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频谱仪是测量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的必需仪器,提出了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技术,实现了对频谱仪的软件自动控制.通过使用平铺式顺序结构,将各个单独测量模块组合起来,将分布式的测试转换为连续的自动测试,运用数据操作技术,实现了测量结果的获取和保存.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准确可靠,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了一款井温测量仪,该仪器采用感温原理和数字技术实现工地现场的井温测量以及数据处理.并将温度测量仪与井温测量方法相结合,从而实现了比较可靠的井温测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理论为基础,研究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技术在青海高海拔地区的应用,通过测试验证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技术在高海拔地区的应用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单体便携医疗装置功能单一、无网络通信功能的缺陷开发了腕式多功能无线生理指标测量仪。采用高性能低功耗微控制器,集成设计并实现了体温、血压、脉搏、心电、血糖等医学常用生理指标实时采集和测试功能,并通过蓝牙将测量数据及时传送给网络监护平台,完成对病人远程监护。对血压、脉搏、体温等生理指标进行测试,与单体医疗设备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测试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血糖识别颜色与试纸测试结果一致。整体设计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微波脉冲调制及其功率测量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冲调制电路采用HMC232LP4开关元件,由74HC04构成的控制电路产生互补开关驱动电压来控制HMC232LP4的导通状态,用开关切换的方式实现了输入连续载波的脉冲调制.功率测量电路中.AD8317对数解调放大器将输入微波信号功率转化为电压输出,且输出电压正比于输入功率,实现微波信号功率的测量.通过实验测试.微波脉冲调制器实现了快速切换的功能,隔离度达到了55dB,信号动态范围70dB;功率测量电路线性输出动态范围达50dB,功率测量灵敏度为-55dBm,频率特性稳定,输入输出满足某种关系,能方便地完成微波功率的测量.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地震氡观测仪校准和检定周期内的核查需要,结合氡衰变规律和测量原理,研制便携式微型氡室校准测氡仪。该仪器可有效解决标准镭源的监管等问题,实现地震测氡仪的质量控制。根据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校准效能测试,结果表明,微型氡室能够应用于测氡仪的标定和响应实验。  相似文献   

7.
立足于满足GPS控制网静态观测时管理员对外业测量人员监控调度和对GPS测站信息数据有序管理的需求,在现有各种专业技术条件下,将组件式GIS技术与新兴的智能移动终端平台相融合,利用GSM无线数据传输功能,开发并实现了基于Android平台_组件式GIS的GPS测量调度系统。实验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定位监控与数据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8.
近20多年来,由于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从宇宙空间测量地球的方法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近几十年以来的GPS技术引入测量学,使经典的测量技术很难解决的一些地球动力学测试问题成为现实.应用GPS技术,作者通过对龙羊峡水库库岸滑坡监测点的测试,用一系列实测数据,说明GPS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度,完全能适用于对滑坡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数字网格摄影测量法及其在滑坡模型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考虑自动网格法和摄影测量技术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数字网格摄影测量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与步骤,并将其应用到室内某滑坡模型试验的位移测试中.试验证明:数字网格摄影测量法可以快速、准确对模型体观测点位移进行量测,精度达到次毫米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滑坡模型位移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计并实现了同震地表破裂空间分布形态的无损测量方法和基于Python平台的自动测量工具,可获得与原数据同等精细程度的地表破裂带空间分布形态及宽度的测量值。以2021年青海玛多MW7.4地震和1983年Idaho Lost River MW6.9地震数据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自动、精细、灵活地测量并绘制地表破裂的空间分布形态。  相似文献   

11.
以陕北绥德县刘家沟流域为实验样区 ,从地貌成因、形态和土地利用角度出发 ,分析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3种典型地貌类型的区域特征 ;以不同地貌类型的区域特征为基础 ,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 Arc View的支持下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 (DEM)自动提取黄土丘陵区 3种基本地貌类型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分析结果证明 :利用 DEM自动提取地貌类型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技术方法 ,对指导退耕还林、防治水土流失和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鳣???????????????????????е???????????????Trimble R8 GNSS/RTK??TCA2003?????????????????????????????SPRINTER 200M?????????????????????????????????0.5 Hz????????????????????????????????FFT?????????????????????????????????????????ж????????????????TCA2003???????????????????????????????????SPRINTER 200M????????????????????仯?????????????г???GNSS/RTK????????????г???  相似文献   

