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蒋建清  曹国辉  刘热强 《岩土力学》2015,36(Z2):551-558
针对场地内夹杂岸堤、塘埂和人行道路网的深厚海相软土地基处理,提出塑料排水板和袋装砂井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方法,并通过现场试验研究该类地基在路堤填筑及堆载预压过程中的地表及深层沉降特性、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机制和地基水平位移规律等工作性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处理深厚海相软土地基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地基沉降大部分在填筑期和预压期间发生,有效降低了场地的工后沉降和施工工期,可为沿海深厚复杂海相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提供参考;塑料排水板和袋装砂井联合堆载预压处理地基的沉降-时间曲线呈多级式发展,袋装砂井处理部位的沉降量小于塑料排水板处;软基上部土体的排水效果明显优于中、下部土体,排水板处理区域的超孔隙水压力大于砂井处理区域;软基顶部土体向堆载区域移动,地表3 m以下的软土层被挤向堆载处理区域外。  相似文献   

2.
结合实际工程,对锤击沉管碎石桩加固处理液化地基的设计、施工控制及处理效果进行了系统论述,对碎石桩设计、施工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邓志勇  张翠兵  张志毅 《岩土力学》2008,29(7):1931-1937
袋装砂井爆夯法处理软土地基是利用炸药在设置有排水通道的软土中爆炸产生冲击和振动而使土体加固的方法。针对该法进行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种将袋装砂井爆夯处理软土地基的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平面应变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袋装砂井转化为等价砂墙;利用等效冲量原理,炮孔爆炸压力则转化为等效压力墙。数值模拟中考虑了土体骨架变形与孔隙水非达西渗流的耦合。对数值模拟的现场试验验证分析表明,沉降数值分析的结果与铁路宁启线软基处理现场测试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所提出的数值分析方法可模拟袋装砂井爆夯处理软土地基的超静孔隙水压产生和消散以及土体沉降变形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4.
张蛮庆 《福建地质》1989,8(1):72-78
本文叙述砂桩施工的五种方法,1、回转钻进法,使用轻便岩心钻机钻孔,提钻后向孔内灌砂密实。2、水力冲击法,利用水力喷射和冲击相结合成孔,孔内灌砂密实或放入袋装砂。3、全套管静正法,由专用砂桩机把底端带桩靴的套管压到设计深度,管内放入袋装砂,然后拔管。4、锤击或振动沉管法,用锤击或振动沉桩机把底端带柱靴的柱管沉入土层至设计深度,然后从桩管上端的加料斗灌砂,边拔管边锤击或振动密实砂桩。5、法兰基钴机法,先在桩管中灌入足够高度的砂,后用内落锤密实砂子形成砂塞,把桩管沉入设计深度,在拔管中从加料斗加入砂量。砂桩施工质量的控制参数包括桩的深度、桩的定位、砂子粒度、含泥量和灌砂量。在采用袋装砂时,必须严格控制袋料质量和加工规格。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亮  叶阳升  蔡德钩  吴波  杨年华 《岩土力学》2006,27(10):1856-1860
为探索高速铁路较薄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方法,在中国江苏省某铁路试验段进行了针对淤泥质黏土厚度为2~5 m的软土地基现场填筑试验,包括袋装砂井加爆炸、塑料排水板加等载预压、两种间距粉喷桩及砂垫层处理共5个区段。通过为期14个月的原位测试,得到较薄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特性;并通过加固方案效果对比,研究了工后沉降控制效果和工程经济性,其成果对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案、设计参数的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结合动弹性模量试验、抗液化强度试验和数值计算方法,对沉管隧道压砂法地基液化及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从而获得地震荷载作用下0.6 m厚度压砂法砂垫层剪应力比分布状态与孔压分布,结合砂垫层砂土动模量与动液化强度试验结果,判断压砂法砂垫层的抗液化情况,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通州区某场地地基土层基本不满足建筑要求.