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太平洋带的明显分区可由火山、地震、山系、盆地、岩浆和矿物表示出来。所获得的大尺度分区相当于4个象限区:南东区、北东区、北西区和南西区。在一定经纬度上,尤其在中低纬度(60°~0°)带上,宽度具百公里的中尺度分区表示出等距和交替重复性发现的分区特征。在东太平洋底部中的一系列转换断层不断地把大洋板块切割成一系列条状断块,条状断块相应显示出独立运动称之为“条状板块构造”。部分条状板块有关不同类型板块舌状构造在大陆显示形状变化底部下倾,使板块舌状构造的不同类型决定了环太平洋构造带的分区。亚洲东部大陆板块也被分离成东西扩张构造带。这些大陆板条向东运移,相当于西太平洋岛分区。舌状板块变形机制(包括弹性弯曲,弹塑性弯曲)和承受洋脊压力和舌状板块弯曲将被分析,同时对分区的起因也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们对地幔动力学了解不够,因而对地幔是整体对流还是分层对流这一问题仍有争论。分层对流是在上地幔和下地幔之间,由670公里深处地震不连续带上的相变面或化学界面分开。尽管下地幔绝大部分可能是由镁硅酸盐型钙钛矿构成的,或许这类钙钛矿占整个地球体积的40%,但对其相关系,流动特征及物理性质我们却了解得很少,而这些对地幔的流变学和对流行为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如果我们要了解地球的热力学和化学演化,就必须  相似文献   

3.
《地质论评》1959,19(12):554-558
一、中国上古生代地层的分区根据古生物群的特征、沉积物的性质并结合大地构造和古地理等因素,中国上古生代地层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大区: 1.中国南部区:本区范围是西以康滇古陆为  相似文献   

4.
东天山板块构造分区、演化与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总被引:111,自引:9,他引:111  
围绕东天山找矿的基础地质构造问题,编制了新的1:50万东天山地区大地构造图和1:100万东天山地区成矿规律图。划分出新的大地构造单元,确认了中天山结晶轴的存在。将东天山地区显生宇以来的大地构造演化划分为洋壳扩张、俯冲岛弧、弧后盆地和碰撞造山期及造山期后伸展5个阶段,各阶段分别形成了对应的矿床和矿床组合,明确了主要矿床如土屋铜矿(泥盆纪-早石炭世增生弧背景)、黄山-香山铜镍矿(早二叠世同碰撞背景)的成矿时代和成矿环境。  相似文献   

5.
关于金属矿床、石油和天然气矿产地起源和赋存规律性的新的设想可以与大陆漂移学说联系起来。遭受到破碎作用的板块边缘地区,形成三种类型狭窄的构造薄弱带:1.辐合带(相邻接的板块同时运动);2.发散带(岩石圈板块推移至大洋区);3.平行带(一块板块相对于另一块板块边缘有滑动)。大部份硫化物矿床沿着辐合带分布。这类辐合带相当于日本的黑矿型火山岛弧的概念(菲律宾矿床、南北美洲科迪勒拉矿带、西非、罗得西  相似文献   

6.
贺西地区以阿拉善陆块为主体,太古界裸露地表、花岗岩发育,在南北缝合带之间还有六条形成期早、演化时期长的深大断裂,对早古生代壳块分区,晚古生代盆地形成、分布起着控制和分割作用。晚古生代在前陆盆地率先接受了上泥盆统、下石炭统沉积;步入晚石炭世、沉积范围继续扩大至碰撞裂谷盆地后,又扩大到鄂尔多斯西缘并与华北海(陆表海)连为一体。进入海西旋回中晚期,受蒙兴海槽、秦祁海槽会聚、收缩、对接碰撞构造背景和构造运动的影响,使曾经是石炭纪南海北陆的古构造格架、古地理面貌,被全面海退后二叠纪的陆相沉积所代替。晚海西—早印支运动,使上古生界全面发生挤压变形,形成多种类型断裂、褶皱构造与圈闭,并受到了普遍的隆起剥蚀和缺失。晚印支期断裂活动,构造将晚古生代形成的两类盆地解体为八个断陷和五个隆起区,又使新的盆岭构造格局在此基础上形成、发育和演变。  相似文献   

7.
新疆天山的上古生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山上古生界发育完好,特别是泥盆系和石炭系在各地区都有出露,是各时代地层中分布最广泛的地层.二叠系则主要出露于天山南北山前地带或山间盆地内.整个晚古生代,天山都可分为南北两个沉积区,两区各有其独特的岩石类型、岩相建造和生物组合面貌.简言之,北天山区为优地槽沉积,火山岩发育,厚度巨大,生物群属北方生物区系;南天山区为冒地槽沉积(柯坪为台相沉积),以碳硫盐岩及碎屑岩为主,火山活动微弱,厚度总的较北天山区小,生物群与我国华南地区相似.  相似文献   

