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东省沿海地区的木兰属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述了山东省沿海地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的种类、形态特征、分布状况及用途。为保护和发展该地区木兰属植物资源,满足沿海各地医药等部门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青岛市海岸带野生的堇菜属植物有7种。本文简要介绍了每种植物的外部形态、分布状况、用途、开花结果日期。为变野生为家养,满足沿海城市医药、园林部门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宝华 《海岸工程》2001,20(2):57-63
分述山东省海岸带木兰科各属植物的种类、形态特征、开花结果日期、分布及用途。为保护和发展该地区木兰科植物资源 ,满足沿海各地园林、医药等部门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青岛市海岸带野生的堇菜属植物有7种,本文简要介绍了每种植物的外部形态,分布状态,用途,开花结果日期,为变野生为家养,满足沿海城市医药,园林部门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沿海地区的山茶属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述了山东省沿海地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种类,形态特征,分布及用途,为保护和发展该地区山茶属植物资源,满足沿海各地园林等部门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述了青岛沿海海域马尾藻科、马尾藻属藻类植物的种类,形态特征,分布及用途。为保护和发展青岛沿海海域马尾藻属藻类植物资源,满足沿海各地医药等部门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结合遥感调查、现场定位,辅以文献检索、函调、电子邮件、电话等调查方式分析了4种米草属植物自引种以来在我国海岸带分布的历史及现状,结果表明,因人类围垦活动、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的自身退化以及与互花米草存在生态位竞争关系,大米草在全国海岸带的分布面积不足16 hm2,呈退化趋势。大绳草(Spartina cynosuriodes)尚未在实验地种植,狐米草(Spartina patens)仅在苏北、天津市的部分区域有少量种植。这两种米草没有对本土生态系统造成入侵威胁。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自1979年引种以来在全国海岸带被广泛种植,后经自然扩散,目前面积已达34 451 hm2。结合我国的海岸带特征与互花米草的生态位,可以把其生长区域明显分为三部分:一是福建省福鼎市以南的海岸带滩涂,可能与红树林潜在的生态位竞争有关系;二是河口区域,如在长江口的崇明东滩,互花米草与本土植物表现出明显的竞争关系;三是在其他滩涂区域,该物种可能对本土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某些区域可能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入侵性,但是其带来的促淤造陆、保滩护岸等巨大的生态效益也不应忽视。由于我国海岸带地质地貌类型复杂,互花米草在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定植和扩散能力,与本土植被的竞争关系也明显不同。因此,在评价互花米草所造成的生态后果时,应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全面、系统、客观、公正地评价。  相似文献   

9.
刘达  黄本胜  邱静  谭超 《海洋工程》2016,34(2):16-23
沿海防浪林能形成柔性的植物消浪体系,可以有效降低风暴潮灾害。由于防浪林消浪效果受波浪、近岸水深及植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消浪机理较为复杂,以往的系统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立面二维自由面紊流模型为工具,建立了基于植物冠层特征的多孔介质模型,精细地模拟了破碎波对植物带的冲击,并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计算分析了植物带宽度、植物密度、滩地水深等因素对消浪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米草属植物在中国海岸带的分布现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结合遥感调查、现场定位,辅以文献检索、函调、电子邮件、电话等调查方式分析了4种米草属植物自引种以来在我国海岸带分布的历史及现状,结果表明,因人类围垦活动、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的自身退化以及与互花米草存在生态位竞争关系,大米草在全国海岸带的分布面积不足16hm2,呈退化趋势。大绳草(Spartina cynosuriodes)尚未在实验地种植,狐米草(Spartina patens)仅在苏北、天津市的部分区域有少量种植。这两种米草没有对本土生态系统造成入侵威胁。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自1979年引种以来在全国海岸带被广泛种植,后经自然扩散,目前面积已达34451 hm2。结合我国的海岸带特征与互花米草的生态位,可以把其生长区域明显分为三部分:一是福建省福鼎市以南的海岸带滩涂,可能与红树林潜在的生态位竞争有关系;二是河口区域,如在长江口的崇明东滩,互花米草与本土植物表现出明显的竞争关系;三是在其他滩涂区域,该物种可能对本土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某些区域可能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入侵性,但是其带来的促淤造陆、保滩护岸等巨大的生态效益也不应忽视。由于我国海岸带地质地貌类型复杂,互花米草在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定植和扩散能力,与本土植被的竞争关系也明显不同。因此,在评价互花米草所造成的生态后果时,应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全面、系统、客观、公正地评价。  相似文献   

11.
关于山东省海滨旅游区旅游开发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海滨旅游区由于长期未有实现在宏观调控下的全区域整体规划和开发,导致旅游资源优势迟迟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加之各地市目标市场的单一性和趋同性,不驻引发了内部竞争,而且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明显暴露了旅游产业的脆弱性。为此作者在分析该区发展旅游业的五大优势条件和不利因素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2.