鉴于场地土具有承载力低和中等液化性,利用了二元桩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加固,其中振动沉管碎石桩用于处理液化问题,而夯实水泥土桩则用于提高低地基土承载力.具体设计时,通过优化设计参数确保了施工进行.经施工检测,用该方法处理的地基均达到结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刘扬  翟新芳 《河南地质》2001,19(4):289-294
通过校区建筑场地钻孔岩土剖面与剪切波速测试结果以及地震地质背景条件,活动断裂及其影响和主要抗震设防参数的分析研究,作者认为建筑场地属中软土,但不存在液化可能性,建筑场地类别可定为Ⅱ类,并提出近场区存在6级及小于6的地震背景,其地震烈度可估评为7度。鉴于此,建议建筑场地可采用换土垫层法以加固地基,对高层建筑可采用大直径灌桩基础,框架柱可一柱一桩,剪力墙宜设基础梁并适当扩大桩距,建筑体适当埋深和调协地下室等纱列抗震设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运用标贯法和seed简化方法对坝基的抗震液化进行了分析判别,发现坝基中粉砂和细砂层存在严重液化问题,中砂层局部存在液化问题,液化深度一般为7~9m,最大液化深度可达13.2m。依据坝坡稳定分析结果,确定上、下游坝脚内15m,坝脚外5m为坝基液化处理范围,粉砂、细砂层为主要处理地层。在实际防治工作中,采用振冲碎(砂)石桩或振动沉管砂石桩,结合水平排水对坝基的地震液化进行处理。处理后对各区砂土层的密实度及饱和砂土的地震液化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处理厚的坝基基本上达到了基础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瓯江北口大桥南锚碇巨型沉井场地地基处理为科研背景,研究厚垫层-砂桩复合地基的适用性及其承载力的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的垫层材料、垫层厚度和砂桩间距共进行了9组静载试验。为得到砂桩施工对周围已完成砂桩的影响程度,还进行了砂桩施工相互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厚垫层-砂桩加固软土地基效果非常好,是大型沉井地基处理较为理想的方式;垫层含水率、垫层材料和垫层厚度对其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均大于砂桩间距;砂桩施工过程对周围已完成砂桩的影响和对周围土体的影响具有很大差别,利用传统沉桩挤土理论分析砂桩施工对周围已完成砂桩的影响将产生较大偏差;砂桩施工对周围已完成砂桩会产生较大影响,最大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下1/3桩长范围内,影响程度与土层的种类和性质有密切关系,土性越好,影响程度越小;可利用增大砂桩间距和已有砂桩的阻隔效应减小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1.
在深入分析密集型静力压入式预制桩挤土效应和群桩效应的机理和不利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确保地基土不因挤土效应而破坏的孔隙水压力监控模型,优化压桩线路和次序的超静孔压监控模型,确保基桩不因桩周土隆起而被拔断的基桩轴力监控模型,确保基桩不因挤土效应而产生弯折破坏以及桩间土不因群桩效应而产生剪切破坏的桩侧土压力监控模型。实测数据表明,在没有采取有效的降排水和卸压预防措施时,沉桩施工容易导致地基土强度失效和基桩拔断破坏。采取袋装砂井排水和碎石桩式降水井降水后。即使是透水性差的软土地基。也可使较大的超静孔压在1d时间内消散70%。  相似文献   

12.
赵洪  伊丽娟 《城市地质》2013,(3):58-60,5
饱和砂土在地震荷裁作用下极易发生液化,对工程建筑造成危害。本文探讨了地震力作用下饱和砂土的液化机理。通过实例说明cFG桩和碎石桩共用具有明显的抗液化效果,并提出CFG桩和碎石桩抗液化,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上海港外高桥四期码头桩基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港外高桥沿线上下游的桩基地层地质条件存在着差异。以拟建四期工程为起点的下游段,具有“稳定砂层”深埋,持力层范围内土层的泥质成分增多等特点,经勘探及沉桩、试桩检验,下游地段并不由此导致桩长甚至桩型变更等问题,上游的桩基设计经验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14.
