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中亚各国有色金属、贵金属的矿业经济、资源潜力、矿业政策,以及国情、地缘政治等形势和特点,提出了在中亚从事有色金属、贵金属勘查、开发的有利条件、存在的投资风险以及应对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秘鲁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金属矿产。目前,铋和铜储量居世界第二位,锌、锡和银居世界第三位,铅处于世界第五位,钼排世界第七位,黄金居世界第十一位。矿产开采潜力巨大,但部分矿产蕴藏的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和交通状况差,导致开采成本较高。矿业是秘鲁的支柱产业之一,矿业开发活跃,生产集中度较高,金属矿产资源主要由少数大公司掌控。政府鼓励外国投资,矿业投资环境相对较好。近年来随着秘鲁矿业的迅猛发展,矿山罢工活动不断增加,秘鲁政府的相关政策也发生了不利变化。  相似文献   

3.
中俄互为最大邻国,也都是矿产资源和矿业大国,随着国力不断提升和经济快速发展,两国间的矿产资源利用合作逐年加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尽人意,但合作的潜力巨大,前景良好,只要两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双方矿产资源利用合作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4.
运用中小比例尺航天图象。对中亚天山地区的横向构造进行研究,探讨深部构造信息的地表遥感特征及深部不均一性与地表不均一性的关系,并分析了天山地区大-超大型金、铜矿床的遥感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澳大利亚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中澳矿产资源合作已成为双边经贸合作的重点和亮点。面对当前脆弱的世界经济形势和澳大利亚矿业投资环境的变化,本文对中企在澳大利亚投资矿业的利弊进行了概要分析,仅供有意投资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7.
8.
东盟对内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外实行大国平衡战略,成员国内部实行免关税政策,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2015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4721.6亿美元.东盟有矿产资源近60种,2015年固体矿产勘查投资预算2.81亿美元.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产量较多,还生产镍、锡、金、银、宝玉石、金刚石、稀土等.2016年9月8日,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主题为“信息共享、合作共赢”,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与东盟国家在地质找矿、勘探方面可以进行更多的合作交流,可以加强海上、大陆架石油、天然气勘探.  相似文献   

9.
人类对深海矿产资源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近50年来,受深海海底技术进步、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价格大幅波动造成的原材料供应风险上升等一系列重要因素推动,世界多国对深海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进度明显加快,签订的勘查开发合同不断增加.深海富集的矿产资源多是现代高科技、绿色技术或新兴技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相较于陆地矿床,品位高、易采选、采矿环境扰动小.但深海采矿也面临挑战,如资源探明程度不够、国际法律框架缺失、勘查开采技术仍存难题、受矿产品价格和资本成本制约等.但无论如何,深海采矿将是本世纪人类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战略之举,已成为各国资源竞争的前沿热点领域.对此,需要加强深海矿产勘查开发研究及技术储备,强化政策引导、监管与服务,铺就一条“产学研用”的深海采矿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11.
据《纽约时报》有关文章报道,过去4年里,中国的石油需求量已经上升到全球石油需求量的40%。预测在未来20年内,中国对石油的消耗量将从现在的每天556万桶上升到每天1280万桶,翻一番还多。目前中国进口的原油60%来自中东。然而中东局势持续严重动荡,给中国石油战略安全带来威胁。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与南缘周边国家进行矿业合作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缘国家主要包括:印度、泰国、越南、老挝、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柬埔寨、文莱、巴布亚新几内亚、孟加拉、巴基斯坦、缅甸、尼泊尔、不丹等国。其中大多数国家有着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些矿产资源与我国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例如:印度的铁和铬铁矿,泰国和老挝的钾盐,印尼和马来西亚的石油,印尼和菲律宾的铜,印度的锰,印度、越南、老挝的铝土矿。  相似文献   