13.
测试用例生成优劣是软件测试自动化效率高低至关重要的一点,常用的随机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虽然实现简单,但具有效率低、冗余大的缺点,而遗传算法适合于处理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非线性问题。为了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通过分析测试用例自动生成和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在面向决策到决策路径的软件测试基础上,利用程序控制流图详细阐释了对基于遗传算法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的设计。通过与随机法自动用例生成进行试验对比,表明其效率至少是随机法10倍。  相似文献   

14.
梯田作为黄土高原最为典型的人工地貌之一,有重要的农业生产和水土保持价值。传统的梯田自动提取仅限于梯田所在区域的范围划定,未能对梯田田坎线实现有效的自动化提取。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照晕渲模拟的梯田快速提取方法。首先,对无人机航测生成的1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4个方向的光照晕渲模拟,并相加取平均值;然后,通过适当的阈值对均值图像进行二值化,并掩膜掉沟谷等非梯田区域;最后,基于二值化图像自动矢量化得到梯田田坎线,并通过适当的长度阈值进行碎线过滤提高提取精度。本文以陕西省长武县王东沟流域为实验样区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结果的准确率为89.09%,具有较好的提取精度。此外,对该方法涉及到的参数进行了讨论,表明光照模拟的方向角采用2个正交的对称方向对、高度角采用田坎坡度的反正切值、二值化阈值采用t=180-σ的经验公式,可以满足黄土高原的梯田自动快速提取。  相似文献   

15.
结合GNSS水汽层析算法的假设条件以及水汽密度随高程变化的特点,通过设置水汽密度随高度变化的合理阈值,提出一种地基GNSS水汽层析的自动垂直非均匀分层方法。利用香港地区连续6 d的GNSS观测数据,分别采用自动垂直非均匀分层方法和传统垂直均匀分层方法开展区域GNSS水汽层析实验,并以ECMWF数据为参考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自动垂直非均匀分层方法进行GNSS水汽层析得到的大气湿折射率的偏差均值和均方根误差(RMSE)的均值分别为3.9 mm/km和4.6 mm/km,相对于垂直均匀分层方法减小约20.4%和23.3%。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气象预报的精确度越来越依赖更多更详细的自动站数据;目前全区有92个大监自动站和1200多个区域站的多种报类每半小时定时上传,如果遇到天气过程则是每10分钟加密上传,能否在国家局考核时效内迅速处理并上传单站合并数据,对于传输质量以及录入数据信息再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介绍的系统以delphi为编程平台,采用多线程技术使之能够多路同时并发快速处理单站数据,并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贫困区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地表覆盖精细化调查需求,本文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了土地覆盖信息提取的方法和应用研究.重点分析了高分辨率影像均值漂移分割,多特征提取与分析,对象级样本采集以及监督分类等技术,并综合实现了流程化的对象级土地覆盖分类.结果表明,本文串联的高分辨率影像分类技术能生成较精细的土地覆盖专题图,可及时为贫困区生态资源环境评价,碳核算等应用提供较可靠的地表覆盖数据.  相似文献   

18.
呼叫中心在安全监控系统中运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将呼叫中心技术应用于基于H.263( )的使用公众电话网(PSTN)传输视频图像的安全监控系统.该呼叫中心采用自动语音应答(IVR)技术实现无人值守时的事故举报,与该安全监控系统进行互动,实现灾情的自动上报和应急方案的调用.详细给出了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全国重力台网的监测能力,介绍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最新成果对Gs 重力仪进行的集成化、数字化改进。改进后的Gs 重力仪的观测可靠性、观测资料质量及自动化程度得到提高,并具备数字接口功能。  相似文献   

20.
数字农业——数字地球的应用之一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描述了数字农业的概念和内容, 目前的状态和趋势。信息技术、空间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使传统农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数字农业是以大田耕作为基础, 以先进的高技术为支撑的集约化和信息化的农业技术系统。它是指从耕作、播种、灌溉、施肥、中耕、田间管理、植物保护、产量预测到收获、保存、管理等过程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应用遥感、遥测、遥控、全球定位系统和计算机等先进技术, 以及智能化的农业设备, 实现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数字化。使每一平方米的土地得到最优化的使用。形成一个包括对农作物、土地、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监测、预测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以及环境要素的现状和动态分析、诊断预测、耕作措施、管理方案的决策支持在内的信息农业技术系统。本文首先描述遥感和遥测技术在农业监测和预报中的作用, 介绍了GPS、GIS和自动化农机的一体化技术以及数字农业技术系统的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