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毓英  史振南 《气象》1982,8(8):20-21
为了做好长期专题预报,抗御自然灾害,为农业生产服务,我们渭北三个站(秦安、甘谷、武山),组成“渭北预报协作小组”。三年来,进行了三次长期专题预报攻关会战,建立了统一的《渭北春旱分析与预报》、《渭北伏旱分析与预报》、《渭北低温灾害预报》等三种长期专题天气预报工具,对三县的春旱、伏旱、低温灾害开展了联合预报服务,效果较好。下面谈淡我们在这方面的尝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我县位于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地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旱地多,水地少,春寒时间长,雨量变化大,春季自然灾害主要是干旱和霜冻。根据资料分析,历史上春旱年份较多,平均约十年发生一次大旱,3—5年出现一般春旱。春季(3—5月)平均降水量136.2毫米,占全年22.7%。1962年仅占全年9.2%。大风日数多,占全  相似文献   

3.
我县位于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地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旱地多、水地少,坡地多、平地少,春寒时间长,春季自然灾害主要是干旱和霜冻。根据气象资料分析:历史上春旱年份较多,平均约十年发生一次大旱,3—5年出现一般春旱。春季(3—5月)平均降水量134.1毫米,占全年的22.4%。1982年仅占全年的8.6%,大风日数多,占全年的37.7%。我县春季的气候特点:冬春季降水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我省广大台站努力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主攻灾害性、关键性天气预报服务上来。去年全省预报经验交流会以后,各台站按省局统一部署积极组织灾害性天气预报会战。现将会宁县气象站参加全省伏旱试点会战的成果、庆阳地区气象局预报组今春会战中制作的伏旱天气过程档案、天水地区渭北片伏旱会战材料予以刊登,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5.
干旱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根据1950—1979年气象和农情资料分析,建国以来,全国平均每年受旱面积为2.94亿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9.6%,受害成灾面积(减产30%以上)达1.01亿亩,占总耕地的6.7%。一、干旱类型根据干旱的发生季节,干旱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北方春旱;春旱影响北方冬小麦的生育及春播作物的播种,华北春旱尤为突出。北京3—5月春旱发生的频率为90%左右。河北全省春旱频率在40%以上。河南省春旱发生频率自南向北增加,黄河以北春旱发生频率在30%以上。北京、石家庄、衡水、邯郸等地到5月下旬春播作物因干旱不能下种的机率为50%左右。黑龙江省春季降水仅占全年的10%,降水变率大,春旱普遍。  相似文献   

6.
根据吉林省46个代表站1961-2009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然后利用Z指数方法确定了反映吉林省春季旱涝强度的旱涝指标,分析其演变规律,对历史上出现的干旱事件进行诊断。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分析了吉林省春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吉林省春旱有全省型、中西部型、东南部型及西部型等几种主要空间类型。将EOF的前三个时间系数作为预报对象,利用相关普查筛选出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的前期500h Pa高度场关键区环流因子,建立预报方程,然后将预报出的时间系数再恢复成降水场,由此建立一套适用于区域干旱的场预报模型。对2010-2013年的预报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吉林省春季大部分地区的旱涝趋势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7.
运用统计方法对安顺的春旱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各种春旱出现的大致机率,并经过初步分析和应用已有的贵州春旱的科研成果,给出安顺市春旱的环流背景和主要影响系统,对今后春旱的预报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樊鹏 《陕西气象》2008,(4):17-20
分析了渭北优势果业区的地理、气象条件,通过渭北苹果优生区与世界苹果生长最适区气象条件的比较,渭北苹果生长的7项指标均符合世界苹果生长最适区的条件,是苹果产业发展的最优地区之一。但发源于白于山、子午岭、六盘山、黄龙山等地的冰雹,对渭北苹果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减少冰雹灾害的损失,在渭北人工防雹基地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强人工防雹科学研究的内容,从冰雹云预报预警、三维冰雹云模式、雷达探测、决策指挥、空域申请、作业实施、效果评估等方面分别提出了研究和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9.
临沂地区强对流天气的警界预报和短时预报高树俊(临沂地区气象局·276004)1引言国际减灾文献中指出,自然灾害中70%是由气象灾害引起的。冰雹、龙卷、雷雨大风、暴雨等是由气象引起的主要自然灾害。这些强烈的天气往往与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有直接联系,天气雷...  相似文献   