13.
格陵兰矿业合作前景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陵兰地处北极,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石油、天然气、铁、锌、钼、铜、稀土等矿产的勘查开发投资潜力巨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地区之一。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矿业开发的条件日益趋好,加之2009年格陵兰岛实行自治后,格陵兰政府采取积极吸引国际资本投资该岛矿业的政策,受到业内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格陵兰的矿产资源、矿产勘查开发现状及一些合作项目进行了概略的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气候变化对中亚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的潜在影响以及分析不同典型植被对气候因子的时间响应,应用2000年—2013年的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与CHELSA气候再分析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相关分析,分别提取NDVI/降水/温度的空间格局及变化趋势、NDVI与降水/温度的线性相关关系与时间响应模式,再结合土地覆盖/利用类型与陆地生态分区数据了解典型植被以及不同生态分区NDVI对气候因子响应的相关性和差异性,进而帮助探讨中亚地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中亚地区NDVI值普遍偏低,总体呈现出高海拔向低海拔减小趋势;降水空间分布总体呈东部到西部递减,且随着海拔降低降水量随之下降;温度由西部到东部递减,新疆则是由中部向外部递减。2000年—2013年间,中亚地区NDVI、降水与温度变化趋势存在显著地域差异。(2) NDVI与降水在大部分地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负相关的像元分布于中部、南部相对湿润的地区以及河流、湖泊沿岸;NDVI与温度在中亚东部、北部正相关关系显著,西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相关性较低,少部分为负相关。不同典型植被NDVI对降水和温度的相关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东盟作为中国的近邻,矿产资源与中国具有互补性,是中国矿产勘查开发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的首选地之一。本文通过中国-东盟矿业合作前景的优势分析、劣势分析、机会分析和威胁分析,提出了未来矿业合作的战略选择,即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东盟的矿业投资,对不同的国家采用不同的合作发展模式,将产业重点从矿产勘查开发向深加工转变,同时加强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和矿业投资信息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我国矿产资源安全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而言,所谓矿产资源安全是指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能以可以接受的成本及时地、充足地、稳定地、经济地获取所需要的资源供应,而且使用过程清洁环保,不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保障我国的矿产资源安全,既要依靠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国内生产供应能力、资源节约能力、科技支撑能力、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国际市场获取能力的不断提升,也要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我国既是一个资源大国,也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矿业大国,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大国,这三大特点决定了我国矿产资源安全形势的基本走向。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产能过剩、生态环境超载、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低下、应急储备建设滞后、矿业资本市场不发达、能源原材料国际定价权上长期被动、国际合作遭遇意识形态壁垒,形势虽然严峻,但仍有可为。综合评价我国矿产资源的安全形势:总体向好,发展平稳,风险依存,危机可控。  相似文献   

17.
基于NOAA/AVHRR的中亚地区荒漠化动态变化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影像特征的荒漠化解译,监测荒漠化土地面积和荒漠化程度,分析探讨1989年至2009年中亚地区荒漠化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监测方法,具有一定可靠性和实用性,能够对中亚地区进行快速地荒漠化的宏观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8.
详细阐述了矿产资源遥感综合预测方法的工作程序、控矿要素的数字化分析与遥感找矿模型的建立,以及遥感矿产的综合分析评价方法与应用等,并以西南三江中段遥感综合预测成果佐证了矿产资源遥感综合预测方法在矿产资源预测中能使野外调查工作更具预见性和目的性,从而大大缩短了矿产资源调查的工作周期。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遥感技术的近30年中亚地区主要湖泊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研究中亚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湖泊的变化不仅对内陆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湖泊变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提供基础。获取1978年MSS、1989年TM、1998年TM及2010年ETM的同季相4期遥感图像数据,通过人工解译提取中亚地区7个湖泊信息,获得近30 a的湖泊面积变化;利用T/P和Envisat雷达高度计提取1992—2012年的湖泊水位信息;基于湖泊面积和水位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湖泊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30 a来,由于湖泊类型的不同,除萨雷卡梅什湖外的其他6个湖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积缩减;其中,平原尾闾湖面积变化最显著,高山封闭湖相对平稳,吞吐湖泊的面积变化相对复杂;湖泊的水位变化模式因流域和湖泊类型而异;高山封闭湖泊受气候的影响较大,而吞吐湖泊受人为因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的 9·1 1事件全面改变了全球的能源供应思维。在这段时间内 ,作为中东石油需求大国 (美、中、日、韩等 )都在重新审查自己在国家安全和能源方面的政策 ,以便相互之间建立较之从前更为紧密的关系。许多国家都想改变 (哪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 )自己石油原料的进口结构 ,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