8.
刘福田  王学求 《地质论评》2019,65(Z1):37-38
正中国多类型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获得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其提供的全方位信息亦在矿产资源勘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Wang Xueqiu et al.,2007)。近年来,学者们尝试利用区域性化探数据进行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汤金来等,2016)。三江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之一,其区域化探工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并阶段性完成了1:50万、1:25万和1:20万多尺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强震活动和板块构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各地区地震活动特征时,有两个基本条件必需考虑的,即各区的地壳结构和构造应力状态。本文主要根据我国和邻近地区的强烈地震的时间、空间分布,地壳厚度分布和震源机制所示的压应力方向等,讨论大地震与地壳结构和构造应力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绪言尽管有关前寒武纪地质学和前寒武纪矿床学的文献很多,但仅有少数作者企图说明前寒武纪矿床在成矿作用中与构造环境的关系。要研究这个问题有两个途径,其一是通过前寒武纪矿床本身与在了解较清楚的构造环境中形成的晚显生宙矿床作比较,来推测前寒武纪矿床形成的构造环境;或从与母岩构造位置有关的整个地质作用和矿化作用来推测构造环境。这里我们同意后一种途径,主要是因为从前寒武纪地层层序比从矿床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近年来对地面及地下实际地质材料的分析,对太子河流域上古生界分层问题提出如下意见:(1)太子河流域的“黄旗统”及“柳塘统”,下部含有多层海相地层;(2)仅‘柳塘统’的下部是山西统的相当层;(3)‘柳塘统’上部及整个‘彩家统’合在一起与石盒子统相当;(4)建议本区停止使用‘黄旗统’、‘柳塘统’及‘彩冢统’三名称,而分别依次以太原统、山西统及石盒子统代之;(5)本溪彩屯以南,出露于郑家屯至林家崴子一带,复盖于石盒子统上面的红色岩系,相当于石千峰统,与上白垩纪‘大峪统’不同;(6)所谓‘林家统’不是上白垩纪或第三纪沉积,它整合沉积于石千峰交错层砂岩上面,它和石千峰统皆属上二迭纪。故建议改称林家组。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东北地区上古生界伊利石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胡大千  于介江 《岩石学报》2009,25(8):2017-2022
内蒙古东北地区上古生界主要是一套泥质岩石,其详细深入的矿物学工作尚不多见.本文利用JSM-6700F场发射电镜及INCA能谱仪,探讨了伊利石在成岩.极低级变质作用过程中的行为.采用D/max-2500 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伊利石的结晶度、多型和b0值.伊利石结晶度变化于0.28~0.77,除去构造应力对伊利石结晶度指数值的影响,研究区伊利石结晶度指数应>0.34,反映晚古生代地层主体属于晚期成岩带和低级近变质带.伊利石(白云母)多型分三种类型,分别是1Md型、1Md+2M1混合型和2M1型,是晚期成岩带和低级近变质带的产物.伊利石(白云母)b0值变化于8.9892 ~9.0404 之间,b0平均值9.0196 ,属中压相.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具有广覆式生烃特征;储集层在宏观上受沉积相带的控制,微观上受同沉积火山物质的影响;油气成藏经历了从异常高压向异常低压的演化,异常高压控制着油气的初次运移方向。根据包裹体均一温度及成份分析,油气成藏过程主要经历了常温常压、异常高温高压、次异常高温次高压和常温低压4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根据岩性圈闭与烃源岩的关系,将上古生界的成藏组合划分为源储互层式、近源式和远源式3种组合类型。  相似文献   

15.
16.
17.
以美国芝加哥大学A·M·Ziegler教授为首的全球古地理图集的编辑工作已从1975年开始进行.当时有不少人认为“联合古陆”之前的整个古生代时期没有板块运动,而Ziegler教授所编辑的却是一套“非联合古陆”的古地理复原图.他与合作者们认为,古生代时期就有板块运动,甚至古生代之前也有板块运动.古生代初期,所有的板块都散布在低纬度地区,到古生代末期逐渐聚集成从南极到北极的“联合古陆”.图中除了表示一般的古地理轮廓、陆—海分布关系、岩性岩相以及古生物区划外,还应用气候学和海洋学的原理编辑出一套大气圈及大洋圈的环流型式图.1977年他们应一些石油公司的要求,采用大气环流的模式来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蓝片岩和板块构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大陆古板块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板块体的边界特征。确定板块边界的标志很多,但从岩石学观点来看,最重要的标志是;(1) 蓝片岩及双变质带;(2) 蛇绿岩套;(3) 混杂堆积等。其中蓝闪石片岩及其共生的某些高压变质矿物是确定板块边界的重要标志。本文目的在于把中国境内目前已发现的十几条蓝闪石片岩带的基础资料介绍给读者,并对某些蓝片岩带的板块构造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恒河盆地和喜马拉雅的巨大重力负异常是通过印度地壳沿不同的逆掩带以 1 5°± 5°的低角度俯冲在喜马拉雅之下的模式得到重建的。在此模式中 ,喜马拉雅未达均衡补偿 ,而被包卷横切山系的地壳短缩 ,推测达 30 0— 40 0 km。中印度高原上的重力“高”可能由岩石圈的弯曲(与在大洋深海槽向海洋部分所见到的相似 )所引起。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5,(6)
为研究陕北斜坡东部上古生界的储层特征,利用薄片、粒度、压汞、物性等资料,对储层的岩石学、孔隙结构、物性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储层砂岩主要为石英砂岩、岩屑砂岩以及二者之间的过渡类型;孔隙类型主要有原生孔隙、残余粒间孔隙、溶蚀粒间孔隙、溶蚀粒内孔隙、溶蚀填隙物内孔隙、自生矿物晶间孔隙和少量的微裂缝性孔隙;砂岩总体上孔隙结构较差,储集性能不好;沉积作用对研究区砂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影响较大,储层成岩作用影响略弱于沉积作用,构造运动影响更为有限;按照毛细管压力曲线建立的储层类型及其总体对应的测井相特征、相带类型和物性资料结合,建立起一套与孔喉结构相关的储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