山东南部沿海冬季小型底栖生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统计法、经验模型和多元聚类分析法和数学分析软件对2006年12月908项目冬季航次山东南部海域(36°15′—36°45′N,120°45′—122°00′E)小型底栖生物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该调查海域冬季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为(657.43±214.60)ind/10cm2,平均生物量为(847.15±427.63)μgdwt/10cm2,平均生产量为(7624.32±3848.64)μgdwt/(10cm2·a-1);还对N/C、Simpson优势度指数、Margalef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进行了计算。与2006年8月908项目夏季航次同一海域调查数据进行了比较,得到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及其优势类群线虫丰度冬季明显低于夏季,而生物量和类群多样性与夏季相当。同时,依据丰度指标对山东南部研究海域进行了初步的生态学划分,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砂质海岸侵蚀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50年代以来,山东省砂质海岸遭受愈来愈强烈的侵蚀,平均侵蚀速率为1~2 m/a,局部和短期可达4.7~6.0 m/a。通过分析认为,侵蚀的原因主要包括入海陆源泥沙严重减少、人为大量采取海滩沙及不合理的海岸工程的影响。多年来,山东省为抑制海岸侵蚀采取了多种对策,包括大量修建顺岸坝、丁坝等海岸工程遏止砂质海岸后退;抛沙养滩,对个别海滩重塑;严禁滩面和近滨采砂。综合评价以上3种方案的效果,并对海岸保护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滨海沙滩是自然赠予人类的宝贵遗产,是海岸线上最宝贵的自然景观,是旅游业发展的引擎,历来受到国内外重视。中国海洋大学工作组经过三年的系统调查与研究,首次系统建立了山东滨海沙滩信息档案。山东省滨海沙滩有123处,总长度365 km,空间分布状况良好,就像一串亮丽的珍珠镶嵌在山东半岛海岸线上。研究发现,山东滨海沙滩98处正遭受侵蚀破坏,约占沙滩总数的80%,造成侵蚀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鉴于滨海沙滩在文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建议山东省及各级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研究滨海沙滩保护与防护对策,制定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发挥滨海沙滩的生态文明价值,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旅游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金秉福 《海洋科学》1997,21(5):49-52
根据浅水波浪的底摩擦效应,对鲁南灵山湾和臼-岚山镇近岸区进行了波浪的海底摩擦力计算。波浪的海底摩擦力等值图与已知滨海锆石砂矿资料对比表明,底摩擦力大于0.18N/m^2的动力分选区有利于重矿物砂富集。据此,进一步预测了鲁南近岸带的砂矿富集区。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东部海岸湾岛资源旅游潜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平  李艳  宋立杰 《海洋科学》2003,27(12):36-41
本研究范围北起山东半岛的成山角 (37°24′N ,122°42′E) ,南至苏鲁交界处的绣针河口(37°24′N ,122°42′E)。研究区东临南黄海 ,是我国北方主要的基岩港湾海岸分布区 ,海岸岩石特征为燕山期花岗岩为主 ,间有胶东元古代古老变质岩分布。海岸线全长300km多。海岸地貌特征是湾岛众多、海域开阔、生态环境优美。面积大于1km2的海湾有37个 ,大于500m2的海岛142个。海岸跨越威海、青岛和日照3个旅游区。区内具有丰富的海岛与海湾地学旅游资源 ,优美的风光、迷人的阳光沙滩、宜人的气候是本区主要的旅游资源特点。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决定了本区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滨海旅游业发展区域。本文将其分为威海东南部、青岛近海和日照近海3个区 ,对各区地貌特征及旅游资源进行了研究 ,并针对各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特色 ,对其旅游开发潜力作了布局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旅游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山东半岛西北海岸的蚀退与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波浪输沙、地形对比等分析,对海岸的动态及变化趋势进行探讨,并根据该段海岸特点提出了防止蚀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构造期鲁南地区地壳垂向运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构造期以来鲁南地区的地层、层状地貌及断陷盆地的演化,并以此分析讨论了本区地壳垂向运动及其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海底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探讨了山东半岛东北部滨浅海底质沉积物的类型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的底质类型主要为粘土质粉砂、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三种类型,其中粘土质粉砂约占该区沉积物分布面积的60%以上,呈侧倒的“Y”字形由西北向东南展布,沉积物各粒级组的含量与海流的方向和强弱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鲁中黄土粒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鲁中黄土是风成的,主要由低空地方风系(北向风)搬运的近源物质堆积而成,其次是高空气流携带而来的内陆远源物质;主要物源区为冰期裸霞的莱州湾海底和黄泛平原。粗颗粒含量变化一较好地反映本区气候的冷暖周期变化。中更新世中后期本区开始转冷,发育离石黄土;末次间冰期时,气候温湿形成厚层S1;到末次冰期气候变得更为干冷,冬季风效应增强,粗颗粒含量增多。到全新世气候向现代气候转变,但在转暖的过程中有短回冷事件,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