鲁绪文  王百林  娄炎  何宁 《岩土力学》2006,27(Z2):885-889
在饱和软黏土地基沉桩过程中,挤土桩桩周土体将遭受相当大的挤压应力并引起很高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桩周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使桩周土体有效应力相应地增长,单桩承载力在间歇期内也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增加。基于挤土桩沉桩过程所产生的挤土效应,运用圆孔扩张理论和固结理论分析了新型软基处理技术-混凝土芯砂石桩的挤土性状,并与软基处理中常用的CFG桩作了比较,从单桩侧摩阻力的时间效应方面分析了混凝土芯砂石桩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对厚度10.5~13.8m、埋深2~17m、高含水量、高压缩性、低强度及欠固结的不能满足公路工程建设工后沉降量要求的软基路段进行了砂井排水堆载预压法地基处理;采用分层综合法等理论方法,通过对地基处理前后地基沉降量的计算和预压处理工程中地层固结度的计算,并与预压过程中分层沉降量观测成果进行对比分析,预压处理后的地基工后沉降量可满足规范要求,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6.
对两座坐落在承载力较低的基础上已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居民楼 ,采用树根桩进行基础托换 ,使基础与树根桩联结为一整体 ,施工效果良好。施工中据原建筑物设置资料 ,在大楼轴线布设桩孔 ,下置钢筋笼 ,用水泥砂浆灌注成桩。树根桩具备对原建筑物影响小、所需施工场地较小、施工方便、可用于不同类型土层 ,施工中不干扰建筑物正常使用等优点 ,在我国南方浅基础下松散地层进行地基加固及浅基础托换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7.
大唐国际东营风电一期工程拟建风电场场区位于东营市东部沿海区域,拟建场地上覆第四系地层,结构松散,厚度较大,工程性质较差,地基强度较低,不能满足重要建(构)筑物对其强度及变形的要求,且场地内的饱和粉土及砂土在地震影响烈度达Ⅶ度时将可能产生液化现象,因此需进行地基处理。根据现场岩土条件,拟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需进行桩基原体试验。主要介绍了桩基原体试验施工过程、检测方法及试验成果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型炼厂工程地基处理的复杂性,开展了振冲碎石桩的现场试验。利用静力触探试验检测桩体密实度和判别饱和砂土液化。基于旁压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了施工前后地基承载力和土体工程特性变化情况。以单桩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验证了桩间土、单桩及复合地基的承载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振冲碎石桩对桩长范围的砂土具有明显的挤密效应,工程特性和场地的均匀性在处理后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有效地消除了桩长范围内砂土的液化可能性。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能达到设计要求;振冲碎石桩对砂土层下卧黏性土层的加固作用不明显,部分深度范围内土体强度降低;当地面以下10 m内不存在厚度大于5 m的软土夹层时,较薄的软土夹层状对挤密加固其余深度的砂土未产生明显影响,对地基承载力影响亦较小。  相似文献   

19.
由于静压桩沉桩后桩周土重塑,静压桩承载力表现出随着休止期的延长而增长的特性。本文从静压桩沉桩后桩周土体内孔隙水消散固结的角度出发,对静压桩承载力时间效应的理论和试验分别进行归纳,结合孔隙水消散路径及固结模型,对桩周土体初始超静孔隙水压力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承载力各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对静压桩承载力的时效性进行深化研究,并探讨了不同地质条件、不同桩的类型对休止期内静压桩承载力的影响,进一步对基于实测数据得出的经验公式进行总结。讨论了基于不同本构关系模型的应力场及位移场解答和沉桩后孔隙水压力消散解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桩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公式;探讨了黏性土、砂土条件下,考虑超固结比、不排水抗剪强度和塑性指数比对桩基极限承载力系数A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桩基极限承载力经验公式。建议在经验公式基础上设置多重参数,以提升经验公式的精确度,并完善对不同桩、土类型的参数解答;利用BP神经网络,导入静压桩承载力相关参数,以得到针对不同地质条件、桩型、休止期的承载力最优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