下以三角洲沉积为主,界面之上主要为河流相沉积,这一沉积相转换面在研究区P1井尤为明显;(3)利用Sr/Cu比值推测平北地区始新世中晚期.早渐新世经历了较为明显的气候变化,总体上有逐渐变温湿趋势,并且研究区北部要温湿于南部。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在和我国地质工作迅速发展、地质研究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我国的地质技术力量也有了很大的加强。不仅在数量上,地质技术队伍成倍地增长起来,区测、普查、勘探和各种专业工作队伍分别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技术工种上也由单一“兵种”,发展成为多“兵种”协同工作的综合队伍。这支队伍的技术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区测、普查和勘探工作的一般技术方法已经基本上为绝大部分的有关人员所掌  相似文献   

10.
区域地质测量是地质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在1:20万或更小比例尺的区测中如何充分利用物、化探资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过去几年来,在广大的掩盖地区,利用综合性的物探资料,对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寻找含油远景地区曾经起了很大作用,取得  相似文献   

11.
在四川北部广元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填图工作中,应用层序地层理论和方法,对测区古生代一中生代海相沉积地层进行了详细划分,利用层序地层对岩石地层单位界线进行了优化,从而提高了测区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和预测地质体的能力,使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更为合理。建立了测区岩石地层单位,并论述了层序地层与岩石地层的相关性,提出了层序地层在沉积岩区1:5万区调地质图面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2.
选择云南易门地区作为研究试验区, 采用微量元素主成分因子-泛克里格模型对地球化学弱信息进行增强, 建立了判识隐伏断裂或地质单元界线的地球化学标志, 对在土壤覆盖区划分不同地质单元的地球化学依据进行了初步探讨。经与地质填图结果对比, 证明该方法在实践工作中是可行的, 对指导土壤覆盖率高、地表地质工作难度较大的地区的地质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不同地质体在同一波段或相同地质体在不同波段具有不同色调的变化规律,对东天山大黑山地区的ETM+图像和Spot图像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解译,建立了研究区地层、侵入体和构造的解译标志。解译结果表明,在遥感影像图上可以准确的勾绘不同地质体的界线、确定不同构造的位置。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划分出不同的地层单位、侵入体和构造现象。遥感地质解译和野外验证结果对比表明,遥感技术在地质填图工作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同位素地质工作发展很快。许多部门和单位都先后建立了实验室。但土地辽阔、幅员广大、占全国三分之一的西北地区地质系统中,却是一个空白。为了大力加强区测普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区域成矿条件、找矿方向和基础地质理论的研究,搞清岩石、地层和矿床的生成时代,推动地质事业的迅猛发展。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同位素地质实验组的同志,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发扬敢  相似文献   

15.
芮琳  王义刚 《地层学杂志》1989,13(2):151-155,143
<正> 四川广元上寺剖面是我国著名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之一,李子舜等(1986)和杨遵仪等(1987)曾推荐它为国际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候选层型剖面。6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川北地层队率先对这个剖面的二叠系和三叠系进行调查。此后,四川二区测队、西南地质研究所、四川石油管理局、武汉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等均先后到此作了大量工作。70年代末杨遵仪教授组织的界线专题小组(IGCP 106项和 203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现有调查研究成果资料的分析和认识,本文探讨了海洋灾害地质区划的原则,首次提出了我国全海域的海洋灾害地质区划方案,按大型构造地貌界线作为一级灾害地质分区,划分为海岸带、陆架、陆坡(岛坡)、海盆与海槽4个灾害地质区,然后根据地理位置及灾害地质环境特征划分出24个灾害地质亚区。此外,从灾害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角度出发,定性的将中国海域的地质灾害风险(危险性)划分为4级,在24个灾害地质亚区中,较高风险区11个,约占近总数的一半;其次是较低风险区7个,占近三分之一;高风险区、低风险区分别仅4个、2个。  相似文献   

17.
地质界线的铱异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柴之芳 《地质论评》1987,33(5):488-489
自从1980年,美国Alvarez小组首先报道白垩纪和第三纪之间的界线粘土层中有异常高的铱含量以来,各国科学家在寻找地质界线的铱异常方面,已取得了大量成果。迄今,不仅已发现全世界五十余处的白垩系一第三系界线有铱异常外,而且还发现在前寒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上泥盆系的弗拉斯阶—法门阶、二叠系—三叠系、中侏罗系—上侏罗系、始新世—渐新世等界线层,也有着程度不同的铱富集。铱异常的研究加深了对古生物进化、地质历史的演化、地层界线的划分、以及天、地生相关系等许多重大地学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浑江市三岔了区大阳岔建立了“大阳岔寒武——奥陶系界线地质自然保护区”。吉林省政府于七月九日委托省地质遣迹保护委员会主持了立碑揭幕仪式。该保护区核心保护范围1.5m~2。碑身高1.9m,宽1.64m。为黑色天然大理石饰面,两面分别刻着中、英文对照的金碑文。这里的寒武——奥陶系界线的地质年代为500Ma前后,地层具典型古生物化石标志,是国际两个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中国学者近几年在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讨论了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指出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初步认为在建立中国陆相中生界区域年代系统时要特别注意系、统的界线必须与国际接轨,时间上应与国际系、统界线相一致.如果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和国际地层委员会最终采用135Ma作为国际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年龄值,那么冀北-辽西地区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推测应在张家口组底部,与区域不整合面相一致,表明热河生物群的时代肯定为早白垩世.如果国际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年龄值将来确定为145Ma,那么冀北-辽西地区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推测位于土城子组的上部,意味着冀北地区缺失凡兰吟阶的地层,辽西地区可能缺失凡兰吟阶和欧特里沃阶的地层.  相似文献   

20.
聂立军  周凯  邸新 《吉林地质》2009,28(1):69-71
2004-2006年吉林省开展了吉林市等八幅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其任务书中提到:“充分收集研究前人区域地质和物、化、遥资料,全面完成测区1∶25万地质填图任务”。本文从应用角度出发,探讨了吉林省中等植被覆盖区遥感地质填图的工作流程,包括遥感数据种类选择、遥感数据处理、遥感地质解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