10.
统计1961~1990年南阳降水资料结果显示,南阳春旱发生的机率为52%,且自60年代,以来春旱出现的机率有增大的趋势。在分析春旱环流形势的基础上,选择相当系数较高的环流因子组合,分两个阶段建立了春旱预报方程,经1995~1996年业务中试用,两个阶段的预报方程准确率分别为50%和100%。  相似文献   

11.
李德明  张隐君 《气象》1981,7(10):11-13
一、天气预报评分及问题 1.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计算天气预报准确率是最简单的评分法。 设预报次数为n,预报正确次数为m,则预报准确率为 P=m/n×100% (1) 预报准确率的高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预报水平,但由于预报对象的气候机率的差异,相同的预报准确率所反映的预报水平却是不一样的。 例如,东北一些地区有“十年九春旱”的气候规  相似文献   

12.
运用统计方法对安顺地区的春旱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出各种强度春旱型出现的大致机率,对今后春旱的预报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分析2007年7月12日下午在铜川、澄城等地发生的强对流天气,试图寻找渭北强对流天气的预报着眼点;分别从天气学、物理量诊断、卫星云图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图像等方面分析,总结预报失败的原因。结果表明:利用新一代雷达的反射率、基本速度与垂直累积含水量、回波顶等产品,可以提前0.5h以上预报预警渭北强对流天气,其中垂直累积含水量大于50kg/m^2、回波顶高大于12km对预警渭北强对流天气最有指示性。  相似文献   

14.
长治地区干旱分析和降水预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长治、沁县等11个测站1960~2000年3~8月逐月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旱月出现个数、发生月份、干旱程度、持续时间和对农业生产危害程度,将长治地区的春旱和夏旱各分6个等级,从中寻找春夏两季干旱发生的规律。利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春夏两季降水预报方程,对长治地区春夏两季降水定量预报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初步确定了影响长治地区春夏两季降水的主要因子是西北太平洋平均海温、长治县的地温等因子,2001~2004年预报准确率达87.5%。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65—2019年常规观测资料及2008—2019年区域站加密资料,分析了天水地区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同时选取30个具有代表性的暴雨样本进行天气学分型及高低空物理量特征分析,确立了预报指标。结果表明:(1)近55 a来天水地区暴雨年均发生2.75站次,整体呈增多趋势,增加幅度为0.2站次?(10 a)-1,其中20世纪60年代后期及80—90年代呈减少趋势,20世纪70年代及21世纪以来呈增多趋势。(2)天水地区暴雨4月中旬—10月下旬都有出现,但集中在夏季7—8月,7月频次最高,月分布呈单峰型特征,旬分布呈三峰型特征,与副高位置密切相关。(3)天水地区暴雨空间分布自西向东依次增多,并存在多个分布中心。(4)天水地区暴雨环流形势分为低槽(涡)东移型和副高西北侧西南气流型两种,其高低空物理量配置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及气象上表达的方便,提出了综合表征桂西春旱特征的春旱指数,并鉴于这些春旱指数序列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应用周期叠加分析方法做出春旱指数的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17.
气象灾害与粮食生产──1995年乌盟农业气候分析董关水(乌盟气象处)1995年乌兰察布盟先后遭受了严重的春旱和初夏干旱、秋涝、早霜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灾害涉及全盟14个旗县市的254个乡镇(苏木),占89.4%。受灾面积1224.4万亩,占总播面积的...  相似文献   

18.
1998年正月初八,新民市气象局向新民市委、市政府提交一份气象分析资料,预报了全年气象趋势:1998年新民地区春旱夏涝属多灾之年,春播期间前期持续干旱,4月20日前无明显降雨,应抢先动手、实施“干种湿出”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农田干旱预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农田干旱强度的概念,反映受旱强度、受旱面积、干旱持续时间的综合作用,对于不同地域范围、不同时段的旱情具有可比性。应用1975-1994年逐旬全省受旱面积资料,计算山东省平均春旱强度、夏秋旱强度、年干旱强度,并与前期或同期降水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干旱预警模型,可根据各地区降水量预报值预测当地后期的干旱强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萝北1959~2000年42a旬降水、气温资料,计算了春季干湿指数;划分春旱标准;分析春旱时间、空间的分布特征;进行气候分区;并计算出年度春旱强度指数。同时研究了萝北早春旱的前期大气环流异常特征,找到萝北早春旱的长期预报因子、关键月份、关键区,建立了春季降水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